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语石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4.81 4.7折 74 全新

库存28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昌炽撰,姚文昌点校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81983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4元

货号25537156

上书时间2024-10-19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整理説明

葉昌熾,字鞠裳,號緣督廬主人。祖籍浙江紹興,其高祖時舉家遷入江蘇長洲。葉氏生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同治四年(1865),就讀正誼書院。九年(1870),應馮桂芬之邀入《蘇州府志》編纂局,分纂《府志》公署、學校、壇廟、寺觀、釋道五門。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及第,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累至侍講。二十八年(1902),任甘肅學政。三十二年(1906),清廷廢科舉,裁學政,葉氏遂乞歸故里,讀書自遣。民國六年(1917),卒於家。著有《藏書紀事詩》、《語石》、《寒山寺志》、《邠州石室録》、《緣督廬日記》等。

在葉氏衆多的傳世著作中,以《藏書紀事詩》、《語石》爲後世所稱道。其中《語石》一書,既是古代石刻學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學的開山之作。該書結構嚴謹,佈局精巧,從内容詳略到卷次篇幅都經過了作者的細緻安排。全書分十卷,四百八十四則,近二十萬字。卷一以朝代爲序,概述歷代石刻;卷二以地域爲别,分述各省石刻,兼及域外;卷三至卷五分論石刻的形制與類型;卷六介紹石刻的義例;卷七至卷八列述石刻的書人與書體;卷九條析碑文的範式;卷十討論石刻的傳播與鑒藏。

作爲我國石刻研究領域的部通論性著作,時至今日,《語石》確定的研究範疇和構建的理論體系仍爲石刻學者所沿用。業師杜澤遜教授在《文獻學概要》一書中評價《語石》“之於石刻學猶葉德輝《書林清話》之於古書版本學,而精謹或過之”,實非溢美之詞。

《語石》的撰寫始於光緒庚子年(1900),次年完成初稿,其後不斷進行修改,直至終定版印行。此後,《語石》的各種重印本、翻刻本、點校本、影印本相繼出現。

《語石》的存世版本主要有:一、上海圖書館藏《語石初稿》。二、上海圖書館藏《語石》修改稿本。三、嘉德拍賣公司2007年秋拍《語石》“手稿本”。四、上海圖書館藏葉昌熾、張炳翔批校《語石》紅印本。五、上海圖書館藏葉昌熾批校《語石》紅印本。六、宣統元年(1909)蘇州文學山房刊行一函四册《語石》原刻本(《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輯第16册、《續修四庫全書》第905册影印)。七、1917年至1918年間振新書社發行《語石》翻刻本(1986年上海書店影印)。八、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語石》斷句本(收入《萬有文庫》和《國學基本叢書》)。九、1991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一函六册《語石》原刻木版重印本。十、1994年中華書局出版陳公柔、張明善點校本《語石 語石異同評》。十一、1995年今日中國出版社出版韓鋭《語石校注》。十二、1998年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其禕點校本《語石》(收入《新世紀萬有文庫》)。

上海圖書館所藏《語石初稿》並非完本,祇有定本卷八的部分内容,寫作時間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語石》修改稿本首先由抄手謄寫爲清稿本,而後葉氏進行批校,其上並有張炳翔校語,從内容上看,修改稿本的面貌已與終形成的《語石》定本十分接近。2007年嘉德秋拍《語石》,全本無法得見,從拍賣圖録所展示的幾頁書影來看,當非“手稿本”,該本的前後筆跡存在差異,對比上海圖書館所藏修改稿本的内容,該本很可能是《語石》的另一個修改稿本,且前後兩部分謄寫的時間跨度較大。上海圖書館所藏兩個批校紅印本的基本狀況,可參見郭立暄《中國古籍原刻翻刻與初印后印研究》一書。《語石》原刻本及之後所出現各本的關係,可參見拙文《〈語石〉版本考辨》(载於《圖書館雜誌》2017年第10期)。

