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游中国:比尔·波特旅行全集(套装共七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深度游中国:比尔·波特旅行全集(套装共七册)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48.41 4.4折 335.6 全新

库存7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比尔·波特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0906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35.6元

货号25296678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

  《黄河之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禅的行囊》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比尔?波特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丝绸之路》
  比尔·波特和朋友芬恩结伴从西安启程,经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丝绸之路北线从喀什出镜到达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的丝绸之路追溯之旅。让我们作者的脚步,重温丝路沿线风光壮美的沙漠、长河、戈壁、牵人思绪的佛龛、长城、石窟、古道、城堡和动人的历史传说,领略历经沧海桑田的千年丝路文明。

  《彩云之南》
  比尔·波特根据其在20多年前在我国西南云桂黔地区的游历,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为读者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自己“彩云之南”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带我们领略西南边陲地区少数名族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中文,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年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2010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和历史的《禅的行囊》和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并得到安妮宝贝、安意如、陈坤等人的推荐。
  多年来比尔一直坚持深入中国偏远地区寻访人文遗迹,并用胶卷和文字记录旅途的艰险与收获。2013年3月,比尔在湖州霞幕山探访元代诗人石屋清珙之墓时不慎遇险摔伤,在腿骨植入十余枚钢钉之后,他表示:“等养好伤,我还会回来继续未完的旅程。”



目录

《空谷幽兰》
代序

章 隐士的天堂
第二章 月亮山
第三章 举世皆浊
第四章 访道
第五章 鹤之声
第六章 登天之道
第七章 云中君
第八章 朱雀山
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
第十章 暮星之家
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
第十二章 大道入廛

《黄河之旅》
章 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
第二章 青岛:老道长与茶树仙女
第三章 蓬莱:一去不返的寻仙船 
第四章 临淄:此曲只应天上有
第五章 东营:黄河入海流
第六章 济南:不能承受之重与大庙的墓冢
第七章 泰山:中国的朝圣中心
第八章 曲阜: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第九章 开封:穿越到北宋
第十章 郑州:有龙就有“新天子”
第十一章 嵩山:盘古的肚子
第十二章 洛阳:翩翩白马自西来
第十三章 三门峡:峡与关——帝国的辉煌
第十四章 芮城:神仙们的新家
第十五章 韩城:大人物的“终审判决书”
第十六章 延安:从“七百匹马”到“东方红”
第十七章 榆林:短命王朝的长命都城
第十八章 呼和浩特:两千年的政治棋子
第十九章 银川:九座枯坟一局古残棋
第二十章 青铜峡:黄河边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第二十一章 临夏:丝绸之路十万佛
第二十二章 日月山:公主的魔镜从天而降
第二十三章 黄河源头:五千年文明五千里路

《禅的行囊》
章 不立文字
第二章 不见如来
第三章 无山
第四章 无家
第五章 无始
第六章 无相
第七章 无心
第八章 不作,不食
第九章 无镜亦无尘
第十章 不得闲
第十一章 不见桃源
第十二章 不辨东西
第十三章 不分南北
第十四章 不死
第十五章 无终
第十六章 不归路

《丝绸之路》
章 启程 疯子才走的路
第二章 西安 像玄奘一样前进
第三章 出城 三千年的奇人异事
第四章 天水 中国早的哲学家
第五章 兰州 乘坐地狱火车
第六章 武威 昔日要塞今何在
第七章 河西走廊 戈壁中的绿洲
第八章 向前 长城尽头流浪开始
第九章 敦煌 神与人,哀伤与辉煌
第十章 哈密 甜瓜特别香
第十一章 吐鲁番 酒与火之歌
第十二章 乌鲁木齐 睡在天山上
第十三章 伊宁 民族英雄的流放地
第十四章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超现实主义
第十五章 库车 传说总是残酷的
第十六章 阿克苏 沙漠玉石胡旋舞
第十七章 喀什 神秘的香妃故里
第十八章 通往塔什库尔干之路 海拔4000米
第十九章 红其拉甫山口 帕米尔惊魂记
第二十章 香格里拉 只叹停留太短
第二十一章 吉尔吉特 飞过世界屋脊
第二十二章 伊斯兰堡 我们的故事不能忘

