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游历丛书11·重返楼兰
  • 西域游历丛书11·重返楼兰
  • 西域游历丛书11·重返楼兰
  • 西域游历丛书11·重返楼兰
  • 西域游历丛书11·重返楼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域游历丛书11·重返楼兰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4.39 6.1折 56 全新

库存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艾力江 秦立彦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7274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货号28623512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出版说明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此外,斯坦因还详细描述了深居亚洲腹地的中国新疆和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山川、大漠、戈壁、雅丹、盐壳等地貌的种种奇妙景观。斯坦因的著作为人们打开了此前“未知世界”的大门,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西方列强的学者们对此垂涎欲滴,纷至沓来,形形色色的探险家也紧随其后,蜂拥而至。

斯坦因的这三次探险考古活动,足迹遍布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天山以北东部地区,几乎盗掘了我国汉唐时期所有重要的古遗址和遗迹,对遗址和遗迹造成了严重破坏,所出文物也几乎被席卷一空,并运往英属印度和英国本土。此外,斯坦因在河西敦煌以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等地也进行了大肆的盗掘和劫掠,其中尤以对敦煌石窟宝藏的劫掠为臭名昭著。可以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之前,斯坦因是我国西部地区古遗址的盗掘者和破坏者,是劫掠中国古代文物的大盗。斯坦因的上述著作是西方列强侵犯我国主权的铁证,同时也为那段令国人屈辱的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记录。因此,我们在阅读斯坦因上述著作时,一定要牢记惨痛历史,勿忘国耻。

斯坦因上述三次考古报告都是综合性的学术性专著。为了方便一般读者更多地了解斯坦因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天山以北东部以及河西敦煌等地区的发掘工作和搜集文物的情况,我们对上述三次考古报告原著做了一些技术性处理:根据原著各章内容的关联性进行分册,删除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内容,将插图进行适当调整并重新编序等。

本册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2月,斯坦因再次来到楼兰,全面调查发掘楼兰古遗址、古墓葬。特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品,揭示了楼兰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与丝路文化交流多元传播的历史面貌。



导语摘要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2月,斯坦因再次来到楼兰,全面调查发掘楼兰古遗址、古墓葬。特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品,揭示了楼兰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与丝路文化交流多元传播的历史面貌。



作者简介

    奥雷尔·斯坦因(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考古探险。根据其考古探险经过及成果,先后撰写出版了《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艾力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考古学家,出版译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秦立彦,出版译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目录

  古三角洲上的遗存


       节  L.K城堡遗址.....................................................................1


       第二节  L.L城堡遗址和L.M城堡遗址....................................22


       第三节  穿越库鲁克河古三角洲................................................32


 


第二章  古楼兰遗址


       节  再次在楼兰遗址及其附近探险..................................41


       第二节  古墓地出土的遗物.........................................................48


       第三节  L.C墓出土的织物...........................................................57


       第四节  L.C墓出土织物上的装饰纹样....................................64


       第五节  L.E城堡遗址和 L.F台地遗址....................................83


       第六节  从楼兰到阿勒提米什布拉克.....................................102


 


第三章  追寻中国古道


       节  到楼兰东部的要塞去..............................................120


       第二节  龙城的位置.....................................................................137


       第三节  穿越结着盐壳的罗布泊..............................................148


       第四节  白龙堆..............................................................................168


 


第四章  到疏勒河三角洲去


       节  在干涸湖床的东岸附近..............................................182


       第二节  拜什托格拉克谷地.......................................................202


       第三节  古代疏勒河的尾闾.......................................................212


       第四节  疏勒河三角洲................................................................227


       第五节  楼兰古道上的交通问题..............................................233


 


第五章  到敦煌和安西去


       节  敦煌西北的长城............................................................241


       第二节  重访敦煌和千佛洞.......................................................263


       第三节  沿汉长城去安西............................................................280



内容摘要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2月,斯坦因再次来到楼兰,全面调查发掘楼兰古遗址、古墓葬。特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品,揭示了楼兰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与丝路文化交流多元传播的历史面貌。



主编推荐

    奥雷尔·斯坦因(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考古探险。根据其考古探险经过及成果,先后撰写出版了《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艾力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考古学家,出版译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秦立彦,出版译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精彩内容
  敦煌西北的长城

 

从3月17日起,我的工作地点又在中国古代的长城线上了,我还时常回忆起1907年在那里进行的成果累累的劳动。我十分清楚,当时出于环境的限制,我在系统考察长城遗址时留下了一些缺憾。此次我重回这一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尽量弥补这些缺憾。我这次对敦煌长城进行的考察,只不过是对《西域考古图记》中的详细内容的补充和继续。

在3月17日和18日沿长城线的头两天行程中,我从托格拉克布拉克来到了古代大仓库T.XVIII,并进一步考察了玉门关以南的辅助城墙。我又观察到了一些考古学现象。这些现象都已详细记录在《西域考古图记》的相关章节中。此外,我再次考察这段长城时,还捡到了一些小物件。

