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恩格斯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44.26 6.3折 70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雷,张云飞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15999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0元

货号23392244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研究读本》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村社、中国问题和印度村社的论述作为一个科学整体,将文献学、诠释学等方法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写作背景、主要版本和传播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思想观念、学术论争和实践价值等内容,并首次系统地摘录了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文本的主要内容,结合时代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运用命题分析法对“论东方村社”展开了思想诠释。


作者简介
   袁雷,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发表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粹派村社思想的科学扬弃》、《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及其现实价值》、《马克思廉价政府学说的理论贡献》等多篇学术论文。
  
  张云飞,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代表性专著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等。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历史考证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写作背景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理论背景
二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实践背景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历史进程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萌芽阶段
二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深化阶段
三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形成阶段
四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完善阶段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国外主要版本和传播情况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俄国村社”文本的国外版本和传播
二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和印度文本的国外版本和传播
三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一般问题文本的国外版本和传播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文本的中国版本和传播情况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主要文本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二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主要文本在中国的继续传播
三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主要文本在中国的全面传播
四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主要文本在中国的深入传播
第二部分 研究状况
第五章 西方学界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研究状况
一 西方20世纪70年代前的研究状况
二 西方20世纪70年代后的研究状况
第六章 俄国苏联和东欧学界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研究状况
一 俄国苏联20世纪70年代前的研究状况
二 苏联东欧20世纪70年代后的研究状况
第七章 中国学界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研究状况
一 中国20世纪70年代前的研究状况
二 中国20世纪70年代后的研究状况
第三部分 当代解读
第八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史料梳理
一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俄国问题的历程
二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中国问题的历程
三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印度问题的历程
四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文本类型
第九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思想诠释
一 社会形态的辩证特征
二 东方社会的社会结构
三 世界历史的二重后果
……
第四部分 经典著作选编
第五部分 附录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研究读本》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村社、中国问题和印度村社的论述作为一个科学整体,将文献学、诠释学等方法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的写作背景、主要版本和传播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思想观念、学术论争和实践价值等内容,并首次系统地摘录了马克思恩格斯“论东方村社”文本的主要内容,结合时代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运用命题分析法对“论东方村社”展开了思想诠释。


主编推荐
   袁雷,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发表有《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粹派村社思想的科学扬弃》、《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及其现实价值》、《马克思廉价政府学说的理论贡献》等多篇学术论文。
  
  张云飞,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代表性专著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等。


精彩内容
   1964年在《赛库奈姆》第15卷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发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摩尔根的态度》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理解》两篇文章,却没有引起较大的影响。在此期间,随着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社会主义率先在东方国家由理论变成现实,西方学者围绕着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专制主义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撰写了一些著作,并在苏联《亚非民族》、法国《思想》和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等刊物上发表了众多文章。
  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于1957年出版了《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一书,对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专制制度以及共产主义展开了论述,产生了极大反响。魏特夫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1920年参加德国共产党,并担任过德共中央委员,1933年被纳粹关入集中营,出狱后于1939年加入美国国籍。1935年,魏特夫到达中国,搜集了许多有关中国经济和历史的资料。早在20世纪20年代,魏特夫就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并运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来解释中国和东方社会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都有一定影响。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魏特夫着重阐述了两个观点:其一,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角度出发,他将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社会简单地归结为水利社会,并运用自己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来检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的正确与否;其二,他分析和批判了东方专制制度,无限地夸大了其罪恶的一面,将之看做是一种恐怖统治,并将矛头直指苏联、中国等进入社会主义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之视为东方专制制度的复辟,从而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否定了社会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该书的出版迎合了当时冷战思维的需要,尤其是为西方一切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个人提供了所谓的“理论”依据,因而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些人甚至将之与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著作相提并论。但是,任何不带偏见的人们都不会同意《东方专制主义》的基本观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