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 苏联的外宾商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联的外宾商店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50.12 5.1折 98 全新

库存3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金娜 著,施海杰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7456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9114227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930年前后,爆发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市场上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一落千丈,作为苏联主要外汇收入的粮食、木材和石油的出口所得大幅减少,远远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对机器设备和各种物资、技术的进口需求;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大饥荒也使大批民众面临断粮的危险。

布尔加科夫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多次提到的“外宾商店”就出现在这个危机的年代。

这是苏联*次也是*一次允许自己的民众在“外宾商店”这个“苏联的商店”里使用外汇、沙皇金币和其他贵重有价物品进行支付,以换取他们生存所需的粮食和其他物品。

1933 年,外宾商店收集的贵重有价物品的价值相当于当年苏联工业进口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外宾商店也完成了另一项重大社会使命,为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撑过饥荒岁月提供了机会。

外宾商店的盛衰历程展现了苏联应时而变的生动历史。它不仅揭开了苏联国内史不为人知的一页,对外宾商店经营情况的分析也有助于就苏联的经济运作原则、日常生活特点和消费文化发展路径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外宾商店的秘密:

它的主要顾客根本不是外国人,而是那些自愿或被迫向国家献出积蓄的苏联公民。

它以低于国际售价的价格从民众手中购买艺术珍宝,以高出境外采购价数倍的价格向同胞出售食品和商品。

它使用“资本主义”(市场)的方法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它于国有功,但却得不到斯大林领导层的嘉奖……

这些只是众多发现里的一小部分,本书将就此予以详述。

末章“外宾商店——斯大林主义的一个现象”将论述历史学家们对于斯大林主义以及外宾商店作用的争论。

作者的目标是用简单、有趣的方式讲述复杂的问题

——大量分布于苏联各地甚至远至美国的密档资料和统计数据构建了研究的扎实地基,但全书保持了通俗易懂。

本书的风格是“历史马赛克”:每个专题都是相互独立、各具趣味,但只有将这些丰富的细节和色彩拼凑在一起才能表现外宾商店的完整历史

论述遵循以时间为序,从这个贸易机构的诞生到蓬勃发展,一直到落下帷幕,中间穿插各种专题:外宾商店领导的生活史;港口外宾商品供应商店用外汇结算的卖淫活动;白俄移民的两难之境(他们在帮助留在苏联的亲戚朋友的同时,巩固了自己憎恨的苏维埃制度);黄金、白银、钻石史;买卖双方的社会史肖像;外宾商店和格别乌(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合作与竞争……

这一叙述形式使人们可以任何顺序阅读各个专题,而这些专题的内容必然相互联系和“交织”,重复着向前推进。

请暂时放下一些东西,轻装走进《苏联的外宾商店》。



作者简介

作者: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索金娜,历史学博士,教授。出生于莫斯科州波多利斯克市。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工作多年。目前为美国哥伦比亚市南卡莱罗纳大学俄罗斯史教授。主要著作:《消费等级制度——1928年—1935年斯大林配给制下人们的生活》(1993年)、《“斯大林式繁荣”的背后——1927年—1941年工业化时期居民供应中的分配和市场》(1998年,1999年,2008年)。《为实现工业化的黄金:全苏外宾商品供应联合公司史》(本书原名直译)是反映苏联工业化时期特殊资金来源二部曲中的部。


译者:施海杰,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先后取得文学学士与硕士学位,2012年至2019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从事地方外事工作。熟悉俄罗斯政治、文化和历史,曾在CSSCI刊物《俄罗斯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译作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有关中俄地区合作的多项课题。



目录

序言  偶然的发现  ……  1


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  1


莫斯科贸易公司办事处  ……  3


金点子  ……  13


“外宾商店”——商贸之国  ……  34


外宾商店的“红色经理”:“政委”  ……  50


为什么斯大林需要外宾商店  ……  57


黄 金  ……  78


外宾商店的“红色经理”:“谍报员”  ……  100


白 银  ……  116


钻石和铂金  ……  126


“您忠实的外宾商店”  ……  135


“把美元汇到外宾商店”  ……  146


船舶补给和港口经济  ……  166


外宾商店的“红色经理”:“社会革命党人”  ……  183


面包和帆布鞋,或有关于人们在外宾商店购买的东西  ……  189


外宾商店的价格  ……  196


 


