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向北方:张翎小说自选集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4.98 6.0折 58 全新

库存2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7784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8556184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她方的叙事:张翎小说中的离散与女性

 

离开,是为了成为一个说故事的人

                      ——Walter Benjamin, The Storyteller

 

 

一、归去来兮:离散视野中的张翎小说创作

 

离散( Diaspora)源自希腊,Dia,指的是跨越,经历; Sperien,指的是播撒种子。历史上犹太人于耶路撒冷的教堂被毁,集体流浪到埃及,后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重回迦南地的经历;非洲黑奴因为十六世纪殖民主义扩张,被强行迁到所谓的“新世界”;等等,都是历史上的离散案例。文学意义上的离散指的是强迫或者自愿离开原居地的族裔,流放散居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方,并跟故乡保持某种联系。 2016年,张翎曾经在上海论坛上说过:“后来我在外面写了很多关于故乡的回忆,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尽管我在国外待这么长时间,但对一个作家来说,他成年以后居住在哪一个城市不重要,他童年、少年、青年在哪里度过的才至关重要。比较奇怪的是,只有在加拿大写故土的时候,故土是清晰的,可是一回到温州,故土的概念马上就模糊了。我就悟出一个道理,也许距离是必要的……同样,对我而言,距离让我有了一个审美的客观空间。我看得更清楚。”

《雁过藻溪》(2004)是一部寻根之作,在女儿李灵灵考入多伦多大学之际,结婚已近二十周年的李越明、宋末雁离婚,至于为什么会离婚,小说给出的答案是这是“没有理由的离婚,……这桩婚姻像一只自行发霉的苹果,从芯里往外烂,……这种烂法当众表明了一个男人宁愿孤独冷清至死也不愿和一个女人待在一片屋檐下的决绝,这样的烂法宣布了末雁彻头彻尾的人老珠黄缺乏魅力”。离婚之后的宋末雁回国把母亲黄信月的骨灰送回老家藻溪的三重寻根之旅。是寻找丈夫不喜欢自己的原因,寻找自己作为女性的性别魅力。临走前,在多伦多的唐人街新理的发型,让她“次有了要飞起来的感觉”,而同时在专卖减价名牌衣装的温娜商店,新装让她“突然变得有了几分风情”。如果说宋末雁的性别再认知在多伦多只是起点的话,在故乡与百川的情感暧昧直至发生性关系,就是她重新寻找自己的过程,从开始,她自己“暗暗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如此木讷的个性,到了藻溪,换了个地界,竟也变得伶牙俐齿起来”,到与百川发生关系的“疯样子”,宋末雁对自己的女性特质有了新的认识。第二是寻找母亲不喜欢自己的情感根源,还原母亲人生悲剧的真相。从自小被母亲厌恶, 3个月被送到奶奶家, 10岁回到温州父母身边,到下乡、考大学、结婚、出国。宋末雁一路在逃离自己的家,因为母亲“眼角那一丝来不及掩藏的厌恶”对她造成的伤害。如此细腻地描写父母对儿女的伤害,在《余震》中万小登身上也出现过——母亲李元妮的那次救儿还是救女的生死抉择。直到母亲葬礼结束之后,暂居在母亲的远房堂兄财求伯家的时候,借着财求伯的一次失态,得知了当年财求伯强奸母亲致孕的丑事,才明白自己被母亲疏远近五十年的历史真相。第三是对自己家族人物命运和历史本相的寻根,寻找自己母系家族的历史。她发现自己的母亲曾经是藻溪大户人家的千金,去平阳上学,都是由长工老妈子接送的。自己的大外公大外婆死于土改,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离开大陆。而小说中,母亲与生养她,但又深深伤害过她的故乡藻溪之间的情感是复杂的,这是一种背负着历史罪恶和人性之恶的复杂情感。可以说,宋末雁的寻根之旅,让她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母亲以及认识家族,但女儿李灵灵对她的不理解,又让她陷入“母女互相疏离”的循环之中,她也陷入一种新的困惑之中。

 

二、叙事在他方/她方:张翎离散书写的特点和价值

 

