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牛津通识读本:幸福(中英双语)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5.89 4.1折 39 全新

库存9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 著,肖舒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1633

出版时间2020-09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29147942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彭凯平
作为一个心理学教授,这么多年来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幸福?”。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很不相同。有没有一些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元素,可以让人们在不同的观念中找到那些关于幸福的共同启示呢?
对幸福的感受可能是几千万年的人类进化史选择出来的人类优势。相比其他的哺乳动物,人类在组织形态学方面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比如狭短的骨盆、裸露的表皮、健硕的大脑等等,所有这一切形态特征催生了很多人类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性。我们喜欢思考、有智慧、会交流、爱说话、有责任心、心地善良、重视合作、理解他人等等,这都是人的本领,其他野兽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我们。过去,学者们片面地解读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造成二十世纪人类巨大的互相残害,带来各种形式的冲突,引起战争和种族清洗,终害苦了我们。而我们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弘扬人的积极天性,方能道法自然,让人幸福。举一个特别简单的证据,人类有一对重要的神经叫迷走神经,这是人体内长古老的神经通道,发源于脑干,通过咽喉、颈部抵达心肺内脏,再到贲门附近。长期以来,科学家以为迷走神经只跟呼吸、消化、心脏活动和腺体分泌有关系,后来才发现它与道德、快乐、幸福行为密切相关。当迷走神经张开时,人们就特别开心。人类站起来以后,迷走神经自然而然就是舒展的状态。当你看到美好的事物,你会有什么反应?一定是抬头挺胸、心胸开阔,此时迷走神经便充分舒展。当你发现事情糟糕时,会大喊“哎哟”,声音短促、急迫,此时迷走神经就受到压迫。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头上的浩瀚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为什么仰望星空和思考道德会产生一模一样的反应?康德是个哲学家,他不知道原因,但是他有这种体验,这其实就是迷走神经张开之后自然而然带来的体验。
幸福也不是简单的快乐,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在英文里,“幸福”和“快乐”用的是同一个词happy,所以说英文的学者过去一直在争论是幸福重要还是意义重要。其实,我们中文很智慧,幸福与快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二者之间没有矛盾。意义是大脑前额叶的产物,是智慧和理性创造出来的感受,也是各种神经机理和文化的作用。意义的标志是一种智慧的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人看云舒云卷、落霞孤鹜、鸟欢蝉鸣、花开花谢,都能领会其中之意而生愉悦之情,这就是有意义的快乐。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人们用科学的视角审视那些“不一样的幸福”,从而帮助大家理性地看待幸福,科学地认识幸福,用人文与进步的历史思想面对生活中的不开心、不快乐,甚至痛苦与悲伤,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确,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有很多突出的负面事件,类似于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手足无措、猝不及防,但是内心强大积极的人,总能在这些时候找到生活的快乐,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让自己幸福起来的方法。这是人性的光辉,更是大自然对人类心灵珍贵的馈赠。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写过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描述了她自己一种重要的心灵体验,其实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真诚劝告。她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在森林里面走了一个小时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一个看不见任何东西的人却看见了无数的事情。我看到一片叶子上对称的美感,我看到银杏树表面那种光滑的触感,我看到树枝上那种粗糙的凹凸不平。我作为一个看不见的人可以给那些能够看见的人一个启示:去善用你的眼睛,就像明天你将会失明一样;去聆听美妙的天籁、悦耳的鸟鸣、奔腾的交响曲,就像明天你将会失聪一样;去用心抚摸每一个物件,就像明天你将会失去触觉一样;去闻花香,去品尝每一口佳肴,就像明天你将永远无法闻到香味和品尝味道一样。”
用心去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幸福在身边,幸福在眼前,幸福在人间!



