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6.74 5.8折 ¥ 28.8 全新
仅1件
作者(清)宋宗元 著,赵卫华 编译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ISBN9787805465524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8元
货号23227952
上书时间2024-10-18
古人有句话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谓修身养性,不过是在个人性格的基础上加以粉饰,使自我个性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而不是背离。这个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事物与人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点,这时候不完美的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更应该淡定,坦然。我们自身都不是完美的,又何必过分要求别人呢。
中国古代一些善于思考的人,总结了很多自我控制、自我引导的方法,尽量使自己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冷静。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些名流的压力是很大的。曾经有句话叫:“官做再大,也是奴才。”这就是中国的封建王朝,天子振臂一呼,万里山河随之颤抖。名流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应该学会如何夹着尾巴做人。
那种高压的环境下,古人们是如何以蚕茧包裹住自己的锋芒,让自己更顺畅地行走在社会的大道呢?这一切都无需我们过度担心,古人们创造了文明,创造了历史,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攻克的呢!当然,也许先人们在起步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终将一切的艰难险阻穿越。
岁月走到了今天,虽然社会性质有了一定改变,但是人的性格依然没有变,与这个社会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也许某个缺陷就是影响你一生辉煌的暗礁。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应对社会发生的事件和自我控制。
先人们留下的智慧凝集成一部部典籍,每一代人都是继承者,都是检验者。今天这些智慧传人了我们手中,这就是先人们留下的《忍经》、《正经》、《反经》。先人们通过活泼而有趣的事例,向我们传授他们的智慧,是他们的智慧灌溉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思想,是他们为后人指明前进的方向。
今天,为了更方便读者了解古人的智慧,我们特意将这三部典籍编辑成为一本书,并在晦涩难懂的古文后加入译文,使读者更清晰,更容易了解书中的智慧。愿读者能在遨游书海的同时,获得所渴望的智慧,让智慧的风帆带着你穿越梦想。
忍经
圣人劝诫
细过掩匿
醉饱之过不过吐呕
圯上取履
出胯下
尿寒灰
诬金
诬裤
羹污朝衣
认马
鸡肋不足以当尊拳
唾面自干
五世同居
九世同居
置怨结欢
鞍坏不加罪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
盘碎色不少吝
不忍按
逊以自免
盛德所容
含垢匿瑕
未尝见喜怒
语侵不恨
释盗遗布
愍寒架桥
射牛无怪
代钱不言
认猪不争
鼓琴不问
唯得忠恕
益见忠直
酒流满路
不形于言
未尝峻折
非毁反己
辞和气平
委曲弥缝
诋短逊谢
直为受之
服公有量
宽大有量
呵辱自隐
容物不校
德量过人
众服公量
还居不追直
持烛燃鬓
物成毁有时数
骂如不闻
佯为不闻
骂殊自若
为同列斥
不发人过
器量过人
动心忍性
受之未尝行色
与物无竞
忤逆不怒
潜卷授之
俾之自新
未尝按黜一吏
小过不怿
拔藩益地
兄弟讼田至于失败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
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
无疾言剧色
子孙数世同居
原得金带
恕可成德
公诚有德
所持一心
人服雅量
终不自明
万曹长者
逾年后杖
终不自辩
自择所安
称为晋士
得金不认
一言齑粉
无人不自得
不若无愧死
未尝含怒
谢罪敦睦
处家贵宽容
忧患当明理顺受
同居相处贵宽
亲戚不可失欢
待卑仆当宽恕
事贵能忍耐
王龙舒劝诫
劝忍百箴
笑之忍
谄之忍第二
淫之忍第三
侈之忍第四
言之忍第五
食之忍第六
声之忍第七
乐之忍第八
酒之忍第九
色之忍第十
贪之忍第十一
气之忍第十二
权之忍第十三
势之忍第十四
骄之忍第十五
矜之忍第十六
贵之忍第十七
贱之忍第十八
贫之忍第十九
富之忍第二十
宠之忍第二十一
辱之忍第二十二
争之忍第二十三
失之忍第二十四
生之忍第二十五
死之忍第二十六
安之忍第二十七
