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37.44 6.3折 ¥ 59.8 全新
库存229件
作者朴世禺;凤凰空间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31493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171883
上书时间2024-10-19
引子 学习传统建筑的门槛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大行其道的今天,如翚斯飞的中国传统建筑似乎已成为一个熟悉却又遥远的“乡愁”意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无论我们如何惊叹于《阿房宫赋》所描述的宫城的壮丽,或感动于《醉翁亭记》所渲染的环境的清幽,当我们试图仔细勾勒出这些建筑的具体样子时,都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对其一无所知——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自古便将建筑理论视作人文常识,中国自古崇尚儒学,对匠艺关注不足,造成了我们传统建筑知识体系的缺失。即便我们有心翻阅哪怕距今较近的清工部《工程做法》,也会陷入对大量生僻字的困扰或只识其字却不知其意的尴尬,更遑论《营造法式》之类距今千年的建筑类古籍。
似乎学习传统建筑是有门槛的——历史拉远了我们与这些精美建筑之间的距离,时间的流逝也让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得遥远,而眼花缭乱的斗拱与其各个构件纷繁复杂的名字,更让我们在初次接近它们时便产生退避情绪,并进一步给我们带来困扰:“对于非建筑从业者,了解传统建筑在当下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意义?”
建筑作为艺术门类之首,对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而又无比深远,无论东西方都是如此。我们平日讲学习知识的时候,会用诸如“搭结构”“构建框架”“打好基础”“入门”“进阶”等词语;在描述人的能力的时候,会用“栋梁之才”“高屋建瓴”之类的词语;在分析事情的时候,则会用“关键”等词语——实际上这些词语都是从建筑学中发展而来的。理解传统建筑的脉络,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认识历史。
如果我们明白了了解传统建筑的目的,便能将学习传统建筑的切入点从那些看起来非常具体而繁杂的古建筑知识切换到古人怎么盖、怎么用以及怎么理解这些建筑要素上,从而试图理解其中的文化,学习传统建筑的门槛便会相应降低,这一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悦。
比如,我们常将进入某某单位、学校或家族的标准很严格叫作“门槛很高”,“门槛”这个词同样来自传统建筑,可它究竟是怎么演变成一个形容进入标准严格的词呢?
在传统建筑中,门槛主要具有如下几种功能:首先是固定门枕石,同时将门板抬起一定高度,从而固定门扇,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形变;其次是防止冷风回流将尘土带入室内,保持室内外的区分;再者则是视其高低而区分房屋重要程度或功能等级,配合上方门簪的数量,共同在文化层面表达秩序。然而从文献中并未找到相关门槛的硬性的等级规定,那么这个等级制度到底从何而来呢?文化现象太复杂,但总有起因。建筑方面的文化,多数出于建筑建造的过程本身。
从小处着眼,不妨先看板凳。假设现在有三种板凳:种板凳仅有一个座面和四条腿。第二种板凳具有一个座面和两两联系成组的腿。第三种板凳则由一个座面和四条连成一体的腿组成。
如果这三种板凳材料都便宜(意味着用料多少对造价影响不大),座面形状也相同(不计加工成方或圆的差异),那么在同样结实的情况下,昂贵的会是哪一种?
答案是:种板凳。
这是因为,种板凳的四条腿各自与座面呈点状交接,对榫卯工艺及角度要求;第二种板凳的四条腿分两组与座面交接,两两相互牵制,对榫卯及角度的容错率有所提高;第三种板凳则将四条腿全部连接,其容错率,对榫卯工艺要求,只要足够紧,甚至不要求角度有多精准。
注意,比之于小木作中手工艺的精细度,建筑结构构件大木作中榫卯的精细度实际上可能远远不如这些板凳。这就要求早期建筑对结构交接节点的容错率越高越好,而地栿就承担连接柱根以提高整体容错率这一使命。
倘若我们将目光转向一些重要的早期多层木结构建筑,就可以看到各层除框架、斜撑以外,顶层及暗层还有柱脚枋联系,而一层接地处则为环绕的木地栿——如同现代砖混框架结构中需要地圈梁一般,地栿也有拉结稳固柱脚的作用。早期比较讲究的建筑一般都会采用这种做法。
既然单纯为了连接柱子、增加结构整体性,为什么一定要设置在地面? 这里牵扯到一个结构问题、一个空间问题和一个工艺问题。结构问题是,通常需要两个圈梁位于两端才能令整体更为稳固,而且柱身开卯眼对木柱破坏较大。空间问题 是,如果柱高不够,只能施于柱头和柱脚。而当柱高、柱径都足够时,面对的便是工艺问题,即这只是一个联系材而非结构材,故尽管其卯眼可以开在柱身,但由于侧脚做法——柱头需要向中心倾斜以保证整体稳固——的必要性,横向的枋若想交圈,对长度尺寸计算要求较高,而至端部希望两枋在柱身内相咬时也需要做更精细的榫卯处理,此方式徒增烦扰而无优势,故而选择为简单的在柱头施枋而在柱脚施地栿的做法。
那么,门槛高低又为何会在文化中与等级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古时候盖房子,实际的设计过程是在盖之前根据等级进行的计算过程。这里不仅指面阔多宽、进深多大、举架多高、用什么屋顶,更重要的是选多大的材料。这个基本数值一旦确定,斗多大、拱多长、柱多粗、梁多高就都能推算出来,而地栿也在这一计算体系之内。所以,社会地位越高,相应的屋宇等级就越高,能用的料越大,能盖的房子也越大,其门槛也就越高。
社会地位高,意味着其屋宇普通人难以进入。门槛高,同样意味着其空间难以进入。文化关系就这么确立下来了。后来,土墙逐步让位于砖墙,砖负责稳固各柱子,地栿的意义逐渐削弱,出场率不那么高了,但是“门槛儿高”这一说法却流传下来,成为形容社会地位高的通用说法。为了方便进人或搬东西而在门槛端部设榫卯做成可拆卸门槛,则是后来的事。
对于寺庙等重要建筑来讲,大型物品进出并非常态,为此特意将门槛做成带企口的样式实际并不合情理,所以其可拆卸的原因初未必是为了方便物品进入,而很可能是一个修缮措施。正如檐部易糟朽所以增加飞椽,柱根易糟朽所以使用柱质,山面檩端易糟朽所以增加博风板以便替换,门槛因为是一圈木地栿中一小段暴露在外的部分,易被
