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渔村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22.21
4.5折
¥
4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同春芬 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00518
出版时间200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0150308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位于渤海之滨的普通渔村——辽宁省大连市后石村,是一个昔日连肚皮都填不饱的小渔村,愣是在老书记陈玉圭的带领下,创造了“坚持巩固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支持非集体经济发展,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渔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渔村在土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摸索出一条工业企业与渔村融为一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渔村建设模式,被广泛誉为一种“后石模式”。
本著作从微观的层面对后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深刻剖析,挖掘其中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并在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般轨迹以及由些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正确认识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微观层次上的系统资料,而且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
目录
章 秩序类型与治理模式
节 研究对象·主题·分析方法
第二节 秩序类型与治理结构
第三节 “后石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章 村落背景与自然状况
节 金州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渔村历史回眸
第三节 渔村基本概况
第三章 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节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集体合作经济
第二节 农业品牌战略与农业发展
第三节 渔村非农产业发展
第四章 渔村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节 “一条龙”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一条龙”终身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和谐家庭与文明社区
节 家庭结构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和谐而丰富的社区文化
第六章 民间习俗与民俗语言
节 民间习俗与宗教信仰
第二节 民俗、方言、风俗语汇
第七章 社区精英与和谐渔村发展
节 主导渔村发展方向的体制精英
第二节 推动渔村和谐发展的非体制精英
第八章 阶层分化与外来人口
节 后石村阶层结构
第二节 外来人口与渔村发展
第九章 渔村公共事业
节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社会保障现状
第三节 渔村档案管理
第十章 走向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新渔村
节 和谐渔村的“和谐”之源
第二节 走向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新渔村
附录
一 后石村村规民约
二 后石村2001~2007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三 后石村现代化村建设规划
四 后石村2001~2005年科技发展规划(草稿)
五 后石村村民文明守则
六 后石村企业职工文明守则
七 后石村个体业户文明守则
八 后石村荣誉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位于渤海之滨的普通渔村——辽宁省大连市后石村,是一个昔日连肚皮都填不饱的小渔村,愣是在老书记陈玉圭的带领下,创造了“坚持巩固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支持非集体经济发展,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渔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渔村在土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摸索出一条工业企业与渔村融为一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渔村建设模式,被广泛誉为一种“后石模式”。
本著作从微观的层面对后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深刻剖析,挖掘其中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并在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般轨迹以及由些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正确认识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微观层次上的系统资料,而且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
主编推荐
秩序类型与社会特征,村落背景与自然状况,集体经营求实共富的发展模式,渔村经营求实共富的发模式,渔村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和谐家庭与文明社区,民间习俗与民俗语言,社区精英与渔村发展,阶层分化与外来人口,渔村公共事业发展,走向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新渔村。
精彩内容
章 秩序类型与治理模式
本研究课题选择我国东北地区辽宁省大连市一个初步具有现代化雏形的新渔村——后石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一个个案,从微观的层面对后石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深刻剖析,挖掘其中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并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阐释我国沿海渔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般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正确认识中国渔村社会提供微观层次上的系统资料,进而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学学科的资料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
节 研究对象•主题•分析方法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底层农村、在农民,中国社会的发问题主要是农村社会发展问题,而中国现代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正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上乡村占的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任何细微变化都显示了现代性因子在乡村社会的扩展。所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本质上也仍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在社会学发展史上,社会变迁来源于西方发展社会学和现代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社会变迁”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和发展形态的整体性变迁。如果我们把社会结构理解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的规律性的(相对)稳定状态,那么社会变迁即可称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实现不是通过暴力的强制手段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和确定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来完成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