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通义
  • 中国文化通义
  • 中国文化通义
  • 中国文化通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化通义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6.52 4.5折 59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中华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71312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28549579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中国文化的传统与新生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她产生至现在的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虽然经历了人类文明的多次蜕变,但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面貌,独特的风采,充满了内在的顽强生命力。

人类文明的演进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并不是一条直线;同样,中国文化在她延续发展的几千年里,也曾遭受过多次挑战。一是汉末佛教的东传;二是近代西学的输入;三是“五四”前后东西文化的猛烈撞击;四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四次巨大的历史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我反省,试图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期,寻找自身生存的动因,以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这种自我反省显示了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适应能力,显示了中国文化自身的智慧和聪明。

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的东传,曾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鼎盛时期,外来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封建社会自身所具有的调整能力,雍容吸纳,故异质文化的相互冲突未能造成对中国社会本身的冲击,它多是在精神层面引起不同反响,从而造成对原有文化信仰的歧异。但不久也就趋于同一。经过五六百年的时间,佛教文化才融入中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近世的西学东渐,却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的。由于西方文化含有近代的内容,同时又是伴随着武力冲进中国大门的,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正值衰落时期,因此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西方文化的输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震撼,远非汉末佛教文化输入之可比。它对于当时羸弱的中国,比佛教的输入更具有挑战性。它的影响及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使中国封建社会自身所具有的调整能力完全失去了主动性,致使“五四”前后,中西文化的论争异常激烈,并越出了以往精神层面的界限。随同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中国文化迎接了一次火与血的考验。

在近代风云变幻的世界大潮中,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而作为反映这种社会变化的中国文化,则处在更为艰难的历史环境中,试图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从“五四”至新中国诞生的三十年间,中国文化经历了自身发展历史中艰难的岁月。她步履维艰地承受着各种失败所归咎给她的历史罪责,甚至遭受“全盘西化”这一历史幽灵所强加给她的“打倒孔家店”“扔进茅厕”“废除汉字”一类的种种羞辱。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从反面更加激励了中国文化自身的调整与更新。同时,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也开始认识到:无论爹娘怎样丑陋,毕竟还是自己的爹娘。抛弃爹娘,就等于抛弃了自己。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抛弃,而在于改造。因为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和心理积淀,并非想抛弃就抛弃得了的。那种“自虐”式的文化立场和一切不如人的想法以及“全盘西化”思想,即是想抛弃的家业,重蹈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历史覆辙。的确,要想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如同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总和。它代表或反映了创造者的心灵和智慧。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文化有如明珠和彩虹,她楚楚动人,何丑陋之有?当然,这样说也并非为自己的文化护短。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毫无例外地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人文等环境中生成并发育的,因此它们必然带有生成发育过程中各种特定条件的历史局限和历史烙印,因而也就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中国文化自然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她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浸润下生成并发育起来的,她的缺点和不足是与封建社会的历史特征相联系的。因此,那种以为中国文化一切都好,现代的一切都是“古已有之”,从而拒绝接受外来先进文化的关门主义、复古主义,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巨大障碍。

实际上,迄今为止,中国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挑战,还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巨变。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世界上出现台电子计算机起,仅半个世纪的时间,人类便实现了用机器代替一部分人脑功能的奇迹;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通过人工重组基因的方法引导生命体的遗传方向,这将预示着人类自身生命的高级嬗变;试管婴儿的出现则突破了人类传统的生育功能及由此带来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失范;新能源技术及空间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人类向宇宙深处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地球文明向宇宙文明的演进。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科技发展,纳米技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诸如此类的所谓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及产业革命,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广阔空间,这才是真正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必经阶段,而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仅仅限于自然界,它的发展总是和文化深层的现代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理、道德法律等人文领域的文化发展相结合、相联系的。在这些方面,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就需要调整、改造、提高,以融进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因此,中国文化所面临的任务,不是向后看,去留恋昔日的乡土田园诗情;而是要向前看,去认识和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解决这个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那么这个文化也只能成为博物馆中的古董或陈列品,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至今刚走过一个世纪,而欧洲的封建社会解体如果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也就是说,中国所经历的近、现代历史进程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因此,它的文化的近、现代程度也就自然比西方文化的近、现代程度弱得多。这就如同经济技术的发展一样,文化的现代化总需要有一个过程。慢了不行,急了也不行。慢了就会贻误时机,急了就会多走弯路。文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是孪生兄弟,它们往往是在一个水平上同步进行的。因此,任何超前或滞后的想法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某种病痛。而文化发展中的急躁和痴呆,都是基于超前或滞后的文化心态,也都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本身缺乏全面的了解。认为我们的文化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就是不识中国文化为何物。反之,读了几本中国书,就以为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全貌,认为自己的文化一切都好,甚至拒绝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思想,这即是患了文化的痴呆症。

