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型经济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业型经济论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2.55 6.6折 34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茉楠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9028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4元

货号20612276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巨变。格局之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未来的增长之路,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金融危机能否倒逼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当传统比较优势下降、经济内生原动力明显不足时,关键在于寻找到启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源动力和发展引擎,因此发展创业型经济、科学认识创业型经济的成长规律、探索适合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创业型经济论》是国内本系统阐述创业型经济产生背景、发展、模式以及政策框架的专著。创业型经济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复杂领域,它的研究涉及知识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等诸多学科,涉及创业活动的经济规律,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等。本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不同视角下创业经济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不同国家创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模式选择以及制度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并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创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驱动力问题、战略发展路径以及政策框架体系进行了全面探讨和系统解读,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之路伸向哪里?本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作者简介
张茉楠,经济学博士后,哈尔滨人。1995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系,保送本校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并直接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创业型经济(师从于前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研究员),现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目录

导论
  一、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历史机遇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三、国内现有研究评价
  四、研究方法与逻辑路线
  五、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六、本书的创新性尝试
章 新引擎: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全景描述
  一、全球创业活动的缘起与发展
  二、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与主要特征
  三、全球创业观察(GEM)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政策建议
  四、国际创业型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第二章 创业促进内生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
  一、国际创业活动测度标准:几种创业率的统计方法
  二、不同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创业研究
  三、内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四、创业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第三章 创业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
  一、宏观经济增长机制的缺失:创业与国家创新绩效
  二、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三、创业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知识溢出模型
  四、创业、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宏观计量经济学分析
第四章 创业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效应研究
  一、创业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效应研究
  二、解析不同层面创业的效率表现
第五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研究
  一、中国经济转型环境及现实基础
  二、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状况评价及现实约束
  三、驱动力问题:影响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第六章 国际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与中国的成长路径
  一、典型国家支持创业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中国创业型经济的成长路径
第七章 中国创业政策的框架构想
  一、创业政策的演进及其阶段特征
  二、国际创业政策类型与管理组织体系
  三、国际创业政策综述及借鉴
  四、中国创业政策实践:评价与反思
  五、中国创业政策的框架设计与政策工具选择
续:后危机时代创业型经济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巨变。格局之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未来的增长之路,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金融危机能否倒逼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当传统比较优势下降、经济内生原动力明显不足时,关键在于寻找到启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源动力和发展引擎,因此发展创业型经济、科学认识创业型经济的成长规律、探索适合中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创业型经济论》是国内本系统阐述创业型经济产生背景、发展、模式以及政策框架的专著。创业型经济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复杂领域,它的研究涉及知识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等诸多学科,涉及创业活动的经济规律,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等。本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不同视角下创业经济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不同国家创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模式选择以及制度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并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创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驱动力问题、战略发展路径以及政策框架体系进行了全面探讨和系统解读,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之路伸向哪里?本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主编推荐
张茉楠,经济学博士后,哈尔滨人。1995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系,保送本校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并直接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创业型经济(师从于前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研究员),现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精彩内容
章 新引擎:全球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全景描述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尽管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资本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资本集聚与资本分散并存、大企业与中小创业企业共同发展的情况始终没有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在资本集聚、大企业兼并浪潮汹涌澎湃的同时,创业企业的发展也显现出更加蓬勃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创业企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也可以说是有活力的增长点。
