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88.33 6.5折 ¥ 136 全新
库存64件
作者蔡华堂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275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6元
货号26913994
上书时间2024-10-19
经过20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美国军事战略体系变得完备,力量结构趋于合理,指挥体制更加高效,手段运用愈发灵活。本书致力于廓清美国军事战略概念内涵,发掘其萌生历程,梳理其演变脉络,寻求其决策依据,解析其地位作用,探讨其特点规律,揭示其经验教训。
蔡华堂,1964年生,籍贯安徽蚌埠,大校军衔。先后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军指挥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深造,获得了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军事学博士学位,从事过军队指挥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2004年在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任军事观察员,2008-2010年在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特派团任高级参谋军官。现任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军事战略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思想和美国安全与军事战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国家一级和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国际关系、军事理论和外国军事思想方面的论文50余篇,主持研究和军队级课题10余项,著有《现代局部战争结束问题研究》《美国军事概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析论》《从遏制到平衡:美国塑造世界战略解析》《21世纪日美同盟发展趋势研究》《大国东北亚战略博弈研究》,合著有《美台军事关系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统一战略选择》《信息化条件下战局控制问题研究》《国际安全与战略概论》《国际组织概论》等学术著作,参与《战后国际关系史》《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录:谍海浮沉》《战略学》《蒙哥马利元帅战争回忆录》等著述的撰写与翻译。
绪论(1)
一、完备的战略体系(1)
二、明确的问题导向(4)
三、动态的资源配置(5)
四、长效的军力保持(7)
五、深远的运筹谋划(8)
六、拓展的领域内涵(10)
七、突出的技术软肋(12)
八、脱节的目的手段(14)
章美国军事战略形成历程(16)
节军事战略观念萌生(16)
第二节军事战略思维初现(25)
第三节军事战略认知深化(32)
第四节军事战略全面成熟(39)
第二章美国军事战略演进脉络(49)
节冷战时期军事战略(49)
第二节冷战后时期军事战略(72)
第三节“9·11”事件之后的军事战略(80)
第三章美国军事战略决策依据(92)
节利益驱动 (92)
第二节现实需求(99)
第三节理论牵引(112)
第四章美国军事战略力量建设(127)
节谋求优势(127)
第二节提高指挥效率(136)
第三节构建多能力量(143)
第四节强化后勤保障(153)
第五章美国军事战略手段运用(159)
节实战(159)
第二节威慑(207)
第三节预防(231)
第六章美国军事战略特点规律(259)
节紧盯威胁来源(259)
第二节强调实用主义(269)
第三节注重灵活应变(274)
第四节着眼全球机动(287)
第五节着眼长远谋划(300)
第六节主动变革求胜(318)
结语美国军事战略制定与运用的启示(337)
参考文献(345)
经过20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美国军事战略体系变得完备,力量结构趋于合理,指挥体制更加高效,手段运用愈发灵活。本书致力于廓清美国军事战略概念内涵,发掘其萌生历程,梳理其演变脉络,寻求其决策依据,解析其地位作用,探讨其特点规律,揭示其经验教训。
蔡华堂,1964年生,籍贯安徽蚌埠,大校军衔。先后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军指挥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深造,获得了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军事学博士学位,从事过军队指挥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2004年在联合国驻刚果(金)特派团任军事观察员,2008-2010年在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特派团任高级参谋军官。现任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军事战略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思想和美国安全与军事战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国家一级和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国际关系、军事理论和外国军事思想方面的论文50余篇,主持研究和军队级课题10余项,著有《现代局部战争结束问题研究》《美国军事概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析论》《从遏制到平衡:美国塑造世界战略解析》《21世纪日美同盟发展趋势研究》《大国东北亚战略博弈研究》,合著有《美台军事关系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统一战略选择》《信息化条件下战局控制问题研究》《国际安全与战略概论》《国际组织概论》等学术著作,参与《战后国际关系史》《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录:谍海浮沉》《战略学》《蒙哥马利元帅战争回忆录》等著述的撰写与翻译。