2012年,我考入山東大學,攻讀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業師劉心明教授潛心研究石刻文獻數十年,創獲頗多。開學不久,即賜下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語石》一部,命讀一過。隨後,我相繼閲讀了《語石校注》、《語石 語石異同評》。作爲《語石》僅有的三個點校本,《語石 語石異同評》斷句多有可商榷之處,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語石》標點、排版時有訛謬,《語石校注》底本選擇不精且誤字滿紙,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也正是在此閲讀期間,我注意到《語石校注》所用的底本不同於其他兩家,進而揭示了《語石》原刻、翻刻及其衍生諸本的關係。

2015年,我開始在山東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爲畢業計,業師杜澤遜教授命我將此前收集的關於《語石》版本的材料整理成文,並前前後後爲我修改數遍,終形成了《〈語石〉版本考辨》一文。

本書責編王榮鑫是我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室友,畢業後供職浙江大學出版社。王君耽於國故,欲策劃出版若干入門之書以惠學林,知我曾用力《語石》,遂以點校事相囑。於是,我開始全面梳理《語石》存世的版本以及現有的點校成果,在此基礎之上,以原刻本爲底本,對《語石》進行點校。

需要重點説明的是,相對其學術價值而言,前面提到的三個點校本的瑕疵是微不足道的。此外,《語石》現存的校勘成果還有國家圖書館藏章鈺批校本《語石》校語、歐陽輔《語石校勘記》(附《集古求真補正》卷四之末)等。此次點校工作,對前輩學者成果的吸收借鑒毋庸諱言。

隨著古籍數字化平臺的不斷建設完善,文獻的定向檢索變得異常便捷。在此次點校過程中,對《語石》一書内的引文都盡可能核查原始文獻和石刻拓片,使得標點和校勘進一步精確,這是前輩學者點校時客觀條件所不允許的。

“芸香濃處多吾輩,廣覓同心敘古歡”,希望能爲學界提供一個相對可靠的《語石》讀本,水平所限,錯訛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简介
叶昌炽简介


叶昌炽,字鞠裳,号缘督庐主人。祖籍浙江绍兴,其高祖时举家迁入江苏长洲。叶氏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同治四年(1865),就读正谊书院。九年(1870),应冯桂芬之邀入《苏州府志》编纂局,分纂《府志》公署、学校、坛庙、寺观、释道五门。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至侍讲。二十八年(1902),任甘肃学政。三十二年(1906),清廷废科举,裁学政,叶氏遂乞归故里,读书自遣。民国六年(1917),卒于家。着有《藏书纪事诗》、《语石》、《寒山寺志》、《邠州石室录》、《缘督庐日记》等。


在叶氏众多的传世著作中,以《藏书纪事诗》、《语石》为后世所称道。



目录

語石目録


 



1.1三代古刻一則


1.2秦一則


1.3漢一則


1.4後漢一則


1.5三國魏蜀吴二則


1.6晉二則


1.7南朝一則


1.8北朝四則


1.9燕秦諸國一則


1.10隋四則


1.11唐十四則


1.12唐僭號一則


1.13五季一則


1.14南漢一則


1.15前後蜀一則


1.16吴越一則


1.17南唐一則 附楊吴 閩王氏 北漢劉氏 楚馬氏


1.18宋四則


1.19南宋二則


1.20偽齊一則


1.21遼金五則


1.22西夏二則


1.23吐蕃一則


1.24元四則


1.25淮張一則


1.26明一則


1.27國號書法一則


1.28杜撰年號一則


 