水淋、磨损,所以将其做成可拆卸的形式,实际上可能是为了方便更换。在许多地区,给寺庙捐门槛是一种“功德”,这件事除了包含让人踩踏的隐喻意义之外,也应当是一种给穷人出资修庙的机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出得起钱给佛重塑金身,将庙本身维护好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于是我们在明白了“门槛高低”一词文化渊源的同时,也更能理解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所写的那段关于祥林嫂想去寺庙捐门槛的说法。在重要建筑的门槛外包上金属皮防止磨损,则是关于门槛磨损的同一个问题的另一个解答。
传统建筑的相关知识与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其实很有趣,我读书时常在猜测各种现象成因的过程中感到乐趣,而后便努力寻找各种线索以证明那些猜测的合理性——尽管乐此不疲地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的过程,多少能够将一些臆断消灭——但终归仍只是个人化的理解与猜想,不敢将其妄称为严谨的史学研究;可这个过程,对自己理解各项设计的必要性与精彩程度却很有帮助——琢磨如何用原始的技术条件盖出有趣的房子,其实本身也是一种高效的设计训练。
毕业后,从事古建筑的相关工作,在见闻中所包含的道理与美感,更是令我深深着迷;偶尔也会去某些建筑学院——名为帮朋友代课,实为想把那些美好的设计或自己觉得有趣的想法分享出来,期望更多将来会去做建筑设计的年轻人注意到那些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彩与力量。我希望他们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时,完全是因其中所蕴含的那些能够超越时代的建造的智慧与设计的质量,而非仅仅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容词——“传统”。
因怕动笔能力退化,我平日在网络上断断续续写一些关于建筑的小文章,竟慢慢攒下了些读者,还被出版社找到,实属意外之幸。回想起上学时,自己也曾期盼有一本关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到底有何乐趣、其对设计到底有何实质帮助的课外书,思忖再三,决定将这些个人觉得有趣及对自己多少有些帮助的内容整理成书,算是对自己早年的期盼和近年的思考有一个交待。
希望能将这些带给笔者快乐的小知识或小猜测通过本书展示给大家,尤其是建筑学相关学科的各位同学。
更希望能将那些看似离我们遥远的中国传统建筑与当下的建筑设计尽可能多地联系起来,拉近它们与我们的距离,让这些传统建筑中的智慧重新得到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建筑作为衣食住行中的一个支柱,自是其中重要一环。不过对于想要了解传统建筑的大众读者来说,要么被建筑典籍的古体字及拗口的建筑构件名称所吓退,要么被散文化的优美文字弄得云里雾里。似乎存在一个缺口,即以建筑设计为视角来审视古建筑,从而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及生活有所启发。本书试图以建筑设计为视角,回归到人的生活与建造活动。一旦回归到基本的生活及建造,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却不知所以然的东西,以及需要耗费心神来记忆的那些知识点,一下子便有趣生动起来。于是,个中的生活智慧、建造智慧便不再是冷冻的过期食品,而是应季的生鲜,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更有营养。在此意义上,本书为填补“缺口”贡献了一方木料。
本书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制造技巧和风格沿变等内容,分别从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破译密码、视听设计、新生可能和设计启示等角度入手,具体讲解了传统建筑的构造处理、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以及听觉设计等,回顾并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解构现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关联,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建筑对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并展望了传统建筑的技艺在未来应用的前景。
朴世禺,建筑师,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大木建筑中的结构与空间设计,研究对象范围偏重于宋辽金元建筑。毕业后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作,从事故宫建筑的勘察测绘、保护设计以及相关展览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仍为传统大木建筑的空间与结构设计,研究对象现主要集中于明清官式建筑。在《中国艺术》《北京青年周刊》《装饰》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文章,并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常年进行建筑知识科普。
【古建筑概述: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
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
传统建筑的构造处理
传统建筑的屋架
传统建筑的安全设计
【水火相生: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瓦在早期建筑中的作用
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模数与木材断面
防潮避水的不同方式
【方圆几何:传统建筑的破译密码】
几何,基本的建造知识
从何处使用几何
【芥子须弥:传统建筑的视听设计】
建筑的层次感
空间设计的深度
厅堂与殿堂的不同设计
建筑的听觉设计
【面向未来:传统建筑的新生可能】
风格与建筑
建筑的氛围
建筑的技术
【古为今用:传统建筑的设计启示】
框架结构的突破
槽与缝:进深中的结构选择
横与纵:面阔上的视觉表现
