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22.82 6.3折 ¥ 36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泽尔达?菲茨杰拉德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05533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24162975
上书时间2024-10-19
泽尔达·菲茨杰拉德小传/朱法荣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不固定的圣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盛宴中,耀眼的明星莫过于司各特·菲茨杰拉德(ScottFitzgerald,1896—1940)和他的妻子泽尔达·菲茨杰拉德(Zelda Fitzgerald,1900—1948),这对金发碧眼、衣着入时、坐在汽车顶上呼啸而过、在广场喷水池里跳舞的金童玉女被视为当时新潮女郎的教父和教母,是爵士时代繁荣和喧嚣的化身,也是美国文学为璀璨的双子星座。
一、泽尔达·塞耶尔:亚拉巴马的维纳斯
亚拉巴马州位于美国东南部,曾是美国历大产棉州。州府蒙哥马利市是美国南北内战中南部邦联诞生的摇篮和首都,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诞生地,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故乡。现今蒙哥马利市的市旗仍然沿袭南部邦联的旗帜,红灰两色,中有一道白边蓝底斜条纹,上有十一颗白色星星,以纪念南北内战时南部邦联的军旗和当时退出联邦政府的十一个州,旗帜中央的星星上方是一个橄榄枝花环。军旗灰正是泽尔达终其一生爱的颜色,既是她眼睛的颜色,也是她结婚礼服的颜色,而她也以自己出生于亚拉巴马而自豪。
1820年,亚拉巴马州成立之初,泽尔达祖父丹尼尔·塞耶尔(1808—1888)离开故乡俄亥俄州,迁来蒙哥马利经商,后来创立了蒙哥马利家报纸并任主编,并多年兼任蒙哥马利市大议会首席秘书;祖母朵拉·摩根·塞耶尔(1817—1907)出身于亚拉巴马摩根家族,其兄为联邦政府参议员,1876年曾获美国总统竞选提名。泽尔达外祖父威利·梅琴(1810—1893)是肯塔基州立法委员会成员,南北内战时期同情和支持南部邦联,入选南部邦联国会,担任十人委员会委员长,并出任肯塔基州伪州长。南方战败后威利出走加拿大,1869年获格兰特总统特赦,回到故乡,1872年入选美国联邦政府参议员,并获南方民主党提名,参加竞选美国副总统。外祖母为第三任妻子,性格刚毅。泽尔达父亲安东尼·塞耶尔(1858—1931),1878年进入弗吉尼亚州塞勒姆洛厄诺克文理学院(RoanokeCollege)学习,学业优异,曾获马耳他十字奖章。毕业后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教学一年,后回蒙哥马利攻读法律,进入律师协会,1883年入职蒙哥马利市法院,后来成为蒙哥马利市法院法官。泽尔达的母亲米密涅瓦·塞耶尔(1860—1958),1878年毕业于蒙哥马利女子学院(MontgomeryFemale College),热爱艺术,曾发表过诗歌和小说,写过剧本,参加过舞台表演,梦想成为戏剧演员。1883年曾前往费城参加舞台表演,因为是年南方民主党意欲再次提名其父梅琴参加美国总统大选,其父不许女儿去做演员,亲自前往费城,将女儿从舞台上拽入火车,拖回肯塔基州,次年7月14日将其嫁与另一位参议员的侄子,即泽尔达的父亲安东尼·塞耶尔。
泽尔达1900年7月24日生于蒙哥马利市南大街,是家中六个子女中小的一个,与兄妹年龄差距较大,故而受溺爱,四岁断奶,六岁被送入附近的私立学校奇尔顿文法学校(ChiltonGrammar School)。因为不喜学习,辍学一年,七岁后重新入校,直到1914年毕业,进入西德尼·拉尼尔高中(Sidney Lanier HighSchool)。童年时期的泽尔达,淘气大胆,上房爬树,是远近闻名的假小子。虽然母亲为她设立了六条淑女规则:坐不跷腿,背不靠椅,出门要带手绢,手套扣子要扣严,在家勿赤脚,但是泽尔达从来不想让她的小伙伴失望。她会穿着溜冰鞋在大街小巷呼啸而过,与男女同学爬到的岩石上比赛跳水的高度,甚至于谎报火灾,拨打消防电话以捉弄消防人员为乐。身为女孩,她从未有一丝的自卑、羞怯或疑虑,也没有什么道德准则。她在父亲的藏书室里自由阅读了各种童话故事,甚至手抄了《三只小猪》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童话,翻阅了大英百科全书、莎士比亚、萨克雷、狄更斯、司各特、王尔德、高尔斯华绥、吉卜林、普鲁塔克、亚里士多德、埃斯库罗斯和吉本等科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各类书籍,桀骜不驯的性格,博览群书的底蕴,致使泽尔达常能洞烛幽微、语惊四座。在中学年鉴上她如此留言:“让我们只看今朝,不为明天烦恼。”
