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道同源
  • 医道同源
  • 医道同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道同源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9.28 4.2折 69 全新

库存8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易中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60249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29127946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源于《周易》的道家学派,是易学的一个重要支脉,对易学的推动表现突出,长期以来,道教和道家的学术思想从客观上促进了易理的发展,道家的学术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道教和道家的哲学观念对中华传统医学的影响甚为深远。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与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之间其实存在着血肉关系,民间历来就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道教高扬“生为”“尊生贵德”和“以医弘道”的旗帜,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道教出于习医自救、济世利人之目的和宗教情怀,自创立之日起就重视研习医药方技,从而形成道教崇尚医药的传统。所以,道教“医学”实际上就是中华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强调“道”为万物之本源,并在《周易》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分为三”老子“一分为三”源于《周易》的卦爻。《周易》之八卦由初、中、上三爻组成,表示阴阳消长的三个阶段。六十四别卦也分三象,以每两爻为一象,自下而上分为三位,分别象地、人、天,实为“一分为三”的模型。老子的“一分为三”源于《周易》,不过老子把它更明确化了。所谓“一分为三”,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进一步发展,其优点在于把阴阳消长转化的阶段更精确化,更具有实用价值,对中医的三位辨证理论影响更为突出。

老子“一分为三”“三生万物”的论说,对中医的“三阴三阳”理论影响很大。《黄帝内经中阴阳一分为三的理论很多,如三阴三阳经开阖枢理论、三阴三阳标本中气理论、热病的三阴三阳传变理论等。《素问?热论》用阴阳一分为三理论,把三阳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阴病分为太阴、少阴、厥阴等。这体现了阴阳消长的三个阶段,为《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奠定了基础。

老子“一分为三”理论对中医的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分。手足三阳经主阳、表、上、背、四肢外侧和皮毛、六腑、气;手足三阴经主阴、里、下、腹、四肢内侧和筋骨、五脏、血。

老子“一分为三”理论对中医影响较大的还有“三焦”。三焦是中医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三焦是中医根据“易卦三位”和孔子“阴阳三才”及老子“一分为三”的理论,根据人体生理现象的联系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也就是说把人体重要的脏腑分成三个区划部分,即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实际上,三焦就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之所以“一分为三”,其目的就是中医诊断病情时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三个”部分,以便分辨病情部位。

中医学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并接受了道家宇宙本体论的认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即强调“道”为“万物之宗”。《黄帝内经》还极为重视“知道”“法道”和“奉道”,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知其道者,在人为道。”《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天元纪大论》曰“谨奉天道。”其意皆为人类要顺从自然法则,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黄帝内经》受道家的影响,认为道为自然规律,应遵循之。《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作者王冰,就是一个崇道的中医学者,其对《黄帝内经》的注释渗透了道家“道”的观念,其他如葛洪、陶弘景、刘完素、孙思邈等中医大家,也皆称为道家,他们在传统医学思想中皆汲取了道家“道”的观点。

老子推崇《周易》坤、坎二卦,取其柔顺,提出“以柔克刚”的观点,如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发展了《周易》阴阳、动静、刚柔中的阴、静、柔、顺的一面。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派别。

中医把道家的养生原则应用于中医摄生是其突出的成就。老子重视《周易》的坤、坎二卦,以地的阴顺、水的阴柔来强调养生重要的一面。其“清静无为”“至虚极、守静笃”的虚静观对中医“静性养生”的影响很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是道家静性养生的体现。

道教及道家学术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道教学术思想广博,贯穿了中国古今文化。因其流传久远,加之后来驳而不纯的因素,便变得“支离破碎、怪诞杂乱”,有些说法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但是,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正如天下的事与物一样,都有其正反、好坏的两面。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不断挖掘其精华,使之为我所用。



导语摘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道家思想文化与传统中医药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中国古代道家的学术体系内容包括《周易》中的道家思想、道家对中医学的影响、道家医学养生理论、对《道德经》的解读以及道家的渊源发展等,展示了道家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传内容。



作者简介

王易中,出身于中医世家,对中医、道家医学、易经理论研究颇深,著有《中医治未病》《大智之门 孔子<易·系辞>解读》等。



目录

  • 中国的三教文化


一、中国的三教文化


二、道教及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


三、三教文化的今天



  • 《周易》与道家


节《周易》与道家思想


一、道家思想与伏羲、黄帝


二、道家思想与尧、舜、禹


三、道家思想与《周易》理论


四、道家“方士”与易、象、数合流


第二节《周易》与儒家、道家学派



  • 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异同

  • 老子的天道无为思想

  • 老子对于仁义与圣人的观念

  • 老子的政治思想

  • 道家与道教的学术体系

  • 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

  • 无处不在的“道”