导语摘要

千百年来,幸福都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项衡量标准。幸福是否真的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丰衣足食、功成名就、笑口常开、自得其乐……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称得上幸福?幸福的程度可以被精确测量吗?在这本内涵丰富的小书中,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博士用幽默平实的语言详解幸福的内涵,悉数幸福的来源,并对物质、美德、福祉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美好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
丹尼尔·M.海布伦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副教授,罗格斯大学哲学博士,在心理学、道德伦理、人类福祉等领域深耕多年。著有《追求不幸:难以实现的福祉》(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等数篇论文与专著。
序言作者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做联大报告。



目录

致谢
章 惊人的事实
第二章 幸福是什么?
第三章 生活满意度
第四章 测量幸福
第五章 幸福的来源
第六章 超越幸福:福祉
第七章 跳出自我:美德和意义
第八章 美好人生
索引
英文原文



内容摘要

千百年来,幸福都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美好人生的一项衡量标准。幸福是否真的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丰衣足食、功成名就、笑口常开、自得其乐……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称得上幸福?幸福的程度可以被精确测量吗?在这本内涵丰富的小书中,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博士用幽默平实的语言详解幸福的内涵,悉数幸福的来源,并对物质、美德、福祉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现美好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主编推荐

作者
丹尼尔·M.海布伦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副教授,罗格斯大学哲学博士,在心理学、道德伦理、人类福祉等领域深耕多年。著有《追求不幸:难以实现的福祉》(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等数篇论文与专著。
序言作者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曾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做联大报告。



精彩内容

我们可以把幸福分成三大方面来帮助分析。可以说,每一方面都对应了情绪状态在我们生活中的不同功能。不过在本书中,我就不进一步论证这种对应为何成立了,而是直接展示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把幸福当作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情绪评估。对于某些方面的评估会比其他评估更加基本。基础的幸福指的是你对于个人安全和保障程度的反应,也就是说,你究竟是降低警戒、充分享受人生,还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戒备。我将这种状态称为人与自己的人生达成协调。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是人对于自己在自身处境中的参与程度的回应,即你是否认为自己应该在周遭活动中投入大量精力,又或者你认为退出或淡出这些活动才是更明智的选择?后,我们要研究的是代表认可的情绪状态,假如你认可自己的人生,就说明你的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以为所有的情绪状态都体现了对人生的认可。
幸福的这三个方面都很重要,不同的人生理想所强调的是幸福的不同方面。举例来说,美国人更重视认可和参与,与之对应的情感状态就是喜悦与兴奋;而亚洲文化所侧重的则是协调所带来的幸福感。
认可:感受快乐以及其他典型情绪
让我们先来看看幸福为人熟知的一个方面—认可。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喜悦和悲伤这两种感情。我们不难理解这两种状态为何会与幸福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因为它们时常与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同时出现。
但我们也很容易过分强调这些情绪的重要性。尽管促使我们产生快乐情绪的场合非常重要,但快乐的产生很有可能只是个例而非常态,哪怕对生活幸福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而且这种情绪不会维系很久。例如,你会很享受坐拥一大笔财富的快感,随后很快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太注重这种感受,那么就会产生一种既定印象,认为幸福不过是一些快速消散的短暂情绪,终我们还是会回到性格中与生俱来的开心“设定值”(参见第五章)。
不过我们也不能全然忽视认可所代表的这一类幸福。总体来说,开心快乐肯定比垂头丧气要好。假如不能时常欢笑,生活将死气沉沉。大家常说的“感到幸福”这个说法中蕴含的情绪种类之多出乎人们的意料。例如,我们不应该将喜悦与让人忍不住击掌相庆的兴奋混为一谈。恬静的喜悦应该是父母看着自己熟睡的孩子时体会到的感觉。与之相比,一个球迷看到自己心仪的球队刚刚进球得分时所体会到的那种欢欣雀跃虽然更为强烈,却可能没有前者那么令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参与:活力与心流
幸福的第二个方面体现了你在生活中的参与程度,也就是看你究竟是感到无聊、无精打采、孤僻寡言,还是精力充沛、充满兴趣、全情投入。当你对自己的生活给予肯定时,简单地“点赞”是不够的,还应当满腔热忱地接受生活的馈赠。就算生活并不顺心,例如需要经过努力拼搏才能完成某项困难的目标时,你也能甘之如饴。
参与生活的形式有两种。种的核心是能量或活力,我们可以用兴奋—抑郁轴来衡量人们的表现。例如,一名充满激情、要求严苛的管弦乐团指挥,可能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开心或快乐,却依然能达到兴高采烈甚至幸福的状态。我不清楚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著名指挥家乔治·塞尔是否符合这个描述,但很明显,他对生活充满激情,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火花四溅的热忱(图3)。尽管他是一位严厉的上级,却不表示他没有获得幸福的权利。塞尔的幸福主要取决于他的脾气秉性到底是使他处于彷徨不安中无法自拔,还是一闪而过,对他的内在状态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这种狂喜派的幸福代表了一种激情洋溢的生活方式,代表人物有尼采、歌德以及数不胜数的浪漫主义作家、艺术家。但普通人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生活的追求没有必要像尼采那样。就像乔那样,许多人过着充满活力的美好人生,并不需要经受巨大的痛苦。

