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49.6 6.4折 78 全新

库存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超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604134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5341226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与金融改革创新同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之一。金融改革创新的大发展得益于十八大的战略定位。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十八大报告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虽字数不多,但指出了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重要的领域。改革的重点则是健全现代金融系统,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民营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等。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金融业砥砺奋进的五年,是深水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五年,更是我国金融业发生“基因突变”的五年。在政策、市场的推动下,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为基础,在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衍生出诸多新的金融业态、金融服务模式、金融产品等,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P2P 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众筹、消费金融等代表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又一次时代巨变,而扫码支付更被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这种改革、创新的新业态充分扮演着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角色,为实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社会资本利用等提供着便利的服务。新金融在大大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触发了新一轮的金融风险,以泛亚、e租宝等为代表的恶性事件带领整个行业跌入谷底。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频繁接触金融业的各个机构,从 2012 年开始慢慢熟悉和了解这些金融改革或创新的新业态,有幸见证和参与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中我国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这一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我媒体从业生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时间节点上而言,砥砺奋进的五年是从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的这五年。在此期间,我们以远鉴为题,探寻和记述着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过程和足记。远鉴之谓,即从高远之处观察,从细微之处鉴别。5 年来,我们一直为金融改革创新的健康发展而努力:以远鉴为题,我们开展了诸多金融创新模式的研讨、调研活动,就新的金融模式创新、金融理念革新等组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业从业企业等进行互动,并就意见、建议形成报告呈报有关单位,并倡导提出“新金融品牌重塑”行动及新金融规范发展的“五个统一”;以远鉴为题,我们连续 4 年策划出版了 4 期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报道,并分别向参加 2015 年全国两会、2016 年全国两会、2017 年全国两会、2018年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赠阅,并听取他们对于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建议;以远鉴为题,我们就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深度剖析那些引发金融风险的恶性事件、模式等主题策划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系列活动,希望能够总结梳理过去 5 年的发展实践,不仅将好的经验、模式进一步推广,更把典型的恶性事件或教训整理成册,警醒未来的创新者们,以免重蹈覆辙。5 年来,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中,我们先后采访了高云龙、易纲、郭树清、刘士余、潘功胜、周小川、吴晓灵、李东荣、刘明康、马蔚华、谢平、刘世锦、贾康、徐晓兰、张承惠、焦瑾璞、姚余栋、霍学文、王素珍、杨涛、李爱君、黄金老、孙陶然、陈劲、盛佳、唐宁、陈龙、周晔、安晓博、张俊、周歆明等领导、专家、企业等,是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真知灼见。5 年来,更要感谢远鉴的团队成员,张兴军、杜鸣皓、宋谊青、张佳、贺佳雯、薛靖东等,是他们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和分享精神,才生产出了这些精彩活动、深度报道和远鉴思想。此外,还要感谢新金融业领域的媒体人王奇、李占锋、张杰、黄河,他们对行业的洞窥和观察,体现出了金融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也正是在他们的鼓励、帮助和支持下,我们举办的远鉴系列活动才能够成功举行。当然,我们更要感谢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经济日报出版社的郭明骏女士,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她给出了很多专业而又具体的建议。在后期完稿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她的认真、负责地督促,相信本书的与读者见面的时间还将推迟。当下,中国发展步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阶段,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也迎来新的时期。在十九大报告的战略引导下,金融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业态创新将讲一步加快、金融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这本《砥砺奋进的五年: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可以说是对中国金融改革创新成就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们希望以这本书的出版为契机,继续为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进行鼓与呼,并持续聚焦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张超2018 年 7 月于北京序二 一次未完的旅程《砥砺奋进的五年: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一书付梓之际,适逢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胜利闭幕。在新时代与新征程的指引之下,全国各行各业均在筹谋着未来发展的战略与方向。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同样是一个值得总结与展望的关键时刻。事实上,从初本书立项伊始,我们就开始了一次回溯之旅。通过定位 2013 年至今以来五年多时间里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足迹,尝试去记录中国金融领域变革的重要节点。总体而言,这一期间中国金融领域的蜕变发展,正与中国经济的崛起一道,以“一枝独秀”的方式引领着世界金融的改革与创新。过去五年,金融领域的一个独特所在,无疑是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特征的发展脉络。其集中体现,便是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这一点,从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可窥一斑。