北美华人文学发端于 19世纪中后期,当时在广东或香港两地教会学校学习过英文的华人,或被传教士送到美国来学习的华人开始在报章上发表英文作品,其中比较有名的是

《华人移民致加州州长彼格勒阁下之公开信》(Letter of the Chinamen to His Excellency, Govenor Bigler,1852)。之后,北美地区诞生了份中文报纸《金山日闻录》(1854)、位华裔女作家水仙花(Edith Maud Eaton,1865—1914)、篇发表于 1874年旧金山中文报刊上的小说。在 20世纪 50年代开始,北美地区华人作家所创作的华文作品开始进入发展期,其中以汤婷婷、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第二代移民作家,还有白先勇、陈若曦、於梨华等台湾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文学,还有以张翎、严歌苓为首的北美新移民作家为创作成绩的三大作家群体。这三大创作群体留下了不少的文学经典,如於梨华《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张系国《香蕉船》、聂华苓《桑青与桃红》、谭恩美《喜福会》、平路《玉米田之死》、李黎《后夜车》、严歌苓《扶桑》、张翎《金山》等优秀的华语文学作品。

张翎是北美新移民作家中的佼佼者,与严歌苓齐名。就创作特点而言,她的创作除了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精神寻根,对落地生根之后的华人新移民所处的社会空间及精神状态的探索是她另外一个重要的创作特点。《向北方》(2006)中的主人公陈中越就是来自中国、已经入籍加拿大的华人新移民,跟许多高知留学群体一样,他也是跟大学女同学范潇潇一起经历读研、留校任教、结婚生女、出国留学、移民定居的艰辛留学/移民之路。但定居之后的婚姻生活并不理想,妻子范潇潇嫌弃他,另结新欢。陈中越找到一份听力康复师的工作去了边远的苏屋瞭望台地区。在这里,他认识了患有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小学生尼尔,借着给尼尔治病,他又认识了他的母亲——来自中国青海的藏族同胞雪儿达娃,进而了解到雪儿达娃与丈夫印第安人裘伊之间的跨国婚姻和其中发生过的种种爱恨情仇。小说叙事空间宏阔,中国青海的塔尔寺、藏药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苏屋瞭望台的印第安人、草药,陈中越的移民生活和婚姻困境,雪儿达娃浪漫而传奇的异国婚姻,让人感受到张翎叙事特有的空间张力。小说中,张翎的笔触一如既往地富有灵性,异域风情、原住民文化、人物通灵、传奇经历在她笔下,如蚕吐丝,循环往复而有条不紊,笔法散漫又处处有心,在在都使得张翎作品的艺术水平一直维持在高水平线之上。

《尘世》(2002)中的发生的故事开场就是冰冷而血腥的,一对相处奇怪的华人新移民夫妻,女人余小凡被大型卡车碾压成薄纸,男人刘颉明拿到了一大笔的交通事故赔偿金,用这笔钱开了一间咖啡馆。刘颉明认识了混血儿塔米,两人相处愉快,刘颉明重拾生活中的点点乐趣。塔米像精灵,“中看,中用,还中听”,是刘颉明的好员工、好帮手。可是,思想传统的他,还是接受了岳母方雪花的安排,认识了来自温州的在上海外企的打工妹江涓涓,成为一对跨国情侣。在江涓涓的带领下,他到了“桃源”——至少张翎这样认为——就是小说中的“仙居天台,龙游丽水,平阳文成,瑞

安泰顺”这些浙江真正的好地方,开始了自己乡村之旅,也让他濡沐于中国民间底层生活的善良人性之中。在这里,江涓涓的家族故事开始一一展开,故事之多,就像“刘颉明摸了摸身下的石头,石身上似乎有无数的纹理折皱。每一条折皱里,大约都藏了一个故事”。小说中的还乡之旅,淳朴的温州乡下的二婆的絮叨、善良的上海岳母方雪花的遗言,让他心中对原乡的人情和人性有着莫名的感动,不论是爱屋及乌,还是真诚相待,他爱上了江涓涓,还想听她那未讲的故事,一个 28岁女人身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返回加拿大之后的他,一直在盘算攒够江涓涓的移民申请和将来上大学读书的学杂费。当然,小说的结局是冷酷的,塔米的热情没有赢得刘颉明的爱,一句“她是我的亲人”,彻底地将塔米的爱情憧憬击碎,塔米瞬间泪崩。但篇末的刘颉明向塔米提出约会,又让人怀疑起刘颉明将来与如“花”的江涓涓、如“树”的塔米相处的模式,是否这种暧昧的情感能够维持长久?原乡的魅惑引力和在地的实在生活之间的情感天平,在张翎的小说中,总是那么不平衡,永远在摇摆,摇摆出来的就是小说人物心中的真情实感,隽永。

