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13.38 6.7折 ¥ 1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编辑组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66342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7882085
上书时间2024-10-20
前言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2018年——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建立八十周年,回想从烽火连天的1938年到今天的峥嵘岁月,这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八十年。抗战时期的航空系,为民族培养了优秀的航空技术人才,还直接参与培养航空军事人才,为抗战服务。2018年也是清华力学系建立六十周年。当年因 “两弹一星”而诞生的工程力学系,在一甲子的岁月中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伟大征程,用矢志不渝的努力培养肩负国家民族使命的卓越人才。
回首清华航空系和力学系的历史,当真是人才辈出。从中国个风洞的设计师王士琇先生到任航空所所长顾毓琇先生、任系主任庄前鼎先生,从设计了中国架滑翔机的冯桂连、张捷迁到1946年从昆明回迁北京复校后的教授顾培慕、宁幌、陆士嘉、沈元、屠守锷、丁履德、王宏基等,一个个名字串起了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技术,在清华大学成立的工程力学研究班更是把力学方面众多耳熟能详的大师、学者紧紧连在了一起: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张维等,一个个名字都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历经几代清华力学人的辛勤耕耘,裨益于杜庆华、黄克智、过增元、杨卫等著名学者的精心创建,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下,工程力学系成为我国力学创新研究的基地、力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2004年,学校为顺应国家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在工程力学系和宇航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复建航天航空学院,并聘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担任院长。王永志院士立志空天,于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52年后,他回归清华航天航空学院,指引立志空天的学弟学妹。
航天航空学院复建14年来,秉承“创特色、出亮点、上水平、争一流”的教学理念,在保持力学、热物理的学科优势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和航天航空相关的学科体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力学学科在2012年获得学科评估名的基础上,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获得A 。学院参与共建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在2012年获得学科评估名,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同样获得A 。2011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也在2016年*所属院校的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在纪念航空系建立80年、力学系建立60年的特殊时刻,面对着一个个伟大的名字和他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事业、创造新的辉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继承与发展是继往开来的根本,但继承什么、发展什么却是看上去简单又极具挑战的命题。是什么让我们的前辈在日寇的铁蹄下义无反顾地建立航空系、面对敌机的轰炸建设了远东的风洞?是什么让钱学森等选择了在清华举办力学班,从力学班到工程力学系,然后力学学科在全国燎原?是什么让黄克智放弃即将完成的苏联博士学位答辩,在听到祖国的召唤时,毅然回国?是什么让工程力学系在60年的岁月中一直保持学科建设方面的一马当先?在追寻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对家国情怀和使命的叮咛与诉说,我们看到了追求卓越和对科技发展趋势的高屋建瓴。
时移世易,但追求卓越的精神价值是永恒的,这需要我们不忘初心,深刻理解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砥砺前行,不负重托。下面是关于开展航天航空学院工作的几点思考与总结。
一、牢牢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的工作定位,踏踏实实做好学生培养工作为迎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在2011年元旦,王永志院长给全院教职员工写来了贺词,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是我们的永恒目标。”这也代表了全院教职员工的心声。
学院成立以来,已经培养了5273名本科生、1939名硕士、931名博士,他们遍布在祖国的航空、航天、航海领域,9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了国家重点行业。由学院主办的航天员航天工程硕士班中,13名航天员在清华航院获得了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在本科生中创建了“钱学森力学班”,为回答“钱学森之问”开始了新的征程;为了服务国防,为空军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2011年设立飞行学员班,首批毕业生已经翱翔在祖国辽阔的天空上。
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为重要的环节。学院自2010年起已举办了13届教学研讨会,结合航院的教学工作需求,制定议题和预期目标,针对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方面相关问题,开展多层次、多方位深入细致的研讨,探讨、分析并总结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期在未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提高。