第二种参与形式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现代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描述的也是同样的概念。心流指的是当你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尤其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时,反而表现很好的状态。运动员和音乐家一般将这种状态称为“化境”。在心流状态中,你会失去一切自我意识,忘记时间的流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一种令人非常快乐的状态,并且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的人明显非常幸福。心流几乎可以说是无聊的反义词。
当人们陷入抑郁的时候,参与感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当一个人流露出倦怠、无精打采时,意味着他完全从精神层面丧失了参与生活的热情。这种抽离一直都非常糟糕,有时还会造成混乱。不过有时,抽离也能起到正面作用,因为它的出现表明我们或许不应该继续目前的生活方式,从而帮助我们脱离现有的生活常态,完成重大人生转折。
协调:内心宁静,自信,情绪开朗
要理解幸福的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想象它常见的表现形式—宁静。现在似乎很少有人追求宁静这种状态。人们总是渴望获得娱乐和感官刺激,内心宁静则听起来非常无聊。“谢谢,给我一颗抗焦虑药帮我赶走焦虑就好,我这就走。”
但我认为,宁静或类似的状态才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石。或许,有些人在缺乏宁静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幸福,但这非常困难。要解释这一点,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宁静。我们可以将它当作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指内心平静或毫无波澜,还包括一个人对自己发自内心的肯定,或者说自信、稳定和平衡,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古希腊人称这种状态为“心平气和”,佛教徒则称之为“安乐”。在古代宗教和伦理思想中,这或许是人们想达到的一种思想状态。
想想幸福的人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微笑意味着认可,神气活现的步伐体现了参与,放松自在的姿态呈现出宁静。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人没有受到困扰,也不为任何情感所困,还明显可以表现出当事人处于一种非常快乐的状态。保持宁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不能精力充沛或者兴奋狂喜,乔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让我们进一步拓展开来,思考一下宁静这一类心理状态代表了什么样的生理状态。当一个有机体生活在熟悉、安全的环境中时,它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周遭环境,便会放低警觉,自信地追逐心中所想。我们所关注的便是人类能不能达到这种状态。斯多葛派曾经提出,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会发现非常熟悉自己的生活。这个人会生活得非常自在,简直如鱼得水。
同样,设想一下当你跟家人或亲密的老朋友在一起放松时,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你感觉跟这个人在一起非常轻松自如。当你从生理上处于一种自如的人生状态时,“宁静”就变成了一个狭隘的词,不足以描述你的情况。
我会把这种状态叫作协调。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会放松下来,富有魅力,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任何限制。协调的对立面—不协调,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焦虑,而且更像疏离。也就是说,你的环境对你来说显得有些陌生,你会感到不熟悉、有压迫、受威胁。你的自我保护意识会加重,焦虑、压力和不安全感铺天盖地袭来。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内在平静(“宁静”)
2. 自信
3. 情绪或精神开朗。感到“轻松快乐”,或“不受压迫”。
“自信”在这里指的是一种情绪状态,而不是你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常说的“肉体自信”指的就是一个人自如的肢体动作能够体现出这个人是否自信,反例可以参见尼克松式笨拙的肢体语言。这位前总统的身体和思想表达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简直就是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典型。当尼克松朝天伸开双臂,两手同时比出V字,做出他那代表胜利的招牌动作时,假如你碰巧站在他的身后,你会立刻意识到,此刻在你眼前的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与之相对,我们可以想象一名芭蕾舞者所展现出的运动员式的优雅,这才是正面的例子。