 

三、结语

 

Robin Cohen认为“对原乡的历史、乡土、事迹存有集体的记忆与迷思,有着强烈的族群意识,对同族之人怀有同理同志情感,跟归化社会关系对峙紧张,但也能开展正面的生活”。文学即人学,因为文学终是反映生活、表现人物形象的语言艺术,而百年来的北美移民文学涌现出水仙花、谭恩美、汤婷婷、白先勇、张系国、李黎、陈若曦、严歌苓和张翎等一大批优秀的留学 /移民作家,虽然他们作品的主题、艺术的形式有着代际的差异,但其中关怀人性,关注人性,这种人学视野是一以贯之的。像张翎《玉莲》(2001)里面命运多舛的温州乡下姑娘玉莲的保姆生涯、远嫁青海、突逢巨变的人生,着实令人唏嘘不已。《恋曲三重奏》(2002)中曾经的电视台主持人王晓楠在大陆的恋爱故事、定居北美过程中的移民故事,以及与工人章亚龙之间的情感纠葛,特别是张翎惯用的开放式的结尾,都让我们感受到她在她方叙事的能力和魅力。当代华语文坛,张翎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金  进

2020年5月12日

 

(金进,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世界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导语摘要

    《向北方》收录了张翎《雁过藻溪》(加长版)、《向北方》、《尘世》等代表作。张翎擅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跨界故事, 表现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在冷峻苍凉的笔调中,张翎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宽容和关爱。

    《雁过藻溪》:末雁从小被母亲疏离,在一次主动示好中看见了母亲“眼角那一丝来不及掩藏的厌恶”,这一丝厌恶对末雁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从此她的人生开始踏上了逃离之路……数十年后末雁为了安葬母亲的骨灰带着女儿重返母亲的故乡 ,她一点一点地挖掘出当年的真相,五十年间母亲如同冰山的沉默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秘密又是如何改变了母亲的一生?母亲为什么选择了沉默?坚冰般的沉默对末雁的一生又造成怎样的伤害?三代女性之间又发生怎样相似的轮回?……

    《向北方》:逃离,逃离,不断地逃离。只有逃离才能摆脱让人窒息的生活,只有逃离才能忘掉失败、糟糕透顶的人生,逃向那看得见北极光的地方……婚姻失败的陈中越开始踏上了向北方的逃离之路……在北方遇见了失聪的尼尔及尼尔的母亲达娃。相对于南方的精致细腻,北方又是一种怎样的气质?藏族女子达娃是如何在北安大略印第安领地里与险恶的生存环境苦苦相搏?在这神奇陌生粗犷美丽的土地上又会发生怎样迥异于南方的故事?

……



作者简介

    张翎,浙江温州人,著名海外华文作家。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现定居于多伦多市,曾为美国和加拿大注册听力康复师。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代表作有《雁过藻溪》《劳燕》《余震》《金山》等。


    小说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榜、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台湾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重大文学奖项。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节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目录

雁过藻溪/1


尘世/193


玉莲/267


恋曲三重奏/297


向北方/371



内容摘要

    《向北方》收录了张翎《雁过藻溪》(加长版)、《向北方》、《尘世》等代表作。张翎擅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跨界故事, 表现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在冷峻苍凉的笔调中,张翎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宽容和关爱。


    《雁过藻溪》:末雁从小被母亲疏离,在一次主动示好中看见了母亲“眼角那一丝来不及掩藏的厌恶”,这一丝厌恶对末雁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从此她的人生开始踏上了逃离之路……数十年后末雁为了安葬母亲的骨灰带着女儿重返母亲的故乡 ,她一点一点地挖掘出当年的真相,五十年间母亲如同冰山的沉默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这秘密又是如何改变了母亲的一生?母亲为什么选择了沉默?坚冰般的沉默对末雁的一生又造成怎样的伤害?三代女性之间又发生怎样相似的轮回?……


