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影松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云影松风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6.25 4.2折 39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劲松 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14594

出版时间2013-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3214157

上书时间2024-10-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为作者的艺术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美术评论、文化批评以及部分雕塑、绘画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文化思考。全书分为“尘封的叙事”、“静寂的声音”、“纯美的注视”三个部分,透过行云流水、诗意盎然的文字,与读者分享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文学畅想、艺术抒怀。其中即有对生命自然的崇敬与叩问、对故乡与异乡的记忆与哲思,亦有对心灵拓展的无尽求索、对生活理想的真挚关切,更是作者文学艺术探索旅途中的精神映照与艺术通感的生动呈现。



作者简介


  蔡劲松,侗族,1969年11月生于贵州。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散见于国内外刊物,出版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集1部,诗集3部,艺术作品集1部。近年来致力于大学文化理论与实践、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艺术创作涉及雕塑、绘画、摄影。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或公开发表,被海内外大学、文化机构收藏。曾在北京798艺术区(751)新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自由的知觉——蔡劲松艺术作品展”。

  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兼任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研究员。

  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云影与松风

尘封的叙事

走近回忆

旧食

船行在江上

冉泗塘

月半



臆想一个人

沼泽、水和骨头

围腰

回应

赶场天

四知堂

尘封的叙事



丰盛的生命

周庄随想

诗意的栖居地与惶惑


静寂的声音

让文学的色彩永存内心

自由的知觉

梦见皮衣与人生

爱的原生态

刀锋上的诗歌

说“知”

想起了鲁迅

迎着民族精神的星光

诗的人生

灵动的歌唱

被点燃的深情

诗性空间的绽放与写照

精神旅途中的抒怀与向往

网络舆论传播重在文化价值

鉴史取势  追寻梦想

公共艺术的内涵及文化属性

大学美育的流变及跨界发展

文学艺术是大学文化的花朵

校园景观:大学精神的内化

大学需要艺术的滋养

建艺术馆有利创造型人才培养

大学办艺术馆要“耐得住寂寞”

艺术: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与艺术:大学发展的生命基因


私人相册

纯美的注视

我的艺术探索之旅

纯美的注视:我的雕塑观

画家的尺度

向语言和力射镖

视觉的盛宴与内心的风景

生命的舞蹈

生动凝重的秩序与艺术的张力

翰墨柔情  化故为新

带着生活一起飞

通往心灵秘境的探寻

在生命的意象中呼吸

梵净山上的峰峦

根植于山水的眺望

穿透时空迷雾的审美探索

北航艺术馆展览序言则

交流是从心里面开始的



内容摘要


  本书为作者的艺术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美术评论、文化批评以及部分雕塑、绘画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文化思考。全书分为“尘封的叙事”、“静寂的声音”、“纯美的注视”三个部分,透过行云流水、诗意盎然的文字,与读者分享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文学畅想、艺术抒怀。其中即有对生命自然的崇敬与叩问、对故乡与异乡的记忆与哲思,亦有对心灵拓展的无尽求索、对生活理想的真挚关切,更是作者文学艺术探索旅途中的精神映照与艺术通感的生动呈现。



主编推荐

  蔡劲松,侗族,1969年11月生于贵州。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散见于国内外刊物,出版长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集1部,诗集3部,艺术作品集1部。近年来致力于大学文化理论与实践、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艺术创作涉及雕塑、绘画、摄影。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或公开发表,被海内外大学、文化机构收藏。曾在北京798艺术区(751)新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自由的知觉——蔡劲松艺术作品展”。
  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兼任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研究员。
  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