卷第二


2.1宋元碑難得一則


2.2總論各省石刻一則


2.3求碑宜因地一則


2.4陝西石刻三則


2.5直隸四則


2.6山東五則


2.7山西三則


2.8甘肅三則


2.9河南二則


2.10四川三則


2.11江南四則


2.12浙江四則


2.13安徽二則


2.14江西二則


2.15福建三則


2.16湖南二則


2.17湖北三則


2.18廣東三則


2.19廣西二則


2.20雲南一則


2.21貴州一則


2.22奉天一則


2.23和林一則


2.24五嶽一則


2.25四瀆一則


2.26朝鮮三則


2.27日本二則


2.28安南二則


2.29歐斐兩洲二則


 


卷第三


3.1論碑之名義緣起一則


3.2碑穿二則


3.3碑額七則


3.4碑陰五則


3.5碑側三則


3.6穿中刻字一則


3.7螭首題字一則


3.8論碑帖之分一則


3.9立碑總例一則 附德政碑


3.10石經二則


3.11字書小學四則


3.12封禪一則


3.13詔敕五則


3.14符牒四則


3.15書札一則


3.16格論一則


3.17典章一則


3.18譜系二則


3.19界至四則


 


卷第四


4.1詩文一則


4.2墓誌十八則


4.3塔銘二則


4.4浮圖一則


4.5經幢八則


4.6刻經八則


 


卷第五


5.1造象十二則


5.2畫象五則


5.3地圖一則


5.4橋柱二則


5.5井闌一則


5.6柱礎二則


5.7石闕一則


5.8題名八則


5.9摩厓一則


5.10買地莂二則


5.11投龍記一則


5.12神位題字一則


5.13食堂題字一則


5.14醫方一則


5.15書目一則


5.16吉語一則


5.17詛盟二則


5.18符籙一則


5.19璽押一則


5.20題榜一則


5.21楹聯一則


5.22石人題字一則


5.23石獅子題字一則


5.24石香爐題字一則


5.25石盆題字一則


5.26石刻雜體一則


 


卷第六


6.1總論撰書一則


6.2碑版文體二則


6.3詩體一則


6.4兩人合撰一碑一則 附一石兩文


6.5碑文襲舊二則


6.6碑文求新一則


6.7輯録碑文一則


6.8碑版有資考訂一則


6.9碑版有資風教一則


6.10總論撰書題款二則


6.11撰人題款二則


6.12書人題款二則


6.13篆額題款一則


6.14撰書位次三則


6.15撰書人稱謂一則


6.16父子撰書一則


6.17兄弟撰書一則


6.18撰書人稱字稱别號二則


6.19畫人一則


6.20刻字五則 模勒附


6.21一人兼書篆鐫一則


6.22石工一則


6.23施石一則


6.24選石一則


6.25古碑先立後書一則


6.26建造樹立一則


6.27歲時月日例一則


6.28打本一則


 