对这段长城,我们就只说这些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那片还有一些长城遗址尚待清理的地面。我指的是哈喇湖以南的那一组烽燧,其中有几个我在1907年5月曾远远地望见过,但当时出于现实的考虑,我不得不将它们搁下了。现在我要想完成这个任务,仍面临着与当时类似的困难:从米兰带来的物资已不多了;挖掘的人手只有我手下这几个人;还必须节省时间,因为在这一年的春天,我们在别的地方还有工作要做。于是,在3月9日我把所有沉重的行李,连同那些不能从事挖掘的人,都提前遣往敦煌,这样就可以把他们的物资节省下来给别人用。我们正准备在烽燧T.XXII.a附近一片沼泽洼地入口处扎营(1907年我曾望见过这座烽燧,但没来看过),一件极为幸运的事发生了。我们碰到了一小群曾在米兰帮我们挖掘过的罗布人。他们刚刚在敦煌做过买卖,正赶着驴群回家去。他们用不着的几个人手,再加上在这个被称为大泉的地方放牧骆驼的一群人中的两个汉人,就为以后几天的工作临时凑足了挖掘队。

为了又快又全面地对东边的长城线进行考察,我认为有必要像1907年的做法一样,由我本人在前面进行先期勘察,我那个能干的干零碎杂活的人奈克·夏姆苏丁则带着临时凑成的挖掘队跟在后面,把我找到的遗址都清理出来。在我寻找烽燧遗址和可能将它们连接起来的长城墙体的先期工作中,有很多有趣的经历。有些地方还曾被春天泛滥的疏勒河淹过,走起来颇为艰难。但是,由于已在《西域考古图记》中说过,我好还是按照地形的顺序来描述观察到的地貌特征,并记录对遗址的考察和清理结果。

从T.XXII.d起的这一组烽燧坐落在哈喇湖南岸,是我在《西域考古图记》中记录的湖区长城向东延伸的部分。我在该书中已指出,凡是湖区长城面临哈喇湖和西边那个宽阔沼泽盆地时,湖和沼泽地带都被用作水界,而不筑城墙。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从位于哈喇湖出口处的烽燧T.XXII.c一直到T.XXIII.b附近这段直线距离约10英里的范围内,看不到什么城墙的遗迹。这段距离内的哈喇湖,湖面宽。1914年3月的哈喇湖,水面大多数地方宽达2英里,南部湖滨还有一片沼泽。这个湖全年都能提供足够的防卫,因为春夏的泛滥时节过去后湖中剩下的水含盐度很高,所以湖上结厚冰的时间绝不会太长。

大约在湖岸的中部有一个向湖中突出的地势较高的小半岛,半岛上有很多台地。这个半岛是从南面向大泉伸展过去的舌状高原延伸出来的一部分。湖岸突出来的这个半岛,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北边积着深水的湖面的宽度。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些制高点,从制高点上不仅能瞭望到深水带,还能守望左右两侧浅水湾中的沼泽。就是这个地形上的原因,我们发现有三座烽燧坐落在这个地势较高的半岛上。它们是T.XXII.d到f,分布在约2英里的范围之内。在从T.XXII.d上拍摄的照片197号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驻守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T.XXII.d坐落在一个风蚀土岭上(图63)。土岭很陡峭,比西边水湾中的沼泽高出约80英尺,从东—北东到西—南西方向延伸了300码。这座烽燧有16英尺见方(图64),残烽燧高约9英尺。筑烽燧的土坯尺寸与敦煌长城上常见的土坯尺寸相同。每四层土坯之间夹着一薄层芦苇秸秆。我只能勉强看出三间屋子的朽坏得极为厉害的墙体,连在烽燧的西边和西南边,它们原是营房。其中一间沿北面有一条只有2英尺宽的通道,通道底部积满了灰烬。看起来这条窄通道是个为隔壁取暖用的炉子,就像现在中国民居中的炕一样。

小烽燧西南不远处有一堆垃圾,我们从中发现了10多枚汉文木简(大多数已经残破不全),还有一些小木制品和纺织品。木制品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木碗的耳,漆成红色;一把木梳;两把木铲刀。纺织品残件主要是各种颜色的素绸,但也有几件毛织品。这里发现的一件粗糙棉织品,在长城上很少见。在这里我们还发现了一枚边缘已损坏了不少的五铢钱。

在这座烽燧东边大约0.75英里的地方,隔一片长着芦苇的沼泽,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风蚀山岭,烽燧T.XXII.e遗址就坐落在山岭顶上。这座烽燧底部约有14英尺见方,高达9英尺,顶上有一间约6英尺见方的小瞭望塔(图64)。由于山岭本身就高达90英尺,所以视野很开阔。烽燧用土坯筑成,每隔五层土坯便出现一层芦苇。从烽燧上可以望到湖面和湖南岸很远的地方,东边的烽燧T.XXIII.c和T.XXIII.e都清晰可见。清理了瞭望塔和烽燧脚下的垃圾堆后,我们发现了8枚汉文木简,还有一些零碎东西。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木弓残件,残件四面各有一个汉字题识,字很工整,但几乎被磨光了;一把保存得很好的扫帚。在山岭南坡上,烽燧以下约20英尺的地方,土中有5个窄窄的凹陷处,显然是营房。其中一个凹陷处里有生火的地方,另一个凹陷处里有个放东西用的小龛。