美国军事战略形成历程战略是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没有战争也就没有战略。换言之,战争的实践是战略得以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古今中外皆是如此。美国军事战略萌芽于独立战争时期,成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在血与火的历炼中逐步走向强大,迈入世界舞台的中心。自独立战争始,经1812—1814年的第二次美英战争、1846—1848年的美墨战争,1861—1865年的南北内战、1898年的美西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对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运用的认识日益加深,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思想。在美国人看来,军事战略就是国家使用武力或以使用武力相威胁达成政策目标的科学与艺术。说其是科学,是因为它有规律可遵循,说其是艺术,是由于它有独创可发挥。节军事战略观念萌生美国是在英国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向新大陆进行殖民,大批民众竞相奔往美洲。1620年,41名英国人乘坐“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大陆,开始殖民活动。后来,欧洲移民接踵而至。法国、西班牙、瑞典、荷兰等国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经过多年的争夺与较量,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成了在北美殖民的主要国家。英国建立了13个殖民地(加拿大除外),法国与西班牙在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建立了殖民地。于是,从17世纪中期开始,在北美殖民的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角逐。1763年,英国先后把其他几个国家击败,几乎垄断了北美。之后,由于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加剧,北美殖民地提出了独立的诉求,但却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于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为了打赢战争,美国的建国者们开始筹划军事力量的建设及运用的方法,军事战略的萌芽应运而生。一、独立战争爆发自1620年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至1776年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的150多年间,北美也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移民的第二、三代对英国的情感已经疏远,加之长期游离于母国之外,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又由于资源丰富,生活安逸,对自由的追求达到至高无上的程度。对此,英国政府却熟视无睹,仍然将其作为攫取经济利益的地方,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民众权利的限制。于是,北美殖民地与母国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当英国政府拒绝北美殖民地要求和解的请愿,并派遣部队镇压时,北美民众就以武力抗争,从而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始于增税。1756—1763年,英国与法国等为了争夺殖民地进行了“七年战争”。由于战争消耗巨大,财政出现了困难,英国便从1764年至1773年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增加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北美殖民地民众对此强烈反对,采取了抵抗行动,英国派遣军队进行镇压。北美各殖民地出于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于1774年成立大陆会议,作为与英国进行对抗与谈判的机构。然而,英国政府无视大陆会议的决议,并将其视为叛乱行为,国王乔治三世就宣称:“必须用武力来决定他们是臣服于这个国家,还是独立。” 参见[美]阿伦·米特等:《美国军事史(1607—2012)》,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45页。1775年4月19日,一队英国士兵从康科德出发前往列克星敦,搜剿那里的民兵组织,与民兵发生交火。列克星敦的交战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北美大陆会议虽然成立了,但并非出于谋求独立的目的,而是为了推动英国在税收、自由等涉及北美殖民地利益的问题上作出妥协。