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 1872—19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 1872—1921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57 4.8折 118 全新

库存5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瑞·蒙克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46029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3760116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引言
  “一个人究竟怎么用严肃的文字,并且在标注日期的情况下,解释疯狂与爱情呢?” 
  当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撰写罗杰?弗莱传记的过程心力交瘁,恼怒之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她一生中享受了小说家特有的待遇,从内心深处描写稍纵即逝的意象、思绪和感觉,但是她发现,纯粹的外部记录构成了传记作者使用的素材,与这样的东西打交道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她不禁问道:怎样才能写出人物传记?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件并没有形诸文字,被记录下来? 
  当然,一般而言,关于传记的此类疑问是无法回答的。然而,有的人具有天生的本领,可以描写和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内外兼顾,至少 给他们的传记作者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即便不能解释,但至少描述了其生活中的“疯狂与爱情”。弗吉尼亚 ? 伍尔夫本人是其中一位(“只有一种经历 我不能描写,”她曾经写道,“这就是我自己的死亡过程”),伯特兰?罗素是另 外一位。
  罗素一生著述很多,数量几乎让人难以置信。他正式出版的文字卷帙浩繁 (*近完成的《伯特兰?罗素文献》列出的参考文献超过了3000项),他留下的文章和信件的数量之巨,甚至更加令人称奇。罗素**馆估计,该馆收藏的信件多达4万余封。此外,该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笔记、手稿和文件。罗素的一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他于1970年2月2日逝世,离他 98 岁生日仅仅几个月时间),几乎每天都动笔写作,使用的体裁各式各样,篇幅平均为两三千个单词。 
  在数量如此巨大的文献中,也许很多都与他本人有关。暂且撇开罗素为其自 传撰写的十余篇文章不谈,他的信件——特别是写给奥托琳?莫里尔的 2000 余封 信件——记录了他的生活、观点和感觉,就详尽和专注程度而言,也许只有弗吉尼亚?伍尔夫可以与之比肩。由此可见,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撰写罗素传记的机会,揭示他人生中的一切(或者不管怎样说,许多)复杂性,揭示他表达爱情和表现疯狂的独特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迄今为止出版的罗素传记都没有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本罗素传记是阿兰?伍德撰写的《伯特兰?罗素:充满激情的不可知论者》(该书1957年出版,当时罗素依然在世),当时这样的机会尚不存在。尽管伍德拥有优势,得到了罗素本人的合作和帮助,但是他没有接触罗素尚未出版的手稿和信件。因此,伍德缺乏进行深度探索的手段(就我们可以判断的情况而言,还缺乏 进行深度探索的兴趣),写出的东西仅仅涉及罗素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带有很强 的安慰剂性质,是罗素本人那时希望见诸文字的内容。
  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罗素传记还有另外两种,一本是罗纳德?克拉克撰写的《伯特兰?罗素传》(1975 年),另一本是卡罗琳?穆尔黑德撰写的《伯特兰?罗 素》(1992年)。这两本著作对罗素的个人生活进行了更多研究,两位作者在资料和出版方面受到的限制比伍德少了一些。然而,两位作者都有同样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或多或少对罗素在哲学方面的建树缺乏兴趣。
  作者的生活与其作品之间具有何种关联性?关于这个问题,近来讨论很多, 然而依我所见,人们对此的探讨常常出现方向性错误。对传记作者来说,需要回 答的问题不是作者的作品是否可以孤立地加以理解(当然,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 显示的,这种情况可能存在),而是能否在不了解其作品的情况下,理解作者的生活。传记不是服务行业,不从给文学批评提供的帮助中,也不从思想史或者任 何其他“学科”那里获得自身的目的。传记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学体裁。正如理 查德?霍尔姆斯*近指出的,传记是“人类的一种理解艺术,是对人性的一种赞 美”。传记的目的正是为了理解它所描述的主人公。传记无须自称是理解作品的 前提条件;理解一个有趣的人足以给予传记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理由。 