与大众熟知的既定印象相反,我们可以说协调才是幸福的核心。焦虑、压力、不安全感以及类似的状态不仅会让我们不快乐,还会剥夺我们感知幸福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在忍受这些不协调的状态时,你或许还是可以偶尔打起精神来,开心一下,但你很难达到兴奋、心流和快乐的状态。从直觉判断,如果一个人饱受折磨、焦灼紧绷、压力过大,那么不管他看起来有多开心,似乎都不可能是幸福的。他的人生并非自由自在。
在研究人类福祉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协调的重要性,因为它不像幸福的其他方面那样引人注意。以压力过大为例,据说在当今文化中,压力无处不在,然而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对于压力的担忧常常被人们当作有钱人琐碎的抱怨从而搁置一旁。这种态度并不稀奇,因为压力并不像背疼之类的肉体痛苦一样占据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它更像一个不起眼的讨厌鬼,而不是什么大麻烦。
然而表象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压力可怕的后果并不是它直接给人类带来的折磨,而是对受害者的腐蚀。(你可能想象不到,我所说的腐蚀甚至有其字面意义,因为压力会在你的基因里留下永久的印记,提高人体未来患病的风险。甚至有充分证据表明,这些基因改变会遗传给你的孩子,并且以后还会发生进一步基因改变,更别提长期承受压力会给大脑发育带来怎样的变化了。)
同时,压力还会压迫你的精神,磨平你的心智,扼杀你获得快乐的能力。压力过大的人从生活中所得更少,确实,对他们来说生命的意义也在减少。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变得狭隘,无法轻松享受,甚至无法注意到生活的馈赠。当我们压力过大时,活着的乐趣和缀满我们生活的种种微小的快乐都被彻底排除在外。所剩下的生活通常还可以勉强忍受,却不那么值得拥有。
不久前,一个冬日清晨,世界上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乔舒亚·贝尔,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拿出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为来去匆匆的上班族贡献了长达43分钟的专业大师级演出。其间有1 097个路人经过他的身旁,其中不乏定期花100美元买票去音乐厅听他演奏的人。事实证明,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现场会被围得水泄不通,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彻底无视这位音乐家,只有七个人停下脚步,聆听片刻。
一个平时不太喜欢街头演奏的巴西裔擦鞋匠表示:“如果在巴西街头发生同样的事情,所有人都会来围观的。但这里不会出现那种场面。”她还说:“人们径直走上电梯,目光直视前方。少管闲事,眼朝前看。每个人都压力很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一名《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据此写出一篇题为《早餐前的珠玉之声》的文章,标题非常贴切。一个认出贝尔的行人对这名记者说:
这是我在华盛顿见过令人匪夷所思的场面。乔舒亚·贝尔在上班高峰期间站在那里演奏,却没有人驻足,甚至没有人看他一眼,还有人朝他丢25美分硬币!25美分硬币!我不会那样对待任何人的。当时我就想,天哪,我到底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里,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些忙碌、不协调的行人中大部分都物质条件优渥,然而从某些层面来说他们非常贫穷。在这个例子里,他们是时间上的穷光蛋,这反过来会导致他们的生活中缺乏美和奇迹。这可不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损失。还记得本书开头皮拉罕人是怎么说的吗?当传教士请他们解释为什么会有人探访他们时,给出的个理由就是美。



媒体评论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有意识地经历人生,让人追问并界定自身所有行为中固有的意义;通识教育使人勇于剖析自我、批评自我,从而看顾好自己的生活,在渐次展开的人生画卷中游刃有余。          ——德鲁·福斯特(哈佛大学前校长)
“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一定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帮助。祝愿在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事业中,在所有渴求知识的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画卷的道路上,这套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骏(南京大学前校长)
这套书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世界广阔又新奇,因为我们目光所及的任何地方,从萤火虫在暗夜中闪烁的光亮到奥登为叶芝写的挽歌,总有一些东西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总有一些我们想要了解的生存片断。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博学者,但每个有这种渴望的人都是学问爱好者——一个热爱知识本身的人,知识在他眼里动人又令其喜悦,能带来安慰和乐趣,并引起惊叹和敬畏。                     ——凯瑟琳·舒尔茨(《纽约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