然而,由于英国试图以武力消灭殖民地武装,大陆会议的立场才发生改变,转而主张北美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这一天被视为美国的独立日。之后,大陆会议着手建立正规军队,确立军政体制,筹划赢得战争的方法。二、正规军队建立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的武装力量是民兵,这种制度来源于英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英国曾长期处于无常备军的状态,民兵制度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主要形态,其特点是全民性。英属北美各殖民地当局为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强国威胁下求生存,同时也为了向西部印第安人地区扩张,便按英国的模式实行全民皆兵,允许或默认民众有携带和使用武器的权利。1620年,普利茅斯殖民地政府任命职业军人斯坦迪士上尉组织和领导当地民兵,这是英国移民建立的支武装力量。弗吉尼亚殖民地在1652年建立了完善的民兵组织,根据该地法律,除黑人外的一切居民, 包括契约奴在内,都可拥有武器弹药。 李世雅:“北美殖民地的契约奴移民”,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06页。北美殖民地的民众秉承其母国的传统 ,认为正规军是对自由的威胁,根本不愿意依靠税收来维持军队的存在,而对于自由度甚大的民兵制度则极为青睐。由于组织松散,后勤保障均由本地提供,连续作战期限较短,民兵通常只是在本地作战,难以进行历时长久和跨区域的作战行动。在与英军的战斗中,各个殖民地不可能画地为牢,否则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正规的训练,民兵虽然可以实施突袭或伏击,但不能给予英军以致命的打击。“假使美国人有一支正规军,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危险。”[美]拉塞尔·F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会议认识到,若要赢得战争,就需要一支正规化的军队。1775年6月15日,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将来自弗吉尼亚、马里兰和宾夕法尼亚等殖民地参加围困波士顿英军之战的民兵作为首批部队,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在随后的作战中,大陆海军和陆战队相继成军,炮兵、骑兵和工兵等兵种也先后建立。1781年2月7日,大陆会议通过决议,成立陆军部。陆军部长直接向大陆会议报告工作,并担负大陆会议和大陆军之间的联络,负责大陆军的供给、薪饷、人事、情报和征兵工作。为了防止军队利用武力干预平民的自由,在建军之初,大陆会议就设法将大陆军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规定了指导华盛顿总司令和政府之间关系的准则,即军人永远承认文官政府的领导权;不得公开批评政府;采取军事行动之前须先向政府汇报并征得向意。开国元勋之一的约翰· 亚当斯更是强调, 政府要密切注意军队的动向,不要使它忘乎所以。在他倡议之下,大陆会议保留了对将级军官的任免权。THary Williams,The Americans at War:The Devoprnent of the American Military Stystem,Louisiana State Unirersity Press,1980,pp8-9大陆会议决定战争的目标,控制军队的规模与结构,提供军队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制定纪律条例,掌管对外事务,甚至还直接进行战略筹划等。作为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对于这种体制的弊端十分清楚,但出于对共和国的忠诚,始终坚定地服从文官政府的领导,并督导部下遵守这一准则,即使遇到难以承受的挫折,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控制力。从1780年到1782年,由于拖欠薪饷及延期服役等原因,部队发生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哗乱,华盛顿都亲往说服,很快将其平息下去。他强调“ 绝不容许武装的士兵要求国家按自己的旨意行事”。 翟晓敏:《试论美国革命胜利的军事因素》,《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第68页。在华盛顿看来,大陆军要成为纪律严明、组织有序的“令人景仰的部队”,只有品行端正、正直勇敢的人才能胜任军官的职务。如果没有这样一支奉行不危及平民至上原则的正规军,美国的独立战争将“注定失败”,因为在战争中“仅依靠民兵,无疑就是拄着一根折了的拐杖”。[美]阿伦·米特等:《美国军事史(1607—2012)》,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50页。他致力于以“自由和解放”来塑造大陆军的“精神支柱”,使其忠诚事业,不畏艰苦,顽强作战。法军将领冯·克劳森男爵曾经写道:“无比敬佩美国军队!这支军队有各个年龄层次的士兵,甚至还有15岁的孩子,有白人、有黑人,衣不蔽体,不发薪饷,食不裹腹。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却行军出色,并坚定地接受战火的考验,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转引自[美]阿伦·米特等:《美国军事史(1607—2012)》,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51页。