  但是,当传记的主人公是作家时,便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不熟知其作品, 是否可能理解其人呢?我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答案是“不可能”。毋庸置疑, 就罗素的情况而言,如果不了解研究哲学的希望在他的人生和想象力中所起的作 用,就根本无法理解其人。此外,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罗素哲学本身,就无法理解那些希望所起的作用。
  在他的《自传》绪论中,罗素本人提供了理解他的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人 生的钥匙,描述了“支配我人生的三种激情,它们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强烈,具有压倒之势”:
  它们是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情不自禁的怜悯之心。 这些强烈情感如同阵阵狂风,路径全无规则,将我刮到各处,让我掠过极度痛苦的深邃海洋,濒临绝望的边缘。
  罗纳德 ? 克拉克和卡罗琳?穆尔黑德创作的传记关注了其中两种激情,他们将一种没有必要的限制强加于自身头上,无法充分理解“全无规则的路径”上出现的迂回曲折,无法把握罗素在此提及的“绝望”的准确性质。本书试图探索罗素描述的每一种“疯狂”具有的全部力量,从而以更正确的 方式勾勒出它们的路径,探讨他对爱情的需要,展示他对某些知识的渴望,揭示有时在他内心深处出现的参与当时重大政治问题的冲动。这些强烈的激情和紧张 状态存在于他的身上,驱使他时而放弃哲学转而追求爱情,时而放弃爱情转而追 求政治,时而放弃政治转而追求哲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要了解他对 人生道路的选择,就必须理解这些激情和紧张状态所包含的力量。
  为什么罗素觉得这些强烈的激情是互相冲突的?为什么它们形成的狂风将他 刮到截然相反的方向?为了理解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这些激情在什么程 度上是他就另外一个问题作出的别样回应?这个问题就是他对孤立状态和孤独心 态的敏锐感知。而且,他在内心深处对精神失常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从而让 这个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致伊迪斯》暗示了类似的感觉,罗素将这首诗歌放在 《自传》前面,**段内容如下:
  我长期 
  寻求内心的平静,
  我发现狂喜,
  我发现苦难,
  我发现孤独。
  我发现噬咬心灵的孤单痛苦,
  然而我没有发现平静。
  罗素凭借这三种激情,通过与其他个体,与人类总体,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克服自己的孤独感。与其他个体的接触源于他受到精神失常的恐惧感的威胁,这种恐惧感使他担心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人类总体的交流源于孤独感给他 带来的威胁;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源于他日益严重的不可知论,这种不可知论让 他的信仰不断丧失,成为他的哲学思想变化的特征(正如他所说的,“远离毕达哥拉斯”)。 
  我将努力去显示——而不是陈述——这些相互冲突的力量以及潜伏其下的恐惧和焦灼。这就是说,我将以尽量明晰的方式,通过罗素自己的文字,展示他的人生和个性。因此,本书每一页几乎都包含两三段罗素本人的话语。我知道,许多读者将会认为,由此揭示的罗素的个性可能是令人反感的,但是我的目的并不是从负面的角度来展现这个人物。罗素具有许多令我钦佩的品质:例如,他智慧超群,哲学思想明晰而严谨,致力于推动社会正义和国际和平。然而,对许多对罗素抱有钦佩之情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挑战是去理解上述品质是如何与下述特 点共生共存的:他对身边的人表现出令人恐惧的冷酷,他内心深处潜伏着令人心 神不安的可怕仇恨。
  罗素曾经告诉奥托琳,他觉得*“亲密的”小说人物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 的罗果金——《白痴》中的那个角色,受到仇恨、失望和嫉妒的煎熬, 是饱经苦难、行为邪恶的谋杀者。我认为:这个方面揭示了某种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助 于我们理解罗素的性格。在已经出版的传记中,这个方面与罗素对哲学的关注一 样,并未得到应有的强调。我的主要希望是,通过引述罗素自己的观点,说明这位《数学原则》的作者,这位《数学原理》的合著者是如何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自 己的。如果说本书描绘的罗素肖像没有原来的那么迷人,那么我希望它是更复 杂、更有趣的,而且我相信它是更准确的。