精彩内容

  纯美的注视——我的雕塑观
  在世界美术史上,雕塑总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从早期的原始山崖、洞穴壁刻,到功用性、装饰性、工艺性雕塑,再到现当代艺术造型以及公共性、文化性景观,其间到底经历了多少观念的交锋和艺术的革新与传承,大概是个难以说清的话题。但我以为,无论雕塑的内容、材质和表现形式如何变化,若要在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在人们的脑海里打下深刻烙印,就一定绕不开“纯美的注视”这个命题。
  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对“美”的注视,是人的为核心的传统,审美是人的天然本能。我们说,人在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种区别于这个世界其他生命的秉性,就包括了为自己建构一个纯粹的意象世界,蕴涵着缤纷的美的元素和审美精神价值。黑格尔曾说,“雕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外在形象的完整,它须把灵魂分布到这整体的各部分,通过这许多部分把灵魂表现出来。”因而我们看到的西方雕塑的经典形态,常常注重解剖、透视的精确性,以及整体结构的审美表现力,甚至透过对纷繁复杂、层次丰富的美的叠现,表达人们对“纯美”的主观意念。其二,站在被关注的角度,传世的雕塑佳作往往通过被挖掘和反映对象内在的美,被赋予文化意义上历史与时代的艺术通感。如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中讲究“神似”“形神兼备”“因势具形”,讲求古拙、写意和夸张的造物方式,在多样与灵活中传递出根深蒂固的美学趋向,即透过对表情、神情和自然意趣的经意或不经意雕琢,作出对符合传统习俗的美的刻画与情感表达。
  本世纪初,我曾到欧洲访问,从维也纳到萨尔茨堡,从慕尼黑到阿姆斯特丹再到巴黎,初次感受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大量的经典雕塑艺术,它们顷刻之间涌入我的视阈,让我震惊的同时又感到力不从心,不可能完全认识和把握。2006年,我再次赴法国学习交流,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穿梭于法国中部及南部的城市、小镇之间,游走在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布朗码头原始艺术博物馆,亲密接触了包括雕塑在内的各种艺术门类。世界范围内声名赫赫的艺术大师们的一件件原作,不停地拨动我的心弦,被我如饥似渴地记录在录像带和胶片中。在那里,艺术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帝国,但却又突破了传统的藩篱。雕塑虽然是随处可见、可以接近,但却又常常不可捉摸。我在阅读和细品它们的同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艺术世界如何建构得这般从容不迫?是历史的偏爱,还是艺术之神的久久眷顾?我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解读,得到的答案是,一个久久浸泡在苦楚中的民族,唯有奔淌在不息的精神激流中,将思想、情感和愿景熔铸入纯美的辽阔海洋里,才能驱散孤寂和彷徨,找到自由的境界及出路,让个体生命时刻受到美的感化和启迪,让审美精神的价值得以延伸。“美的雕琢”,在一个追求进步的时代中,理应无处不在。
  从那以后,我开始创作雕塑。我选择绕过宏大,让生命的触角退回内心,用双手体验和顺应“美的雕琢”。我像一个开荒的青年,以自己的力气、激情和心性,一步一步逼近艺术田野的另一端。我的想象发端于童年的梦幻,发端于通天地魂魄的武陵山脉,乌江如同我述说不尽的衷肠。我心到、手到,物体的意识到。我尽情、尽兴、没有压力,心往哪里行走,手就往哪里挪动。我甚至和雕塑本身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在雕塑之外支撑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与自由表达。
  于是,有了《塘头系列》这组作品。我注视她们,她们从土地里生长出来,被池塘中的水滋养,无论面对生或者死,都显得很从容。她们是我用青铜编织的青藤精灵,六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摆脱了世俗的纷争,列队行走在寂寥的天地间,暗示着另一种诗意的存在。事实上,塘头,是我故乡的一个乡镇的名字,那里美丽富饶、生态和谐,恰如桃花源般的世外宁静。我为这组雕塑取名为“塘头”,除了寄寓年少时的梦境一隅外,多少也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精神游离中的回归。
  我创作《镲》的灵感,来自于在古都西安求学、工作和生活的11年经历。陕西那片厚重的文化土壤给我的熏染,是不知不觉的。现在回想起来,土地被自然风化为“塬”的状态,文脉被历史凝练为“三秦”的存在,我俯身倾听,动静竟是那么博大。因而《镲》的质感和粗犷,来源于那些坚硬的记忆,来源于那些简洁、朴素的想象,来源于黄土高坡上气势磅礴的民间音响,来源于无意间闪耀着光芒的生命的历险、历史的脚步。
  《正午的诗经?草虫》这件作品,我想表现是那种亘古不变的传统诗意。“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草虫》这首描写女子细微的情感变化、精神慰藉以及思念之美的诗歌经典,可谓一首寂寞之诗,它的语言永不生锈,它勾勒的图景凄楚、动人,给人无限遐思。我在雕塑创作中,试图通过文学性的主体造型姿态,传达一种生命意识中个性化的内在吟唱方式,同时,通过阳光对形体的轮廓投影处理,以及在“身影”中对《诗经?草虫》原文的透视呈现,探讨哲学意义上生命个体的艺术“结构”和文化“处境”之间的关系。我尝试铸铜抛光、锻铜、不锈钢三种材质,分别制作出不同大小的主体造型,探索建构一个沉于思、隐于世的意象诗界。
  在我看来,雕塑是另一种形式的诗篇,或者说是诗的物理性文化转换。
  某种意义上,诗应该是一个人的文化生态,表现为纯个人的精神表达。起先,雕塑也是这样,没有被标榜上主义,也无需被赋予宏大的主题,是雕塑家自己的创作欲念对纯美的注视,对艺术世界的经验构造。但后来变了,社会意识不断附加在雕塑艺术之上,使之走出雕塑家的工作室,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伫立。这时候,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将承担文化的道义和责任,具有带领社会公众的审美起飞的职能。
  我曾撰文专述公共雕塑的文化属性。我以为,公共雕塑存在于现实物理世界与意象艺术世界的交汇点上,已构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结构模式和文化形态,是社会公众精神审美的载体与艺术栖息地,是社会文化领域的开放性平台,是艺术观念、现象与社会公众、个体发生关联的纽带,是一种蕴涵丰富人文精神和创新品格的文化艺术发展样式。
  如此看,我的雕塑观也是处于一个发展调整的过程之中。
  《起舞》的创作过程,即经历了组构性现场和拟人化隐喻方式的融合,我将创造的思绪播撒在对美的雕塑里,塑造了“鱼尾鸟”的生命艺术形态。起舞,既是对生命本体应然状态的赞美,也透过对鸟、鱼和羽翼等审美意象的刻画,表达对生命舞者无穷活力的张扬。我创作《匍匐纪》《弓》《极》《勿声勿视》《萌》等作品,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雕塑创作观念转变的轨迹。一方面,生命的自觉和寓意,试图在纯美的注视中得以融会和张显;另一方面,文化的线索与暗示,像一个不散的灵魂始终在其间闪耀——我期望通过自己对“美的雕琢”,创设一个灵动的、鲜活的、文化的艺术世界,也许陌生,我们不曾经历、没有记忆,但充满了真挚,充满了回归本然之想。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