    《向北方》:逃离,逃离,不断地逃离。只有逃离才能摆脱让人窒息的生活,只有逃离才能忘掉失败、糟糕透顶的人生,逃向那看得见北极光的地方……婚姻失败的陈中越开始踏上了向北方的逃离之路……在北方遇见了失聪的尼尔及尼尔的母亲达娃。相对于南方的精致细腻,北方又是一种怎样的气质?藏族女子达娃是如何在北安大略印第安领地里与险恶的生存环境苦苦相搏?在这神奇陌生粗犷美丽的土地上又会发生怎样迥异于南方的故事?


……



主编推荐

    张翎,浙江温州人,著名海外华文作家。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现定居于多伦多市,曾为美国和加拿大注册听力康复师。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代表作有《雁过藻溪》《劳燕》《余震》《金山》等。

    小说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榜、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台湾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重大文学奖项。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节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精彩内容
雁过藻溪

 

︱一︱

 

女儿灵灵考入多伦多大学商学院不久,李越明就正式向妻子宋末雁提出了离婚的要求——那天离他们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只相差了一个半月。

其实在那之前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越明早已不上末雁的床了。末雁知道越明在掐着指头计算着两个日期,一个是两人在同一屋檐下分居两周年的日期,一个是女儿灵灵离家上大学的日期。随着这两个日期越来越近地朝他们涌流过来,她感觉到他的兴奋如同二月的土层,表面虽然还覆盖着稀薄的冰碴,底下却早蕴藏着万点春意了。她从他闪烁不定欲盖弥彰的眼神里猜测到了他越狱般的期待。在他等待的那些日子里,她的目光时常像狩猎者一样猝不及防地向他扑过来。速度太快太凶猛了,他根本来不及掩藏他的那截狐狸尾巴,就被她逮了个正着。看到他无处遁逃不知所措的狼狈样子,

她几乎要失声大笑。

她恨他,有时能把他恨出一个洞来。

她恨他不是因为离婚本身,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理由离婚。

越明是个教书先生,一直都是。年轻时教小学生中学生,现在教大学生研究生。越明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先在清华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得了博士学位。越明一辈子除了插队那几年吃过一点小苦头,都是中规中矩地接受着好的教育,过着相对安逸稳妥的日子。

越明在外头并没有时髦人所谓的红颜知己。越明一生也难得有一两桩能在朋友圈子里引为笑谈的男女轶事。越明不爱运动,不爱看电视电影,也没有这个年龄在海外事业有成的男人通常都有的诸如钓鱼打牌做网虫等的嗜好。越明是一个基本按点回家的男人。越明甚至没有几个略微亲近些的同性朋友。一桩婚姻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非得散伙不可,其解释只有一个:这桩婚姻像一只自行发霉的苹果,是从芯里往外烂,烂得毫无补救,兜都兜不住了。这种烂法让末雁不能像市井悍妇那样提着裤脚叉着腰当街叫骂丈夫负心,这种烂法当众表明了一个男人宁愿孤独冷清至死也不愿和一个女人待在一片屋檐下的决绝,这样的烂法宣布了末雁彻头彻尾的人老珠黄缺乏魅力。

感恩节那天晚上,灵灵用假期打工的钱,请爸爸妈妈去“红龙虾”餐馆吃了一顿饭。大人之间可以讨论的话题极为

有限,饭就吃得有些乏味起来。吃到一半,灵灵突然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看你们这个样子,不如就离了吧,我没事的。只是以后要搬得越远越好。好爸爸还住多伦多——爸爸换个大学不好找工作。妈妈可以搬到温哥华,反正联邦政府环境部在温哥华也有分部。这样我就可以在多伦多过夏天,在温哥华过冬天了。要是你们再结婚就更好了,我一下子能有两副爸爸妈妈了——比别人多出一倍呢。”

看着女儿满不在乎的神情,末雁和越明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觉得在加拿大长大的女儿,和国内那些同龄女孩子相比,似乎是太成熟了,又似乎是太憨嫩了——倒是放下了心。

