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40.92 6.3折 65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娟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23261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25316467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为“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的一本,也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养结出的硕果,是深化文化坛主旨、促进女性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术行动。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记录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的成长、任教、治学、办学的个案,通过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等不同的视角,关注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秦和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和成长的历程,分析了学校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鲜明特色的形成和影响,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徐娟,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曼珠·米舍尔: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芬兰大学女校长》等专著以及《圣诞三部曲:信仰·希望·爱》《十一个我和城堡》《白宫管家》等译著十余部。


目录
引子 百年私立名校的追梦人

梦的发端
忧国忧民梦由心生
翻译公司积蓄力量
抢抓机遇艰难孕育
天时地利顺利启航

梦的启航
万里征程始于筹建
端庄办学三项承诺
建章立制精益求精
多元筹资建舍立校
学历教育奠定基础
前瞻决策抢占先机
中外结合求贤若渴
双重考验超越期待

梦的探索
绘制蓝图乔迁净月
升本梦圆再攀高峰
会通中外砺志敦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四年规划五个学会
质量特色兴校
十年奋斗矢志不渝

梦的腾飞
非营利性公益办学
文化强校以文化人
夯实党建坚强保障
设职代会完善治理
获批重点新的启航
深化改革长期规划
桥之精神华外灵魂
实践教学地球村情
申硕成功新的飞跃

梦的升华
公益引领奉献社会
志愿精神回报社会
发起联盟服务社会
建言献策心系社会
百年名校追梦永恒

后记

内容摘要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为“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的一本,也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养结出的硕果,是深化文化坛主旨、促进女性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术行动。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记录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的成长、任教、治学、办学的个案,通过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等不同的视角,关注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秦和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和成长的历程,分析了学校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鲜明特色的形成和影响,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主编推荐
  徐娟,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曼珠·米舍尔: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芬兰大学女校长》等专著以及《圣诞三部曲:信仰·希望·爱》《十一个我和城堡》《白宫管家》等译著十余部。

精彩内容
《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
  办学需要资金,这是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学校要建设、要发展,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在学校创办之初,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着秦和的一个难题。
  经过1995年一年多的办学实践,秦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靠租借校舍办学,开展自学助考非学历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尤其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学校办学宗旨的障碍。她决定自筹资金,建设自己的校冈,创造条件争取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学历教育。为此她开始了筹资建校的艰苦创业。
  古往今来,私立学校建校初期,都会有资金筹措的问题。世界名校哈佛、牛津等学校也都经历过初期的财政困难。秦和创建华侨外院的过程也不例外。她对钱产生出从未有过的强烈饥渴。只是现在,她面临的困难不是流动资金短缺,而是怎样尽快建立起独立的校园。
  建设新校舍需要几千万元资金,秦和走上了艰难的借贷和筹资之路。学校初建,-下贷不到那么多钱,和银行建立信贷关系,还需要一个过程。秦和必须走其他的路筹集资金。其时,国内许多办学机构都采用了合资入股的方式,秦和已经选择了自己创业,独立办学,如果接受投资,她可能面临是否退回原路的选择。
  世界著名私立大学的成长规律证明,教育只有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才能基业常青。秦和不想放弃守护办学理念和教育规律的权利。不搞校办产业,不接受投资性的注资,不希望教育成为商人获利的手段,不愿意失去教育的独立性。
  秦和坚信,她创办的学校是一所社会的学校,完全可能向社会筹资,但是那时的华侨外院像一个刚发芽的小树苗,没有能力,也不大可能获得社会的支持。
  在中国国情下,办纯粹教育的路到底能走多远?她心里没底。四个承诺已经出去,她不能对这批投华侨外院票的学生和家长食言。小班、外教授课,教学楼,语音室,学生宿舍,教学、生活,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正规,追求质量,不考虑成本。
  秦和追求完美的性格,一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心劲,使她在作出决定后饱受困难的折磨。为了兑现给社会和家长的四个承诺,为了办学的独立,在1995年到1998年几年的时间里,秦和为借钱东奔西走,伤透脑筋。有时她真希望自己就是那一块块的红砖,可以一层层垒起高楼大厦。她一笔一笔地跑贷款,一层楼一层楼地筹集资金。
  就在这样不辞辛劳的过程中,秦和身边有几家企业和建筑商,看好办学带来的商机,看好秦和的经营能力,一直有心投资入股她的学校。秦和考虑再三,宁可向他们借高息资金,也始终没有答应他们投资入股。
  就这样,秦和从建校之始,就将企业和商人捞取办学利润的想法堵在了校门外。这一份纯粹,在其后的“教育产业化”潮流中显得有些“另类”,也让许多人至今不能理解她的这份“傻”。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