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雅光华: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
  • 博雅光华: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博雅光华: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0.78 4.7折 66 全新

库存1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志学 徐淑英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5250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6元

货号25290433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自2003年开始,以国际标准训练管理学方向的博士生,启迪他们思考中国的问题,以国际通行的研究范式发表出来,从而让国际同行了解中国。这个项目培养出的学者中,已经有多位以一作身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是罕见的。
  《博雅光华:在国际**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邀请其中的一些回顾论文的创作过程以及博士阶段学习的心得,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如何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光华管理学院国际博士生项目的培养模式,并体会这些优秀的年轻学者是如何充分利用博士阶段学习的时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本书还邀请了部分论文的责任编辑,对于论文的评审和接受过程进行回顾。此外,还特别邀请这些年轻学者的指导教授或者合作教授,对于他们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表现和特点进行点评,以便读者对于他们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作者简介
张志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IACMR)副主席(2016—2018)兼2018年IACMR学术大会主席,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高级编审。

  徐淑英(Anne S.Tsui),美国圣母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杰出访问教授。是IACMR的创会主席,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创刊主编,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的第14任主编,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的第74届学会主席(2011—2012)。是全球具影响力的华人管理学家,也是全球管理研究领域论文引用率很高的50位学者之一。

目录
目录

第1章 见证卓越,亲历变化 张志学

第2章 回望一段旅程,不忘年少初心 庞隽
附录 两段旅程的回想:服务可分离性项目以及我在光华管理学院的经历 郭贤达

第3章 困惑与选择 李瑜
附录 谱写学术生涯的美好乐章 武常岐

第4章 从想法到发表:论文创作的过程与学习心得 〔韩〕崔成镇 
附录 崔成镇同学的学术发展 路江涌

第5章 遇见矛盾 张燕
附录 从新手到成熟的学者:回顾与张燕的共同学习之旅 徐淑英

第6章 五年博士生,JAP论文竟成 秦昕
附录1 国内博士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之可行性 任润
附录2 对秦昕等人论文评审过程的回顾 Deidra J. Schleicher

第7章 旧文为镜,砥砺新知 魏昕 
附录 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所需要了解的背景 David Day

第8章 学海茫茫,载舟远行 林道谧
附录 选择自己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并持之以恒 路江涌

第9章 志存高远,厚积薄发 曲红燕
附录 接受张燕和曲红燕的论文在AMJ上发表 Laszlo Tihanyi

第10章 风雨过后方见彩虹 丁瑛
附录 年轻的学术之星丁瑛:最柔和即最闪亮 徐菁

第11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刘海洋
附录 关于刘海洋等人论文评审的回顾 Mark Griffin

第12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姚晶晶
附录 对姚晶晶等人论文评审过程的回顾 陈昭全

第13章 再出发:散作满天星,聚是一把火 秦昕
附录1 勇气与执行力:与团队一同登高 黄鸣鹏
附录2 在AMJ上发表论文的感受——一名女性研究者的思考 鞠冬
附录3 一个博士生的“奇幻漂流” 胡琼晶
附录4 回顾秦昕等人论文的修改过程 Prithviraj Chattopadhyay

第14章 结语:为什么是他们?张志学 徐淑英

后记

内容摘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自2003年开始,以国际标准训练管理学方向的博士生,启迪他们思考中国的问题,以国际通行的研究范式发表出来,从而让国际同行了解中国。这个项目培养出的学者中,已经有多位以一作身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是罕见的。

  《博雅光华:在国际**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邀请其中的一些回顾论文的创作过程以及博士阶段学习的心得,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如何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光华管理学院国际博士生项目的培养模式,并体会这些优秀的年轻学者是如何充分利用博士阶段学习的时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本书还邀请了部分论文的责任编辑,对于论文的评审和接受过程进行回顾。此外,还特别邀请这些年轻学者的指导教授或者合作教授,对于他们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表现和特点进行点评,以便读者对于他们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主编推荐
张志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IACMR)副主席(2016—2018)兼2018年IACMR学术大会主席,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高级编审。
  徐淑英(Anne S.Tsui),美国圣母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杰出访问教授。是IACMR的创会主席,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的创刊主编,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的第14任主编,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的第74届学会主席(2011—2012)。是全球具影响力的华人管理学家,也是全球管理研究领域论文引用率很高的50位学者之一。