导语摘要
罗素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在哲学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其思想对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蒙克的《罗素传》(两卷本)是迄今为止*全面、*好读的罗素传记,甫一出版就好评如潮。本书是**卷,讲述其1872—1921年的成长、学习及研究历程。
  该书不仅描述了思想家罗素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还交织叙述了罗素的哲学著作、政治担当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蒙克不是去评价,而是用脉络清晰、无所不包的故事来说话,与作者同负盛名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相比,这本传记无疑更加激动人心。

作者简介
瑞?蒙克(Ray Monk),南安普顿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分析哲学的历史,

  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写作,著有《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罗素传》(两卷本)等。

目录




章幽灵

第二章剑桥

第三章货物中的尸体

第四章整体与部分

第五章痛苦的宗教

第六章长夜

第七章重新唤醒的理想

第八章艰难而枯燥的思考

第九章困惑

第十章破碎的波浪

第十一章外部世界与内心之火

第十二章阿珀林纳克斯先生

第二部1914—

第十三章与众不同

第十四章打开硬壳

第十五章E太太

第十六章靡菲斯特

第十七章厌世者

第十八章重返哲学研究

第十九章监狱

第二十章自由之路

第二十一章回归


 



内容摘要
罗素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在哲学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其思想对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蒙克的《罗素传》(两卷本)是迄今为止*全面、*好读的罗素传记,甫一出版就好评如潮。本书是**卷,讲述其1872—1921年的成长、学习及研究历程。

  该书不仅描述了思想家罗素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还交织叙述了罗素的哲学著作、政治担当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蒙克不是去评价,而是用脉络清晰、无所不包的故事来说话,与作者同负盛名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相比,这本传记无疑更加激动人心。

主编推荐
瑞?蒙克(Ray Monk),南安普顿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分析哲学的历史,
  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写作,著有《维特根斯坦传: 天才之为责任》、《罗素传》(两卷本)等。