饥民的橄榄  ……  209


外宾商店和格别乌  ……  214


外宾商店的秘密  ……  232


外宾商店的尾声  ……  246


粉饰过的顾客肖像  ……  263


售货员永远是对的  ……  287


外宾商店的“红色经理”:“代理”  ……  308


代结尾 :外宾商店——普通名词  ……  315


第二部分  研究实验室(历史编纂、史料、概念) ……  323


“没错,存在过某种外宾商店”  ……  325


外宾商店——斯大林主义的一个现象  ……  333


附  录 ……  349


缩略词(中外文对照)  ……  351


大事记  ……  356


1935 年全苏联合公司外宾商店组织结构  ……  361


苏联的官方汇率、黄金收购价格和外宾商店金卢布的黑市价格  ……  363


外宾商店和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领导简历  ……  366


外宾商店办事处历史  ……  382


参考文献 ……  393


注  释 ……  415



内容摘要

1930年前后,爆发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市场上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一落千丈,作为苏联主要外汇收入的粮食、木材和石油的出口所得大幅减少,远远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对机器设备和各种物资、技术的进口需求;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大饥荒也使大批民众面临断粮的危险。


布尔加科夫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多次提到的“外宾商店”就出现在这个危机的年代。


这是苏联*次也是*一次允许自己的民众在“外宾商店”这个“苏联的商店”里使用外汇、沙皇金币和其他贵重有价物品进行支付,以换取他们生存所需的粮食和其他物品。


1933 年,外宾商店收集的贵重有价物品的价值相当于当年苏联工业进口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外宾商店也完成了另一项重大社会使命,为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撑过饥荒岁月提供了机会。


外宾商店的盛衰历程展现了苏联应时而变的生动历史。它不仅揭开了苏联国内史不为人知的一页,对外宾商店经营情况的分析也有助于就苏联的经济运作原则、日常生活特点和消费文化发展路径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外宾商店的秘密:


它的主要顾客根本不是外国人,而是那些自愿或被迫向国家献出积蓄的苏联公民。


它以低于国际售价的价格从民众手中购买艺术珍宝,以高出境外采购价数倍的价格向同胞出售食品和商品。


它使用“资本主义”(市场)的方法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它于国有功,但却得不到斯大林领导层的嘉奖……


这些只是众多发现里的一小部分,本书将就此予以详述。


末章“外宾商店——斯大林主义的一个现象”将论述历史学家们对于斯大林主义以及外宾商店作用的争论。


作者的目标是用简单、有趣的方式讲述复杂的问题


——大量分布于苏联各地甚至远至美国的密档资料和统计数据构建了研究的扎实地基,但全书保持了通俗易懂。


本书的风格是“历史马赛克”:每个专题都是相互独立、各具趣味,但只有将这些丰富的细节和色彩拼凑在一起才能表现外宾商店的完整历史


论述遵循以时间为序,从这个贸易机构的诞生到蓬勃发展,一直到落下帷幕,中间穿插各种专题:外宾商店领导的生活史;港口外宾商品供应商店用外汇结算的卖淫活动;白俄移民的两难之境(他们在帮助留在苏联的亲戚朋友的同时,巩固了自己憎恨的苏维埃制度);黄金、白银、钻石史;买卖双方的社会史肖像;外宾商店和格别乌(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合作与竞争……


这一叙述形式使人们可以任何顺序阅读各个专题,而这些专题的内容必然相互联系和“交织”,重复着向前推进。


请暂时放下一些东西,轻装走进《苏联的外宾商店》。



主编推荐

作者: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索金娜,历史学博士,教授。出生于莫斯科州波多利斯克市。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工作多年。目前为美国哥伦比亚市南卡莱罗纳大学俄罗斯史教授。主要著作:《消费等级制度——1928年—1935年斯大林配给制下人们的生活》(1993年)、《“斯大林式繁荣”的背后——1927年—1941年工业化时期居民供应中的分配和市场》(1998年,1999年,2008年)。《为实现工业化的黄金:全苏外宾商品供应联合公司史》(本书原名直译)是反映苏联工业化时期特殊资金来源二部曲中的部。

译者:施海杰,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先后取得文学学士与硕士学位,2012年至2019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从事地方外事工作。熟悉俄罗斯政治、文化和历史,曾在CSSCI刊物《俄罗斯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译作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有关中俄地区合作的多项课题。



精彩内容

白 银

待收购的白银:精打细算还是目光短浅?“白银缺口”:政府和公众的较量。充当“古董流动营”的外宾商店。过剩。白银大丰收。

失望。

1932年底,外宾商店已为苏联顾客服务一年有余,但是仍然只接受外汇和黄金。人们把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拿到了外宾商店——钻石、红宝石、铂金、白银、绘画、小雕像,恳求用这些东西换取食品。人们提醒政府可以收下这些东西,并将其变成机床和涡轮机。外宾商店的办事处向管委会报告了这些“未获准的”有价物品的流入,随后,管委会向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但是这些有价物品并未得到批准进入外宾商店。

为什么尽管财力匮乏,政治局却迟迟不予批准?