《彩云之南》
章 梧 州     
第二章 阳 朔     
第三章 壮 族     
第四章 瑶 族     
第五章 侗 族     
第六章 镇 远     
第七章 苗 族     
第八章 贵 阳     
第九章 安 顺     
第十章 布依族    
第十一章 毽子洞   
第十二章 草海湖   
第十三章 昆 明   
第十四章 石 林    
第十五章 郑 和      
第十六章 西双版纳    
第十七章 勐 仑      
第十八章 基诺族      
第十九章 勐 龙      
第二十章 茶          
第二十一章 布朗族     
第二十二章 彝 族      
第二十三章 鸡足山      
第二十四章 大 理       
第二十五章 石宝山      
第二十六章 丽 江       
第二十七章 后一程  



内容摘要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


  《黄河之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禅的行囊》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比尔?波特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丝绸之路》
  比尔·波特和朋友芬恩结伴从西安启程,经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丝绸之路北线从喀什出镜到达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的丝绸之路追溯之旅。让我们作者的脚步,重温丝路沿线风光壮美的沙漠、长河、戈壁、牵人思绪的佛龛、长城、石窟、古道、城堡和动人的历史传说,领略历经沧海桑田的千年丝路文明。


  《彩云之南》
  比尔·波特根据其在20多年前在我国西南云桂黔地区的游历,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为读者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自己“彩云之南”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带我们领略西南边陲地区少数名族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主编推荐

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中文,爱上中国文化。1972年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年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2010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和历史的《禅的行囊》和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并得到安妮宝贝、安意如、陈坤等人的推荐。
  多年来比尔一直坚持深入中国偏远地区寻访人文遗迹,并用胶卷和文字记录旅途的艰险与收获。2013年3月,比尔在湖州霞幕山探访元代诗人石屋清珙之墓时不慎遇险摔伤,在腿骨植入十余枚钢钉之后,他表示:“等养好伤,我还会回来继续未完的旅程。”