我们主张对中国文化做全面的了解,对她的优点、缺点,短处、长处,过去、现在,形式、内容,等等,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这样就不至于在文化讨论中人云亦云或哗众取宠。因此,无论是倡导中国文化的复兴,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还是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或是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人的民族文化意识;等等,都与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涉及面极广,材料也极其丰富。自“五四”以来,讨论中国文化的文章、专著亦有汗牛充栋之势。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热潮复起,文化讨论的文章如雨后春笋,文章之多,亦可数以百万计。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文化讨论虽趋于平静,但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文化心理、人际关系、价值取向、道德风俗、人文导向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人们又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在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再一次新的认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新的文化热潮必将兴起。

为此,我们为读者献上《中国文化通义》这部小书,以企盼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期待中国文化接受现代化的洗礼,早日在神州大地上复兴。

李中华

二○一九年十二月



导语摘要

《中国文化通义》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李中华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贯通文史哲的全新视角解读中国文化,揭示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李中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由其领衔修订的《中国哲学史》成为北大和诸多大学的必修教科书。著有《冯友兰评传》、《谶纬与神秘文化》、《中国人学思想史》(主编)、《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主编)、《魏晋玄学史》(合著)、《中国儒学史》(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目录

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多种文化源头的汇合 / 003


二、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的“中国” / 013


三、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 018


四、中华民族的构成与融合:多民族融合的民族共同体 / 023


五、中国的语言与文字:民族智慧的载体 / 028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宗教:人间性的多神宗教 / 043


二、哲学:重人生智慧 / 053


三、文学:现实与浪漫 / 062


四、政治:内圣外王与阳儒阴法 / 072


五、宗族家庭与宗法社会 / 082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


一、人生价值观:重道德、重群体 / 095


二、自然价值观:天人合一 / 102


三、道德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 111


四、知识价值观:反省内求、重直觉 / 149


五、经济价值观:德本财末、重农抑商 / 158


六、审美价值观:美善统一、情景相即 / 169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统一性:多元统一、文化认同 / 184


二、连续性:未曾发生断裂 / 191


三、非宗教性:道德理性化 / 199


四、泛道德性:德治、礼治、人治 / 205


五、内倾性:人性自足 / 214


六、中庸和平:道德约束 / 223


七、乡土情谊:凝聚力 / 233


第五章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及影响 / 246


二、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影响 / 256


三、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 263


四、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及影响 / 279


第六章 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


一、夷夏之辨的民族心理意识 / 291


二、儒佛之争的文化立场 / 302


三、明清禁教与西学的早期输入 / 313


四、晚清的传统与西化之争 / 325


五、东西文化论战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341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反思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起因与特点 / 361


二、对“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的再思考 / 375


三、对“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历史考察 / 385


四、中国文化与当代新儒家 / 396


五、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 401


六、中国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405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意义


一、“文明以止”的人文精神 / 411


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 419


三、“和而不同”的共生哲学 / 429


四、“趋时适变”的生存智慧 / 438


五、“生生日新”的维新理念 / 449


六、“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 / 459


后记 / 47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通义》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李中华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贯通文史哲的全新视角解读中国文化,揭示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主编推荐

