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折的抗争——近代上海商会的社会活动与生存策略 “论世衡史”丛书,本书是研究近代上海的商会、商团及商人社会活动的学术著作
  • 曲折的抗争——近代上海商会的社会活动与生存策略 “论世衡史”丛书,本书是研究近代上海的商会、商团及商人社会活动的学术著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曲折的抗争——近代上海商会的社会活动与生存策略 “论世衡史”丛书,本书是研究近代上海的商会、商团及商人社会活动的学术著作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8.31 4.3折 89 全新

库存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英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9217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29208231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研究近代上海的商会、商团及商人社会活动的学术著作。全书对既往的研究状况作了*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指出了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对以往尚少或尚未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叙事的笔触和客观冷静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段上海商会从诞生到“重生”的曲折抗争历程,再现了商人群体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生存图景。本书不仅是商会、行会及商团研究前沿动态的一种体现,并且对本题域的研究继续深入发展也具有较高的引导意义。



作者简介
  朱英,1956年10月出生。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兼任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研究方向为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商会史,出版《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等多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



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是研究近代上海的商会、商团及商人社会活动的学术著作。全书对既往的研究状况作了*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指出了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对以往尚少或尚未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叙事的笔触和客观冷静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段上海商会从诞生到“重生”的曲折抗争历程,再现了商人群体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生存图景。本书不仅是商会、行会及商团研究前沿动态的一种体现,并且对本题域的研究继续深入发展也具有较高的引导意义。



主编推荐
  朱英,1956年10月出生。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兼任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研究方向为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商会史,出版《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等多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



精彩内容
章   上海总商会与全国商会联合会的创立

  从清末至民初,近代中国商会的诞生就其表象而言似乎较为 顺利,发展也十分迅速,但实则却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进 程。首先是倡导成立各省商务总会、分会的言论,在19世纪末即 开始见诸舆论呼吁,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甚至也曾下诏书谕饬设 立商会,但却一直未能成为现实。直到20世纪初清政府大力推行 “新政”,实施奖励工商、振兴实业的新政策,各省商会才得以 正式诞生。其次是全国商会联合会的成立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商 会中的有识之士在清末就意识到仅限于各省设立商会,尚不足以 联络全国各地的工商业者,遂开始酝酿筹设华商联合会,并曾两 次借海内外商会代表齐聚上海出席商法讨论会之机,商议相关具 体事项。但华商联合会在清末始终没能诞生,直至中华民国建立 后才得以正式成立。

  在近40年商会史研究的兴起、发展与深化的进程中,学术界 不仅已经发表了为数众多的论文,而且出版了数量可观的专著,但令人有些不解的是探讨全国商会联合会的论著却寥寥无几,迄今为止只有虞和平先生发表过一篇相关论文《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的 成立与中国资产阶级完整形态的形成》(《历史档案》1986年第4 期),其所出版的专著《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3年版)在第二章中也有所论及,除此之外未见有其他论述全 国商会联合会的成果,这不能不说是近代商会史研究中的一个较大缺憾。

  顾名思义,全国商会联合会是全国性的商会组织,也可以说 是代表各地商会的全国层级的商会。在近代中国不同的历史时 期,全国商会联合会的具体名称并非一成不变。1912年正式成立时 初名中国商会联合会,但不久之后即改名为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 至1928年11月,又改名为中华民国全国商会联合会。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11月恢复重建的全国商会联合会,在初一年多时间内名为 中华民国商会联合会,到1948年1月奉国民政府社会部令,改名为 中华民国商会全国联合会。需要说明的是,全国商会联合会的正式 成立虽然是在民国初年,但其筹备却起始于清末,只不过当时筹建 的全国性商会组织的名称为华商联合会。因此,论述全国商会联合 会的创立需要从清末华商联合会的筹备开始谈起。而无论是清末华 商联合会的筹设,还是民初全国商会联合会的正式创立,上海商会 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影响。