以2017年10月的教学研讨会为例,当时正值学校准备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之际,经过周密的组织,全院教师的出席率达到90%以上。教学研讨会主要议题包括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授课课程讲评、名师谈心得、课程体系讨论、教育教学热点主题讨论等,参会的每个教师都全身心地投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流中。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院成立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打造一流的教学队伍。在2018年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总结会上,邱勇校长特别表扬了航院督导组的薛克宗老师。督导组的老师日常深入课堂听课,点评青年教师授课,对青年教师帮助巨大,让他们受益终生。从制度建设上,将人才培养置于学院工作的首位是这一届党政班子的新举措。具体来说就是将教学研讨会、课程体系建设、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纳入日常的例行工作中来,明确考核请假要求,形成制度。
二、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核心是教师队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院建立了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但在新的形势下,年轻教师也面临自身学术发展、教育教学、家庭经济等多重压力,教师队伍也面临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挑战,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现状的基础上,学院党政联席会多次研讨如何从制度建设上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协助他们尽快成长,创造一个关心青年教师发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环境。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建立了青年教师与党政联席会每周的工作交流制度,具体落实在实践中就是在每周的党政联席会上拿出30分钟,邀请一位青年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及其学术发展规划,同时邀请该青年教师所在学科的责任教授列席。青年教师报告10~15分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及其价值意义、未来5~10年的规划、可能的学术成果、学术水平及影响、需要学院的具体支持等,之后讨论交流15~20分钟。通过听取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汇报,党政联席会成员及责任教授对汇报人进行点评,从学科发展与定位、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帮助青年教师分析、规划自己的学术道路,将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和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关联起来。
学院通过这样的方式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引领性工作,力争国内、国际一流,并实实在在地在科研用房、科研合作等方面统筹资源,为青年教师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发展。这些工作得到了青年教师的一致好评,也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
三、坚持顶天立地,把科研成果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做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是评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指标。研、教结合,才能培养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才。学院的科学研究要坚持顶天立地,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份贡献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
黄克智院士在耄耋之年,坚守科研一线,急国家能源之急,带领团队对页岩气开采过程所碰到的力学难题进行攻关,取得了页岩水力压裂理论创新;过增元院士创立的热力学新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并在大型数据中心热环境优化设计等领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新突破。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体教师员工奋发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学院复建以来,师生深度参与了多项国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参与“神舟十号”太空授课任务的设计,多项技术和产品在轨为航天员服务;继“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和“纳星一号”卫星之后,“清华灵巧通信卫星”于2014年发射成功,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等多项新型试验研究;学院教师设计的机翼,已经帮助C919翱翔蓝天。全院师生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重大工程专项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院复建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共13项及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一项,国家奖人均获奖率排在清华大学位;反映基础研究的论文发表量连续7年在全校排名前三,近两年来在SCIENCE(科学)、NATURE(自然)发表多篇论文,学术影响力逐步扩大;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保持在30项以上,成果转化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研制的脑起搏器实现批量植入并已走出国门,柔性电子器件和装置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的发展,清华大学制定了“双一流”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力学及热科学作为工科的支撑学科、航空宇航作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学科,如何率先争创一流成为学院建设的主题。坚持顶天立地树人,固本开源创新,航天航空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李路明(航天航空学院院长)