抹与借:转角处的意图强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建筑作为衣食住行中的一个支柱,自是其中重要一环。不过对于想要了解传统建筑的大众读者来说,要么被建筑典籍的古体字及拗口的建筑构件名称所吓退,要么被散文化的优美文字弄得云里雾里。似乎存在一个缺口,即以建筑设计为视角来审视古建筑,从而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及生活有所启发。本书试图以建筑设计为视角,回归到人的生活与建造活动。一旦回归到基本的生活及建造,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却不知所以然的东西,以及需要耗费心神来记忆的那些知识点,一下子便有趣生动起来。于是,个中的生活智慧、建造智慧便不再是冷冻的过期食品,而是应季的生鲜,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更有营养。在此意义上,本书为填补“缺口”贡献了一方木料。
本书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制造技巧和风格沿变等内容,分别从传统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破译密码、视听设计、新生可能和设计启示等角度入手,具体讲解了传统建筑的构造处理、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以及听觉设计等,回顾并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解构现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风格、技术等方面的关联,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建筑对古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并展望了传统建筑的技艺在未来应用的前景。
朴世禺,建筑师,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大木建筑中的结构与空间设计,研究对象范围偏重于宋辽金元建筑。毕业后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作,从事故宫建筑的勘察测绘、保护设计以及相关展览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仍为传统大木建筑的空间与结构设计,研究对象现主要集中于明清官式建筑。在《中国艺术》《北京青年周刊》《装饰》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文章,并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常年进行建筑知识科普。
历史上关于传统建筑的书籍,大致分为两类:一、以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为代表的建筑类典籍;二、散见于各种古代文献的描绘与记述。近现代,以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建筑学者开启了以测绘为基础的古建筑考察与研究,并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当下关于传统建筑的书籍,大致分为三类:一、关于建筑类典籍的研究;二、继承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研究方法,并发展出考古及古建筑保护等门类;三、各种散文化的感想类、摄影类书籍。
从书籍及研究文献来看,甚是丰硕。但是,关于传统建筑的初学者(建筑学学生或古建爱好者),要么被建筑典籍的古体字及拗口的建筑构件名称所吓退,要么被所谓学术理论的繁文缛节所死死地缠绕,要么被散文化的优美文字所云里雾里。似乎存在一个缺口,即:以建筑设计为视角来审视古建筑,从而对当下的建筑设计及生活有所启发。青年建筑学者朴世禺的 《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试图以建筑设计为视角,回归到人的生活与建造活动。一旦回归到基本的生活及建造,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却不知所以然的东西、以及需要耗费巨大心神而枯燥记忆的那些知识点,一下子便有趣生动起来。于是,个中的生活智慧、建造智慧则不再是冷冻的过期食品,而是应季的生鲜,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更有营养。在此意义上,该书为填补“缺口”贡献了一方木料。
——王宝珍 2020.11.08于因园方寸斋
这本书很独特,它没有一个一个古建筑那么来介绍,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点上,从大局着眼,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逻辑,讲了为什么会这样建造,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建造逻辑和建造技术,所以中国古建筑也就顺理成章地拥有了我们现在看到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外观。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它并不是为了成为那个样子而成为那个样子,而是我们古人的智慧赋予了它们的美丽外观,而在它们的内部,又蕴藏着先贤的智慧。
——扶楠 传统文化作者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
全新北京
¥ 35.57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北京
¥ 45.00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北京
¥ 26.06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保定
¥ 26.10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广州
¥ 20.92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天津
¥ 21.02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北京
¥ 29.90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无锡
¥ 18.90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广州
¥ 18.92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全新广州
¥ 20.9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