  关于清末民初华商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筹设与成立的 复杂过程,虞和平先生的论文和专著中虽已有所叙述,但较简略, 本章拟对这一复杂进程以及上海商会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较 详细的考察与探讨。

一、华商联合会在清末的筹设

  自1904年以后各省商务总会、商务分会以及商务分所成立之 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区域商人的联合,改变了以往各业商人之 间互相隔绝、涣散不群的落后传统态势,整合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 独立社会群体,这一变化在中国商人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与影响。从此之后,各地商会都肩负着所在区域各业商人共同 领导机构之职责,不仅代表和维护广大商人的利益,而且带领商人 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活动。时人所称之商会登高一呼,众商皆应,可 谓形象地揭示了商会在商界中的重要地位与显著能量。

  但是,商会中的有识之士很快即意识到仅仅成立各省的商会, 而无全国性的华商联合会,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此,不久之 后华商联合会的筹设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 清末各地商会终得以正式诞生,与清朝政府推行“新政”并实施 重商新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换言之,商会的成立除了商人自身的努 力之外,同时又得益于清朝政府的支持与倡导。与此不同的是,华 商联合会的筹设则完全是出自于商人的主动行为,政府并未发挥任 何作用与影响。

  具体说来,华商联合会的筹设始于1907年底举行的次商 法讨论会。清末“新政”期间,清朝政府为了振兴工商、奖励实 业,于1903年在中央特设商部,随即经由商部开始实施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制定保护工商业发展的各项经济法规。这些新经济法规的相继制定和颁行,受到广大工商业者的欢迎,但也存在 若干局限。尤其是各项条例的制定完全由商部官员参照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和日本的经济法规一手包办,商人未能参与其间,以致所定 规章难免有诸多不合中国商情之处,在实施过程中给工商业者带来 困扰。于是,1907年9月,上海商务总会、上海商学公会和预备立 宪公会联合发起召开次商法讨论会,邀请海内外商会代表齐聚 上海,共同讨论制定真正合乎中国商情的商法。其目的是“联合全 国商民编成商法草案,要求政府奏准施行”,并说明在会议召开前 “由各埠商会分任调查,以本国之惯习,参各国之法典,成一中国商法,庶足以资保护” 。

  1907年11月,次商法讨论大会在上海如期举行。据天津 商会档案记载:“本年夏间,预备立宪公会发起编辑商法草案事, 经上海商务总会、商学公会赞成,遂由商务总会致书海内外各埠商 会,广征意见,请各举派代表来沪,共商办法。爰于十四、十五两 日,特开大会于上海之寓园。连日会议,列席者、发起诸会会员暨 各埠商会代表,以及本埠绅商学界诸来宾计数百人。其中远近各埠 商会代表到会者,以分立之团体计,则有八十余商会;以所涉之省 份计,则有一十四行省;以远来之道里区域计,则有东南两洋华商侨寓之三大埠。是诚创举,亦盛举也。”

  这是次全国商会以及海外中华商会代表难得的盛大聚会,会议除围绕主题商议商法草 案的制定之外,还讨论了设立华商联合会这一重要事项。

  嘉兴商会代表张右企在大会首日发言时,即率先提出筹设华商 联合会的动议,其具体建议如下:“(一)华商联合会,应由此次 到会之八十余商会共同发起,通知各处。(二)商法一事,既为全 国商民利益,亦应归入华商联合会,作为公共事务。其一切经费, 亦应由通国各商会分别酌认协助,不宜专仰成于上海三大会,且众 建则款足,得人多而成事较速。(三)创办一华商联合会报,以为各商会交通之邮,且于调查商习亦甚有益。”

  由于这三条建议在当时均十分重要,并且切实可行,故“以上均经众赞成”。是日会 议结束时,大会主席李云书提议:“各代表如有意见,请于明晨投 函商务总会,以便续议。”实际上,上海商务总会早有发起成立华 商联合会的议案,而且草拟了《拟组织华商联合会意见书》(简称《意见书》),并在“是日会场已经分送”各位与会代表,所以李 云书特别说明:“华商联合会章程办法若何,请各拟订,明日再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