精彩内容
10月第二周,他们终于抵达上海。罗素到了中国,看到的一切让他非常着迷。途中写信时流露出来的那种阴郁基调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热情、轻松的 愉悦氛围。他和朵拉一下船便感受到了热情,朵拉在写给她母亲的信中说,他俩 受到款待,“就像国王和王后”。他们被直接送到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新闻发布会现 场,与当地记者见面,给予报纸的摄影师拍照的机会。次日,那些照片和报道出 现在中国的许多报纸上,谈到了对他俩的访谈,还谈到他俩的衣着、长相和其他 相关情况。
  公众对他们两人很感兴趣,其强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公众的主 要兴奋点看来不是在罗素对逻辑学和数学哲学的贡献上,而是在他的社会和政治 思想上。“世界上*伟大的社会哲学家来到中国,我们非常高兴。”一名来自上海 的学生致信罗素,表达了对他的重要性的看法,这看来是中国人的普遍观点。如 果说俄国人希望给罗素上一堂人生哲学课,那么,中国人的态度似乎同样坚定, 希望从他那里学到这样的东西。在上海短暂逗留的几天时间中,罗素接待了无数 访客,被所有的人视为睿智、博学的哲人。人们为他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若干 人致辞,对他表示欢迎。他后来写道,他被称为“第二个孔子”。那次宴会给他 留下一个经常谈及的记忆:他**次听到中国的古代音乐演奏,那种乐器被他描 述为“有点像吉他……但是被平放在桌子上”。一般说来,音乐不会给罗素留下 深刻印象,然而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那种音乐“非常动听,非常精妙”。
  罗素仅在上海住了一夜之后便宣布,自己喜欢中国人的习俗和文化。他写 道:“我那时才知道,受过教化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文明的人。”他见到的每个人 看来都充满睿智,滑稽幽默,不乏魅力。他的翻译赵元任让他感到特别惊讶。赵 元任全程陪同,将他的讲座和讲话译成中文。赵元任曾在美国待了 10 年,并且 完成了人们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译成了中文。他年 富力强,头脑聪明,而且反应机敏,妙语连珠,是罗素和朵拉的完美陪伴,两人 都非常喜欢他。有一次,他看见罗素的一篇文章,题为《当下乱局之成因》(现在是《工业文明的前景》的**章),随即脱口而出:“怎么说呢,我觉得,当下乱局的成因是以前的乱局。”那样的睿智让人想起 18 世纪的英国绅士,正是罗素 *欣赏的类型。
  罗素开始时失望地发现,他并不是直接去北京,而是先到中国各地旅行,看一看中国的乡村和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作为回报,他参加访谈,举行讲座, 满足人们希望见到他、聆听他的观点的迫切要求。首先,他们一行在杭州的西子 湖畔住了 3 个晚上。主人带领罗素和朵拉参观了附近岛上的乡村房舍和寺庙。罗 素发现,在中国,“看来没有谁相信宗教,甚至那些和尚也不相信”。这让他觉得 很有意思,进一步补充了他当时正在形成的印象:中国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保留 着田园诗的韵味,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 18 世纪的英格兰,恰如辉格主义者向往的某种天堂。
  中国给人的印象是,假如 18 世纪的欧洲持续存在至今,没有出现产业 主义和法国大革命,它就与中国现在的情况类似。这里的人似乎是理性的享 乐主义者,谙熟获得幸福之道,通过对艺术感的强化培养,变得近乎完美。 他们与欧洲人大不一样,选择享乐而不是权力。
  结束了在杭州的访问之后,罗素和朵拉到了南京。在那里,罗素给中国科学 协会举办了题为《爱因斯坦的新引力理论》的讲座。随后,两人顺着长江而上, 经过 3 天航行,到达了汉口。罗素回忆说:“在长江上航行的那几天非常愉快,与 在伏尔加河上的所见所闻形成截然对比。”朵拉写给她母亲的信件也证实了这一印 象。朵拉告诉母亲:“中国的风景堪称天堂,无与伦比,恰如中国绘画,远处雾霭 朦胧的山岭总是依稀可见。我觉得,长江肯定可以跻身世界上*漂亮的河流之列。”
  两人离开汉口之后,到了长沙。长沙是湖南省省会,一个重要的商业、工业 和教育中心。当时,长沙正在举行一次教育会议,与会人士包括哲学家约翰 ? 杜 威。杜威在 1 年之前接受中国讲座协会——罗素也是受到该机构的邀请——邀请 来到中国,并且已经接受了再待 1 年的请求。罗素和杜威是在湖南省省长举行的 一次宴会上相遇的;多年以来,杜威在公开场合对罗素有过多次善意之举,但是 私下里看来并不喜欢罗素。根据美国自由主义作家锡德尼 ? 胡克的说法,“杜威 对罗素的恶感始于中国……杜威觉得,罗素对他人的感情麻木不仁”。另一方面,罗素告诉奥托琳,尽管他喜欢杜威,超过了他在 1914 年见到的其他任何美国人,“现在我觉得他无法忍受”。
  会议组织者本来希望说服罗素在长沙逗留 1 周,举行讲座,与人交流。但是, 罗素和朵拉已在中国旅行了两周,心情愉快,然而身体疲惫,希望休息一段时 间,所以很想到北京去安顿下来。因此,两人决定,只在长沙住一个晚上。根据 罗素的回忆,为了补偿他拒绝留下带来的结果,在那天的 24 个小时中,他举行 了 4 场讲座,发表了两次宴会致辞,午餐之后还有一次讲话。
  四场讲座全都涉及同样的主题,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他对俄国的印象, 分析了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实践,*后以《成功的共产主义的必要因素》为题结 束。在他的听众之中,当时是年仅 26 岁的学生。根据的说法(保 留在他当时撰写的一封信件中),正如人们预料的,罗素“采取了支持共产主义 的立场,但是反对工农专政”:他说,应该使用教育这个方式改变有产阶级的思想;这样,就没有必要 限制自由,没有必要诉诸战争和暴力革命。