显然,初外宾商店是被设定为专门赚取外汇和黄金的企业,否则又如何解释在1932年初通过的外宾商店1933—1937年个五年计划中,只字未提未来可能接受非黄金珍宝。外宾商店收取所有有价物品的决定不仅是严重外汇危机导致的结果,也是人们坚持的结果:

外宾商店是“自上而下”决定的产物,也是饥荒时期“自下而上”积极倡议的产物。

文件显示,苏联领导人首先是想“获取黄金精华”——让人们上交的正是黄金。允许收取其他种类的有价物品,特别是价值更低、流通更广的白银将导致黄金收入的减少,这样的担心是有根据的。为了促使人们将黄金而不是其他有价物品交给国家,外宾商店被要求增加供应并提高供应质量——在1930年代上半叶商品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这是一项苏联的外宾商店艰巨的任务。1932年11月,政治局批准在外宾商店开始收购白银,并建议“初期在黄金存量巨大的地区不实施上述措施”451,这一事实是有意识限定于收购黄金有价物品的证明。外宾商店收购非黄金有价物品并不是在所有地方同时启动,而是在的城市进行试验,以便研究其对黄金收购会造成什么影响。此外,外宾商店各办事处并不是允许所有的商店同时接受白银,而是有选择性地推行,首先就是在那些黄金收入量开始骤减的地方推行。

要解释为什么通过并实施白银和非黄金有价物品的收购决定这么迟缓,必须考虑官僚机构的拖沓、短视以及资金匮乏:必须寻找评估员、开设新的收购点、打广告、投放商品、弄清跨部门的问题。从萌生想法到将其落实花了好几个月。国家机器的运转速度赶不上社会的需要。关于在外宾商店收购白银的问题于1932年秋天在外贸人民委员部进行了讨论,454政治局予以了推动。12月,白银收购开始在个别大城市里出现。1933年1月,外宾商店本应该全面启动白银收购,不过,这一措施在全苏联推广是在1933年的春天到夏天。

457外宾商店收购日用黄金废料和制品,以及沙皇银币和银锭。和黄金收购的情况一样,外宾商店不得收购宗教用品,按照法律,这类东西属于国家,应当充公。然而,农民拿来了圣像画上的金属衣饰,在实际操作中,外宾商店并未遵守禁令,而是袒护自己的客户。

有一份文件讲述了一个“无名氏”的故事,这个人在1933年10月给外宾商店带来了将近3.5千克圣像画上的金属衣饰。外宾商店从他手里收取了白银,并向其支付了48卢布47戈比。当地的格别乌要求以侵吞国家财产的罪名逮捕这个人,但是外宾商店为了不吓跑顾客而拒绝执行。

外宾商店无权收取苏联银币,不过,人们找到了规避禁令的办法。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段完整的历史。1920年代末,按照国家银行行长格·列·皮达可夫的说法,苏联出现了“白银缺口”:政治局试图借助频繁且大规模的货币发行来弥补预算赤字,因此,纸币快速贬值,人们渴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117望持有银币储蓄。市场里的农民以及“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商人开始标示两种价格——白银的价格比纸币价格更划算。国家银行发行银币投入流通领域,而银币瞬间就从流通中消失了,被人民存了起来。商店的工作人员把白银“捂在”收银处。有轨电车从来不向国家上缴银币进款。

