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69.65 4.8折 ¥ 350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法]米歇尔·德·蒙田 著 马振骋 译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4477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50元
货号25141188
上书时间2024-10-18
“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
马振骋
(一)
米歇尔?德?蒙田(一五三三至一五九二),生于法国南部佩里戈尔地区的蒙田城堡。父亲是继承了丰厚家产的商人,有贵族头衔,他从意大利带回一名不会说法语的德国教师,让米歇尔三岁尚未学法语以前先向他学拉丁语作为启蒙教育。
不久,父亲被任命为波尔多市副市长,全家迁往该市。一五四四至一五五六年,父亲当波尔多市长,成为社会人物,得到大主教批准,把原本朴实无华的蒙田城堡改建得富丽堂皇,还添了一座塔楼。
一五四八年,波尔多市民暴动,遭德?蒙莫朗西公爵残酷镇压。由于时局混乱,蒙田到图卢兹进大学学习法律,年二十一岁,在佩里格一家法院任推事。一五五七年后在波尔多各级法院工作。一五六二年在巴黎法院宣誓效忠天主教,其后还曾两度担任波尔多市市长。
蒙田曾在一五五九至一五六一年间,两次晋谒巴黎王宫,还陪同亨利二世国王巡视巴黎和巴勒拉克。住过一年半后回波尔多,世人猜测蒙田在期间欲实现其政治抱负,但未能如愿。
一五六五年,与德?拉?夏塞涅小姐结婚,婚后生了六个孩子,只有一个幸存下来,其余俱夭折。一五六八年,父亲过世,经过遗产分割,蒙田成了蒙田庄园的领主。一五七一年,才三十八岁即开始过起了退隐读书生活,回到蒙田城堡,希望“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在平安宁静中度过有生之年”。
那时候,宗教改革运动正在欧洲许多国家如火如荼地进行,法国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内战更是从一五六二年打到了一五九八年,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颁布南特敕令,宽容胡格诺派,战事才告平息。蒙田只是回避了烦杂的家常事务,实际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里。他博览群书,反省、自思、内观,那时旧教徒以上帝的名义、以不同宗派为由任意杀戮对方,谁都高唱自己的信仰是的真理,蒙田对这一切冷眼旁观,却提出令人深思的隽言:“我知道什么?”
他认为一切主义与主张都是建立在个人偏见与信仰上的,这些知识都只是片面的,只有返回到自然中才能恢复事物的真理,有时不是人的理智能够达到的。“我们不能肯定知道了什么,我们只能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其中包括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二)
从一五七二年起,蒙田在阅读与生活中随时写下许多心得体会,他把自己的文章称为Essai。这词在蒙田使用以前只是“试验”、“试图”等意思,例如试验性能、试尝食品。他使用Essai只是一种谦称,不妄图以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作为定论,只是试论。他可以夹叙夹议,信马由缰,后来倒成了一种文体,对培根、兰姆、卢梭(虽然表面不承认)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国则把Essai一词译为“随笔”。
这是一部从一五七二至一五九二年逝世为止,真正历时二十年写成的大部头著作,也是蒙田除了他逝世一百八十二年后出版的《意大利游记》以外的作品。
从《随笔》各篇文章的写作时序来看,蒙田初立志要写,但是要写什么和如何写,并不成竹在胸。初的篇章约写于一五七二至一五七四年,篇幅简短,编录一些古代轶事,掺入几句个人感想与评论。对某些萦绕心头的主题,如死亡、痛苦、孤独与人性无常等题材,掺入较多的个人意见。
随着写作深入,章节内容也更多,结构也更松散,在表述上也更具有个人色彩和执著,以致在第二卷中间写出了长也著名的《雷蒙?塞邦赞》,把他的怀疑主义阐述得淋漓尽致。这篇文章约写于一五七六年,此后蒙田《随笔》的中心议题明显偏重自我描述。
一五八年,《随笔》、二卷在波尔多出版。蒙田在六月外出旅游和疗养,经过巴黎,把这部书呈献给亨利三世国王。他对国王的赞扬致谢说:“陛下,既然我的书王上读了高兴,这也是臣子的本分,这里面说的无非是我的生平与行为而已。”