在这里发现的木简中,有一枚比较重要,因为它详细地说到敌人来袭等紧急情况发生时,怎样在边界线上维持烽火。以前在长城上发现的文书中,也有提到这种“可视电报”系统的,但都很泛泛。还有两枚木简也很有价值,它们提到了隶属于“破胡”的“止奸”这座烽燧,其措辞使我们认为,“止奸”无疑指的就是T.XXII.e这座烽燧。

T.XXII.e东北不到1英里远的地方,有一片从T.XXII.a弯过来的山岭,突入了湖滨的沼泽之中,使当时北面有水的湖面缩短到了约1英里。从这带山岭末端的土台地上可以眺望到整个湖面,烽燧T.XXII.f遗址就坐落在这里。它存留下来的建筑包括一座用土坯筑成的烽燧,还有烽燧南面和西南面连着的两间屋子。屋子墙上曾抹过灰泥,如今残墙高只有1~2英尺(图64)。烽燧底部有16英尺见方,残烽燧高约8英尺,顶上有一间7英尺见方的瞭望塔。瞭望塔的入口是东南角的一条窄通道。从烽燧外边的垃圾堆中发现了两件写在木头上的汉文文书,其中一件是一块写板,已破成了三块。零碎小物品中,值得一提的有一副铁制马嚼子的一小块,和在ci号营地以东的楼兰道上发现的类似;还有两枚带倒刺的青铜箭头,这类箭头在敦煌长城上不太常见,但在楼兰地区曾发现过。从T.XXII.f所在的这块台地上眺望,东边的湖岸线和附近长着灌木的沼泽地都尽收眼底。但在它和下面即将说到的T.XXIII.b之间,沿湖岸线却望不到什么烽燧或其他遗址。由于东边的长城墙体到了T.XXIII.b便终止在沼泽般的涨滩上了,所以我推断,在T.XXII.f和T.XXIII.b之间足足5英里远的距离内,古人认为湖面所提供的“水界”就足够防卫之用了,而这一段的湖面也是宽的。此外,在这块地面上,离湖岸1英里之内都是平地,没有建烽燧的有利位置。

但T.XXII.f和T.XXIII.b之间的这段距离也并不是全无防范措施的。从T.XXII.f延伸过来的风蚀山岭的东段,与南边的大萨依伸出来的一座窄高原末端离得很近。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两座挨得很近的烽燧T.XXIII和T.XXIII.a。它们坐落在上面说的那座高原末端的一个险要位置上。我在1907年已经探访过这两座烽燧,因为到敦煌去的车马道就是从它们脚下经过的。考虑到连接敦煌和玉门关(以及长城西段)的便利的交通线必定一直是从这里经过的,所以我认为在这一点上设了T.XXIII.a和比它高些的烽燧T.XXIII,很可能有双重目的:其一是戍守道路,其二是把长城的烽燧线连接起来。

3月20—22日,我们是顺着T.XXIII.b~g和连接它们的长城线走的。这段路很泥泞,有些地方几乎难以通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T.XXIII.c、d以南的一片洼地的水渗透作用。洼地中存积的泉水(即碱泉子)可能是党河(或称敦煌河)的河水从砾石萨依底下流过来补给的。有意思的是,洼地南部和西部边上是一块块结着厚盐壳的地面,其种种面貌都很像我们在古罗布泊底部和其周围遇到的情况,只不过要小得多罢了。

这样,3月21日我们把营地移到了由泉水补给的碱泉子——从罗布来的人称它为肖尔布拉克。在到此之前的2~3英里内,我们穿越的就是大片起伏不平的坚硬盐壳,使人想起在穿过库木库都克以北的干涸罗布泊伸出来的部分时遇到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片盐壳上踩出的路已经碾压得很平了,路面比临近的硬盐壳要低3~4英尺。可以断定,这样低陷的路面是从前的来往车马队长期碾压的结果。现在这条道上偶尔经过的驼队和拾柴者的车辆是断不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当楼兰古道在cvi号营地以西穿越干涸罗布泊的水湾时,我们观察到的情况与此十分相似。

我在1907年曾在千佛洞得到一份有趣的地理文章手抄残件(编号为Ch.917)。那篇文章中不仅提到了由泉水补给的碱泉子,还提到了它西北那片已经干涸的盐沼。吉列斯博士曾将这篇手稿译了过来,还同意我参阅了译文。从他的译文中可以看出,这篇文字写于公元886年,是关于敦煌地区和其西边、西北临近地区的地形情况的“官方备忘录”。它在许多方面和《敦煌录》十分吻合,说明其信息是从当地收集来的。

我认为它当中有一段话说的就是碱泉子。在吉列斯先生的译文中,这段文字是这样的:兴湖,“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其水碱苦,唯泉堪食。胡商从玉门关道往还居止,因以为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