国家银行分支机构的兑换处排起了长队,人们希望换到白银。“白银危机”从1926年、1927年开始发展,但直到1929年、1930年才达到。

1929年5月,财政人民委员部向政治局报告,苏联银制的卢布和50戈比已在流通中绝迹。

白银问题由层直接负责——政治局的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其间进行过镇压。463窝藏白银会获刑3—10年,案情重大则会被判处枪决。截至1930年9月底,为了消除“白银缺口”,格别乌进行了大约49万次搜查以及9400次逮捕,将400多名“白银投机者和窝藏者”收监。465甚至学校也参加了运动:年轻的帕夫利克·莫罗佐夫们(苏联告密小英雄——译者注)揭发了从事投机活动的父母。但是这些举措并未成功填补“白银缺口”。政府决定用镍币和铜币来取代银币。1931年,苏联银币压制终止。但是即便有镇压运动,大量的苏联白银储备仍旧留在了人民手中。切尔文券改革启动后发行进入流通领域的银币总价值为2.4亿卢布(俄文为240百万卢布——译者注),到1930年秋天通过镇压只获取了其中价值2.3亿卢布的银币。根据国家银行的数据,到1934年夏天,价值6500万的苏联银制卢布和50戈比辅币以及价值1.65亿的小额苏联银币仍未收回。

随着外宾商店开始白银交易,隐藏的白银突然冒了出来并回流进了国家银行,但是,由于外宾商店不接受苏联银币,于是人们将其熔成银锭。这样做是有利可图的:外宾商店给银锭的价格大大超过已熔苏联银币的购买力。请您自行判断,50苏联银卢布熔炼之后可得1千克银锭(每枚钱币重20克——包含为增加硬度而加入的铜锡)。1933年夏天前,1千克银锭可以在外宾商店换到12.5卢布,从夏天起可以换到14卢布。外宾商店卢布的官方牌价等于6.6个普通苏联卢布,在黑市上牌价更高:

在1933年的饥荒时期1个外宾商店卢布可以换60—70个普通苏联卢布。

按照外宾商店卢布和普通卢布的官方兑换价,通过外宾商店“旋转起来的”50苏联银卢布将自己的票面价格增加了近一倍,而如果考虑黑市牌价的话,则提高到原来的10—15倍,能兑换成500—900卢布。

一些办事处向莫斯科报告,人们拿到外宾商店的银锭有明显的苏联钱币熔炼痕迹:镰刀和锤子,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字样。根据阿斯特拉罕外宾商店的报告,这样的银锭每天收购额达500卢布。阿斯特拉罕并不是一个人们脑筋灵活的地方。苏联领导人开始拉响警报并向这些民间能人宣战。1933年4月,财政人民委员部和国家银行出台了一项秘密规定,禁止外宾商店接受具有明显钱币熔炼痕迹的银锭。

报告证明,民众的应对是“阶级异己分子和犯罪分子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工作”,银锭来源的明显痕迹消失了,而熔炼并未停止。财政人民委员部并没有妥协,而是禁止外宾商店收入低纯度的银锭(苏联白银辅币纯度较低)。民间能工巧匠的应对措施是生产更高纯度的银锭。外宾商店中出现苏联银币还有其他路径:利用外宾商店收取所有纯度的银制品、珠宝的漏洞,自学成才者不再上交银锭,而是上交由已熔苏联银币制成的简易珠宝制品。

苏联领导人无法阻止民间的举动,不得不做出让步。1933年底,国家银行放松了外宾商店收取白银的限制。国家银行的密令要求,如果没有明显的苏联银币熔炼的痕迹,鉴定员可以不设障碍地收取高纯度银锭。国家银行的命令是国家在和公众的“白银较量”中的妥协:政府不愿意鼓励熔炼苏联钱币,所以命令是秘密的,但在当时,一旦银币被熔炼,那么与其任其流向黑市,不如将银锭收回。挑选过严的商店负责人和鉴定员会因违反命令而受到惩办。外宾商店管委会主席斯塔舍夫斯基于1934年向财政人民委员部重新提出了打击假银锭收购措施的问题,从他的信中可以看出,对苏联银币的“损害”并没有停止。1935年初,外宾商店禁止收购纯度不明的银锭以及粗制银制品。

在外宾商店里,白银和黄金通常是由同一位验收员收入的。用来部分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收白银的器具沉重而粗糙——凿子、锤子、8千克的商用秤,柜台下面是验收员放收购来的白银的大箱子。箱子用螺栓固定在地上,并用锁锁住。

在收购黄金时,验收员必须确定纯度,不得轻信黄金制品的成分。在收购白银时,操作就简单得多,也没有那么小心翼翼。不同于黄金粉尘,验收员无须收集白银粉尘。外宾商店按照重量收购白银,在称重前,验收员会撬掉非白银的嵌入物。

外宾商店是个独特的中转点、廉价废料和真正精品并存的“古董流动营”。外宾商店领导试图打击野蛮收购,保护艺术珍宝免于熔炼,这并不是为了俄罗斯的博物馆,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