由此可见,在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不仅建立了正规的军队,确立了军政之间关系规范,塑造了军队的品格,更培育了军人的职责意识。三、作战行动筹划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与英军在北美各殖民地进行了殊死的作战。在起始阶段,大陆军几无战略可言。“起初,可以肯定,当革命在列克星敦和康科德发展为战争时,华盛顿或其他任何人指导美国的军事行动都无战略可言,而是听任事件本身的势头支配。”[美]拉塞尔·F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华盛顿所采取的行动大多以防御为主,基本上属于消耗战,因其目的并不是要通过武力打败英国,而是希望以军事行动促使英国让步,同意北美殖民地独立。然而,英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妥协的迹象,反而试图彻底消灭北美殖民地的武装,这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随着战争的发展,大陆军逐渐有了明确的战略指导。般克山之战后,英军调兵遣将,准备全力消灭大陆军。由于两军实力相差悬殊,大陆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陷入了被动挨打之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民兵武装包围波士顿期间,大陆会议主张,经华盛顿同意,大陆军决定进军加拿大,以便使整个北美地区英国的殖民地联结起来。这样,就可以壮大反英力量,多处牵制英军。于是,华盛顿兵分两路,向加拿大挺进。理查德·蒙哥马利率部直指蒙特利尔;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率主力部队直指魁北克。然而,由于加拿大人并没有起而响应,加上物资匮乏,大陆军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陆军依然不断遭受挫折,频繁打败仗。在战争实践中,美军开始吸取教训,着眼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限思考问题,着手训练,改变战法,寻求盟友。,加强军事训练,提升战斗能力。大陆军是在民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显著的缺陷就是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军开始从国外邀请教官。美国派驻巴黎的外交特使赛拉斯·迪安从1776年起,不断介绍德国、法国和波兰的军官去美军中任职,其中影响的是普鲁士军官冯·斯图本男爵。斯图本于1777年赴美,被大陆会议任命为陆军总监,负责训练工作。 吴世民编译:《两百年美国军事系年要录》,南京大学历史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1979 年版,第25页。当时,费城已被英军攻占,华盛顿正率领大陆军残部在附近的福吉谷过冬。全军饥寒交迫,士气低落,5012名官兵中有4000人因病弱失去了战斗力。Frank Fabian,The Battle of Monmouth,the Military Press,Berlin,Democratic Republic of Gesmony,1980,p64 1778年初,斯图本采用普鲁士军队操典(删除了不适于大陆军的部分内容),开始对大陆军实施训练。他尊重士兵,关心士兵的健康和福利,提出“军官的项任务是以尽可能的仁慈和体贴来获得士兵的爱戴”。按照美国学者的评价,“华盛顿创造了美军的灵魂,斯图本塑造了美军的躯体。” 参见翟晓敏:《试论美国革命胜利的军事因素》,《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第67页。 斯图本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队列训练、步枪齐射和刺刀使用,改变了美军只有行军纵队而没有战斗队形的传统。美军不善于和敌人正面交锋的弱点也从根本上得以弥补。在训练期间,斯图本编写了美军部操典。经过训练,美军战斗力显著提高。第二年夏季,费城英军撤往纽约,华盛顿率领美军在新泽西州的默恩茅斯截击英军,次以严整的战斗队形与一万名英军会战,迫使英军退出战斗。从此,大陆军所向披靡,几乎没有在战斗中出现溃退的现象。大陆会议高度赞扬了斯图本的成就,1782年在致他的信中写道:“军队与合众国都十分了解你的成就。你担负了组建美军这一巨人才能胜任的工作,接受这一任务不过5年时间,我军的状况已大为改观。令我们尤为惭愧的是,我们对你的报酬,就是希望你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见翟晓敏:《试论美国革命胜利的军事因素》,《南开学报》,1988年第2期,第175页。第二,改变作战方法,扭转被动局面。从独立战争爆发至萨拉托加大捷之前,美军所采取的战法基本上是以消耗战和阵地战为主。般克山之战、围困波士顿、纽约保卫战以及查尔斯顿港守卫战,都属于这种类型。由于缺乏训练,更无大规模作战的经验,美军都遭到了失败。随着战争深入美国腹地,加之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美军开始改变战法,实施游击战略,逐渐摆脱被动局面。1777年10月的萨拉托加之役是好的例子。在这次战役中,虽然双方都集结了重兵,但美军始终以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游击战困扰英军。柏高英之所以投降,完全是因为英军已被游击战拖垮。Robert Goldston,The Araerican War of Natienal Liberation,New York 1976p139其后,当南方游击战面临巨大挑战时,大陆会议于1780年决定派遣纳撒内尔·格林前往指挥游击战。格林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战略家,以其出色的指挥才能,使英军将领康华利疲于奔命,不断地遭受损失,不得不于1781年10月19日在约克敦率领8000名士兵投降。