卷第七


7.1總論南北朝書人一則


7.2總論唐書人一則附碑選


7.3褚顔書所自出一則


7.4薛純陁一則


7.5趙模殷令名魏栖梧一則


7.6于立政高正臣一則


7.7竇懷哲一則


7.8暢整一則


7.9諸葛思楨一則


7.10歐陽通一則


7.11薛稷薛曜一則


7.12沮渠智烈一則


7.13王紹宗一則


7.14裴漼宋儋一則


7.15鍾紹京一則


7.16蕭誠一則


7.17吕向一則 附趙冬曦賀知章孫季良咸廙


7.18張旭一則


7.19嚴武一則


7.20張少悌一則


7.21田穎一則


7.22陳懷志陸長源李紳一則


7.23韋縱胡証一則


7.24竇臮一則


7.25王縉一則附荀望


7.26王士則一則


7.27鄭雲逵一則


7.28陳諫一則


7.29張從申一則


7.30竇易直一則 附竇鞏鄭餘慶


7.31張誼一則


7.32柳宗元劉禹錫一則


7.33沈傳師一則


7.34裴休一則


7.35范的一則


7.36鄔彤奚虚己胡季良一則 附陸展金貞等


7.37王行滿吴通微蘇靈芝一則


7.38唐人分書名家一則


7.39唐人篆書名家一則


7.40唐人工書者多湮没不傳一則


7.41唐碑上品一則


7.42總論五季書人一則


7.43總論宋初書人一則


7.44王著一則


7.45楊虚己一則


7.46歐陽文忠一則


7.47石曼卿秦少游王晉卿一則


7.48吕升卿一則


7.49薛紹彭一則


7.50劉次莊王同老一則


7.51蔡京蔡卞二則


7.52薛昂李邦彦一則


7.53趙明誠一則


7.54米友仁一則


7.55李彌大一則


7.56范文穆陸劒南一則


7.57朱文公一則


7.58張即之一則


7.59李曾伯一則 附趙公碩康肅 張本中


7.60宋人書精品一則


7.61總論遼金書人一則


7.62總論元書人一則


 


卷第八


8.1唐宋宸翰五則


8.2宗藩二則


8.3名臣二則


8.4名儒一則


8.5詩人一則


8.6武人一則


8.7奸臣三則


8.8奄人二則


8.9婦人一則


8.10緇流二則


8.11羽冠一則


8.12仙蹟一則


8.13外國人書一則


8.14鄉先哲書二則


8.15集王一則


8.16集諸家書一則


8.17集歐集褚集顔集柳一則


8.18各人分書二則


8.19一碑兩人書一則


8.20各體書二則


8.21篆籀二則


8.22飛白一則


8.23分隸三則


8.24行草二則


8.25契丹西夏女真蒙古畏吾兒唐古忒書一則


8.26唐梵二則


8.27大小字一則


8.28一碑字體大小不同一則


8.29别體三則


8.30數目大寫字三則


 


卷第九


9.1陽文一則


9.2反文一則


9.3回文一則


9.4左行一則


9.5横列三則


9.6團欒環刻一則


9.7碑文脫譌塗乙旁注一則 附夾注挂線擠寫


9.8擡頭三則


9.9棋子方格一則 附横線直線雙單線


9.10空格待填一則


9.11避諱五則


9.12填諱一則


9.13高曾書法一則


9.14妄人題字一則


9.15碑末題字變例一則


9.16碑石拓損受病不同一則


9.17近拓勝舊拓一則


9.18碑厄二則


9.19添刻書撰人一則


 


卷第十


10.1古碑一刻再刻三則


10.2摹本一則


10.3贋本一則


10.4補刻一則


10.5古碑已佚復出一則


10.6碑重舊拓二則


10.7孤本一則


10.8雙鉤本一則 附木本廓填本


10.9縮臨本一則 附攝影本石印本


10.10殘本足本二則


10.11精拓二則


10.12觀紙墨知何省拓本一則 附朱拓藍拓


10.13裝池五則


10.14帖架一則


10.15封禁碑文一則


10.16著録一則


10.17金石圖一則


10.18校釋碑文一則


10.19殘石位置一則


10.20護惜古碑一則


10.21藏石一則


10.22訪碑圖一則


10.23碑估一則


10.24碑俗名一則


10.25隋唐以下金文二則


10.26木刻一則


10.27瓷刻一則


 



主编推荐
叶昌炽简介

叶昌炽,字鞠裳,号缘督庐主人。祖籍浙江绍兴,其高祖时举家迁入江苏长洲。叶氏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同治四年(1865),就读正谊书院。九年(1870),应冯桂芬之邀入《苏州府志》编纂局,分纂《府志》公署、学校、坛庙、寺观、释道五门。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及第,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至侍讲。二十八年(1902),任甘肃学政。三十二年(1906),清廷废科举,裁学政,叶氏遂乞归故里,读书自遣。民国六年(1917),卒于家。着有《藏书纪事诗》、《语石》、《寒山寺志》、《邠州石室录》、《缘督庐日记》等。

在叶氏众多的传世著作中,以《藏书纪事诗》、《语石》为后世所称道。



精彩内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