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阐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阐释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51.96 4.8折 108 全新

库存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曙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53928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27947460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西方传统人学追寻“本体”的初衷乃是为了给人确立“安身立命之本”,结局却使人陷入“无家可归之境”。费尔巴哈开辟了以“我欲故我在”来终结“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传统的新方向,昭示了人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他终归未能贯彻到底而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次上。“感性直观本体论”的出场确实提供了发动一场人学革命的可能性,但费氏人本学绝不是这场革命的实现,更不是这场革命的完成。马克思人学革命是于存在论的根基处发动的,是人学史上发生的一次“存在论断裂”。马克思开辟了“直面生活”的存在论道路,“人的感性生活”构成了人成其为人的*本原的基础、*充足的根据、*后的原因。马克思人学本体论的出场是人学史上发生的一场“哥白尼革命”,它标志着实体本体论传统的“断裂”,标志着现代生成本体论路向的开启,标志着“我思故我在”的坚硬内核的瓦解,标志着“实体宰制生活”的基本建制的摧毁,标志着西方传统人学从此走向终结。



作者简介

陈曙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4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发表论文180余篇,转载复印80多篇次;多次荣奖省政府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2016年5月17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代表,应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目录

(一)中文著作
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4。
迟福林:《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
丁泽霁:《国外农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郭书田、刘纯彬等:《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和特色城镇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和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罗震东:《中国都市区发展:从分权化到多中心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张占斌主编《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张占斌主编《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张占斌、丁德章、黄锟主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张占斌、黄锟主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张占斌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方略》,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二)译著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
〔美〕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
〔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于占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美〕米尔斯:《城市经济学》,郝寿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威廉·奥弗霍尔特:《中国的崛起:经济改革正在如何造就一个新的超级强国》,达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美〕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刘世庆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英〕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三)报刊论文
白南生:《关于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第10期。
蔡昉:《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蔡昉:《加快城市化,培养新的消费群体》,《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第43期。
蔡继明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经济纵横》2007年第7期。
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地理研究》2002年第6期。
陈峰:《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规划研究》2004年第8期。
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当代财经》1999年第6期。
杜鹰:《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
段炳德:《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目标与战略需求》,《人民日报》2013年8月5日。
范剑勇、邵挺:《房价水平、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体系》,《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地理学报》2008年第10期。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地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高佩义:《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农村观察》1991年第2期。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第4期。
胡鞍钢:《论新时期的“十大关系”》,《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代经济》2010 年8 月(上)。
黄锟、楚瑞:《新型城镇化的人本诉求和保障措施》,《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22期。
纪睿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人口城镇化改革亟待破题》,《21 世纪经济报道》2013 年2 月22 日。
简新华等:《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当代财经》2013年第9期。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和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市规划》1987年第2期。
蓝海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3期。
李骏、顾燕峰:《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李扬:《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参考报》2013年1月4日。
李月、周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的文献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
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征》,《世界历史》1997年第5期。
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刘世锦:《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3月24日。
刘树成:《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4日。
刘志彪:《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
陆大道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舒圣祥:《农民岂能“被城市化”》,《中国产经新闻报》2010年9月16日。
〔日〕山田佐武郎:《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不平等》,《农业经济译丛》1986年第2期。
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八大弊端》,《城市问题》1999年第6期。
田雪原:《“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视角》,《人民日报》2011 年5月5日。
童驭:《我国城市管理中违背人本理念的现象分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0年第5期。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3期。
夏小林、王小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改革》2000年第2期。
郑秉文:《转型发展中警惕中等收入陷阱》,《杭州》2012年第8期。
周家来:《“城市病”的界定、规律与防治》,《中国城市经济》2004第2期。
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
朱蓓倩、高向东、陶树果:《新型户籍制度下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博弈研究——以上海为例》,《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朱守银:《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6期。
朱铁臻:《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经济界》2000年第1期。
邹一南:《城镇化的双重失衡与户籍制度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2期。

(四)外文文献
Au, C. and V. Henderson,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73,No.2,2006.
Banister, Judith and Jeffrey R. Taylor, China: Surplus Labor and Migr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 New Delhi, September, 1989.
B.R. Mitchell, P. Deane, Abstract of British Historical Stat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
Braudel et al., Labrousse. Histoire Economique et Sociale de la France, Vol.4,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7.
Capello, R.,“Recent Theoretical Paradigms in Urban Growth”,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Vol.21,No.3, 2013.
Capello, R.,Camagni, R.,“Beyond Optimal City Size: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Urban Studies, Vol.37,No.9, 2000.
Capello, Roberta and Camagni, Roberto, “Beyond Optimal City Size: 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 Urban Studies, No.9,2000.
Champion,A., Counterurbanization:The Changing Pace and Nature of Population Decentration, London:Edward Amold, 1989.
C.H.C. Bae and H.W. Richardson, Urban Sprawl in Western Europ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London: Ashgate. 2004.
Christian Ambrosi,La France 1870-1981,Paris:Editions Masson,1981.
Davin, Delia,Migrants and the Media: Concerns about Rural Migration in the Chinese Pr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Flow of Rural Labor, June, 1996.
David Ward,Cities and Immigrants:A Geography of Change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Desmet, K.,E. Rossi-Hansberg,“Urban Accounting and Welfar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03,No.6,2013.
Evans, A.W., “A Pure Theory of City Size in an Industrial Economy”, Urban Studies, Vol.9, 1972.
Fujita, M.,Urban Economic Theory: Land Use and City Siz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Geddes P., City in Evolution, N.Y.: Howard Forting, 1915.
Gilbert, J. and M. Miki, “Imperfect Labor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 in LDCs: Comment”,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No.65, 1998.
Ginsburg, N., B. Koppel and T. McGee,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Gugler, Josef,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G.Kaushal,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1757-1966,New Delhi: Kalyani Publishers, 1979.
Glaeser,E.,Triumph of the City, London: Macmillan, 2011.
Harris, J.R. and M.P.Todaro,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 60,1970.
Henderson,J.V.,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4, 1974.
Hezri, A.A., Dovers, S.R.,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Policy and Governance: Issues for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60,No.1,2006.
Hymer, S. 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0.
Johnson, D. Gale,China's Rural and Agricultural Reforms: Successes and Failures,Bateman Lectur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February, 1996.
Jones, Gavin W. and Pravin Visavin, 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onesia, Brazil and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James Walvin,English Urban Life,1776-1851. London: Routledge Ltd.,1984.
Jian Xinhua, Huang Kun,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he Level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l. 2,No.2, 2011.
John and Muriel Lough,An Introduction to 19th Century France, London: Longman,1978.
Jones, G.W.and P. Visaria,Urbanization in Large Developing Countries, Clarendon Press, 1997.
Jones,H., Population Geography,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1990.
Kanemoto,Y.,T.Ohkawara,T.,“Suzuki.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a Test for Optimal City Sizes in Japan”,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Vol.10,No.4,1996.
Karmeshu,“Demographic models of urbanizat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Vol.15,No.1,1988.
Ke, Shanzi,“Agglomeration, Productivity, and Spatial Spillovers across Chinese Citie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Vol.45,No.1, 2010.
Kirkby, R.J., Urbanization in China: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Krugman, P., “On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C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37, 1993.
Larson, Donald and Yair Mundlak,“On the Intersectoral 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5, No. 2, 1997.
Lincoln, H. and Ma Xia,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rmonk,N.Y.:M.E.Sharp,Inc, 1994.
Louis Wirth,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49,1989.
McGee,T.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