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丽宏给孩子讲古诗词:风物与意象
  • 赵丽宏给孩子讲古诗词:风物与意象
  • 赵丽宏给孩子讲古诗词:风物与意象
  • 赵丽宏给孩子讲古诗词:风物与意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赵丽宏给孩子讲古诗词:风物与意象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1.5 4.0折 29 全新

库存248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丽宏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01615650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28529083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著名诗人赵丽宏集40年诗词研读心得,专门根据孩子对古诗词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精心遴选而成的诗词解读文本。

图书不以单首诗词解读为纲,分别以诗源管窥、意象典故、四时风物三大主题为线,围绕不同的二级主题进行贯穿时空的综合解读和赏鉴,所谈对象涵盖了诗、词、曲各类古典文学样式,力求帮助孩子脱离单纯的诗词记忆,学会用专题研究的方法,运用综合思维能力欣赏、品鉴古典诗词,将知识转化为审美,进而内化为人生素养,真正教给孩子综合读鉴诗词的眼光和钥匙。



作者简介

赵丽宏,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


出版著作80余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意、日、韩等文字。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散文奖、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13年国际诗歌大奖——斯梅德雷沃城堡金钥匙奖、2019年罗马尼亚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大奖等30多种国内外奖项。代表作有《童年河》《渔童》《黑木头》《战马蜂》等。《与象共舞》《顶碗少年》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目录

(一)诗源管窥


古老的《诗经》还活着


千岁之忧


《龟虽寿》


悠然见南山


参星和商星


《八至》和六言


风雪夜归人


《黄鹤楼》


莫说宋诗味如蜡


《水龙吟》


《天净沙》


(二)人生如雁


莼鲈之思


人生如雁


杜鹃啼血


流水和白驹


片时春梦行千里


红豆诗


花非花


梧桐更兼细雨


天香云外飘


古人咏柳


花柳本无私


唐人咏梅


梅花天地心


说荷


秋波


白云苍狗


(三)四时风物


早春消息


池塘生春草


春在溪头荠菜花


心静自然凉


逢秋不悲


怀念雪


守岁


爆竹、屠苏和桃符


光明元宵


中秋吟月


望星空


野渡无人


蛙鼓声声


促织之鸣


就是那只蟋蟀


葡萄之咏



山茶吟


青出蓝


附:*中小学必背古典诗词



内容摘要

著名诗人赵丽宏集40年诗词研读心得,专门根据孩子对古诗词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精心遴选而成的诗词解读文本。


图书不以单首诗词解读为纲,分别以诗源管窥、意象典故、四时风物三大主题为线,围绕不同的二级主题进行贯穿时空的综合解读和赏鉴,所谈对象涵盖了诗、词、曲各类古典文学样式,力求帮助孩子脱离单纯的诗词记忆,学会用专题研究的方法,运用综合思维能力欣赏、品鉴古典诗词,将知识转化为审美,进而内化为人生素养,真正教给孩子综合读鉴诗词的眼光和钥匙。



主编推荐

赵丽宏,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

出版著作80余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意、日、韩等文字。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散文奖、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13年国际诗歌大奖——斯梅德雷沃城堡金钥匙奖、2019年罗马尼亚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大奖等30多种国内外奖项。代表作有《童年河》《渔童》《黑木头》《战马蜂》等。《与象共舞》《顶碗少年》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精彩内容

《莼鲈之思》

秋风起兮佳景时,

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

恨难得兮仰天悲。

——【晋】张翰《思吴江歌》

因为思乡,怀念家乡的美食,竟然辞官回乡,这是历史上真实的事。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人。据《晋书•张翰传》记载,身在洛阳的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张翰是个才子,诗书俱佳,写江南的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写诗称赞:“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不过,张翰留名于世,还是因为莼菜和鲈鱼。关于“莼鲈之思”,他自己有诗为证:“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是他在洛阳思念家乡时发出的慨叹。这“莼鲈之思”,后来有很多人在诗中提及。把思念故乡的情感,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确实诗意盎然。