危之忍第二十八
忠之忍第二十九
孝之忍第三十
仁之忍第三十一
义之忍第三十二
礼之忍第三十三
信之忍第三十四
智之忍第三十五
勇之忍第三十六
喜之忍第三十七
怒之忍第三十八
好之忍第三十九
恶之忍第四十
欺之忍第四十一
侮之忍第四十二
谤之忍第四十三
誉之忍第四十四
劳之忍第四十五
苦之忍第四十六
急之忍第四十七
躁之忍第四十八
满之忍第四十九
快之忍第五十
忽之忍第五十一
疾之忍第五十二
忤之忍第五十三
直之忍第五十四
虐之忍第五十五
仇之忍第五十六
妒之忍第五十七
俭之忍第五十八
惧之忍第五十九
变之忍第六十
取之忍第六十一
予之忍第六十二
乞之忍第六十三
求之忍第六十四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祸福之忍第六十六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满之忍第六十八
听谗之忍第六十九
苛察之忍第七十
小节之忍第七十一
无益之忍第七十二
随时之忍第七十三
苟禄之忍第七十四
躁进之忍第七十五
勇退之忍第七十六
特立之忍第七十七
才技之忍第七十八
挫折之忍第七十九
不遇之忍第八十
同寅之忍第八十一
背义之忍第八十二
事君之忍第八十三
事师之忍第八十四
为士之忍第八十五
为农之忍第八十六
为工之忍第八十七
为商之忍第八十八
父子之忍第八十九
兄弟之忍第九十
夫妇之忍第九十一
奴婢之忍第九十二
宾主之忍第九十三
交友之忍第九十四
年少之忍九十五
好学之忍第九十六
将帅之忍第九十七
宰相之忍第九十八
顽嚣之忍第九十九
屠杀之忍百
正经
卓鉴
辩奸第二
藏锋第三
远虑第四
周详第五
伟度第六
宽容第七
压邪第八
博爱第九
刑戒第十
政术十一
荐亲友十二
治本十三
粒民十四
妙判十五
师谋十六
运筹十七
钱法十八
讽谏十九
辞锐二十
善应二十一
驭人二十二
利导二十三
沉机二十四
穷变二十五
处嫌二十六
平乱二十七
息纠纷二十八
诡智二十九
奇谋三十
反经
大体
任长
品目
量才
知人
君德
臣行
理乱
反经
是非
适变
时宜
用不用
势运
天时
地形
五间
变通
奇兵
原文彭令君日:“一朝之愤可以亡身及亲;锥刀之利可以破家荡业。故纷争不可以不戒。大抵愤争之起,其初甚微,而其祸甚大。所谓涓涓不壅,将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人能于其初而坚忍制伏之,则便无事矣。性犹火也,方发之初,戒之甚易;既巳焰炽,则焚山燎原,不可扑灭,岂不甚可畏哉!俗语有云: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
试观今人愤争致讼,以致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其初亦岂有大故哉?被人少有触击及必愤,被人少有所侵凌则必争。不能忍也,则詈人,而人亦骂之;殴人,而人亦殴之;讼人,而人亦讼之。相怨相仇,各务相胜,胜心既炽,无缘可遏,此亡身及亲,破家荡业之由也。莫若于将愤之初则便忍之,才过片时,则心必清凉矣。欲其欲争之初且忍之,果有所侵利害,徐以礼恳问之,不从而后徐讼之于官可也。若蒙官司见直,行之稍峻,亦当委曲以全邻里之义。如此则不伤财,不劳神,身心安宁,人亦信服。
此人世中安乐法也。比之争斗愤竞,丧心费财,伺候公庭,俯仰胥吏,拘系囹圄,荒废本业,以事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不亦远乎?”译文彭令君说:“一时的愤怒可以送掉自己的性命,连累亲人;锥刀的锋利可以使家业破败,倾尽财产。因此纷争不可以不忍让。
一般地说,纷争的起因微小,但是造成的危害很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细小的流水不堵住,就会变成江河;细小的丝线不斩断,也能织成罗网。人如果能够在开始的时候就控制愤怒的情绪,那么就不会有事了。
人的性情就像火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扑灭它是很容易的;等到已经成了大火,就会焚山燎原,不能扑灭了,这不是很可怕吗!俗话说:能够忍让时就要忍让,能克制的就克制,不忍让不克制,小事就会变成大事。
试看看现在的人挑起纷争,打官司,以致丢掉自身性命,还连累亲人,导致家破人亡,倾家荡产的,开始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大的缘故呢?被人家稍微冒犯了,就一定发怒;被人家稍微占了点便宜,就一定跟他争辩。不能忍让,于是就骂人,而别人也骂你;打人,别人也打你;告别人的状,别人也告你。这样互相怨恨,互相仇视,各方都力争取胜,争胜的心思既然已经变得炽热,就没有办法停止,这就是丢掉自家性命,连累亲人倾家荡产的原因啊。不如在将要发怒的时候就忍让,过一会儿,心情也就自然清凉下来了。在纷争一开始的时候先克制,别人如果真的侵害了你的利益,慢慢地以礼相询,如果对方不答应,再慢慢地打官司。如果承蒙官府出来主持正义,但判决有些严,也应当委曲忍让以顾全乡亲之情义。这样就不会伤财,不会劳神,身心安宁,人们也信服你。这是人世间的安乐法。它与跟别人纷争斗恶、丧失心智浪费钱财、等着打官司、看狱吏的脸色、被关进监狱、荒废了事业以致丢掉生命累及亲人、破家荡产相比,差距不是很大吗?”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