李中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由其领衔修订的《中国哲学史》成为北大和诸多大学的必修教科书。著有《冯友兰评传》、《谶纬与神秘文化》、《中国人学思想史》(主编)、《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主编)、《魏晋玄学史》(合著)、《中国儒学史》(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精彩内容
 中国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这块古老、广衰的土地上萌芽、成长、繁衍、承传。它有如蜿蜒奔腾的长江和黄河,源于亘古高山,流向万里平野,气势磅礴而雄浑,内涵深远而博大。虽然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的稳定因素,深藏着异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与个性。这些特点与个性都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的土壤里生
长发育出来的,不了解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产生的根源与环境,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多种文化源头的汇合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起于何地,始于何时?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化的起源,多以“中国文化西来说”立论。
法国著名历史考古学家拉克伯里专门著有《中国古代文化西源说》(WestOriginoftheEarlyChineseCivilization)一书,认为中国文化起源于西亚细亚,从而断定汉族为巴克族(Bak)。他认为上古的汉族即巴克族,经过中国的西北,渐次侵入中国。所谓Nakhunte即NaiHunTi(黄帝)是巴克族的一
个酋长,率其族人,经中亚入中国西北地区,至黄河南折,建立部落,并死于甘陕交界之地。拉克伯里把黄帝、神农氏、庖牺氏等均说成是巴比伦人,其目的在于论证中国古代文明源于西方。1920年至192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聘请瑞典人安特生对华北地区进行考古发掘。他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系统地提出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是由中亚和南俄罗斯移入的欧罗巴文化。在其所谓的根据里,仰韶村出土的陶器,与欧洲新石器时代后期
的陶器相一致,并且与中亚的安诺、北部希腊,以及加里西亚、特里波里等地区的彩陶分布相一致,由此得出中国的仰韶文化乃是欧洲经中亚传入中国的。此外还有美国学者亨廷顿、
苏联学者列·谢·瓦西里耶夫、日本学者秋泽修二等,也都在同一个意义上鼓吹“中国文化西来说”。
与此同时,“五四”时期出现了与封建“泥古派”相对立的近代疑古思潮。胡适认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应以《诗经》为最早文献,主张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个字可以信的”。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即是把西周末年(公元前八世纪)作为“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并宣称应该首先“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在胡适影响下,以顾顿刚、钱玄同、罗根泽、吕思勉、童书业等人为代表在学术界掀起具有重要影响的疑古思潮。在历史文化的起源上,他们断定殷周前的古史都是春秋战国时的学者为了论证其政治主张而凭空编造出来的。因此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人物,如“三皇”“五帝”等均属神话,甚至连夏朝的存在也都予以否定。这样,司马迁在其《史记·五帝本纪》中,对先秦以来关于中华民族源头的种种看法所作的记述,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后推迟了两三千年。因此“炎黄子孙”“五千年中华史”等传统的说法发生根本动摇,而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问题更陷入鸿蒙迷离之中。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尤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
间中国考古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猛烈地冲刷着“欧洲中心”论所鼓吹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同时,疑古思潮所断定的中国古史上限也逐渐被否定或重新修订。
中国悠久而古老的文明,是从原始社会中缓慢地孕育出来的。然而,原始社会的许多因素,又以这样或那样改变了的形式,掺杂在文明社会中,因此造成了二者在时间上难以断析的复杂而困难的局面。司马迁在其《史记·五帝本纪》中也因这种困难而对他那个时代就流传着的远古传说持一种犹豫的态
度。他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P3-5

媒体评论

中华文化虽历经多次蜕变,却依然体系完整且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前语境下,中国文化仍然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书作者以中西比较的视角探寻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基本价值,以辩证的方法分析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多维度地阐释了中华文化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和智慧,以负责任的态度对中华文化的前景做出了展望。全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立论公允,通俗而不失学术性,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中国好书”2020年3月榜 推荐语

 

《中国文化通义》纲目清晰,节奏明快,内容丰富,立论公允,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化自身的智慧,辩证看待中国文化的优劣,侧重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审美价值,重视阐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全书立论高远、视野宽广、材料丰赡、论证得当、思想深沉、学术厚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郭齐勇
 
本书以高屋建瓴的态势,通过纵贯与横摄的方法为我们展示出了中国文化丰富的内容和特色。作者在拒斥“自虐”式的文化立场的同时,对家珍主义、自满自大的文化“痴呆症”也给予了高度的警惕。我们有理由真诚地感谢本书的作者,正是他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懂得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的事实。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林宏星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文化通义》一书,从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中来审视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系统讲述中国文化的历史起源、基本要素与价值系统,清晰勾画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精神、现代意义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考察,商量旧学,培养新知,表现出深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该书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和新世纪“国学热”深刻反省与总结,既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智慧、气质和神韵,又预见了新的中国文化热潮的兴起,是近年来中国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特聘教授 朱人求
 
《中国文化通义》乃李中华先生博大宏通之作,其胜义在学、在识,更在其精神。遥想百年之前,青年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演讲《东西方文化与哲学》,呼吁当此世界文化过渡之时代,中国应振兴阳刚乾动之精神,探索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之新路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书院应运而生,举办意义深远的文化讲习班,即由梁漱溟先生开讲。李中华先生秉承燕园之遗风,亲预文化书院之盛事,于此中国文明、世界文明面临大变局之际,作《中国文化通义》,述往事,通其道,思来者。世之君子,揽此斯文,必将闻风兴起,振奋而有所为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刘梁剑
 
 
 
《中国文化通义》是李中华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多维度地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与特质,而且将之放在古今、中西的大格局下来考察,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普及、宣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本书全面而不失精要、平淡而不失深刻,立场鲜明、评价公允,学术与普及并重,着重揭示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内涵,娓娓道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任蜜林
 
 
李中华教授的《中国文化通义》一书,以“通”命名,其义大概可从四方面言之:一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和畅平正,该书既可为初学入门者了解中国文化之阶梯,亦能为专业人士研习之所资;二是作者通悉诸子百家之哲思,故能在析理时左右逢源,切中中国文化之腠理;三是全书内容通贯上下,上自叙述中国文化的源起,下至反思中国文化的现代命运和现代意义;四是作者有着通达的文化观念或审视文化的态度,作者并非是在为中国文化作赞歌,而是“不虚美,不隐恶”,在知古鉴今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书中精见迭出,不由深厚之累积,不能为此通人之论。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刘增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