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24.1 4.2折 ¥ 5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美】聂子瑞(Erik Nilsson)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ISBN9787508545240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178578
上书时间2024-10-19
致谢
我想借此感谢几个群体和个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些故事,也就不会有这本书。
首先,我想感谢中国日报社的领导层,特别是编委会,以及其他同事。感谢他们在报社,还有在各条战线前沿与我并肩工作时给予我的鼎力支持!这本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来自我们在诸如汶川地震灾区这样的艰苦地方一起发出的报道,以及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非常感谢支持我们在青藏高原上工作的每一个人。在众多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当中,我要特别感谢程维,他是我们宝贵的“幸运符”;还要特别感谢才让本,他在线不知疲倦的工作,帮助我们改变了数千名少年儿童的命运。我遇到才让本并开始与他一起工作时,他的父亲刚去世不久。他父亲留下的后遗言是“善待他人”。今天,他的父亲一定会格外自豪。
自那以后,我们亲如一家。的确如此,才让本是我的孩子们的“干爹”,在被称作“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携手并进。
我也想借此机会纪念我们亲爱的朋友Mike Peters,他将身后所有的财产都赠予了我们在青藏高原上的工作。Mike的光明和慷慨闪耀至今。
我也想感谢我的好友刘浚,她将本书译成了中文。她为此书奉献了专业的才干。自十多年前初次相遇后,她已是我特殊的朋友和知己,哪怕我们远隔重洋。
我还要感谢本书的编辑之一、我多年来的至交MikeFuksman。
还有我的妻子Carol,她为这本书作出了种种直接和间接的牺牲,对此我的感激无以复加。
她忍受着一个喜欢到灾区东奔西跑、报道国家大事,深入草原、苔原和沙漠探访偏远的游牧社区的丈夫。我想动用我们共同的积蓄帮助曲麻莱的扶贫工作时,她从未说“不”。在我写作这本书的一年半时间里,她不仅分担了编辑初稿的工作,还要在加班加点工作的同时操心我的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赶这本书的截稿日期时。谢谢她跟我一起付出,体验并分享这些故事,在那些黑暗的时刻与我一起流泪,当我和大家寻找和创造光明时,一直陪伴在我身旁。
后,我想感谢中国人民。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向我展示着友谊、坚韧和希望的意义。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还将一起学到更多的宝贵经验。
2020年10月17日
译者的话
2019年中旬,Erik给我发来一些文章,讲述了他和朋友们给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偏远小学送去太阳能电池板的故事。他很想把这些故事汇集成书,并且希望我能将它们译成中文。
大约是2006年,Erik来到中国日报社,成为少数几个与中国同事一起外出采写报道的外籍记者之一。那时我是特稿部的编辑,时常跟他讨论一些选题,而他采访回来也总会跟我们讲述他的见闻。我当时负责“Hotpot”(文化火锅)专栏,这个小栏目旨在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谈中外文化的差异。在区区600来字的篇幅里,Erik总能把他遇到的各种奇遇写得精彩绝伦,令人捧腹。后来我们一起编撰了101 Silly Stories from Cheerful China — China Daily Hotpot Column Collection (《文化火锅》,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里面收录了Erik的大部分文章。
这次Erik又想出书,本以为也是些奇闻趣谈,没有想到,2020年春节前,他发来的书稿竟洋洋洒洒十多万字。除了青海的那一部分得到了很大充实,前后还加上了他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和中国其他很多地方的报道。更重要的是,全书主题也得以升华,通过他实地采访所得探讨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面对各种复杂因素导致的贫困问题时,不同地方因地制宜实施的各种创新扶贫方式。
在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样一位来自美国、在中国工作多年的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他亲历的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事,为中外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彰显出在全球背景下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重大意义。
翻译这本书对我而言也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我有幸与Erik在中国日报共事数年,无论是互相修改新闻报道还是合作翻译、编辑书籍,他的幽默、诚恳与敬业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翻译此书令我进一步看到他对新闻工作的投入,对陌生人的关心,以及对中国事务的深入思考。跟随Erik妙笔生花的文字,我看到这个美国出生长大的年轻人在中国做到了真正的新闻工作者都努力去做的事情:他触及了这些普通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并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展现出他们的挣扎与希望,虽然他采访的很多人几乎不会说普通话,更不用提英语。
我非常敬佩他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多次前往灾区采访的勇气和决心,他和同事乘坐的车随时可能被塌方的石块砸中。而他并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描写,总是尽可能去跟当地百姓攀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在部分的“擦干眼泪”一章里,他跟着映秀的几位老守墓人爬上泥泞的山坡去他们栖身的小棚子,这才了解到更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Erik的坦诚和乐观。在青海,他也遇到过不愉快的事(“刀、暗夜与光明”)。深夜时分,一名出租司机用刀逼着他索要比谈好的价钱高出许多的车费。而他在震惊之余,想到的是司机明明看到他的钱包里装满大钞,却没有为了这些钱加害于他。他更关心的是如何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让下一代能够走向光明的未来。
他和青海牧民一起放牧的那两章( “ 和牧人一起露营”“牧民日记”)格外生动。本想帮主人干点活,一会儿差点被牦牛踢中,一会儿扔石头赶牛羊时又砸中自己。翻译时着实让我笑个没完,希望中文读者也能享受这宝贵的轻松时刻。
为青梅卓玛做整形的那两章(“分享不可能的微笑”“摘下口罩直面世人”)明显不同于其他章节,Erik在写作这两章时,倾注了更多的心血。由于先天性唇腭裂,这个来自贫困牧民家庭的女孩生活在一个几乎全封闭的小世界里。在Erik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她来到北京做整形手术。从人烟稀少的草原一下来到现代化大都市,从被同龄人无视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巨大的变化会在这个少女心中激起怎样的波澜,她的人生轨迹会发生怎样的转折,我们有幸通过Erik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瞥到一二。