2014 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写道:“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句话,被业内解读为“为科技金融正名”,同时也是对野蛮生长的新金融的一次审慎定位。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来形容行业的发展,同时亦部署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目标。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侧重点变成“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到了 2017 年,“对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则上升为首要任务。在 3 月闭幕的 2018 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道“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的内容。从 2016 年到 2018 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监管力度空前加强,合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中措辞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大环境的变迁及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态度,说明了行业监管正在不断深化,显示了新金融行业五年来经历的从高速发展到规范整治的历程。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7 年以来,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与 2016 年 8 月 24 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共同组成网贷行业“1 3”制度体系。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政策的颁布,让行业监管体系愈加健全,行业发展愈加理性。在市场实践层面,蚂蚁金服、金融、宜信财富、众安保险等超级独角兽,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构建着一个又一个新金融领域的成长奇迹,从而也为更多后来的弄潮儿构建了值得借鉴的样本。它们在普惠金融等层面的开拓,填补了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空白,成为传统金融行业的有益补充。中国金融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例证,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互联网   金融”的大潮中正不断地绽放着活力,使创新的个体以几何级增长的态势与日俱增。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新创金融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中国稳居。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排头兵作用。与此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不断加快改革和转型的步伐,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诠释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宜人贷、趣店、和信贷、拍拍贷和融 360 在内的众多本土新金融平台海外上市。新金融平台的上市潮诠释了中国金融创新的力量,证明了普惠金融需求的渐进式增长。某种程度上,优秀市场实践力量的涌现,也推动着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传统金融行业的转型发展。如今,加强金融创新、发展网络金融和发力绿色金融已经被明确为未来金融发展的新方向。除了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中国金融业在过去五年值得书写的,则是金融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因之而取得的各项成就可以说有目共睹。从利率和汇率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到银行业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从金融业风控水平的持续提升,到金融市场功能的不断完善;从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到金融产品与模式的不断革新;从资本市场功能的不断完善,到金融监管的体系化的构建,无不是金融成就的集中展示。纵览过去五年多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发展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金融创新势如破竹的一面,也有金融监管雷霆万钧的一面,有金融竞争金戈铁马的一面,也有金融服务润物无声的一面。一言以蔽之,中国金融大业以野蛮生长的姿态,探寻着未来的成长道路。过去的五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金融机构在融合的进程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更能够看到人民的生活因为金融创新而变得更加便利。很多被称之为梦想的设想,在不断地照进现实。这些,无疑值得中国金融从业者骄傲和自豪。当然,在发展的主流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与消极之音。以易租宝、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北银消费金融等为代表的平台,充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庞氏骗局和虚假宣传的始作俑者,部分机构甚至被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在业内专家们眼中,对于互联网金融这种前所未有的创新载体,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审慎。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张承惠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所言,任何监管都具有滞后的特征。对于渐进中的金融创新,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在这本您将阅读的《砥砺奋进的五年: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中,我们对上述提到这些成绩、经验、教训都有所涉及,并尽我们所能,客观地予以呈现。我们也知道,这种挂一漏万般的叙述和书写,注定将无法全景展示中国金融事业的所有成就。作为记录者和观察者,我们也深知这是一次未完的旅程,因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事业仍在不断开拓,中国金融创新的边界仍在不断延伸。需要阐明的是,我们在撰写、编辑这本书的过程,跨越了2013年-2018年之间的五年多时间;这五年里金融发展瞬息万变,尽管我们力求做到以的数据、观点来诠释金融业的递变,但面对着行业的动态发展,在具体数据、观点等的呈现上,有时自然难免力有不逮。与此同时,为了保持本书的原汁原味和特定阶段中国金融业的特定实践成果,我们尽可能还原相关文章的撰写背景,从而站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来阐述中国金融的渐进历程。例如,中国银监会与保监会在 2018 年 3 月经整合后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但我们在文章中,仍然沿用“银监会”“保监会”的称谓,以查明其特定阶段的职责和定位。而在其他文章中,我们尽可能从具体实践的标注上,让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本书的所记述的金融事件的特定背景等重要内容。对于中国金融事业而言,“砥砺奋进的五年”远远不是终点。相反,它只是中国金融继续以引领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金融之林的开始。在金融融合发展的大潮中,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世界多网民的国家,在金融改革和创新层面,拥有着其他国家难以媲美的先天优势。对于我们这些记录者与观察者,更难言终结。在金融蜕变的新时代,我们仍将秉持一颗敬畏与公允之心,一如既往地聚焦金融改革的进程与成就,希冀能够看到中国金融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能够引领世界。张兴军2018 年 7 月于北京润园