蒙田在意大利畅游一年半后,回到蒙田城堡塔楼改建成的书房里,还是一边继续往下写他的《随笔》,一边不断修改;一边出版,一边重订,从容不迫,生前好像没有意思真正要把它做成一部完成的作品。
他说到理智的局限性、宗教中的神性与人性、艺术对精神的疗治作用、儿童教育、迷信占卜活动、书籍阅读、战马与盔甲的利用、异邦风俗的差异……总之,生活遇到引起他思维活动的大事与小事,从简单的个人起居到事关黎民的治国大略,蒙田无不把他们形诸于笔墨。友谊、社交、孤独、自由,尤其是死亡等主题,还在几个章节内反复提及,有时谈得还不完全一样,有点矛盾也不在乎,因为正如他说的,人的行为时常变化无常。他强调的“真”不是划一不变。既然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与反应,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些不同依然是正常的“真”性情。
蒙田以个人为起点,写到时代,写到人的本性与共性。他深信谈论自己,包含外界的认识、文化的吸收和自我的享受,可以建立普遍的精神法则,因为他认为每个人自身含有人类处境的全部形态。他用一种内省法来描述自己、评价自己,也以自己的经验来对证古代哲人的思想与言论;可是他也承认这样做的难度极高,因为判定者与被判定者处于不断变动与摇摆中。
这种分析使他看出想象力的弊端与理性的虚妄,都会妨碍人去找到真理与公正。蒙田的伦理思想不是来自宗教信仰,而是古希腊这种温和的怀疑主义。他把自己作为例子,不是作为导师,认为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保持内心自由,通过独立判断与情欲节制,人明智地实现自己的本质,那时才会使自己成为“伟大光荣的杰作”。
文艺复兴以前,在经院哲学一统天下的欧洲,人在神的面前一味自责、自贬、自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抬头,人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尊严与个性,把人看作是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秀。蒙田身处长年战乱的时代,同样从人文主义出发,更多指出人与生俱来的弱点与缺陷,要人看清自己是什么,然后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与自然,才能活得自在与惬意。
(三)
法国古典散文有三大家:拉伯雷、加尔文与蒙田。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智慧的代表人物,博学傲世,对不合理的社会冷嘲热讽,以《巨人传》而成不朽。加尔文是法国宗教改革先驱。当时教会指导世俗,教会不健全则一切不健全,他认为要改革必先改革宗教。他的《基督教制度》先以拉丁语出版,后译成法语,既是宗教也是文学方面名著。蒙田的《随笔》则是法国部用法语书写的哲理散文。行文旁征博引,非常自在,损害词义时决不追求词藻华丽,认为平铺直叙胜过转弯抹角。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学、历史教训等无所不谈,偶尔还会文不对题。他不说自己多么懂,而强调自己多么不懂,在这“不懂”里面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不少观点令人叹服其前瞻性,其中关于“教育”、“荣誉”、“对待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姓名”、“预言”的观点更可令今人听了汗颜。在当时被认为缺乏条理、粗鄙俚俗,带着外省烙印的散文,其实在法国必须等到雨果、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的出现才又见到如此炫丽的文笔,如此丰满的形象。
城堡领主,两任波尔多市市长,说拉丁语的古典哲理散文家,听到这么一个人,千万别以为是个道貌岸然的老夫子。蒙田在生活与文章中幽默俏皮。他说人生来有一个脑袋、一颗心和一个生殖器官,各司其职。人历来对脑袋与心谈得很多,对器官总是欲说还休。蒙田所处的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朝后期之时,对妇女的限制也并不比明朝稍松,他在《随笔》里不忌讳谈两性问题,而且谈得很透彻,完全是个性情中人。当然这位老先生不会以开放前卫的名义教人红杏出墙或者偷香窃玉。他只是说性趣实在是上帝恶作剧的礼物,人人都有份,也都爱好。在这方面,没有精神美毫不减少声色,没有肉体美则味同嚼蜡。只是人生来又有一种潜在的病,那就是嫉妒。情欲有时像野兽不受控制,遇到这类事又产生尴尬的后果,不必过于死心眼儿,他说历史上的大人物,如“卢库卢斯、恺撒、庞培、安东尼、加图和其他一些英雄好汉都戴过绿帽子,听到这件事并不非得拼个你死我活”。这帖蒙氏古方心灵鸡汤,喝下去虽不能保证除根有效,也至少让人发笑,有益健康,化解心结。