泽尔达的美丽机智和放纵不羁为自己赢得了很多名号:“美国南方名媛”“美国位新潮女郎”“爵士时代的女祭司”“菲茨杰拉德的缪斯女神”等,海明威则视泽尔达为“不与人分享的鹰”,失恋的情人们称泽尔达是“野蛮的科曼奇人(印第安猎头族)”,菲茨杰拉德称泽尔达是“天外来客”,而泽尔达本人则喜欢把自己想象为米洛的维纳斯,或是从宙斯头颅中全副武装跳出来的密涅瓦(雅典娜),是走下奥林匹斯山的希腊女神。
1482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利曾用新柏拉图主义的风格再现了美神维纳斯的诞生。画的背景是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海,海上飘来一片精致的扇形贝壳,贝壳上站着刚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美神维纳斯,女神除了飘垂的金色长发一无遮盖,胴体洁白,姿态优雅;女神的左侧为两位男女风神,分别为西风和春风,吹送贝壳而来;美神右侧是春天女神,正迎风抖起一件红色绣花锦缎斗篷意欲裹住维纳斯。维纳斯的洁白胴体象征着灵魂的精神之美,脚下的贝壳是灵魂外在形体的束缚,风神则象征着上帝的意志,万物皆为其吹动,而春天女神手中的锦袍则象征着灵魂在尘世要遭受的尘垢和罪孽。1935年,泽尔达第三次精神崩溃后,住进马里兰州谢泼德医院,曾给远在加州好莱坞的菲茨杰拉德写过一封令人悲伤的信:“我感到非常难过,现在的我只剩一副空壳,没有什么能呈献给你了。”
二、泽尔达与菲茨杰拉德:阿多尼斯与维纳斯之恋
1918年7月,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一家乡村俱乐部的舞会上,刚刚高中毕业的泽尔达·塞耶尔与从普林斯顿大学休学参军的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相遇相识,开始了他们风一样的恋爱传奇。
泽尔达眼中,司各特就像一株金水仙,金色的头发,英俊的脸庞,笔挺的鼻梁,宽阔的额头,浓密的睫毛,在绿色与淡紫色之间不断变换的眼睛。多年后,泽尔达为她眼看到的司各特制作了一个折纸娃娃,粉红色的衬衫,红色的领带,长着一副棕色的天使翅膀。司各特的好友罗顿·坎贝尔回忆说:“他是我见过的漂亮的男孩子。金黄色的头发,薰衣草样的眼睛,轻松自信的步态,足以征服所有人的疑虑。”另一位记者认为:“他的希腊式的鼻子,骄傲却不失友好,头发中分,他的嘴小巧迷人,好像他笔下的女主人公一样。”他的一个同时代的人称他为穿着布鲁克斯兄弟军服的金头发阿多尼斯。司各特眼中,泽尔达是“一位圣母,是维金·马利亚”(a saint,a Viking Madonna)。“Madonn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对基督教圣母马利亚的称呼,拉斐尔著名的《西斯廷圣母》(SistineMadonna,1512)、《草地上的圣母》(The Madonna of the Meadow,1506)和《安西帝圣母》(The Ansidei Madonna,1505)等名画均以“Madonna”之名称圣母。拉斐尔画中的圣母形象常是秀美的年轻女性,穿红色衣裙和蓝色披风,姿态优雅,身材圆润,容貌妩媚,洋溢着青春女性的朝气。
泽尔达同时代的女作家和评论家多萝西·帕克(Dorothy Park,1893—1967)称菲茨杰拉德夫妇像是一对从太阳来到人间的光明天使。事实上,司各特与泽尔达的相似之处从外表到性格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的朋友认为他们俩更像是兄妹。他们外表看起来都有金叶子一样的头发,摄人魂魄的眼睛和精致迷人的嘴巴,内心里都是被宠坏的孩子,的自我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喜欢把自己戏剧化,甚至于两人都非常喜欢易装换性。每当司各特临时不能陪伴泽尔达的时候,泽尔达就会换上男装,和男孩子们一起去看电影,而司各特曾打扮成一个女售货员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俱乐部活动,也曾经对围在他身边的女性说:“我是半个女人——至少我思想上是。”