唐人诗中,以莼菜鲈鱼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很多。崔颢有七绝《维扬送友还苏州》:“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白居易《偶吟》:“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有趣的是,中国的“莼鲈之思”,在唐代竟然还传到了国外,当时日本平安朝的国君嵯峨天皇,曾拟张志和的《渔父词》,写了如下词句:“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这样的词句,较之唐人诗词,并不逊色。

唐人热衷莼菜鲈鱼,到宋代,诗人们似乎兴趣更浓。对张翰因思家乡美食而辞官返乡的举动,诗人们不仅理解,而且多加褒扬。辛弃疾的《水龙吟》中有名句:“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苏东坡也有妙句:“浮世功劳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欧阳修为张翰写过很有感情的诗:“清词不逊江东名,怆楚归隐言难明。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不少诗人因迷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来江南感受莼菜鲈鱼的美味,尽管这莼菜和鲈鱼的产地并非他们的家乡,但借题发挥,抒发一下思乡之情,也非常自然。陈尧佐:“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米芾:“玉破鲈鱼金破柑……垂虹秋色满东南。”陆游:“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词》中,有这样的描写:“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葛长庚的《贺新郎》更有意思:“已办扁舟松江去,与鲈鱼、莼菜论交旧。因念此,重回首。”去江南品尝一下莼菜鲈鱼,在那时似乎成了一种文人的时尚。

莼菜和鲈鱼,我也品尝过,两者其实很难同时吃到。莼菜状如荷叶幼芽,嫩滑爽口,并无特别的鲜味。我曾经和江南的朋友开玩笑说,喝下一碗莼菜羹,感觉是吃掉了一池荷叶。而张翰诗中所写的鲈鱼到底是什么滋味,我至今不能确定。鲈鱼的种类很多,有四鳃和二鳃之分,据说四鳃的鲈鱼现在已难得。我记忆中美妙的,是一种被称为“土布鱼”,又称“塘鲤鱼”的小鱼。这种鱼,据说也是鲈鱼的一种。四十多年前,我在太湖畔当学徒做木匠,吃过当地人用这种小鱼炖鸡蛋,味道无比鲜美。在饥贫交迫的日子里,这是一道让我无法忘怀的美食。我想,张翰当年怀念的鲈鱼,应该是这样的美味吧!

《春在溪头荠菜花》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鹧鸪天》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这是辛弃疾《满江红》中的两句词,把春三月的气象写得气韵十足。举头满眼春色,千峰万岭皆绿,以这样阔大的气势表现春色,体现了这位豪放派诗人的风格。不过,我更喜欢他另一首写春光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是一幅描绘春景的工笔画,有远景,有近景,有天籁声色,也有人间烟火。让人读而难忘的,是末一句:“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天的脚步,就落在溪边那些不起眼的小小荠菜花上。在乡间,我见过河畔路边的荠菜花,那是米粒大小的白色野花,星星点点,可亲可近,它们在使我感受春色降临的同时,很自然地想起辛弃疾的这句词。古人写春天的诗词中,“春到溪头荠菜花”是动人的诗句之一,如此朴素平淡,却道出了春天铺天盖地而来的魅力。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辛弃疾的《鹧鸪天》有异曲同工之妙。韩愈诗中写的是春天的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此诗中,妙一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中,绿草悄然萌发细芽,远看一片青翠,近处却看不真切,若有似无,撩人遐想。韩愈认为,这样的乡野草色,远胜过京城烟柳。

古人咏春,注重自然细节的变化,辛弃疾的“荠菜花”,韩愈的“草色”,都是成功的范例。春风中,天地间万物复苏,到处是生命的歌唱,在古老的《诗经》中,已能听到诗人在春色中抒情:“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春日来临时,花木葳蕤,百鸟鸣唱,一派生机盎然。宋人姜夔游春,被麦田中的绿色陶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唐人李山甫咏春景,也写得有趣:“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这是清明时节的风景。朱熹的《春日》中有名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是春深似海的景象了。