蒙田说:“我不是哲学家。”他的这句话与他的另一句话:“我知道什么?”,当然都不能让人从字面价值来理解。
记得法国诗人瓦莱里说过这句俏皮话:“一切哲学都可以归纳为辛辛苦苦在寻找大家自然会知道的东西。”用另一句话来说,确实有些哲学家总是把很自然可以理解的事说得复杂难懂。
蒙田的后半生涯是在胡格诺战争时期度过的。他在混沌乱世中指出人是这样的人,人生是这样的人生。人有七情六欲,必然有生老病死。人世中有险峻绝壁,也有绿野仙境。更明白昨天是今日的过去,明天是此时的延续。“光明正大地享受自己的存在,这是神圣一般的完美”。“美丽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为楷模,有条有理,不求奇迹,不思荒诞”。
蒙田文章语调平易近人,讲理深入浅出,使用的语言在当时也通俗易懂。有人很恰当地称为“大众哲学”。他不教训人,他只说人是怎么样的,找出快乐的方法过日子,这让更多的普通人直接获得更为实用的教益。
早在十九世纪初,已经有人说蒙田是当代哲学家。直至近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法国知识分子谈起蒙田,还亲切地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贤人,仿佛在校园里随时可以遇见他似的。
(四)
《随笔》中有许多引语,原书中都不注明出处,出处都是以后的编者所加。蒙田的用意在《随笔》第二卷第十一章《论书籍》中说得很清楚:因为,有时由于拙于辞令,有时由于思想不清,我无法适当表达意思时就援引了其他人的话。……鉴于要把这些说理与观念用于自己的文章内,跟我的说理与观念交织一起。我偶尔有意隐去被引用作者的名字,目的是要那些动辄训人的批评家不要太鲁莽,他们见到文章,特别是那些在世的年轻作家的文章就攻击,他们像个庸人招来众人的非议,也同样像个庸人要去驳斥别人的观念和想法。我要他们错把普鲁塔克当作我来嘲笑,骂我骂到了塞涅卡身上而丢人现眼。此外,引语绝大多数为拉丁语,小部分为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法语。非法语部分后皆由法国编者增添法语注解。本集根据法语注解译出。
注释绝大部分是原有的,很少几个是参照唐纳德?弗莱姆(DonaldFrame)的英译本《蒙田随笔全集》、迈克尔?斯克里奇(MichaelScreech)的《随笔全集》中的注释。注释浅显扼要,以读懂原文为原则。
这次《全集》中的历史人物译名,基本都以上海辞书出版社《世界历史词典》的译名为准,少数在词典内查不到的,则以一般规则而译,决不任意杜撰。
《随笔》的文章原来段落很长,这是古代文章的特点,就像我国的章回小说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把大段落分为小段落,在形式上稍为变得轻巧一点,至于内容与语句决不敢任意点烦和删节。
此外,原著目录中各章后面只是一个题目,译本中每章题目下尚有取自正文的几句话,作为便于阅读、突出重点而加的导语。
此次上海书店社出版的《蒙田全集》是根据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文库”的《蒙田全集》一九六二年版本译出的。
《蒙田全集》将在国内首次收录蒙田的全部作品,一是《蒙田随笔全集》,另一个是《蒙田意大利游记》。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3卷,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书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全集传世至今已4个多世纪,仍然受到世界读者的追捧和喜爱。
《蒙田意大利游记》:蒙田于1580年9月5日从法国博蒙出发,途经瑞士和德国,进行了为期共17月又8天的意大利之旅。离开蒙田城堡书房,作者有机会深入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下了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人的宗教信仰。与其他旅客关注点在名胜古迹上面不同,蒙田将目光停留在表现“人”的标志上,不论是乡野播种的土地,还是城市的行政结构、马路铺设、建筑特点,还有对于新出现的工艺技术与农耕器械,都表示同样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一番认真的描述。蒙田旅行,就像蒙田写作,信马由缰,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界各种形态的生生不息演变,更了解到了五花八门的人生、观念和风俗。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启蒙运动前的一位知识资深和批评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一位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纪德、蒙田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等。其《蒙田随笔全集》(全3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三卷随笔集