恋爱中的泽尔达并未停止与其他男士约会,而司各特在嫉妒之余也喜欢观看泽尔达受人追捧,其他男性对泽尔达的欲望恰恰激起了他自己的欲望,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男主人公所说:“这也让他兴奋,很多人都爱过黛西——这在他的眼中更提高了她的价值。”泽尔达本人也对在司各特的注视和观察下与他人恋爱感到兴奋,因此两人都极力为对方的兴奋而表演自己,对于他们二人,想象比事实更重要。所以,当泽尔达宣布“我已经亲吻过两千个人,以后还要亲吻两千个”,“女人存在的一个理由就是有必要在男人们中间制造骚乱”,司各特更多地感到一种鼓舞和兴奋。泽尔达与菲茨杰拉德后来虽然都曾有过婚外情,但他们相互间的心意相通始终存在,存于他们的记忆里,也存于世界美的情书中。
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和你珍贵的爱,我什么也不要。所有的物质幸福都不重要。我只是不愿要一种邋遢、没有光彩的存在——因为那样子你很快就会爱我越来——越少。
亲爱的心肝,我们的童话故事就要结束了,我们就要结婚,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就像你城堡里的公主在焦急地等待着你……
我真的愿意嫁给你——虽然你认为我害怕嫁给你——我真希望你没这样说——我什么都不怕。恐惧要么让人变得怯懦,要么变得威严和高大。我不怯懦也不威严。而且,我知道你会比我自己更好地照顾我,和你在一起我会非常、非常幸福的——除了每周都有的争吵——即使争吵我也很高兴。我喜欢自己在你情绪激动和心情阴郁的时候保持镇静和清醒。
……没有你,我什么也不是——可能就只是一个洋娃娃——你是我生命的必需,也是我生命的享受……你就要成为你妻子的丈夫了。
我顺着铁轨看去,见你来了——夜幕和薄雾中你亲爱的凌乱的裤脚向我追来——没有你,亲爱的,我就没了眼睛、没了耳朵、没了心跳、没了大脑——没了生命——我是多么爱你!这辈子我再也不会和你分开一个晚上。没有你,谁来抵挡风暴,谁阻止美的死亡和我的老去……
三、泽尔达·菲茨杰拉德:城堡里的公主与立体派画家
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以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司各特写给泽尔达的信中频繁使用的一个称呼是“我城堡里的公主”。1924年5月菲氏一家来到巴黎,结识了许多世界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其中画家杰拉尔德·墨菲和莎拉·墨菲成了泽尔达一生亲密的朋友,同时引导她进入了巴黎艺术圈,结识了当时野兽派、立体派和抽象画派的领袖马蒂斯、毕加索和米罗等一大批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艺术家,泽尔达很快拿起画笔开始接受绘画训练。1925年2月在意大利卡布里岛,她结识了有同性恋倾向的美国女画家罗马伊内·布鲁克斯,开始进行专业学习,仅用五周时间就掌握了色彩理论。泽尔达绘画中常出现的两种主题开始形成,一是花卉,二是舞者。南方热带地区硕大鲜艳的花朵是泽尔达对母亲的花园和美国南方故乡的永久记忆,火热的阳光和富有异国情调的鲜艳花朵向来是美国南方艺术家的标志。她初期的代表作有《地中海南部》和《穿橙色裙子的女孩》,两幅画都运用了立体主义的画法,在幅风景画中她将树木分解成立体几何形,然后再从不同的视角将它们组合起来,传达出一种异样的结构和情绪;在第二幅画中,穿橙色衣裙的女孩位置偏离画布中心,衣裙飘起,右侧前景处一只小狗做奔跑状,画面充满动感,不能确定女孩是在跳舞还是像一枝花在随风摇摆,表情不知是欢快还是悲伤,从不同的侧面看去,女孩和小狗处在不同的平面上。模糊、神秘和多重视角是泽尔达油画的一大特点。后来在1930年,泽尔达精神崩溃前夕,她画的《花瓶中的白花》酷似梵高的向日葵,花枝像蛇吐着信子互相凝视着,噩梦一般盘旋在桌子上。
1926年,医生诊断证明因为1924年一场不成功的人工流产手术,泽尔达再也不能有其他孩子了,泽尔达失望之余,拾起了早年对芭蕾的爱好。1927年夏天,她在费城开始报名学习芭蕾,11月加入费城歌剧院芭蕾舞团,跟随原俄国皇家芭蕾舞团舞蹈大师柳波芙·伊格洛娃学习。她告诉好友莎拉·墨菲说,芭蕾舞演员需要有音乐的敏锐感受力和杂技演员的粗犷,女人无论干什么后都会输,即使如此,她也要努力练习,跳舞让她感到永远年轻。
1929年9月,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泽尔达收到了来自那不勒斯圣卡洛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正式邀请,邀请她担任独舞演员,剧团提供食宿,每天三十五里拉。然而,泽尔达拒绝了。过度的劳累使她沮丧和绝望,芭蕾舞不再是美的化身,她感觉自己的腿像是肿胀摇摆的火腿,乳房下垂松弛,她不再是新潮女郎而是成了一堆肌肉,像是斗牛开始前用来引逗牛的老马,被牛角顶得遍体鳞伤,内脏拖在地上。她讨厌做一个领取月薪辛苦流汗的职业女性,当她心爱的艺术和自身的价值被用里拉来衡量的时候,她愤怒了。然而,随后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又使她痛苦,对自己轻易抛弃了等待已久、努力已久的机会感到悔恨,1930年,泽尔达次精神崩溃,入住瑞士一家疗养院。
