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西文化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83.87 5.0折 16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向玉 刘泽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1615

出版时间2018-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5268497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陈志雄
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渐入繁荣期,俨然有跻身“显学”之势。相关研究成果一时蔚为大观,令人欣喜和鼓舞。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澳门自16世纪中叶以来,即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以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舞台。四个半世纪的中西文化交融,极大地丰富了澳门多元文化的内涵,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从中西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澳门。澳门理工学院自成立之初起,即倡导在教学与研究中注重“中西融通”。2001年,院长李向玉教授所著《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由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简体字本,题为《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该书系统研究了圣保禄学院的发展演变过程,详尽阐述了这所学院在澳门早期历史、中国教育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以及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年10月,澳门理工学院创办中西文化研究所,将中西文化研究作为本院的主要学术发展路向之一。翌年6月,《中西文化研究》杂志创刊。时任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博士在发刊词中指出:“为了在一个崭新的世纪,让世界的多元文化能够交融、并存和发展,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中华文化、西方文化,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探讨中西文化融合的规律,总结跨文化对话的经验。……这个研究所和这本杂志,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希望为澳门文化开辟一个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园地!”以中西文化研究所及《中西文化研究》杂志为依托,澳门理工学院的中西文化研究开始步入快车道。2004年,澳门理工学院与中国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合作编辑的《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葡关系》和《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崔维孝的《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李长森的《明清时期澳门......

导语摘要
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3期“中西文化”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外国传教士、使臣在华活动,近代国外汉学,近代中国文化翻译、澳门本土文学等内容。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3期“中西文化”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外国传教士、使臣在华活动,近代国外汉学,近代中国文化翻译、澳门本土文学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李向玉,澳门理工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历史学博士,精通葡语,曾参加澳门回归工作。著有《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
刘泽生,《澳门理工学报》主编。


目录
前言【陈志雄】
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许 平】
观念、知识与西方形象的建构:以乾隆三大家为例【李 鹏】

追寻平等的百年心路【高瑞泉】

当代社会变迁之中的基督宗教【卓新平】


宋代广州蕃长辛押陁罗事迹【蔡鸿生】

立足于文字学的马若瑟《易经》研究  ——以《周易理数》与《太极略说》为例【陈欣雨】

如何解读中国上古史:柏应理《中华帝制历史年表》【梅谦立(Thierry Meynard) 】

帝国斜阳:荷兰使臣德胜使华考述【林发钦】


他者想象与自我认同:鸦片战争前夕传教士笔下的南中国海地区报道  ——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中心【龙其林】

十九世纪俄罗斯汉学家与欧洲对中国植物的认识【柳若梅 李 欣】

美部会在华间印刷所——布鲁恩印刷所考论【谭树林】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汉学书刊  ——以《中国评论》“学界消息”栏目的报道为例【王国强】

二十世纪西学视野下的中国审美趣味【赵成清】

现代中国文学域外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的历史演进【杨四平】


明末士大夫郭子章与天主教关系新证【肖清和】

空间的隐喻:清代禁教时期天主教堂的改易及其象征意义【张先清】

近代中国天主教徒的皈依动机——以直隶乡村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李晓晨】

文本、书院与教育:伦敦会早期在马六甲的对华传教准备工作【司 佳】

中国反宗教理论的成型:1920年代非宗教话语分析【杨卫华】

刘廷芳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之肇基与谋新【陈才俊】

从《天风》看“三自原则”的谱系建构(1980~2011)【王志希】


明清之际《圣经》中译溯源【张西平】

李奭学的耶稣会士翻译文学研究综述  ——以《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为中心【李会玲】

迁移的文学和文化:耶稣会士韩国英法译《诗经·蓼莪》解析【蒋向艳】

汉语基督教文献中“Satan”译名的演变【柯 卉】

伍光建译《侠隐记》与茅盾的校注本  ——兼谈西学译本校注之副文本【邹振环】

“全球化-本土化”语境中作为抵抗的文化翻译【毛思慧】


达·芬奇密码:对《后的晚餐》的语境重建【吴 琼】

现代中国基督教文学的信仰书写——以冰心、北村、丹羽为例【谭桂林】

建立现代汉语宗教诗学导论【唐小林】

论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小说的当代电影改编中的移置【陈伟华】

基督教文化与“博爱现实主义”之建构【丛新强】


澳门土生文学创作中“根”的意识【崔明芬】

多元与共融:澳门文学形象的主体形塑  ——以1995~2005年澳门文学奖作品为例【陈少华】

葡语文学在澳门【张 雁】

静默的角力:论江道莲《旗袍》中的人物形象及性别书写【留婷婷】

乱游与媚行:香港本土与中外文化游历的空间叙事创意【凌 逾】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3期“中西文化”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外国传教士、使臣在华活动,近代国外汉学,近代中国文化翻译、澳门本土文学等内容。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3期“中西文化”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外国传教士、使臣在华活动,近代国外汉学,近代中国文化翻译、澳门本土文学等内容。 

主编推荐
李向玉,澳门理工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历史学博士,精通葡语,曾参加澳门回归工作。著有《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
刘泽生,《澳门理工学报》主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