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兴洲院士传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兴洲院士传记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4.85 4.3折 5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索阿娣 陈龙 江雪莹 著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9787515911755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4164569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 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50 多年的发展历程。在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中国航天人团结一心、
    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不仅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
    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
    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
    人才队伍。
    航天系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是这支队伍的杰出代
    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先后有50 多位科学家
    和航天工程专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有7 位院士获得过“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2 位院士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他们不仅是航天成就的
    主要创造者,也是航天精神的重要孕育者和忠实践行者。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都很薄弱,帝国主义严密封锁,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的情况下发展起
    来的。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顽强拼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创建起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航天型号研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领域,需要众人参与,必
    须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才能完成。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在航
    天工程研制实践中,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
    铸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却
    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航天事业属于尖端技术领域,难度大、风险高、技术复杂,在发展历
    程中碰到过很多难题,经历过各种坎坷,甚至遭受过重大失利。以航天院
    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动摇、不退缩,树立百折不
    挠、锲而不舍、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今天,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征程中,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
    创新意识、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是全体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决定出版《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
    不仅是为了宣传航天院士的科研成就,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更是为
    了传承航天院士的宝贵精神,使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续航天梦、
    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许达哲   2014年1月
    序二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和塑造了一大批功勋卓著、
    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水平高超,善于引领科学发展和
    技术创新,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航天
    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孕育航天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把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
    和创新方法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中国航天事业积累精神财富,为航天
    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研究决定,组织编写一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推进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航天事业“续航
    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出版这套《丛书》,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记载航天历史。航天院士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成长历
    程反映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这套《丛书》不仅是航天院士个人的传记,
    也从不同侧面记载了中国航天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精神的真实历史。
    弘扬航天文化。宣传航天院士,就是站在科学的高度,向社会各界全
    面宣传航天事业,弘扬航天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
    部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
    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丛书》全面反
    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培育航天人才。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一代航天新人正
    在茁壮成长。《丛书》是泽被后世的人才工程,对于培育航天人才、发展
    航天事业、铸造新的辉煌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丛书》是一套具有航天特色的爱国主义教材,是不可多得的
    精神食粮。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航天、
    投身航天、奉献航天,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再攀高峰,使中国航天
    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续写辉煌。
    高红卫  2014年1月

导语摘要
本书描写了刘兴洲院士在航天动力技术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叙述了他在科研、治学、处世、为人等方面留下的宝贵财富,为读者展现了一名老科学家的风范,旨在弘扬刘兴洲院士为航天事业倾尽一生、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推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



 索阿娣,北京大学新闻学硕士,《中国航天报》编辑中心主任,先后参与过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应用卫星和商业发射等多个项目的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

  陈龙,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曾任《中国航天报》编辑、记者,作品多次获得中国航天报社年度好新闻、中国航天新闻协会好新闻作品、中国产经新闻奖等嘉奖。

    江雪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曾任《中国航天报》编辑,参与过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报道,作品多次获得中国航天报社年度好新闻、中国航天新闻协会好新闻作品等嘉奖

    




目录



目录

    




内容摘要



本书描写了刘兴洲院士在航天动力技术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叙述了他在科研、治学、处世、为人等方面留下的宝贵财富,为读者展现了一名老科学家的风范,旨在弘扬刘兴洲院士为航天事业倾尽一生、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推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主编推荐
 索阿娣,北京大学新闻学硕士,《中国航天报》编辑中心主任,先后参与过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应用卫星和商业发射等多个项目的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
     陈龙,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曾任《中国航天报》编辑、记者,作品多次获得中国航天报社年度好新闻、中国航天新闻协会好新闻作品、中国产经新闻奖等嘉奖。
    江雪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曾任《中国航天报》编辑,参与过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报道,作品多次获得中国航天报社年度好新闻、中国航天新闻协会好新闻作品等嘉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