李贺也曾被春天的美景陶醉,他的七绝《南园十三首》写得优美细腻:“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诗中写到春水、乳燕、蜜蜂、花、鱼,意象缤纷,春意灵动。

古人的咏春诗中,有不少写人和自然的交融,这又是另一番情韵。杜牧的《江南春》,可谓妇孺皆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中,自然美色和人间风景在春日烟雨中融为一体,犹如一幅彩墨长卷。清人高鼎的《村居》,也是写春景,却是另一种风格的风情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青绿山水中,孩童在柳烟中奔跑,风筝在蓝天上飘飞,春天把生机和欢乐带到了人间。

《爆竹、屠苏和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关于春节的古诗,现代中国人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写得热闹生动,有新年的欢乐气息,也有请新的含义,因此在民间广为传颂,历经百代而难被人遗忘。

王安石这首诗中,出现三个和春节有关的具体意象:爆竹、屠苏和桃符,这与中国人过年的习俗有关。爆竹,是发明了火药的中国人的一个创造,过年放爆竹的习俗,千百年来延续至今,是中国人除旧迎新的特殊方式。除夕夜,新年钟声敲响时,中国大地上四面八方响起的鞭炮声,也许是地球上热闹的声音。春节早晨起来,地上到处可见鞭炮的残屑。记得很多年前,我曾为《文汇报》的春节画刊题诗,其中有幅版画,画面无人,只有农家院门,门上贴着红春联,门前一地鞭炮的碎屑。我的诗句写些什么已经淡忘,但那画面还清晰地记得,这画面的含义,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一看就知道是过春节。这幅画的情景,其实可以用古人的诗句来描绘:“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这是唐代诗人来鹄的诗句。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也有一首七绝写春节放爆竹,写得比王安石热闹得多:“纷纷灿烂如星陨,??喧豗似火攻。”关于爆竹,范成大的《爆竹行》写得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范成大诗中的“爆竹”,是将竹竿在火中烤热后击地爆炸,发出“雷霆吼”,这是真正的“爆竹”。用纸和火药制鞭炮,大概是后来的事情了。

王安石《元日》诗中写到的“屠苏”,一说是指酒,屠苏酒,据说是用一种叫屠苏的草浸泡的酒,只是现在无人知晓屠苏草为何物,有人认为这就是江南一带的茅草。也有另一种说法,屠苏,是一座草庵名,有人在庵中浸泡成药酒,能健身强骨,此酒便被称为屠苏酒。古时,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喝屠苏酒,先幼后长,轮流敬酒,老的长辈总是后喝。苏子由晚年诗中曾写道:“年年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描写的就是这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桃符。桃符,是画着神像或写有神像名字的桃木板,也就是门神。正月初一清晨,将桃符挂在门上迎新避,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到后来,其实是用写在红纸上的春联替代了古时的桃符。王安石这句诗,近代很多人有想象力丰富的解读,说这是指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表现了诗人鼓吹改革的新进思想。这样的解读,联系王安石的身世经历,不算牵强。不过,我还是在这首诗中更多感受到迎接新春的欢悦。

陆游的七绝《除夜雪》,写的也是除夕夜守岁迎春节:“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诗中所涉,正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屠苏和桃符。窗外大雪纷飞,诗人独自在屋里喝酒写春联,迎接新年来临。这首诗,没有《元日》的欢庆气氛,却是过年时一个寂寞文人形象的生动写照。

……



媒体评论

诗,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源头。赵丽宏首先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歌有气魄又饱含深情。能从诗人的角度为孩子讲诗,更有独到的见地。所谓“诗无达诂”,赵丽宏的解读兼及了雅兴、情调、智慧、境界、格调等多个层面,值得一读。

                     ——曹文轩(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主编,北京大学教授)

 

诗人是*懂诗人的。在赵丽宏这本书中,我们听到了一位当代诗人穿越时空与千百年来那些伟大诗人的精神对话,听他们讲诗词的精义,谈生命的意义,论生活的要义。心有灵犀, 妙不可言。这是一堂精致的诗词课,更是一堂精彩的美学课和人生课。

                     ——朱永新(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