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40.96 6.9折 ¥ 59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德]叔本华(Schopenhauer,A.) 著 范进 等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0565
出版时间1999-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25229667
上书时间2024-10-18
叔本华的这部论说文集,开始迻译于1987年,至1989年初稿即已基本完成。由于种种原因,译稿未能如期付梓,而不得不锁进我的书屉。后幸得商务印书馆惠约,方得以问世。
此书为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创始人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之一。与他的另一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同,此书并非专门的哲学论著。如果说前者是其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想的集中论述,那么,此书则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诸多问题的广泛思考。这些思考无不表现了作者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旨意,处处皆流露出其悲观主义思想倾向。其中既有难为世人接受的惊世之谈,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诛心之论,相信读者自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这部论说文集,我们对叔本华将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此书共有七卷,全书的翻译工作分工如下:第二、四、五、六卷由范进、柯锦华承担;、三卷由秦典华承担(其中第三卷的部分翻译工作由刘怀宇承担);第七卷由孟庆时承担。范进负责全书的译校和统稿工作。
本书的翻译工作曾得到我的博士导师贺麟先生的关心与支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曾就书中的一些拉丁文的译法,求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傅乐安、叶秀山两位先生,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张伯幼先生为此书的编辑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叔本华论说文集》系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用散文形式撰写的关于他的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思想的较为通俗易懂的七组文章,分别为人生智慧、劝诫与格言、宗教对话及其他、论文学艺术、悲观论集、论人的本性、争论的技艺等。出版后在欧美掀起一股叔本华热,许多普通读者由此了解了这位唯意志论和同性伦理学派创始人的基本思想。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卷 人生智慧
导言
一、论题的分类
二、人格,或“人是什么?”
三、财产,或“人有什么?”
四、地位,或“人在他人评价中的位置”
1.名誉
2.傲慢
3.地位
4.荣誉
5.名声
第二卷 劝诫与格言
一、导言:普遍规则
二、了解自我
三、了解他人
四、人世的命运
五、生命的旅程
第三卷 宗教对话及其他
一、宗教对话
二、略论泛神论
三、论书籍与阅读
四、论观相术
五、心理的考察
六、基督教体系
第四卷 论文学艺术
一、论作者
二、论风格
三、论拉丁文研究
四、论学者
五、论独思
六、论文学形式
七、论批评
八、论荣誉
九、论天才
第五卷 悲观论集
一、论人世的痛苦
二、论生存的虚无
三、论自杀
四、关于灵魂不朽的对话
……
第六卷 论人的本性
第七卷 争论的技艺
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译后记
《叔本华论说文集》系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用散文形式撰写的关于他的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思想的较为通俗易懂的七组文章,分别为人生智慧、劝诫与格言、宗教对话及其他、论文学艺术、悲观论集、论人的本性、争论的技艺等。出版后在欧美掀起一股叔本华热,许多普通读者由此了解了这位唯意志论和同性伦理学派创始人的基本思想。
亚瑟·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叔本华论说文集》:
在某种意义上说,荣誉具有否定性,它和名声的肯定性相对立。因为荣誉并不是人们对某人所碰巧独有的特殊品性的看法,而主要是人们对希望某人能表现出来的品性的看法,而且这种品性乃是真情实意而非作假。故此荣誉意味着人们并无特殊之处,而名声则不一样。名声是必须要赢得的东西,而荣誉则只是不可失去的东西,没有名声只不过默默无闻而已,这只是一种不实在的事情,而失去了荣誉则会令人羞愧,它具有实实在在的性质。我们不能将荣誉的这种否定性与消极的东西混淆起来,因为现实性乃是荣誉的根本特性。只有这一特性是直接来源于表现这种特性的人,它直接关系到他的所做所为,与他人的活动或其他人给他所设的障碍毫无关系,这完全存在于我们自己的能力之中。这样我们就会明白真正的荣誉和阿谀奉承的虚伪的荣誉,相差何止千里。
诽谤乃是无中生有攻击荣誉的武器,抵制诽谤的办法,就是公开地驳倒它,并使它的恶语中伤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们所以敬重老人,乃是因为老年人在自己一生的经历中,必然地要显示,他们是否能够使自己的荣誉保持清白,不受玷污;而对年轻人来说,尽管人们相信他有些美德,但他自己也无法证明。无论是在年龄上(相对于低等动物来说,无论其寿命是长还是短),还是在经验上(经验是与人生道路更为贴近的知识),都没有充分的理由,使青年人赢得老年人的敬意。如若这只是年龄的问题,那么伴随着年龄而来的弱点就更应当为人们所重视。但事情并非如此,白首皓发,高山景行——那是一种内在本性上的敬重。而皱纹满脸——老年人的更为确实的标志根本不会让人景仰,你绝不可能会听到有人说,如何地企羡鸡皮秋颜,但常有人说白首皓发:德高望重。
荣誉仅有间接价值。正如我在本章开首所解释的,他人对我们的想法,如若要完全对我们产生影响,只有在他们的行为举止对我们的行为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只有在与他们一起生活、从事各种活动时,他人的看法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但是在文明的国度里,保障我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乃是社会,我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相对于他们来说,在和我们交往以前必须信任我们。因此,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知道这种看法并无直接的当下的价值。西塞罗也持有这种观点。他写道,“我完全赞成克里希波斯和第欧根尼曾说过的话,即,如若声望美名果真一无是处,那么声望美名也就毫不值得我们去追求了。”爱尔维修在其主要著作<论精神>中也详尽地发挥了这一真理,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乐于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尊敬自身之故,而只是因为尊敬所带来的好处。”因为手段绝不可能比目的更重要,对此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有句格言说,荣誉比生命更可贵,如前所说,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关于市民的荣誉就说这些。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