精彩内容
第1章见证卓越,亲历变化张志学十年,对任何一个人、一个机构,乃至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量的积累。2018年,距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IPHD(国际博士生)项目迎来首批毕业生已经整整十年了。倒推下来,首批学生的入学时间是2003年。
大约是在2002年秋天,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向国内各大商学院院长发出亲笔信,亲自推介这个项目,诚挚地希望兄弟院校推荐优秀学生加入,这是最初的缘起,如同厉以宁教授本人的风格,真诚而低调。接下来,无非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几所高校张贴该项目招生的海报,除此之外,这个项目很少做宣传。它就这样悄悄萌芽、开花、结果了。
近些年,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注意到这个项目出来的学生:2010年8月,在蒙特利尔的美国管理学大会上,当我们的一名博士生报告完论文之后,长居海外的人士激动地当场表示“你们真的让人骄傲”;2015年6月,在南京大学举行的《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为“利用基于中国现象的研究发展理论”的特刊举办的工作坊上,在我们的两位博士生用英文报告自己的研究之后,中国科学院心理学所的一位专家问我们是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在听了我的介绍之后,他说“你们应当将这个经验介绍给同行”;2016年2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本土经管博士缘何屡获海外教职”的署名文章,报道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博士生赴海外大学任教几乎成为常态,其中特别提及了光华管理学院全英文授课的IPHD项目。
其实,早在2006年,光华管理学院就开始资助博士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博士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讲论文成为常态。如今,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已经将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当成学术修炼中的固定日程表:每年12月份大家都会特别忙碌,因为要赶次年1月美国管理学大会的投稿截止日期;每年3月份,不少同学会获得大会录用论文的通知,开始整理自己的报告,在所在研究小组中预演;每年8月份,他们又会去美国或加拿大的美国管理学年会上报告论文,回到校园后彼此讨论这次收到了什么样的反馈,在会议期间与哪些学者进行了交流,未来可能与谁有什么合作,如此周而复始……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18年。从2008年的首届毕业生开始,十年来,光华管理学院的IPHD项目始终以美国主流的管理学博士生项目的标准培养学生,使得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成为同学们的坚定志向,也使得他们习得了成为优秀学者的素养,而这些,远比文凭和学位本身重要得多:让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找到终生志向并为之孜孜不倦,这正是这个时代的高等教育需要强化的精神。
光华管理学院为什么要开创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项目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很多大学陆续恢复或建立商学院,最早从培养企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始。到了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1991年首批9所院校开始招收MBA学生,这成为中国MBA教育的起点。十多年后,国家又批准了若干院校开展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于是,自90年代开始,中国大学的管理学院或商学院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彼时的相关师资大多来自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尽管这些学科与工商管理密切相关,但他们与以美国著名商学院为代表的世界商学院在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上尚存在很大的差别。为了确保MBA的教学质量,一些商学院开始聘请海外的学者执教MBA课程,一些海外华人也被邀请到国内举办各种师资培训班,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代表的几所著名商学院则开始全面地与国外的商学院开展交流和合作。我的感慨由此引发。
变化:光华创办IPHD(国际博士生)项目仅有感受是远远不够的。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光华管理学院在感受到差距后,动真格地奋起直追了。
这一追就是十年。其实,光华管理学院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都保持着全方位的进步,学术水平的持续提高支撑着这种全方位的改变,而学术水平是一流院校的立身之本。学术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提升师资:让教员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共识,并提供适宜人才培养、引进和发展的环境;而只有一流师资和一流的学术水平,才能吸引一流的博士生。光华管理学院的IPHD项目,就诞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提到光华的IPHD项目,就必须先了解创办者徐淑英教授的履历。这位学术界杰出的华人女性,出生于中国上海,幼年时移居中国香港,后赴美留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美国的几所大学任教,并获得终身教职。1995年,她回到中国香港,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的创始主任。一路走来,她的学术成就在国际管理学界享有盛誉:1992年发表在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上的论文,使她荣获1993年组织行为杰出成就奖和1998年的学者成就奖;1997年发表在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上的论文,使她荣获1998年美国管理学会论文奖和人力资源领域学者成就奖;1993—2003年全球商业与经济领域被引用排名第87位,1981—2001年管理学领域被引用排名第21位,1981—2004年被引用排名第49位。她在1996—1999年间担任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的主编,也是该刊创办以来一位不在美国本土大学任教的主编。这是一位特别致力于培养中国本土后辈的师长,1998年,她在香港科技大学创立了恒隆企业研究中心,先后举办了多期“中国企业管理研究方法培训班”,为中国内地培养了几百名组织管理研究学者。