译序“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马振骋/1
原版《引言》/1
致读者/1
卷
章收异曲同工之效/1
是不是可以说,动恻隐之心是和气、温良或软弱的表现,因而那些天性柔弱的人,如妇女、儿童和庸人,更易陷入这种情态;因而蔑视眼泪与哀求,只认为美德凛凛然不可侵犯,这才是崇高坚强的灵魂的体现,对不屈不挠的大丈夫行为怀有的爱戴与钦佩。
第二章论悲伤/5
当意外事件已经超越我们的承受力量,我们感到沉痛,麻木,心如槁木死灰,只能用“人变成石头”来表述了。
第三章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9
“愚者即使得到他所期望的东西还心犹未甘, 而智者有了什么会心满意足,决不再去自寻烦恼。”(西塞罗)
第四章如何让感情转移目标/16
心灵……若没有依托,也会迷失方向;应该给心灵提供目标,让它聚精会神,决不旁骛。
第五章身陷重围的将领该不该赴会谈判/19
罗马人认为欺诈只能奏效一时,若要别人认输,就不能依靠狡计与运气,而应在一场光明磊落的战斗中两军对垒以勇取胜。
第六章谈判时刻充满凶险/22
不错,战争中自然有许多不讲道理而又言之有理的特权,“但愿谁也不要处心积虑去利用他人的无知”(西塞罗),这样一条规则是不存在的。
第七章我们做的事要从意图去评判/25
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能力与手段去遵守诺言。在这方面结果与做法完全不为我们掌控时,我们所能掌控的就只有自己的意志了。
第八章论懒散/27
我以为让我的精神受惠的是无所事事,养气敛情,全由自己……哪里知道随着时间心境愈来愈沉重,愈颓唐。
第九章论撒谎/29
假若谎言跟真理一样,只有一张面孔,我们的关系就会好处理多了……但是真理的反面有千万张面孔和无限的范围。
第十章论说话快与说话慢/34
善于思考的人动作敏捷灵活,善于判断的人动作缓慢沉着。有的人没有准备就哑口无言,有的人有了时间也不见得会好好说。
第十一章论预言/37
……在我们中间还留下一些依照星辰、神鬼、身体外形、梦和其他的预卜方法——这是人天生强烈好奇的明显例子,高兴为未来的事操劳,仿佛当前的事却用不着花多少心思去解决似的。
第十二章论坚定/42
任何光明正大保护自己不受侵犯的手段不仅是允许的,还应该是赞扬的。讲究坚定,主要是耐性忍受那些对之无可奈何的不幸。
第十三章王者待客之礼/45
这也是与人相处的共同规则,就是地位稍低的人先到场,地位稍高的人则让别人等待片刻。可是……
第十四章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47
我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清楚说明事物进入我们内心通过了重新组合。纵使有一人接受了事物真正的本意,还是有千人会给予它一个新的相反的歧义。
第十五章无理由死守阵地者必须惩办/66
勇敢如同其他品德,都有界线;越过界线,就走上了罪恶的道路。若不知道克制,会从勇敢变成鲁莽、固执、疯狂,到了那时就难以自拔。
第十六章论对懦夫行为的惩罚/68
因软弱造成的错误与因恶意造成的错误,中间有巨大的差别,这样说实在是有道理的。
第十七章几位大使的一个特点/70
与人交流总能有所得益(这是世上好的学校之一),我在旅途中采用这样的方法,把话题拉到对方熟悉的事物上去。
第十八章论害怕/74
恐惧使我们丧失勇气去尽责任与捍卫荣誉,然而恐惧也会显出它后的力量,使我们在它的驱使下,奋不顾身地显示出勇气。
第十九章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77
……梭伦从前对他提出的警告,那就是不论命运女神对他露出怎样美丽的面孔,人决不能自称是幸福的,只有直到生命的后一天才见分晓。
第二十章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81
我们生涯的终点是死亡,我们必须注视的是这个结局;假若它使我们害怕,怎么可能走前一步而又不发愁呢?凡人的药方是把它置之度外。只有愚蠢透顶才会懵然无知!真是把马笼头套在了驴尾巴上。
第二十一章论想象的力量/101
在我对人类习俗与行为的研讨中,稀奇古怪的见证只要是可能的,都当作真人真事来使用……这总是人类才干的一种表现。
第二十二章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损/112