第三,实行结盟策略,借助外部力量。由于与英国实力相差极大,仅靠北美殖民地的力量,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大陆会议就考虑寻求外力的支持。大陆会议认为,法国是其易争取的国家。法国曾是欧洲的大国,但自18世纪以来与英国的争霸中,屡屡遭到失败,与英国结怨甚深。西班牙同样成为大陆会议着力争取的目标,因为它在与英国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也一直处于劣势,西属直布罗陀和佛罗里达的丧失,使其产生更加强烈的复仇渴望。另外,大陆会议还设法争取荷兰的支持。尽管荷兰与英国订有同盟协定,但由于在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中常常失手,也积满了对英国的怨恨。大陆会议抛开传统的对等外交原则,向那些发展关系对大陆会议有好处的国家,单方面派出使节。“北美的尊严不在于外交仪式或礼节,而只在于理性、正义、自由和人权。”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通过向上述国家派出使节,不断地进行游说和沟通,北美与它们或建立盟友关系,或获取军火、财政的支持。1778年春,北美与法国结盟,1782年与荷兰签署通商条约,获得500万盾贷款。通过结盟,法国向北美派出海军协同大陆军作战,西班牙加入法国对英作战,荷兰也与英国开战,强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独立战争。这样,英国就陷入多线作战之中,既要在北美地区与大陆军作战,又要在海上与法、西、荷作战,终因力所不逮,被迫同美、法、西进行谈判,签订和约,承认美国的独立。美国利用联盟的力量,终于迫使英国停止战争,获得了真正的独立。第四,注重价值引领,革新战争形态。在独立战争的进程中,大陆军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终能够获得胜利,其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兵们对于自由价值理念的信仰与追求。一位作为雇佣兵参与北美作战的德国军官感慨地写道:“世界上哪些士兵能做到像这些士兵一样,在物资极度溃乏、几乎衣不蔽体的条件下仍四处作战?要是取消了应有的待遇,即使欧洲那些纪律为严明的士兵,也肯定会纷纷开小差,他们的将军很快就会成光杆司令。由此,人们看到一种巨大的热情所能给予的力量,这种热情就是这些穷困的人称作‘自由’的东西。”[美]阿伦·米特等:《美国军事史(1607—2012)》,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51页。正是这种价值观念的引领,美国的独立战争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欧洲那种只有职业军人之间才能展开较量的有限战争形态,平民和士兵为实现国家独立这一无限目标而直接投身于战争之中。也就是说,美国通过全面战争的形式,以“打到底”的方法,捍卫其价值理念。1783年春,华盛顿总结道:“它可能奠定了我们初的地位和我们制度的根本,即每个享受自由政府保护的公民,不仅要为捍卫自由政府贡献一份财产,甚至还要亲自参军捍卫政府。”换言之,为了保卫祖国,可以“举全国之力”。 同上,第72页。在独立战争中,美国建立了正规军,确立了文官治军的原则,灵活运用阵地战与游击战,发挥常备军与民兵结合的优势,不断地削弱敌军,同时利用国际矛盾,实施结盟策略,孤立对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赢得了战争,获得了独立,并从英国手里取得13个州以外的大量土地,实现了利益化。这标志着美国军事战略的观念已经形成,但对于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及军队地位作用的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第二节军事战略思维初现在独立战争中,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及民兵力量对于如何赢得战争,并没有一项明确的战略规划,尽管有些作战行动和战争筹划显示出一定的战略观念。战争结束后,由于受传统民兵制度的影响和对常备军作用的担忧,美国对于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如何运用军队争论不休,因而根本无法从战略的层面筹划军队的建设与运用。后因1812年美英战争、1861年的内战以及贸易通道安全保障的需要,美国才逐步有了军事战略的思维,着眼于从国家全局出发,以建设和运用武装力量。一、重建军事力量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各派政治力量对于保留和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产生了重大分歧。有人认为,美国应发展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维护国家的安定,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有人主张,正规军队的存在将威胁民众的自由,甚至挑战政府的权威,应彻底解散。因此,由大陆会议转化而来的联邦议会在是否要保留军队以及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问题上,陷入了纠结之中。由于联邦议会没有践行战争期间对军人许下的承诺,军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开始对议会进行施压,甚至发生了哗变。这些事件的发生,使得邦联议会在制定军事政策上面临极大的困难。1783年4月,联邦议会任命以汉密尔顿为主席的一个委员会,就“和平时期建军”问题进行调研。汉密尔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