  • 儒家与道家的“道”

  • 儒家与道家的“德”

  • 道教对中医的影响

  • 道与中医学

  • 道教学术与黄老关系

  • 道家的“道”与中医学

  • 老子的“一分为三”与中医的“三阴三阳”

  • 老子“坤坎柔顺虚静”观念对中医的影响

  • 道家与中医的精气学说

  • 道家医术对中医的影响

  • 道教与中医

  • 巫医、巫术与中医

  • 方士与中医

  • 道教医学与中医的关系

  • 以医传教、借医弘道

  • 为道者必兼修医术

  • 借医弘道的医学发展时期

  • 上清派的修道思想与医学的关系

  • 灵宝派的修道思想与医学的关系

  • 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医家及医学发展

  • 道教医家葛洪对医学的贡献

  • 道教医家陶弘景对医药本草学的贡献

  • 道教医家鲍姑对针灸学的贡献

  • 道教外科医术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 道教与医学世家徐氏家族

  • 道教医学的发展与兴盛

  • 道教修炼模式的转换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 隋唐时期道教与医学的拓展

  • 隋唐时期道教医学名流举例

  • 道教医学名家杨上善

  • 道教医学名家王冰

  • 道教医药名家李淳风

  • 道教外科医学名家蔺道人

  • 道教医学名家杜光庭

  • 道教医药名家孙思邈

  • 道教医学名家孟诜

  • 宋元时期道教医家学术的发展

  • 宋元时期道教医家学术的创新

  • 明清时期的道教医学流派

  • 明代道教与医学发展的特点

  • 清代道教与医学发展的特点

  • 道家医学养生观

  • 道家养生术

  • 道家养生的积极思想

  • 道家养生的内丹术

  • 道家内丹的性命双修

  • 道家导引养生

  • 道家的养生著作

  • 修龄要旨

  • 赤凤髓

  • 遵生八笺

  • 丹亭真人传道密集

  • 养真结合医学的观念

  • 修真必先却病的观念

  • 养真练内丹的观念

  •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 《沈氏尊生书》

  • 治肺之咳嗽功法

  • 治脾病之功法

  • 治心病之功法

  • 目疾导引功法

  • 外感六淫而致的表证

  • 《老老恒言》

  • 《道养全书》

  • 道教医学与传统医学的融合

  • 微言《道德经》

  • 微言老子与《道德经》

  • 老子

  • 微言《道德经》

  • 道为何物

  • 无为无不为

  • 德是什么

  • 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

  • 道与法术的区别

  • 大道氾兮

  • 镇之以无名之朴

  • 《道德经》与心理学、生理学

  • 一切皆安然处之

  • 知其子,守其母

  • 唯道是从

  • 道法自然

  • 道教医药学在民间的影响

  • 历代道教医学分析

  • 中医典故的由来

  • 民间崇拜与道教的影响

  • 溯源道家与道教

  • 道家学说的渊源

  • 黄、老与道家

  • 老、庄与道家

  • 隐士与道家

  • 方士与道家

  • 道家方士学术的渊源

  • 道家方士与侠客

  • 道家与楚国文化思想

  • 道家与道教的学术思想

  • 道家与道教的发展

  • 道家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观

  •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影响

  • 道家修炼的学术思想

  • 道家的养神论

  • 道家的养气论

  • 道家的服饵“炼丹”

  • 道教的神仙丹派


结束语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道家思想文化与传统中医药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中国古代道家的学术体系内容包括《周易》中的道家思想、道家对中医学的影响、道家医学养生理论、对《道德经》的解读以及道家的渊源发展等,展示了道家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传内容。