李俊峰(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
2018年是清华航空工程系建立80周年,回想从烽火连天的1938年到今天的峥嵘岁月,对于中华民族来讲,这无疑是是翻天覆地的80年。抗战时期的航空工程系,为民族存亡培养了宝贵的航空技术人才,并直接参与培养航空军事人才,为抗战服务。今年也是清华力学系建立60周年。当年因 “两弹一星”而诞生的工程力学系,在一甲子的岁月中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伟大征程,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培养肩负国家民族使命的卓越人才。回首清华的航空和力学的历史,当真是群星荟萃,故而值此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建系八十周年暨工程力学系建系六十周年,我院决定出版纪念文集,以纪念此活动。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编辑组 编著
组长:李俊峰,李路明
顾问:余寿文,庄茁
成员:葛东云,王旭光,管楠祥、房秀荣、谢佩炜、鲁杰、高永丽、王晓晶、张岩、曾悦、张骁
2018年于清华篇历史沿革与现状1航空工程组3
一、发展概况3
二、负责人简介5
三、教师队伍6
四、教学科研7航空工程研究所12
一、发展概况12
二、负责人简介22
三、研究员队伍23
四、教学科研32航空工程学系49
一、发展概况49
二、负责人简介54
三、教师队伍56
四、教学科研60
航空工程学院67
一、发展概况67
二、负责人简介69
三、教师队伍69
四、教学科研70工程力学系75
一、发展概况(含工程力学数学系部分)75
二、负责人简介77
三、教师队伍81
四、教学情况83
五、科学研究86
六、国际合作92
七、实验室92航天航空学院93
一、发展概况93
二、负责人简介97
三、教师队伍105
四、教学情况108
五、科学研究115
六、国际合作122
七、实验室123
第二篇院士简介125
系友中的院士127
第三篇回忆与感悟153
航空工程系建系八十周年暨工程力学系建系六十周年
庆贺大会举行(记者李萌)155
清华固体力学近十年(黄克智教授)158
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庆祝清华大学航空系建系八十周年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工程系)168
工程力学与航空航天的情结(余寿文教授)183
清华大学流体、空气动力学教学与研究发展史的回顾(章光华教授)188
力学引航,神舟竞渡(庄茁教授)195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简介(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99
论创新性工科的力学课程体系(郑泉水教授)200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钱学森力学班工作组)217
基于军民融合的“双学籍、双注册、3 1”军事飞行学员培养体系建设
与教育实践(清华大学飞行员班教学团队)224
论未来航空航天技术的融合发展(1980级沈清)232
环能科技创业之路(1986级硕倪明亮)242
追忆大学生活(1988级吴体)247
王翔:助推天宫二号启航的清华力量
(摘自公众号:清华研读间编辑:明轩责编:常松)249
慎思笃行,梦在前方
——访1988级校友张军(学生记者王屹航)257
从清华学霸到大学校长
——访1979级校友易维明(学生记者刘涛)263
并行科技掌门人(1993级陈健)267
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访1983级校友张宏(学生记者袁李)272
访1994级校友郗华(学生记者杜智博)277
回忆和展望(沈观林教授)282
毕业四十载,难忘母校情(1974级翁蓓华)287
毕业三十年后重回清华园有感(1979级蒋沁)292念清华兮走天涯,走天涯兮念清华
——“那三届”航发纪念物落成记(力学系1979级校友)293
纪念大哥汪左澜(1980级校友)305
明德于心感恩于行(何枫教授)313
我们(1991级易松孟)322
归去来兮(1994级姜天慈)327
“九九”岁月!(1999级兰旭东)333
首届钱学森力学班与航院的不解情缘(2009级张博戎)336
第四篇学生名录及教工名录341学生名录343
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1936—1952年)343
二、1955年到航天航空学院成立前夕(2003年)351
三、航天航空学院成立至今(2004年至今)403教工名录430
一、在航空工程组工作过的部分教职员工430
二、在航空工程研究所工作过的部分教职员工430
三、在航空工程学系工作过的部分教职员工431
四、在航空工程学院工作过的部分教职员工431
五、在航天航空学院(含力学系)工作过的部分教职员工432
参考文献440航空工程组
2018年是清华航空工程系建立80周年,回想从烽火连天的1938年到今天的峥嵘岁月,对于中华民族来讲,这无疑是是翻天覆地的80年。抗战时期的航空工程系,为民族存亡培养了宝贵的航空技术人才,并直接参与培养航空军事人才,为抗战服务。今年也是清华力学系建立60周年。当年因 “两弹一星”而诞生的工程力学系,在一甲子的岁月中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伟大征程,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培养肩负国家民族使命的卓越人才。回首清华的航空和力学的历史,当真是群星荟萃,故而值此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建系八十周年暨工程力学系建系六十周年,我院决定出版纪念文集,以纪念此活动。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编辑组 编著
组长:李俊峰,李路明
顾问:余寿文,庄茁
成员:葛东云,王旭光,管楠祥、房秀荣、谢佩炜、鲁杰、高永丽、王晓晶、张岩、曾悦、张骁
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成立后,经积极筹备,于1936年年底派员前往南昌,于1937年年初正式开始15英尺口径风洞的建造工程,并派美籍航空教授华敦德博士及教员张捷迁先生留驻南昌负责督造。经民国政府批准,南昌15英尺口径风洞的建造设备费及全部员薪经常费由清华大学负担三分之一、航空委员会负担三分之二(航空委员会补助协款18万元),由清华负责主持建造(关于南昌15英尺口径航空风洞建造时期的航空研究所经费收支情况,详见教学科研部分《航研所总收入总支出清单(1936年11月8日至1938年1月6日)》。风洞的设计工作由清华航空组完成,其设计主要通过收集欧美各国出版材料,做薄壳钢筋洋灰建筑试验并请基泰工程公司顾问校核。风洞钢筋洋灰建筑工程由江西南昌复兴建筑公司主持进行。钢架钢板洞口工程由上海新中工程公司承包。风洞马达系向万泰洋行订购英国汤逊电机制造厂500匹马力电动机,试验秤向美国定制。7月中旬,特请美国航空专家冯·卡门博士专机飞赣,加以视察。1937年12月初风洞的全部土木建筑工程已大致完成。但因抗战,南昌遭日军空袭频繁,无法进行马达安装等工作,航空研究所不得不抛弃垂成之作,随同航空机械学系于1937年底迁至四川成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