2000年9月,在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的邀请下,徐淑英教授来到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为光华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当时我正处在从社会心理学向组织管理研究转型的困惑期,经常向徐老师请教。她非常热心地指导我们这些青年教员,并想办法为我们多提供机会,例如前述的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的“中国企业管理研究方法培训班”、参加美国管理学年会中的青年学者发展营,等等。从2002年开始,徐老师作为特聘教授每年定期到访光华管理学院,并给硕士生和博士生们上研究方法的课。她工作非常投入,从早到晚都不离开办公室。2003年北京爆发“非典”,光华一度停课,当时接受邀请来光华任教的海外教授纷纷写信推迟一年到访,而徐老师为了完成预先安排好的课程,如期在5月底来到光华,直到7月初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后才离开北京。徐老师在正式受聘光华之后,着手开始有关中国管理研究的全新领域:除了开创IPHD项目,她还创办了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以及学会的英文国际学术期刊《组织管理研究》(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这个学会和这份刊物目前已经成为凝聚全球中国管理研究领域学者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关于徐老师的介绍暂时先到这里。继续前述,我于2002年3月17日结束在凯洛格为期半年的访问回到北京,第二天下午就到光华向徐老师汇报我的巨大收获和受到的冲击。我告诉她,自己感到凯洛格商学院不仅仅有世界一流的MBA和EMBA项目,印象更深的还是那里极高水平的博士生项目。访问期间与我相识的组织管理方向的几位博士生和博士后,进入了诸如哈佛商学院、哥伦比亚商学院以及加州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多伦多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商学院任教。相比之下,国内的博士生项目训练强度太小,博士生没有阅读精选出来的经典文献,课堂上还像中学生那样被动地听课,缺乏师生互动和研讨。此外,博士生的待遇太低,奖学金与那些没有攻读博士的同学的薪水相比低了很多,不少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上课之余从事兼职工作赚些外快。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训练,学生在学术动力和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欠缺,就这样熬完博士三年,有些人毕业之后就去政府机关或者企业工作(尽管他们或许也曾坚定地怀有学术抱负)。
一周之后,当我再见到徐老师时,她竟然说准备向学院申请经费做一个国际标准的管理学博士项目!我不由得又惊又喜。到了4月上旬,徐老师发给我一份她用英文起草的国际博士生项目(InternationalPh.D.Program)的建议书,提出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博士生,还特别提到要给这个项目中的博士生提供比当时普通博士生高得多的补贴,以便他们安心读书和做研究。当我把这一章的初稿发给她审阅时,徐老师回顾了她当年休假时在光华管理学院开设的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她把这个课程看作IPHD项目的“序曲”。她发现那时光华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就已经能够适应她的全英文授课。她在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的几所大学都给博士生开设过这门课,每次课或者每个话题通常有六到七篇阅读文献。她让光华的学生阅读两到三篇。当时对于那些学生来说已经很有挑战性了,不过他们还都能够应对,所以徐老师从那时就看到光华管理学院已经具备办一个像美国大学中的博士生项目那样的条件和基础了。这样一个争分夺秒制订出来的方案,受到院方的高度重视,我会永远记住那一天:2002年4月19日下午,光华管理学院召开教员大会,会上正式宣布将实施国际博士生项目,设立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方向。5月13日上午,徐老师召集张维迎、涂平、武常岐等多名资深教授讨论国际博士生项目的具体课程设置时任副院长的张维迎教授邀请她担任该项目的主任,而徐老师则当场指定我作为她的助理。
根据项目规划,该项目实施全英文授课,并提供比普通博士生高得多的待遇,光华在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方向上从此实施普通博士和国际博士双轨制。为了不与普通博士生项目发生冲突,光华还明确规定国际博士生项目不占普通博士生项目的名额,这在当时是颇有远见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IPHD项目的设计。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需要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刚一入学,就会有一到两位教员担任他们的研究导师,帮助他们从一开始就学习如何开展实证研究。第一、第二学年结束时,学生必须要完成一篇学年论文,所有人带着论文参加一个论文展示比赛(postercompetition),将论文贴在展板上。多位教员听取学生介绍自己的论文,并给予评价和反馈。最终从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向上各评出一位获奖者,学院为获奖者提供一定数量的奖金。完成两年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综合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通过综合考试之后成为博士候选人。读者可以从本书作者的随笔中了解到IPHD项目的具体运作以及他们的体会。
从2002年5月底开始,我便根据徐老师的计划书撰写具体的项目规划,6月下旬与徐老师讨论项目的招生宣传工作。我们需要在7月上旬将广告文本交给设计公司,7月下旬印刷出来寄往我们选定的院校。这些工作主要由我来承担,作为一个年轻教员,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同时,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的,我在研究上也存在困惑和极大的压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