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思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秋天的思索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2.33 6.2折 36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43252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26264311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大地负载之物 

 

            山川大地对人的塑造力

 

从根本上讲,人和植物差不多,都有一个跟水土的关系。水土产生文化,文化反过来也会滋养人。有时候人们更多的是从文化塑造人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反而忽略根本性的东西,就是整个山川土地对文化的决定力。我们常说到这个:要努力地改造文化,用文化去塑造理想化的人或社会。实际上,有更强大塑造力的是山川土地。

比如说西北的人,他们比较粗犷,那里产生的艺术也是的。这与山川风物有关系,它比较起来不会那么细腻。这里是裸露的大地,很粗糙的地表,有些地方绿色很少。北方的山绿色少一点,山石裸露比较多,所以轮廓清晰、更有棱角。北方人跟南方人不一样,一如它的山川。南北方比一下,比如说泰山和黄山,泰山的植被不及黄山,秀丽程度也不及。泰山的气象看上去更肃穆庄严一些。

山川的气概和人总是接近一点的,它的气息跟产生的文化吻合。一个地方的风俗、一个地方的文化,肯定是来自于这些基本的东西,它就在脚下。有时候如果像改造文化一样去改造自然,比如说改造大地,能不能反过来影响人?那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可能性十分微小。因为山川土地是大自然的形成,是更漫长更复杂的一个过程,涉及到地球、天体物理这一系列运动中的恒久演化,人力很难去改造这巨大的客观存在。或许这样想一想,对认识文化与人这个问题有好处。

 

 

           异地文化改变当地风习

 

看起来异地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的风习,实际上也是这样。在城市化的这个过程中,每个地方的人工痕迹都在加重,楼房越起越高,人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大中小城市里面。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或性格就会有所改变,跟在旷野里活动的人很不一样。比如说海边的人、平原的人说话声音都很高很大,因为他们在那样的一种环境里,要互通声息就会不自觉地大声去喊;这些人回到房间里说话,本来用很小的声音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还用很大的音量。原来他们保持了长期以来一代代在旷野里活动生存的习惯,就像野地的风、海浪、河水的声音,就是那么自由豪放的。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多时间是在巷子里、房间里,而且人也多了,既有一些私密要保护,也用不着那么大声地喊着去传达自己的意思了,所以说话的声音渐渐变得细、变得低、变得柔和。

这是城里人跟乡里人的区别,也是知识份子和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刚才讲的是说话的改变,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还有更多。这里边也不排除城市化时,外地人口的涌入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它也会改变当地风习。但是我们这样谈,仍然把它局限在一个微小的视距,放大来看,所谓的城市化也是在一个地方的山川大地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它的这个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或者从根本上讲,还是受制于他们生存的更大的背景。比如说上海人,他们到北方去创业,也要带着自己的文化习俗,但生活了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从生活方式包括性格都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看起来是北方人对他们的影响,但考察起来,北方人自己又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状态?还是受制于山川土地的力量。人的生活规范、行为特征,是从大自然中形成的,它要消失特别难。

 

 

             人的区别来自水土

 

因为土地的气息潜藏得很深,它会长久地作用于一个地方。比如北方的城市化,一些城市楼房哪怕盖得极像南方,那么密挤和高耸,似乎有的地区很像香港,但是只要走进去以后就会觉得气息完全不同。这个不同是文化资源给出的差异,而刚才说的山川大地又是根本的资源――是它在起决定的作用。

在这儿学校的小说坊里有一个发现,就是这一屋子上课的男女,其中有从大陆来的,大致能看出来,尽管他﹙她﹚不开口说话。有的已经来香港生活了许多年,也还是能看得出。

从北边来的人,比起香港这边的人,他﹙她﹚还是比较有棱角,是这样的感觉。举手投足间、眼神,几乎不会认错。他﹙她﹚们比较有棱角,体现在许多方面。一种难以表述的、很熟悉的气质,在各个方面都保留了。而香港的学员不同,这与个子大小无关,与这个人的五官、穿什么衣服也关系不大――可能还是地方文化,是这些在制约、在区别。文化的烙印很难消除,因为这些从根本上讲,还是来自水土的。

 



导语摘要
 “张炜中篇单系列”共八种,包括《请挽救艺术家》《葡萄园》《秋天的思索》《蘑菇七种》《护秋之夜》《黄沙》《瀛州思絮录》《你好!本林同志》,都是张炜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这套系列的小说,书写作者对大自然的眷恋、对时代之下人的精神走向的追寻、对社会人生的拷问。故事精彩好看,文字充满神韵,思想耐人寻味。
《秋天的思索(精)》讲述了看守葡萄园的青年老得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作家。山东省栖霞市人,1956年出生于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2014年出版《张炜文集》48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等多种文字。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21部,创作有中篇小说《蘑菇七种》《秋天的思索》等若干。

目录

秋天的思索


 


附:


大地负载之物

内容摘要
 《秋天的思索(精)》由张炜著。
看守葡萄园的青年老得,日夜掮枪看护,忠于职守,苦思不已:深究社会不平之事、葡萄园主人王三江之恶行以及如何战胜对方,更有生活中的诸多“原理”。他像园中的哈姆雷特,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致命问题,孤独徘徊,壮怀激烈。
终日锁眉的老得,还要时常躲开女会计小雨的纠缠,因为她妨碍思索。
老得酷爱自己怀中的钢枪,不断地擦拭、抚摸,却始终没有放响。

主编推荐

张炜,当代作家。山东省栖霞市人,1956年出生于龙口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2014年出版《张炜文集》48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等多种文字。

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21部,创作有中篇小说《蘑菇七种》《秋天的思索》等若干。

精彩内容
 秋天的思索一
去年秋天,葡萄熟得很快。今年的葡萄仿佛永远是青绿的颗粒儿,很酸。
可是,就有人喜欢这股酸味儿。看守葡萄园成了一桩大事。如今的园子是由三十六户合伙包种下来的,他们就给看葡萄园的买来一杆猎枪。
猎枪是双筒的。买来的第三天上,看园子的老
得(“得”字读做dei)才知道怎样使用。他很高兴地将上了黄油漆(他认为是“火漆”)的枪身用手撸了两下,拍一拍,放到了小茅屋的墙角上。然后找来一张八开的绿纸,写了一张“告示”,贴到了葡萄园边的大杨树上:任何想偷葡萄的人都要注意,看葡萄园的人新买来双筒猎枪,见贼就放,决不留情。枪是钢枪,上了火漆,特此告知。
告示贴出的当天,园里做活的纷纷来茅屋里找老得。来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劝他:“老得呀
,人命关天,可不能为一串葡萄打死了人啊!”老得二十六七岁,奇瘦,个子很高,走起路来一拧一拧,人送外号“水蛇腰”。他的脸也很长,仔细端量起来,下巴似乎还有些歪。人们一句一句劝他时,他就蹲在屋角上,两只眼睛盯住地上一片草叶儿,不说一句话。人们又劝了一会儿,知道他是不会说话的了,就离开了屋子。可是他们走出不远,老得也出来了,站在门口,一手撑在门框上说:“有心做贼,打死莫怨!枪是钢枪,上了火漆……”所有人都愣愣地站住了,回头望着老得。
老得说完就回屋去了,还用力地将门使上了闩。
秋风轻轻吹着茅屋的草顶,发出簌簌的声音。
早晨的露水还没有消去,趁风溜下窗外的葡萄叶片,沙沙地滴下来,像雨。老蝈蝈大约有什么心事,一大早就躲在树叶下唱,那调子显得深沉而悠远。
老得在一张小白木桌儿前坐了,用手搓揉着那双涩涩的眼睛。
他看了一夜葡萄园,可是他这会儿并不想躺到炕上,眼睛发涩,搓揉一下就好了。他一般都在靠近中午时,用被子蒙住头睡上一两个钟头。他现在只是伏在桌子上,瞅着那个刻满了刀痕的桌面想心事。过了一会儿,他从抽屉里摸出一叠儿纸,又从衣兜里掏出一截儿铅笔,用力地写起了什么。
老得这个年轻人睡得很少。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他才被安排来看护葡萄园的。真是个美差!老得可以在秋天里尽情地吃那些甜蜜的黑紫黑紫的颗粒了!他在架子下一扭一扭地走着,东瞅一眼,西瞅一眼,满眼里都是绿色的叶子、黑紫的葡萄。他老
想唱歌,可是他不会。他高兴的时候,只是将那个

媒体评论
张炜是中国当代*富创造力和用心灵写作的作家之一。他是纯文学园地上执著的坚守者;是一位充满深情和深挚的忧患感的书写者;他始终以理想主义的诗情而高歌低咏。

他追求着与辛劳着。他继承了经典大家的笔耕精神,他是中华当代文学园里的辛苦的园丁。他的作品总是有着一股导人向善的力量和一贯的道德激情,直指灵魂和生命。

         ――王蒙(著名作家)

 

在30余年文学创作的历程中,张炜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赤诚之心、虔敬之心,孜孜不倦地大量读书,潜心有难度的写作,有时不惜将自己逼入困境,在创造之路上不断地攀登与超越。我相信,没有不存在困境的作家,没有困境,便无所谓攀登与超越。

         ――铁凝(中国作协主席)《张炜和他的小说》

张炜身上*文学的东西,就是诗意,他也是一个抒情诗人。我特别喜欢他的小说。他是我认为的正面的作家,有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感”这个话现在已经被批判得没什么价值了,可事实上作品的好和坏一定是这上面来见分晓的。

         ――王安忆(著名作家、上海作协主席)

 

中国很多作家是学会了在浑浊的世界里面看问题。张炜却始终是一个例外,他是在这个浑浊世界上面升到一个清流世界,这个世界,我认为是张炜独创的,他是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文学经典中走向高尚境界这一路的血脉。

——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评〈你在高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