精彩内容

《空谷幽兰》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古老的社会中受尊敬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作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中国人说,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是目前人们所知的早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称为中国人。但黄帝是从两个隐士那里,学会了怎样战胜敌人和延年益寿的。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统治了一百年。大约与此同时,埃及建造了批金字塔。
  黄帝乘龙回归了仙班。此后,中国新生文明的领导权又经历了几代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传到了尧的手中。两千年以后,孔夫子称赞尧是有智慧的人,因为他略过了自己家族的成员而选择了一位隐士作为继承人。公元3世纪,皇甫谧在他的著作《高士传》中,记述了这件事情: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
  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但是尧决意要找到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于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隐士。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后来他也去找了一位隐士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高士传》又一次记载了这一事件:
  (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于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处。
  皇甫谧所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是从《庄子》以及其他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的著作中择取的。看起来,中国人似乎从开始记录中国文明早期领导者的轶事时起,就已经同时记载了隐士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他们一直重复着这些隐士统治者的故事—如果不竭力去仿效的话,那么他们就将其视为理想人物,珍藏于心中。当然了,密集的群山是不会像人这样做的。但是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个隐士社会—姑且假定这是可能的—它们是针对那些行使权力的人的。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权力的传递应该建立在美德和智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裙带关系。
  这些故事构成了中国早的政治批评。但是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真的有人更愿意选择荒野,而不是文明。这正是世界各地隐士传统的基础。而中国隐士传统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隐士在他们所遗弃的那个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禅的行囊》
  在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公路都是收费的。我走过不计其数的收费公路。但这一次,我们的司机玩了点我没见过的花样。在距离收费站大约一百米的地方,他停下车,让所有坐在过道小板凳上的乘客下车,然后大摇大摆开过收费站,在站口的另一侧等着那些板凳乘客走过来,重新上车。显然,这里的收费站对乘客的人数是有限制的。
  尽管经历了抛锚和收费站的小插曲,回到南昌也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长途车停在南昌火车站外,我下了车,打车赶往长途汽车站,然后买了张去武汉的车票。十五分钟以后,我又上路了。
  许多人大概还不太适应高速公路带来的乘车体验。司机刚开上高速路,坐在我后面的一位女士就开始呕吐。这种情况显然时有发生,所以每个座位上都预备了呕吐袋。我们向北开了两个小时,再次经过了依然被云雾笼罩着的庐山,车载电视也像凑热闹一样又放了一遍《古墓丽影》。我们再一次驶过九江长江大桥,然后在黄梅附近拐上西向的武黄高速。一切就像电影回放:几分钟之后,黄梅服务区到了,司机把车开进服务区停车休息。几天以前,我曾在服务区外面的高速公路边徒手翻墙,而且差点把自己撕成两半。今天故地重游,我安静地站在服务区的停车场上,等着重新回到车上。一队大雁从天空中掠过,施施然向北飞去。夏天快要来了。
  四个钟头以后,武汉快到了——严格说来,武汉是一个你只能“快到了”,但永远到不了的地方,因为它其实是三座城市:长江南岸的武昌,以及地处江北并隔着汉水对峙的汉口和汉阳。我们先开到武昌,下了一些人,然后从长江二桥过江,在汉口放下另一批乘客。我在汉口的天安假日酒店附近下了车,开始寻找今晚的落脚之处。
  我上了一辆出租车,让司机帮忙找个三星标准的住处。他带我去的家店索价二百三十块,但是卫生间里没有浴缸;第二家的房间倒是中规中矩,但住一晚要三百五十块,性价比太低;第三家看起来很不正经。于是我们回到第二家(这家的名字叫循礼门饭店),开始讨价还价。饭店的前台解释说,今天是周末,周末的价格自然要比平时高些。不过,终他们还是同意给我一间豪华标间,房价则降到了二百七十块。这无疑是个令人满意的价格,为了表示感谢,我把早餐券还给了前台。