……每一事物的产生、成长与生殖俱是另一事物的变异与衰老。
第二十三章论习惯与不轻易改变已被接受的法律/113
聪明人内心必须摆脱束缚,保持自由状态,具备自由判断事物的能力;但是行止上又不得不随波逐流。
第二十四章相同建议产生不同结果/129
当一切考虑都对我们不合适时,可靠的方法以我来看,是采取诚实与正义的做法;既然看不清短的路,永远走直的路。
第二十五章论学究式教育/139
我想说的是植物吸水太多会烂死,灯灌油太多会灭掉,同样,书读得太多也会抑制思维活动。
第二十六章论儿童教育/152
农业中,播种前的耕作以及播种本身,方法都可靠简单;可是让种下的作物存活茁长,这里面就有无数的学问与困难;人也是这样……
第二十七章凭个人浅见去判断真伪,那是狂妄/188
心灵愈空愈没有分量,一有论点压上去,就会轻易下沉。
第二十八章论友爱/193
由欲念或利益,公共需要或个人需要建立和维持的一切交往,都不很高尚美好;友谊中掺入了友谊之外的其他原因、目的和期望,就不像是友谊了。
第二十九章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二十九首十四行诗/207
您将会同意我的看法,加斯科涅还没出过更有创意和更优雅的诗篇。
第三十章论节制/209
“追求美德过了头,理智的人可成疯子,正常的人可成痴子。”
第三十一章论食人部落/215
思想灵活的人好奇心大,观察到的东西也更多,但是他们妄加评论;为了说得振振有辞,让人信服,禁不住会对历史稍加篡改。
第三十二章神意不须深究/228
柏拉图说,谈神的本质比谈人的本质更容易讨巧满足,因为听者对此一无所知,也就可以把一件玄妙的事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
第三十三章不惜一死逃避逸乐/231
“要么活着无忧愁,要么死去挺快活。生活累人时就要想到死。活得辛苦不如死得干脆”(古希腊谚语)。
第三十四章命运与理智经常相遇在一条道上/233
命运变幻无常,在我们面前展现的面貌也就千变万化。这不也是在明白无误地伸张正义么?
第三十五章论管理中的一个弊端/237
互通信息的做法给大众交往带来不少方便。因为大家随时随地需要别人的帮助,若互不了解,人会陷入绝境。
第三十六章论穿戴习惯/239
世上的其他物种生来有皮毛甲壳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唯有我们一出世娇里娇气,没有百般呵护,就难以存活,这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第三十七章论小加图/243
小加图正是怀着小人之心,更多于为了荣誉,才做了一件慷慨正义的好事,这位人物真正是好样的,大自然选择他让我们看到人的勇气与坚定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第三十八章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248
我们的躯体内是各种体液的大汇合,根据我们的性情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同样,我们的心灵内也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冲击它,必然也有一个活动统率全局。
第三十九章论退隐/252
离开人群是不够的,换个地方是不够的,应该排除的是心中的七情六欲。
第四十章论西塞罗/265
要赞扬一个人,却提出不合他身份的一些优点(虽然值得一提)和一些非主要的优点,这总有点像是嘲弄和侮辱。
第四十一章论名声不可分享/271
名望用甜蜜的声音迷倒了多少英雄好汉……其实只是一个回声、一个影子、一场梦,风一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四十二章论我们之间的差别/274
世间万物都是以其本身价值来评价,唯独我们人除外。称赞一匹马矫健挺拔,而不是夸奖它的马具华丽;一条猎兔犬要跑得快,而不是由于它的项圈美。
第四十三章论反奢侈法/286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一会儿按照这个标准,一会儿按照另一个标准,摇摆不定评论事物,追逐时尚,对推行者顶礼膜拜,这对城邦造成的危害比瘟疫还大。第四十四章论睡眠/289
那些大人物在处理事关成败的政务军机时,照样镇静如若,一如往常,连睡眠也不缩短,实属少见。
第四十五章论德勒战役/292
……不论是将军,还是每个士兵,他们的目的与目标是获得全局的胜利,零星的战果不论有多大的好处,都不应该叫他们偏离这一点。
第四十六章论姓名/294
蔬菜的种类不论有多少,都包含在“沙拉”这个名称下。同样,在谈论姓名这个题目时,我也就此做出一盘大杂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