主编推荐

王易中,出身于中医世家,对中医、道家医学、易经理论研究颇深,著有《中医治未病》《大智之门 孔子<易·系辞>解读》等。



精彩内容

道家与道教的学术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例如,佛教经典等佛学内容被翻译时,有许多名词术语,以及注释与疏述,借用了许多道家学术思想的名词和义理。当然,后来道家与道教也融合了许多佛教的学术思想,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至于儒家学术思想,更离不开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庄子、列子的学问。其他如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学、工业、农业等,无不与道家学术思想有关。例如,过去人们对五候、六气、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将其与整个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由于传统道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所致。又如,过去民间岁时的伏腊、送灶、元旦、祭天地祖宗,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初九的九皇诞、正月十五的元宵、春社的宴会、二月十二的花朝、三月初三(后来指清明节)的上坟扫墓、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插菖蒲、六月初六的晒曝、七月初七的乞巧、七月十五的中元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登高、十月初一的送寒衣、十月初十的庆丰、腊月初八的腊八粥、腊月廿三的祭灶神等,不尽细说的风俗习惯,都受道教的思想影响很大。

至于说到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更为重要了。我们知道中国过去的教育以儒家孔、孟思想为主,为建立人伦道德,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所谓功名科第仅是它的余事而已。然而,因为后儒对于道、佛两教,素有视为异端的因袭观念,所以对于道家与道教在中国文化教育上的功劳一向都是阴奉阳违,忘其所以。据考证,中国过去的教育大多都以儒家的思想为规范,以道家与道教的精神为基础,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道家两本书的力量:一本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另一本是《太上感应篇》。这两本书的内容其实就是道家与道教的信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坏、福善祸淫的因果律为依据,列举了许多做人做事和待人接物的条规。它主张道德重在阴德的修养,所谓阴德便是民间俗话所说的阴功积德。阴功,是指不求人知、不被人所见、不被人所知的善行,如明求人知,就已不是在积阴德了。由于此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认为功名科第的中取与否,除了文章学问以外,更重要的是靠为善去恶、阴功积德。因此,世代很多书香之家,尽管大门口贴着“僧道无缘”的标语,但他们在案头上却放着家庭教育子孙的范本,即《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太上感应篇》等。如果一个立志上进要读书求取功名的青年不照这个规矩去做,即使你的文章学问有多么好,也难以求得功名。

中国文化关于人伦道德的基本哲学,自始至终都建立在因果报应的观念上。无论儒家与道家,都没有离开这个范围,只是程度的深浅不同而已。儒家的思想中程度比较浅,道家的思想中程度比较深。后来加进佛家的思想,更注重三世因果的观念,所以其在人生道德的修养方面,与儒、道思想不谋而合,很容易就互相辅掖而并行了。但在隋唐以后,直到现在,佛家的三世因果观念与道家的因果观念始终互相冲突。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儒、道的思想都是根据《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与“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而来,所以形成的因果观念是讲究祖先、父母、子孙宗祖族统的三世因果报应。佛家的三世观念是以个人为基点,形成前生、今世、来生的三世因果。从祖孙父子的宗族三世而论因果,有时容或可据,使人易信,而从生前身后而言因果,更加使人茫然,不易相信。但无论属于道、佛两家哪种观念,汉代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已提出部分的怀疑,他对道家的“天道福善祸淫”理论产生疑问,然而他在别的传记中又很肯定地相信这一理论。

道家与道教从魏、晋开始,到唐、宋以后,它与中国文学的因缘正像佛学与禅宗一样,有着不解之缘。如果勉强地以时代来划分界限,魏、晋的文学含有道家的思想比较多,无论诗歌还是散文都是如此。唐代文学,道、佛两家的气息并重,尤其是唐诗,而唐代的笔记小说,却以道家的成分居多。宋代文学,似乎偏向于禅,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如此。元代的戏曲、小说等,佛学的成分多于道家,明、清以来,文学风格才慢慢走上融合的道路。

唐诗中有关道家与道教的意境随处可见。如李商隐的一首《无题》,处处可见到他所饱含的道家情绪:“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又如他的《锦瑟》一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在这两首诗中用到的刘郎、蓬山、庄生梦蝶、望帝托杜鹃、沧海珠泪、蓝田暖玉等,无一不是与道家、道教有关的典故。李商隐若无此修养、无此意境、无此情感,便写不出这种诗境。王维的一首《积雨辋川庄作》诗也具有道家意境。“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至于唐代笔记小说中的斐航遇仙、云英谪嫁的仙人艳迹,给后世平添许多神仙眷侣的幻想与佳话,那都是道家与道教给予中国文学的生命活力,并无颓唐、哀愁、灰色的情调。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王安石、黄山谷等的作品,更与道、佛思想紧密联系。如苏东坡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见,道教及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很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