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25.44 5.1折 ¥ 50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冯友兰 著 涂又光 译 薛晓源 绘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7818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28499296
上书时间2024-10-19
自序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余著此书,于史料选材,亦既勉竭绵薄矣,复得借重布德博士(Derk Bodde)之文才,何幸如之。西方读者,倘觉此书易晓,娓娓可读,博士与有力焉;选材编排,博士亦每有建议。
本书小史耳,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欲知其详,尚有拙著大《中国哲学史》,亦承布德博士英译,又有近作《新原道》,已承牛津大学休士先生(E.R.Hughes)英译,可供参阅。本书所引中国原著,每亦借用二君之英译文,书此志谢。
1946至1947年,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访问教授,因著此书。此行承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乘此书出版之际,致以谢意。该校东方学系师生诸君之合作、鼓励,亦所感谢;该系中文副教授布德博士,尤所感谢。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恒慕义先生(A.W. Hummel)为此书安排出版,亦致谢意。
冯友兰
1947年6月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本书为中国画报出版社“冯友兰哲学三史”系列的其中之一。《中国哲学简史》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此次出版,采用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涂又光先生的译本,配以薛晓源先生手绘的67幅古今中外哲学家画像,全新阐释了这部哲学经典。全书共二十八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全景式展现了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语言简明生动,又耐人寻味,洋溢着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七十余来,本书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也是让许多人受益终生的智慧经典。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不仅是哲学史上“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而且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他的哲学外旧内新,是对华夏先贤思想的再阐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称赞他是“真正的学者材料”。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三松堂自序》等。
薛晓源,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期刊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学术委员会委员、副巡视员。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编委,《中国书画》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3部学术专著,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专访。主编出版学术艺术图书500多种。专著《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2014年入选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兰西斯科·高锐先生创作肖像,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外交部的表彰。新作有《哲人神彩》等。
自 序
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农”
“反者道之动”
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入世和出世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及其关于各家起源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位教师
孔子和六经
孔子作为教育家
正名
仁、义
忠、恕
知命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个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兼爱
天志和明鬼
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和隐者
杨朱的基本观念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人性善
儒墨的根本分歧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的相对论
公孙龙的共相论
惠施学说、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道,无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处世的方法
政治学说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政治、社会哲学
情和理
获得幸福的方法
有限的观点
更高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关于“辩”的讨论
澄清兼爱说
辩护兼爱说
对其他各家的批评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六种术数
《洪范》所讲的五行
《月令》
邹衍
一套历史哲学
《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人的地位
人性的学说
道德的起源
礼、乐的学说
逻辑理论
论其他几家的谬误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法家的社会背景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历史哲学
治国之道
法家和道家
法家和儒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事物的原理
万物生成的“道”
万物变化的“道”
中和
庸常
明诚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秦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中国的统一
《大学》
《荀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的折中趋势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阴阳家和儒家的混合
宇宙发生论的学说
人性学说
社会伦理学说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对《春秋》的解释
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统一思想
孔子在汉代思想中的地位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扬雄和王充
道家和佛学
政治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
名家兴趣的复兴
重新解释孔子
向秀和郭象
“道”是“无”
万物的“独化”
制度和道德
“有为”和“无为”
知识和模仿
“齐物”
的自由和的幸福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
“风流”和浪漫精神
《列子》的《杨朱》篇
任从冲动而生活
情的因素
性的因素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学的一般概念
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道生的哲学
第二十二章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宗传达的宗系
义不可说
修行的方法
顿悟
无得之得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韩愈和李翱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
精神修养的方法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
事物的演化规律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颢的“仁”的观念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程颐的“理”的观念
处理情感的方法
寻求快乐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理
太极
气
心、性
政治哲学
精神修养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陆九渊的“心”的概念
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
“明德”
良知
“正事”(格物)
用敬
对佛家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对于新儒家的反动
孔教运动
西方思想的传入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战时的哲学著作
哲学的性质
人生的境界
形上学的方法论
本书为中国画报出版社“冯友兰哲学三史”系列的其中之一。《中国哲学简史》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此次出版,采用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涂又光先生的译本,配以薛晓源先生手绘的67幅古今中外哲学家画像,全新阐释了这部哲学经典。全书共二十八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全景式展现了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语言简明生动,又耐人寻味,洋溢着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七十余来,本书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也是让许多人受益终生的智慧经典。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不仅是哲学史上“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而且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他的哲学外旧内新,是对华夏先贤思想的再阐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称赞他是“真正的学者材料”。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三松堂自序》等。
薛晓源,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期刊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学术委员会委员、副巡视员。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编委,《中国书画》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3部学术专著,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专访。主编出版学术艺术图书500多种。专著《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2014年入选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兰西斯科·高锐先生创作肖像,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外交部的表彰。新作有《哲人神彩》等。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
凡此种种“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就连人生的概念本身,宇宙的概念本身,知识的概念本身,也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无论我们是否思人生、是否谈人生,我们都是在人生之中。也无论我们是否思宇宙、是否谈宇宙,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过哲学家说宇宙,物理学家也说宇宙,他们心中所指的并不相同。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当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至大无外”,所以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应当看做宇宙的部分。当一个人思想宇宙的时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
当我们思知识或谈知识的时候,这个思、谈的本身就是知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它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学家若要坚持在我们思想之前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他就在这里陷入了邪恶的循环,就好像我们竟有另一种能力可以用它来思想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用来思想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用来思想的能力,都是同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怀疑我们思想人生、宇宙的能力,我们也有同样的理由怀疑我们思想思想的能力。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
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Derk Bodde)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其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重要、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