导语摘要
纵览过去五年多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发展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金融创新势如破竹的一面;也有金融监管雷霆万钧的一面;有金融竞争金戈铁马的一面,也有金融服务润物无声的一面。一言以蔽之,中国金融大业以野蛮生长的姿态,探寻着未来的成长道路。过去的五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金融机构在融合的进程中不断提升着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更能够看到人民的生活因为金融创新而变得更加便利。很多被称之为梦想的设想,在不断地照进现实。这些,无疑值得中国金融从业者骄傲和自豪。

商品简介

纵览过去五年多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发展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金融创新势如破竹的一面;也有金融监管雷霆万钧的一面;有金融竞争金戈铁马的一面,也有金融服务润物无声的一面。一言以蔽之,中国金融大业以野蛮生长的姿态,探寻着未来的成长道路。过去的五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金融机构在融合的进程中不断提升着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更能够看到人民的生活因为金融创新而变得更加便利。很多被称之为梦想的设想,在不断地照进现实。这些,无疑值得中国金融从业者骄傲和自豪。

作者简介
张超,河北邢台人,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一直在中央新闻单位从事记者及管理工作。现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品牌》杂志社副社长、中国品牌网总编辑、中国新金融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新金融“远鉴”系列活动发起人,发起举行中国新金融远鉴峰会,2014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分别就新金融“远鉴”为主题,策划多期深度报道,并向与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赠阅;组织多次新金融“远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新金融品牌重塑倡导人,提出回归金融本质、推进品牌重塑的“五个统一”工程。

目录
改革开放 40 年金融大事记 (1978-2018)  1序一  与金融改革创新同行  1序二   一次未完的旅程  5章  金融改革的历程  1节 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未来之路  / 2第二节 金融工作的本质与任务  / 6第三节 加强金融管控 深化金融改革  / 12第四节 中国金融发展流变  / 19第五节 改革与监管都需对症下药  / 25第二章  改革的力量——人物篇  31节 吴晓灵:在路上的金融改革者  / 32第二节 刘士余:证监会主席的攻守之道  / 39第三节 焦瑾璞:为金融改革开放鼓与呼  / 44第四节 李东荣:金融科技“风口”的导航人  / 49第五节 霍学文:金融建设与发展的推动者  / 56第三章  新金融标准  63节 中国特色的金融蜕变  / 64第二节 谁能获得个人征信牌照?  / 70第三节 债券通:为中国债市国际化提速  / 73第四章  金融实践引领者  77节 蚂蚁金服:金融生态的集大成者  / 78第二节 金融:“无界金融”的践行者  / 85第三节 宜信:引领行业的金融部落  / 92第四节 和信贷的金融进化论  / 100第五节 陆金所:融合金融的集大成者  / 107第五章  普惠金融进化论  111节 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治理结构建议  / 112第二节 发展小微金融科技 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 120第六章  融合:新金融聚变  125节 互联网金融与商银的竞争与合作  / 126第二节 互联网保险:开启下半场  / 129第三节 民营银行的市场化探路  / 133第七章  金融科技的现在与未来  137节 金融科技的理论争鸣  / 138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零售支付市场  / 147第三节 从刷脸支付看 AI 落地金融  / 150第四节 智能投顾崛起  / 153第五节 科技如何驱动全球金融变革?  / 156第八章  金融创新与模式递变  161节 财富管理的时代“风口”  / 162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 ABS 寻航“蓝海”  / 170第三节 消费金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173第九章  新金融品牌成长之路  179节 新金融品牌的巨大“驱动力”  / 181第二节 新金融品牌塑造的原则  / 185第三节 新金融品牌营销现状  / 187第四节 品牌价值与新金融竞争力  / 190第十章  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  193节 互联网金融的坎坷发展路  / 194第二节 星星之火 有待燎原  / 198第十一章  问题篇:新金融成长的烦恼  201节 互联网金融的教训  / 202第二节 规范发展 净化“灰生态”  / 207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风暴:中场不休息  / 213第四节 现金贷“滑铁卢”之后  / 218第五节 透视北银消费事件  / 221第六节 新金融的大教训  / 224第十二章  金融安全与法制  229节 普惠金融亟须密织安全网  / 230第二节 P2P 设红线能否带来行业的春天  / 235第三节 消费金融:衍生的道德与法律风险  / 236第四节 功能监管可解金融风险  / 239第五节 《沙盒监管》对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启示  / 242第十三章  趋势篇:金融的未来  247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递变  / 248第二节 迭代之后,风口吹向何方?  / 252第三节 唯“慢”不破的新金融未来  / 257第四节 农村金融发展迎考  / 261

内容摘要
纵览过去五年多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发展有主流,也有支流。有金融创新势如破竹的一面;也有金融监管雷霆万钧的一面;有金融竞争金戈铁马的一面,也有金融服务润物无声的一面。一言以蔽之,中国金融大业以野蛮生长的姿态,探寻着未来的成长道路。过去的五年,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金融机构在融合的进程中不断提升着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更能够看到人民的生活因为金融创新而变得更加便利。很多被称之为梦想的设想,在不断地照进现实。这些,无疑值得中国金融从业者骄傲和自豪。

主编推荐
张超,河北邢台人,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一直在中央新闻单位从事记者及管理工作。现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品牌》杂志社副社长、中国品牌网总编辑、中国新金融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新金融“远鉴”系列活动发起人,发起举行中国新金融远鉴峰会,2014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分别就新金融“远鉴”为主题,策划多期深度报道,并向与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赠阅;组织多次新金融“远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新金融品牌重塑倡导人,提出回归金融本质、推进品牌重塑的“五个统一”工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