  在房间稍歇了片刻,我下楼走进武汉的万家灯火之中,并立刻被晃得睁不开眼。上一次看见这么多灯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赶紧躲进附近的一条窄巷,找了家小馆子,吃了碗地道的炒面。饱餐之后,我失去了继续探索武汉夜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于是踱回酒店,踏踏实实地泡了个澡,并洗干净所有的衣服,然后早早上了床。入睡之前,我在日记本上草草记了几笔,其中一些句子如今读来颇为费解,比如这句:“河流,语言,以及佛法之存在,先决条件是世界的失衡。”我写道,“没有高下之分,就不可能产生运动,没有运动,就不可能产生道。”那天大概是累糊涂了。还有一句:“长途车上要是再放《古墓丽影》,我也要吐了。”
  《黄河之旅》
  这里离黄河源头实际上已经不到五十公里了,但现在太阳已经落山,因此今天我们不能再赶路。晚饭吃的还是热面条和羊肉,吃完我们就睡下了。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这里的海拔已经高出四千四百米,空气非常稀薄,人就像睡在水里一样,夜里有好几次我都因为氧气不足被憋醒了。以后连续几周,我的两肋一直生疼生疼的。不过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司机和翻译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天还没亮,我们决定不再睡了,把东西搬上车开拔。我们三个挤前排,我们的两位藏族向导坐后排。虽然他们两位也没去过黄河源头,但大体的位置他们知道,单凭这一点,就比我们好很多倍。
  车驶出麻多乡,走西南向,这条路通往一百公里外的曲麻莱县城。大约走了十公里,我们拐上另一条土路。雪时下时停已经连续好几天了,只能勉强分辨出前面车辆的轮辙。我们跟着车辙翻过一道山脊,进入约古宗列盆地。突然间,东方的暴风雪停了,黎明的阳光打在雪地里,呈现出一种“红妆素裹”的分外妖娆来,或者说呈现出一种“白里透红”的与众不同来。约古宗列盆地辽阔而空茫,四周环绕着白雪皑皑的小山。
  我们行驶到“盆底”,开始穿越盆地。这时雪开始融化,到处都是小水洼。前面是一条小溪,司机加大油门一下冲了过去。接着又是一条小溪,司机又如法炮制。这次彻底悲剧了!小溪那边的土并没有冻住,结果吉普的轮子陷进泥淖里差不多有一英尺深。我们折腾了一个小时,试图将轮子拔出来,但都无济于事。车轮陷进去,引擎也发动不起来了。我们困死在这里,眼看到手的胜利被一条小溪给毁了。
  眼看一次次地发动引擎,一次次地失败,我的翻译建议:剩下的路不多,你干脆走过去得了,你不是那么想找黄河源头吗?现在动身还来得及。他跟两位向导交流了一番,然后告诉我说源头就在十公里开外了。我考虑了一把他的建议。此时离太阳落山还有十个小时,如果每小时走两公里,我正好可以走到黄河源头再返回来。如果只有一两千米的海拔,我平均每小时能走三四公里。可是现在的海拔远远高于四千米。我向盆地那头望去,那条白雪皑皑的山脊下就是他们所说的黄河源头。我心里不免犹豫起来。就在这时,其中一个向导说他跟我一起去。这等好事,我又怎能拒绝呢?于是我们俩就迈开步子,决意穿过这片冻原。天空中依然飘着雪花,清晨的太阳却照耀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我们艰难地跋涉着,前面有多危险还不清楚。难道真的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吗?不!虽然出师不利,但我坚信今天一定是伟大的一天。我们跳过一丛丛枯草,绕过一个个水洼。两个小时过去了,向导指了指地平线上的一群牦牛,于是我们转身走了过去。又是半个小时,到了牦牛群,我们问牧民是否知道黄河源头在哪里。
  这个问题问得貌似有些愚蠢。他们只是牧民,黄河那么多支流,官方认定哪个是源头关他们什么事。但是他们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他们指着环绕盆地的众多白雪小山中的一座,明确说那就是源头。看起来要走到那里太远了,我问能否租用他们的马。他们说马太瘦弱了,不能骑人。在那一带,马是一个人值钱的财产。在夏天马能吃到新草长肥之前,牧民都舍不得骑自己的马。步行太远,马又租不到,于是向导建议我往回走。我又看了一眼牧民指的那座小山,它在盆地的西侧,看起来的确挺远。然而我决意玩命一搏。我告诉向导先走走看,如果过会儿确实没有指望走到那里,在天黑之前赶回去也不迟。于是在向牧民道谢之后,我们继续前行。
  现在海拔是四千五百米,在这样的高度,目测的距离往往会欺骗自己的眼睛。空气越来越稀薄,我们走得越来越慢。几个小时下来,还未穿过这片冻原。我俩不说一句话,只是大口大口地喘气。又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我们看到了另一户牧民,再次停下来向他们问路。他们指的还是那个方向,说黄河源头就在山脊的那一端。我猛地意识到,黄河源头就在我们前方了,胜利在望,只有大约后一小时的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马上就要到黄河源头了!可就在这时,向导提出了异议,他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了,如果不立即返回吉普车那里,那么在天黑之前就回不去了。我哪里听得进他的话,耸了耸肩对他说,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要回不去就在牧民家睡觉;你们把吉普车弄出来,明天来接我吧。我向牧民道了谢,转身就开始一个人往前走。很显然,稀薄的空气已经破坏了我的判断力。向导发觉没法子跟我讲道理,只好紧走几步跟了上来。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后悔了,冲动是魔鬼啊。每往前挪一步,都是那么痛苦。我的肺无法换气,我的双眼无法聚焦。我转向向导,告诉他我受不了了。可这次他却反过来鼓励我坚持到底。我们俩不得不两次跪倒在地,只为了呼吸更通畅,可实践证明这毫无作用。我们只得重新站起来,机械地迈动双腿。在意识模糊、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神奇地跨过了山脊。看到黄河源头了!石碑、牛头标记,对!就是这里。我们到了!
  ……



媒体评论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安妮宝贝
  《空谷幽兰》是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