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界限--一个德国人在中国35年的传奇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4.32
4.1折
¥
3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德)克劳特 著,龚迎新 译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94816
出版时间201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0943070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有人说,他是“我们时代的马可波罗”、“全球化的开路先锋”、“一个跨越文化高墙的德国人”。
由于历史的机缘,
他在“文革”后期来到中国,
意想不到地一待就是35年:
着迷于东方艺术的魅力,
他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
使老舍话剧《茶馆》首次走向欧洲;
致力于架设东西方理解的桥梁,
他把《探长德里克》介绍到中国,
并发起多项中德交流与对话;
因为不能自主的爱情,
他不畏阻力娶了影星沈丹萍,
“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独到的视角,见证中国经济社会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包容的心态,尽享两个世界不同文化
无与伦比的美好和丰富。
乌苇·克劳特,他的人生因为中国而精彩!
目录
序一梅兆荣
序二英达
章 出发,向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1974年7月16日—18日
第二章 投身在历史的大潮中
1974—1975
第三章 门的背后很多人在哭
1975—1976
第四章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
1976—1978
第五章 为留在中国而给胡耀邦书记写信
1978—1979
第六章 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79—1983
第七章 “爱情就是爱情,不需要问为什么!”
1983—1987
第八章 我真的是在经历一场个人的“失败”吗?
1987—1992
第九章 新的探险:追寻往昔的辉煌
1992—1997
第十章 “我们会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1997—2009
结束语 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没有损失;无可比拟!
感谢
参考书目(Bibliographie)
内容摘要
有人说,他是“我们时代的马可波罗”、“全球化的开路先锋”、“一个跨越文化高墙的德国人”。
由于历史的机缘,
他在“文革”后期来到中国,
意想不到地一待就是35年:
着迷于东方艺术的魅力,
他结识了众多文化名人,
使老舍话剧《茶馆》首次走向欧洲;
致力于架设东西方理解的桥梁,
他把《探长德里克》介绍到中国,
并发起多项中德交流与对话;
因为不能自主的爱情,
他不畏阻力娶了影星沈丹萍,
“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独到的视角,见证中国经济社会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包容的心态,尽享两个世界不同文化
无与伦比的美好和丰富。
乌苇·克劳特,他的人生因为中国而精彩!
精彩内容
章 出发,向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人生中的重要变化
1974年7月16日,星期二,中午时分。海德堡。
我刚刚去过银行,把仅有的一点儿积蓄都取了出来。我站在马歇尔街和豪普特街的交叉路口边,看着从我身边侧身而过的人流。中午时分这个地段总是人来人往,人们好像在比赛看谁走得快。当路边的人行道上已经没有落脚的地方时,有的行人干脆走到机动车道上。我终于把出发前要办的事情都办完了,但是还是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我感到很累。车辆排成长龙,缓慢地向前挪动,自行车在车的夹缝中曲折前行。马路对面是我经常光顾的一家小面包店,除了买面包外有时我也在那儿买果酱和香肠。面包店后面的马路向远处蜿蜒,一直伸展到天佑教堂。天佑教堂突兀地站在道路的尽头,好像是硬要给路边很气派的两排房子画上一个句号。教堂后面就是老城,我敢确定地说,一到晚上在任何一个餐馆里我都至少能碰到一个认识的人。我所在的学院就在那边,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学院大楼由大块的沙石建成,凸窗和拐角的挑楼伸向大街。到今天我才发现这座楼原来这么漂亮。大楼后面是古色古香的大学主楼,通过广场连接着新校区的几座教学楼。映衬在远处暗色调山坡下的教学楼看上去颇为壮观。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如此的亲切,如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朋友,同时又让我觉得离得很远,好像我正在回视自己的过去。我的心隐隐作痛。
在豪普特街的对面是格拉本街,大部分住在老城里的大学生都经常光顾那里的洗衣房。我们常去的书店也在那里,走到路的尽头就是大学图书馆。图书馆上方的铜制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穿过弗雷德里希一艾伯特公园可以直接进到城堡山的地下通道,假期里我曾在那里的工地上刷墙。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