    由于发达国家的创业型经济和创业企业处于引领地位,因此本研究将在全面、深入考察创业发展的成因、了解全球创业发展趋势和主要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典型国家促进创业发展经验进行比较,这对我国改善创业环境、发展创业政策、促进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的创业活动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全球创业活动的缘起与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经济的所有领域,无论是微观层次的企业生产组织经营,还是宏观层次的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创业活动的蜂起就是深刻的例证。以下从创业型经济兴起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其兴起和发展的动因进行分析。
    (一)全球创业缘起的宏观层面分析
    纵观全球创业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过三次创业浪潮,次创业浪潮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苏的商业经济使大量的创业活动不断出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创业革命是以经济全球化扩张、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知识时代的出现为背景的第三次创业浪潮。
    1.顺应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新科技革命的出现使资源优势日益让位于技术优势、信息化经济导致地域壁垒日益让位于技术壁垒。以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主导技术群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增长新的技术基础,因此相应产业领域的科技创业活动日益成为各国科技战略的主流。科技创业是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相结合的过程,是生产过程的“前移”,即将高技术成果孵化并依托进行创业的过程。传统企业注重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科技创业型企业则将重心放在生产前端的R&D、技术项目转移和知识要素的配置方面。从时间段上看,第三次创业浪潮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创业企业依托高技术创新成果实现对创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形成了一种“新利润价值创造过程”,即以高技术成果等为基础循环地孵化新兴企业。
    在20世纪初以前,科学发现经应用研究转化为技术开发成果,进人生产力系统,需要很长的时问,信息技术革命使创业呈现出规模经济性弱、进入障碍低的特点,新经济体系中一些产业的小规模经济点下降,创业门槛降低的产业日趋增多。例如,在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的现代制造业领域,由于技术变革、行业和市场结构的改变、新知识新产业的兴起、流程的需要等方面的原因,为新企业的创建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看,这些行业领域适合创业企业进入是因为规模比较小或者不存在规模经济的经验曲线,使得创业的进入壁垒较小,创业企业容易进入,或者市场范围直径较小,由于需求所限使得经济规模受到限制。
    在全球新技术、新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自主创业率上升,正步入一个创新/创业的“蜂聚期”。根据《经济学家》杂志2005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境内每年新创立的企业达70多万家,创业不仅造就了硅谷、旧金山、北卡等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也促进了美国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奇迹和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因此,按照新技术革命内生演进的规律性要求,加速以高科技资本和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拓展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
    2.迎接全球体制环境变革的需求
    (1)经济体制的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垄断体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在垄断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因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得不到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经济体制的崩溃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企业在吸纳社会冗员、提高市场竞争性、培养企业家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2)市场体制的变革
    由于自由化市场资源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以及市场均衡的不断破坏,放松规制、需求多样性,以及由此引起的高度不确定性的推动,规模经济的优势正逐渐让位于信息、知识资源的优势。众多新兴创业型企业由于能把对科技发展的准确洞察和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把握创造性地对接起来,不仅满足了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开辟出许多新兴的利基市场,更催生出许多新兴的产业。可以说,创业型经济体的涌现,适应了资讯科技时代市场价值发现和竞争机制由“生产导向、供给推动”向“服务创造、需求驱动”转变的发展趋势。因此,那些注重培育创业活力的国家或地区,其市场体制和市场结构更趋于柔性和开放。
    (3)金融体制的变革
    对于一个创新型国家来说,当创新/创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时候,当以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型生产要素演进为首要生产要素之时,只有运用创业资本工具才能更有效地把物质资源配置到高科技创业的知识生产领域之中,这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即以创业资本为主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风险资本和政府政策性融资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功,以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风险资本和技术创新基金的资助,因而各国政府纷纷模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的政策。
    3.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
    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使得生产呈现分散化、小型化趋势,全球出现了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次创业浪潮中表现出色,随着一批具有高速发展潜力、成长前景好的创业型企业脱颖而出,这些国家充分利用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逐步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
    知识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表现为两种趋势: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是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的,全球化是相对于生产关系而言的。经济全球化体现着一体化特征的世界经济增长关联、传递结构和依存体系。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制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正在走向一个“增长条件共同体”。发达经济、新兴工业化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发展的阶梯型结构,产业的阶梯式转移成为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产业转移成为三种类型经济体结构变动的共同机制,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进步共同体”。
    发达国家由于高科技产业化程度高、技术成果积累多,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势差”,这种“发展势差”和“技术势差”往往存在着“互动机制”,发达国家极可能“趋利而移”,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对于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已经认识到,如果既不能自主创造知识,又不能迅速有效地将这些知识和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价值,将快速拉大创新发展模式国家与传统发展模式国家的差距,必然增加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通过培育和扶持新兴的创业企业,从而成长为与国际大企业抗衡的新兴力量,进而全面介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
    (二)全球创业缘起微观层面的分析
    1.经济竞争要素的变化
    以知识产权和专利为基础的创业资源成为新一代创业浪潮的关键要素,通过创业机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正好迎合了现代经济竞争的需要。美国大批新企业问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企业开始掀起一股以缩小规模、集中核心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重构(Corporate Restructure)浪潮,这反映了大企业内部的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的内创业的兴起。伴随着企业的重构,有一部分技术型员工不仅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具备独立创立企业的条件,而且长期工作使其在经济上的积蓄又为他们创业或参与对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美国大部分新企业是由大公司主动离职的雇员创立的。大企业内创业兴起的结果是创业企业因其绎营灵活性而比大企业更具市场适应能力,因此中小创业企业成为各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扶持对象。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