记得Erik曾感叹说,很多老外都只在中国待一段时间就走,仿佛有个旋转门,不停地有人进来,又有人出去。而他和妻子Carol却是少数进了门就一直留在中国的人之一。有一年去他们家过圣诞,碰到好几对外国夫妇也带着在中国出生的孩子。而他们家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堆放朋友们送来的书籍、衣服、玩具等用品,像是几座小山,这全是他们准备送往青海曲麻莱几所学校的捐赠品。
在他深入报道中国的旅途中,Erik不仅学到了地道的中文,结识了众多知心朋友,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他向前踏出了关键一步,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和记述者,他决定要为那些身陷贫困的人做些什么。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格外感人,令人难忘。
译者 刘浚
2020年10月22日
《中国日报》高级记者、“美国小哥”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来华十余年间,作为一名记者和志愿者,曾经去过中国许多贫困地区,见证了这些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中国扶贫奇迹》,浓缩作者多年来亲身探索中国的扶贫方案、灾后救援,以及整体发展的报道,他亲历的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事,彰显出在全球背景下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和面临的特殊挑战。
本书从汶川地震讲起,读者可以看到,贫困和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悲剧终将在救援和重建中被克服,在这片无数生命逝去的地方,人们也将重拾希望;然后作者将去往“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在那里,中国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等不利因素,给高原带来了短短几年前还不可想象的富裕;随后作者回顾了过去十多年里采访过的全国各地的扶贫项目,包括贵州乡村的虚拟现实娱乐公园、内蒙古牧民开办的鸸鹋农场等;*后,作者花了5个星期采访长江经济带沿岸数千公里的11座城市,以极限沉浸的形式来分析改革开放如何驱动了中国的扶贫奇迹。书中附有相关报道的汉英双语短视频,可让读者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本书分中、英两个文版,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将更加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而对于那些对书中的一些话题已经有所了解的中国读者,Nilsson的作品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自2006 年以来,中国日报社记者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走遍了中国大陆的每一个省份,报道扶贫、救灾和政府政策。
2016 年,这位当时33 岁的美国人成为“中国政府友谊奖”历年轻的外国获奖者。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外国专家“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奖项。他还获得了从省级到国际级的新闻奖。
自2017 年3 月以来,这位家住北京的记者拍摄的视频已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数亿次的点击观看。中国网民称他为“美国小哥”。
他已联合写作、编撰和编辑了16 本关于中国的中英文书籍。
2011 年,Nilsson 发起了一个志愿者行动,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牧民社区有待发展的学校送去太阳能电池板、衣物、药品、食物和学习用具。他的团队还为有残障的孩子提供手术、义肢和轮椅,并为低收入牧民家庭的子女提供大学奖学金。
《中国日报》高级记者、“美国小哥”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来华十余年间,作为一名记者和志愿者,曾经去过中国许多贫困地区,见证了这些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太阳升起——“美国小哥”见证中国扶贫奇迹》,浓缩作者多年来亲身探索中国的扶贫方案、灾后救援,以及整体发展的报道,他亲历的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事,彰显出在全球背景下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和面临的特殊挑战。
本书从汶川地震讲起,读者可以看到,贫困和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悲剧终将在救援和重建中被克服,在这片无数生命逝去的地方,人们也将重拾希望;然后作者将去往“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在那里,中国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等不利因素,给高原带来了短短几年前还不可想象的富裕;随后作者回顾了过去十多年里采访过的全国各地的扶贫项目,包括贵州乡村的虚拟现实娱乐公园、内蒙古牧民开办的鸸鹋农场等;*后,作者花了5个星期采访长江经济带沿岸数千公里的11座城市,以极限沉浸的形式来分析改革开放如何驱动了中国的扶贫奇迹。书中附有相关报道的汉英双语短视频,可让读者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本书分中、英两个文版,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将更加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而对于那些对书中的一些话题已经有所了解的中国读者,Nilsson的作品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自2006 年以来,中国日报社记者Erik Nilsson(中文名:聂子瑞)走遍了中国大陆的每一个省份,报道扶贫、救灾和政府政策。
2016 年,这位当时33 岁的美国人成为“中国政府友谊奖”历年轻的外国获奖者。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外国专家“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奖项。他还获得了从省级到国际级的新闻奖。
自2017 年3 月以来,这位家住北京的记者拍摄的视频已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数亿次的点击观看。中国网民称他为“美国小哥”。
他已联合写作、编撰和编辑了16 本关于中国的中英文书籍。
2011 年,Nilsson 发起了一个志愿者行动,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牧民社区有待发展的学校送去太阳能电池板、衣物、药品、食物和学习用具。他的团队还为有残障的孩子提供手术、义肢和轮椅,并为低收入牧民家庭的子女提供大学奖学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