四、泽尔达自传体小说《给我留下华尔兹》
1931年9月泽尔达病情好转,回到故乡蒙哥马利暂居,开始大量阅读福克纳的小说,学习写作。其间她当法官的父亲去世,司各特在好莱坞写电影剧本,孤独和压力之下,泽尔达第二次精神崩溃,于1932年2月进入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菲普斯诊所。在此,她次遇见长她四岁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女医生米尔德丽德·斯奎尔斯,医生十分欣赏泽尔达的天才,鼓励她继续写作和画画。终,泽尔达在医院用六周时间完成了自传体小说《给我留下华尔兹》,于1932年10月由斯克里布纳公司出版,共发行三千零一十册,题献给她的医生。
《给我留下华尔兹》共分四部分,每部分又分三章。小说主人公亚拉巴马·贝格斯(Alabama Beggs)为一美国南方名媛,爱上了一名北方军官戴维·奈特(DavidKnight),结婚后移居纽约。戴维后来成为著名画家,夫妻俩夜夜笙歌,成为喧嚣时代的偶像。夫妇俩后来携小女移居法国巴黎和里维埃拉,丈夫埋头作画,妻子却爱上了一个法国飞行员,丈夫作为报复也与一位女演员调情。后来,妻子决心重拾小时候对芭蕾舞的热爱,追随俄国芭蕾舞大师学习芭蕾,刻苦练习后,终于获得一个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芭蕾舞团主演的机会,演出大获成功。后,妻子因脚部受伤感染而跛脚,芭蕾舞事业终止而精神崩溃。
故事原型就是菲茨杰拉德夫妇的爱情、婚姻和危机,以及泽尔达自己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该小说与司各特的《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取材相同,但视角不同,风格不同,在国外一直是菲茨杰拉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专家丹·派珀教授认为,“《给我留下华尔兹》和《夜色温柔》在当代文学史上构成了一对不寻常的夫妻篇,两本书分别从妻子和丈夫的角度对同一段婚姻进行了纪实性描写”。
《给我留下华尔兹》不但是对《夜色温柔》的比较和补充,也是对泽尔达作为现代作家身份的肯定,同时,该小说也是女性主义文体的典范。小说语言高度视觉化、片段化,运用了大量明喻和隐喻,有许多张爱玲式的机智和悖论,备受美国著名评论家埃德蒙德·威尔逊和辛克莱·刘易斯的赞誉。
小说以亚拉巴马青少年时在美国南方的生活描写开始,以回到南方参加法官父亲的葬礼结束,南方情结贯穿始终。小说第二部分描写了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和巴黎流动的盛宴,可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精彩描写相媲美,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留住了时代的喧嚣。第三和第四部分从职业女性的角度对芭蕾舞演员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生动有力的描写,泽尔达不是从观众或审美意义上,而是从心理、生理和职业的角度深入挖掘芭蕾舞女演员的艰辛和无奈。
“夜里,她坐在窗户旁太累了,动不了,想要成为一个舞蹈家的渴望让她筋疲力尽。在亚拉巴马看来,达到她的目标,她就能驾驭那些驾驭着她的恶魔——证明自己,她就能找到安宁,安宁就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肯定——通过跳舞,她会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感,自由地支配爱情、怜悯或幸福,为它们提供一个流畅的通道。她无情地鞭策着自己。”“一英里一英里的,脚趾点着地板好像母鸡在啄食,一万英里以后,你就可以不再晃动你的乳房了。”“亚拉巴马一遍遍转着,屏气敛神,提升肌肉。一个动作做上几年,三年后就能把自己提高一英寸——当然,也可能一英寸也提不了。”
