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中小学教育的边缘
  • 写在中小学教育的边缘
  • 写在中小学教育的边缘
  • 写在中小学教育的边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写在中小学教育的边缘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4.98 6.0折 58 全新

库存6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1463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127339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当代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二十多年来关于中小学教育改革探索的文章合集,是钱先生与*线教师进行精神交流的结晶,内容包括对中小学教育的目标、真正的教师的内涵的思考,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困境的分析,对如何坚守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沉思,以及对许多一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思想、经验与智慧的介绍和总结。这是一部丰富且有生命的文本,蕴含着饱满的真情与艰辛的探寻。



作者简介

钱理群,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9年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思想史研究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活着的理由》、《梦话录》、《我的家庭回忆录》、《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岁月沧桑》等。



目录

我和中小学教育(代序)


辑一 做合格的、真正的教师 


这才是合格的、真正的教师


作为思想者的教师


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直面存在困境


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有这样一位农村教师


日常教学的琐细中隐含着深长的教育意义


让真正的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依靠力量


 


辑二 构建汉语家园、精神家园 


以心契心的交流,弥足珍贵的个案


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读书人的语文经验和语文教育、教师观


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问题


阅读教学历史经验的两个基本总结


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


推荐一篇好文章


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


 


辑三 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


读李国斌《我的学生我的班》


坚守,需要韧性与智慧


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当代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二十多年来关于中小学教育改革探索的文章合集,是钱先生与*线教师进行精神交流的结晶,内容包括对中小学教育的目标、真正的教师的内涵的思考,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困境的分析,对如何坚守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沉思,以及对许多一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教育思想、经验与智慧的介绍和总结。这是一部丰富且有生命的文本,蕴含着饱满的真情与艰辛的探寻。



主编推荐

钱理群,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9年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思想史研究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活着的理由》、《梦话录》、《我的家庭回忆录》、《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岁月沧桑》等。



精彩内容

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问题

(节选)

       我每次来福建,都会讨论到“语文教师”的问题。我曾先后说过三句话: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讲的是语文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自由、独立思想;语文教师应该是“可爱的人”,讲的是对学生精神成长影响的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讲的是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但都没有涉及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的问题。而这正是陈日亮老师所要强调的,他提出了一个“语文学家”的概念,他说: “我们的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使自己成为语文学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值得认真琢磨。

       所谓“语文学家”,我体会应该包括两个层面,或者说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中国的汉语有一种“文化渴求”(这是日亮老师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和融入生命的把握。有一个基本事实,却是很少有人去想的:语文老师是干什么的?语文老师是教汉语的,说俗白一点,我们是吃汉语饭的。那么,掌握汉语,尽可能达到精通,就应该是我们的基本功,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是我们吃这碗饭的资本。陈日亮老师说了一句话,很耐人寻味: “语文教师应该自己感觉是一个学者,而他人则感觉他是一个诗人。”前半句好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语言学知识,而且要对汉语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后一句我理解就是语文教师对汉语不仅要懂,更要像诗人那样,沉迷于其间,陶醉于其间,在把玩、吟诵之中,感到极大的乐趣。

       这也是陈日亮老师反复强调的,“对语文产生兴趣源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我敢说没有一门学科有像语文这样需要倾以爱心和热情去学习”,学语文,重要的就是感悟“语文的兴味”,教语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传达“学习语文的兴味”,“所谓语文的人文性,常常就是调和在这样一种兴味之中,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什么陈日亮这样的老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始终“不厌不弃且自喜自足”,就是因为他们时刻沉醉在“学习语文的兴味”中,或者说,他们对祖国的汉语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文化渴求”。

       “文化渴求”,这也是一个颇耐琢磨的概念。我体会这里包含着对汉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汉字的特点,就是它本身就内蕴着、积淀着一种文化,因此,对汉字的书写、识辨、把玩,就能够满足我们对“文化的渴求”。或者说,汉字是需要在书写中去把握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可供把玩的艺术品。这就是为什么作为语文教师的陈日亮,同时又是一个书法家的原因。陈日亮老师特地引述语言学家陈原的话: “语言、音乐、雕塑、绘画、建筑,其实都是相通的——都是传递信息的媒介。《长恨歌》,《木兰辞》,《命运》敲门那四个音符,《思想者》的姿态,甲骨片上的卜辞,还有铜刻、碑刻和岩画上的形象,常常在我的大脑中浑然一体——这是语义系统和感情信息的混合。”由此引出的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讲狭窄一点,就是“语言文字艺术和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的统一”,讲宽泛一点,就是“语言、音乐、雕塑、绘画、建筑的统一”。

       以上的讨论,对我们可以有两点启示。一是为了语文教师的素养的培育,起码的,语文老师应该学习书法,写一笔好字。——记得“文革”前,我在中等师范学校教书,讲究基本功训练,就是要练习写好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现在这个传统大概早已丢失了。其次,作为业余的文化修养,建议年轻的语文老师不妨涉猎一点音乐、美术、建筑、影视、戏剧、舞蹈这样的相关艺术领域,懂一点常识,培养一种兴趣。—— 我强调这一点,其实是隐含着我自己的人生教训的,我的遗憾,就是年轻时没有好好练字,兴趣太狭窄,没有一点文人趣味。我常说我们是没有趣味,没有文化的一代人;我研究鲁迅,恰恰在这一点上,与鲁迅相距甚远,这也妨碍了我对鲁迅的理解与接近,这可以算是我的一个隐痛吧。在这个意义上,我是连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也算不上的。因此,特别希望年轻的一代语文老师有一种更阔大的“文化渴求”,追求一个“大语文”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汉语世界,感受、感悟其无穷无尽的兴味,获得享用终身的学汉语,教汉语的乐趣。——在我看来,这正是陈日亮老师能够成为如此出色的语文老师的奥秘所在。

       这里也涉及我们语文教学的问题。我在北京和一些朋友聊天,谈到在这个网络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敲键盘,不习惯写字了,这样下去,年轻一代就不会写字了。在我看来,这又从另一方面构成了汉语危机:不习惯、不会写字,丢掉的是汉字里的文化。因此,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加强写字、书法这一教学环节,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字里的文化韵味。——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有的学校看起来似乎也很重视书法教育,举行各种书法比赛,但慢慢地却变了味:书法成了纯粹的技巧技术,而失去了内在的文化韵味,这也是违背我们的教育目的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