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了律师去办。几年里存下的退休金,两人各拿了自己名下的那一份。车子也是一人一辆。只有房子略微麻烦一些。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个口碑不错的房地产经纪人,前后其实也就花了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卖出去了——净赚了六万加币。卖房所得的钱,在银行和律师手里走过了一圈,就一分为二地归入了各自的账户。灵灵在越明任教的大学里读书,享有子女学费优惠,又得了一笔奖学金,正好抵了余额学费。剩下的,无非是些住宿吃饭穿衣的开销。半年跟爸住,半年跟妈住。跟爸住时由爸负担,跟妈住时由妈负担。没有子女监护权的混战,也没有赡养费的纠纷,事情就很是简单明了。

卖了房子,越明搬进了一位回香港休年假的同事空出来的房子,末雁却在自己上班和灵灵上学的中间地段,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公寓单位。灵灵暂时挤在同学的宿舍里,等父母各把房子整理好了再决定跟谁住。三人一时作鸟兽散。

末雁是个从家里搬出来的。

搬家那天,越明替末雁雇了搬家公司。大件家具,都给了末雁。剩下的无非是一些日用物件,越明也都尽量让末雁先挑。客气谦让的样子,仿佛不过是送末雁出一阵子差而已。前来帮忙的朋友见了,忍不住问末雁:“那吵翻了天的都没离,你们离什么呢? ”末雁忍无可忍,终于将保持到后的一抹淑女形象蚊子似的捻灭了,随手抓起一个花瓶,朝着越明的汽车砸去。“好你个李越明,天底下的好人,都让你做完了。我就成全你吧。”众人哪里拦得住?车尾早砸出一个弯月形的坑来。

越明不说话,只蹲下身来,捡地上的花瓶碎片。一片一片的看得末雁很是无趣,想说句什么话,搜肠刮肚,终无所得,只好讪讪地坐进了搬家公司的车。车开出去,看见自家那幢红砖房子在反光镜里越变越小,变成了一个小红点,后消失在一片混杂的街景里头,心想这些年里听了好多关于离婚的恐怖故事,大概多是夸大其词的。十几年里经营起来的家,拆起来,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样麻烦。

搬进单身公寓的当晚,末雁就梦见了母亲。

“小改,小改。 ”

母亲在窗外轻轻地叫她。

末雁出生在一九五二年初。江南的土改比北方解放区晚了许多,母亲怀她的时候,正赶上老家土改,所以就给她取名叫“小改”——末雁是她上大学以后自作主张改的名字。末雁站起来,推开窗,一眼就看见母亲站在窗前的那棵大枫树底下。月色黄黄的,照得枫树叶子一团团一簇簇的,仿佛是一只只愤怒的拳头。母亲走了很远的路,鞋面上有土,脸上有汗,两手在灰布衬衫的袖子里不停地蠕动,嘴唇抖抖的,半晌才扯出两个字来,是“藻溪”。末雁正想问藻溪怎么了,母亲突然低了头,转身就走。脚步窸窸窣窣的,走得飞快,末雁追了三条街也没追上,却把自己追醒了——方知是南柯一梦。双手捂着胸,心跳得一屋都听得见。急急地起了床,打开窗,窗外果真有一棵蔫蔫的枫树,树影里漏下来的,果真是一片黄不黄白不白的月光——却是无人。

便知道是母亲催她回家了。

 

︱二︱

 

末雁的母亲黄信月,是浙南苍南县藻溪乡人。那个名字听起来有几分诗意的小乡镇,在几十年前却只是一个纯粹的乡下地方。黄信月是在土改那年离开藻溪,来到温州城,后来认识并嫁给了末雁的父亲宋达文,从此就长住在温州城里,再未回过藻溪老家。

宋达文是大名鼎鼎的三五支队刘英手下的干将,解放后做过任温州地委宣传部部长,后来又升任了地委副书记。在温州那么个小地方,也就算是个大官了。

在认识信月之前,宋达文已经有过两次婚史了。次是个童养媳,自从他离家入了队伍之后,连年没有音信,他父母就认了那个女人做干女儿,夫妻的情分自然就有名无实了。第二个妻子是他戎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