派珀高度评价该小说:“这是美国作家写的部、也是好的一部关于芭蕾舞演员的故事。”该小说是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结合,情节松散,像戏剧一样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语言跳跃,充满感性和视觉色彩,具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美国小说家威廉·麦卡菲在《纽约太阳报》赞扬泽尔达和她的小说:“这是一个奇异的天才,风格鉴赏家们会非常喜欢。……密集的比喻非常迷人。即使善用辞藻的老手阅读该书也会满怀艳羡,获得头晕目眩的愉悦。”《纽约先驱论坛报》认为,“小说有一股罕见的阳刚之气:响亮而敏锐”。巴尔的摩一家报纸评论的副标题为“菲茨杰拉德夫人的部小说已达司各特的水平”。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致信司各特,称赞泽尔达的小说:“非常感人,她写出了一些以前没有人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东西。”毋庸置疑,泽尔达是一位获得公认的、独具特色的现代主义小说家。
五、泽尔达之死
除《给我留下华尔兹》之外,泽尔达还创作了一出儿童剧,十一篇短篇小说和十数篇报刊文章。1940年菲茨杰拉德因心脏病去世后,泽尔达回到故乡与母亲同住,其间所绘画作多以宗教为题材。1948年3月10日,泽尔达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家精神病院等待治疗时,医院突发火灾,不幸遇难。
泽尔达遗留的大量未经整理的小说、随笔、自传片段和信件等后由其女捐献给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菲茨杰拉德研究中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泽尔达一度成为当时青年文化的偶像,其文集被结集出版,其中《给我留下华尔兹》被列入兰登书屋经典系列,成为美国南方女性文学的一部分。八九十年代,开始了泽尔达传记研究和创作风格研究,认为其作品比喻密集、高度视觉化,有洛可可的梦幻风格和超现实主义特点,1992年泽尔达被列入美国亚拉巴马州女性名人堂。进入二十一世纪,泽尔达研究全面展开,出版了多部新传记和以泽尔达为主角的半虚构小说,2013年美国同时出版了四部关于泽尔达的专著,被称为“泽尔达之年”,国内称2013年为“菲茨杰拉德之年”。泽尔达在现代主义写作、后印象派绘画和芭蕾舞等方面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影响得到全面肯定。
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用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新潮女郎向现代作家的自我救赎,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思考。
本书故事原型是菲茨杰拉德夫妇的爱情、婚姻和危机,以及泽尔达自己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该小说在国外一直是菲茨杰拉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专家丹•派珀教授认为“《给我留下华尔兹》和《夜色温柔》在当代文学史上构成了一对*不寻常的夫妻篇,两本书分别从妻子和丈夫的角度对同一段婚姻进行了纪实性描写。”
“那些女孩子,”人们说,“以为她们什么事情都能做,而且可以不负责任,一走了之。”
那是因为她们的父亲给了她们安全感。他就是一座活堡垒。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堆折中为雉堞,竖顺从为主楼,编明哲为吊桥,抑制情感,或者把入侵者浸入沸腾的酸葡萄汁中。贝格斯法官很年轻时就用壕沟把自己完全护卫了起来,他的塔楼和教堂都是些幽深玄奥的概念。就他*亲密的人所知,他从没有给心存友好的普通牧羊人或是心怀叵测的领主留下任何接近他堡垒的小路。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缺点使他没能在国家政治中成为应该成为的杰出人物。正是整个州对他这种高人一等姿态的认同,使他的子女在早年的社交生活中没有为他们自己构筑起必要的坚固堡垒。一个能使所有活着的族人免于灾难和疾病的族长足以确保他的后世绵长。
一个强人会有很多担当,会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权且遵循自然法则,以便给他的家族一个相得益彰的目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