  写道:“本人反对罗素的观点,我的态度可用寥寥数语概括出来,‘他的说 法作为理论相当不错,但是实际上却无法做到。’”从政治层面看,中国当时处于变动不安的状态之中。1911 年的革命——罗素 倾向于认为,它与英国 1688 年的光荣革命类似——让中国在理论上是一个君主 立宪国家,但是其实大体上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孙中山领导着信奉温和社会主义 的国民党,罗素——与约翰 ? 杜威一样——希望国民党在那场权力之争中获得 胜利。1920 年秋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可能性**的结果;第二, 尽管持怀疑态度,但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在没有暴力革命的情况下实现。 学生和政治进步人士普遍觉得,需要一种新的政治哲学,许多人向苏维埃俄国 寻求指导。在罗素的听众中,许多人认为这位《社会重建原则》和《自由之路》 的作者提出了一个政治理想,它至少可以在严肃的意义上与列宁和托洛茨基的 理想抗衡。
  从长沙到北京途中,罗素给奥托琳写了一封长信,记录了那次旅行,谈到了 他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初步印象。他请她准备几份打字稿,分别寄给克里福德 ? 艾伦、伊丽莎白(他的嫂子)、科莱特以及《国家》的主编休 ? 马辛厄姆。他说,如果马辛厄姆愿意,可以将文稿刊登出来。“但是,如果他不愿意,我随后可以 寄给他更有趣的东西——我本人倾向于后一个方案。”到头来,马辛厄姆原文照 登了那封长信,使用的标题是《中国的幸福》。
  那时,罗素在中国还不到 3 周时间,甚至尚未到达北京,他描述的中国印象可 能有为时过早之嫌。在那封信件中,罗素勾勒了文明程度极高的人物画像,他们 的优雅的生活方式过于精致,过于从容,难以抵抗现代世界的种种野蛮做法。但 是,剩下的旅途中,罗素定格的这种画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俄国,他将西化 视为一种疾病;在中国,他觉得自己可以在那种疾病传播开来之前,看到在*健 康状态下生活的人们的风貌。在他的信件中,在中国的欧洲人仿佛被描述成某种 致命痛苦的载体。在上海,“欧洲人看上去几乎个个病态,面目可憎”。在长沙, “欧洲人拥有一些工厂,一些银行,一些传教团体,一家医院——按照西方方式损 害和修复身心的东西一应俱全”。他报告说,在长沙大约有 300 个欧洲人,接着,他 仿佛以告诉病人好消息的医生的口气补充说:“不过,欧化尚未大规模漫延开来。”
  10 月的*后一天,罗素和朵拉一行终于抵达北京。罗素的以上心态很快表 现出来:他们两人反复要求,使用二手中式家具布置他们的寓所,不用给他们提 供的欧式家具。罗素和朵拉决定,尽量与北京的欧洲人圈子保持距离。罗素写 道:“在东方的英国人完全与环境脱节,打马球,上俱乐部,从 18 世纪传教士的 著作中获得对本地文化的看法,以鄙视英国乡下人的智性的态度,鄙视东方人的 智性。”罗素没有刻意表示,他和朵拉是已婚夫妻,对这样做给传统的欧洲感造 成的冒犯,两人都深感高兴。这并不是说,那里的上流人士因此完全避开他们两 人。他们两人受到中国主人的极大尊重;相比之下,他们公开对抗传统的两性关 系和婚姻观念带来的偏见显得微不足道。在北京,欧洲的外交官员、商人及其各 色人等频频发出邀请,让他们有应接不暇之感。
  可是,他们真正希望的是,亲自去结识和理解中国人。对罗素和朵拉两人来 说,“中国的问题”与产业主义问题密切联系。在各自访问俄国的过程中,两人 以不同方式,就这个问题形成了深刻印象。朵拉后来回忆在中国度过的那段日子 时写道:“我们两人清楚地看到,我们那时生活在前工业化的文明中。”因此,作 为两人在俄国的经历的结果,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的问题是,是否可以“驯服”工 业化发展,使其与我们珍视的文明匹配?这时,这个问题被确定为另外一个问题,在调整自身、面对现代世界这一不可避免的过程中,中国人是否可以保留让自己如此愉快的某些品质呢? 罗素在给奥托琳的信中写道:“为了帮助中国,我愿意做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但是,这项任务很难。中国是一个艺术之邦,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他说, 想象一下奥古斯都 ? 约翰和利顿 ? 斯特雷奇统治之下的大英帝国,“你就可以对中 国在 2000 年中如何被人统治的情况,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当年在狱中,他曾经 详细对比了维多利亚人与布卢姆茨伯里派的差异,对比了一方的活力和能量与另 外一方的无精打采的艺术感。在他的脑海里,这样的对立以俄国与中国之间的对 比反映出来。布尔什维克政权让他看到,完全忽视当代生活的雅致的愉悦导致的 危险;中国人让他看到,如果扩大那些愉悦、排除其他东西,也可能导致危险。 他告诉奥托琳:“中国人常常提醒我奥斯卡 ? 王尔德**次出庭时的情景。他觉 得,睿智可以让他度过任何难关,但是他却发现,自己被一台并不在乎人的价值 的巨大机器控制。”
  在国立北京大学,罗素在讲座中介绍了哲学和数理逻辑,而且还就《心的分 析》这个话题,重复了他在伦敦举行的那个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的内容与他不 久前发表的关于心理学与逻辑学之间关系的言论互相冲突,然而罗素还是将讲稿 寄给了乔治 ? 艾伦和昂温书社出版。他还增加了一篇序言,特别指出,在讲座提到 的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是我到中国之前撰写的,读者不要拘泥于其地理位置的精 确性。我使用的‘中国’仅仅是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遥远的国度’,以此说明读 者不熟悉的事物”。大约在同一段时期,他致信三一学院,希望辞去实际上并未履 行的讲师职务。他后来说,他那样做的“原因是,我明目张胆地生活在罪孽中” 。
  这是一个**之举。从那以后,他不得不依靠写作为生,从一定程度上说, 他无法将许多时间用于他在狱中思考过的那类哲学问题。他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断 了这条后路呢?我倾向于认为,有两个原因促使他做出这个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