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十年观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十年观察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28.62 4.9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环球人物》杂志社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6459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3924067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本书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成思危、陈志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英国48 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诸多中外学界名家、政经领域精英、全球高端智库为中国经济进行集体把脉。他们的经济观点都是极具代表性,属于尖端前沿,也极具预见性的。

    他们以专业的研究与思考,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不仅从宏观方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与逻辑,解读了中国经济发展瓶颈与突破点以及从全球角度分析“中国模式”对于世界经济的权重和影响意义,而且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中国人财富增长与流失之谜、民生经济发展思路及困境。这使得本书可以说是拨开迷雾、看懂中国经济真相的一部无障碍读本。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总目

《国际政要秘闻》 

《百年政治家族》

《大国士》

《先生们》

《商道》

《中国经济十年观察》

《蒋氏家族百年秘档》

《另一只眼看国民党》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

《影响力:领航中国政治人物》

《中共人物的家国往事》



作者简介

《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时政类期刊之一。杂志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高端人物为报道对象,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一系列重大选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


《环球人物》是中国邮政畅销报刊、全国“百强报刊”,也是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和达沃斯论坛入会重点阅读刊物。

 



目录
成功的改革不可逆转


吴敬琏,中国经济的“更夫”(2006) / 003


胡鞍钢,研究国情的“拼命三郎”(2006) / 007


夏斌,中国金融业的诤臣(2007) / 012


税收应该藏富于民(2007) / 019


社保亟待加大投入(2011) / 024


保障私权,穷人和富人都幸福(2012) / 026


陈志武:追求回报是民间资本的权利(2012) / 030


林毅夫,做中国经济的“客观派”(2013) / 035


对话厉以宁:成功的改革不可逆转(2013) / 043


金融不改革,钱荒会持续(2014) / 061


中产阶级必然瓦解(2014) / 066


中国经济改革能否跳出周期律(2014) / 072


废除二元户籍制是推倒了一堵墙(2014) / 079


郑永年:改革要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2014) / 084


新农人的乌托邦实践(2014) / 092


不要建立在腐败之上的经济增长(2014) / 098


北京地铁票价涨的还不够(2015) / 102


成思危,一生直言的“风投之父”(2015) /
107


老百姓的钱哪儿去了?


房价与奥运无关(2007) / 117


2007,股市还会继续涨(2007) / 122


房价只是暂时波动(2007) / 129


没有股指期货,股市会跌得更惨(2010) / 134


房价不再有泡沫(2012) / 139


房价还要涨,股市将反弹(2012) / 142


戳破房产泡沫是央行的责任(2014) / 147


专访王小鲁:涨工资是补偿欠债(2015) / 153


“抗通胀产品”,大多是骗局(2011)
/
157


经济学家连平谈“三价”(2015) / 162


未来学家戴维·霍尔:2018年中国将迎来大牛市(2015) /
168


民生大如天


就业就是的民生(2006) / 175


反对医改市场化(2006) / 182


“穷人是讲信用的”(2008)
/
188


租房买房哪个更划算?(2009) / 193


农民是庞大的弱势群体(2011) / 195


农民工决不再这样艰难(2012) / 200


吃得放心,活得健康(2012) / 203


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2012) / 205


老有所养,老有所享(2012) / 207


环境问题可怕的就是不承认(2013) / 210


没人知道有多少癌症村(2013) / 216


社会抚养费肥了谁(2013) / 221


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跨国公司仍需培育(2006) / 229


杨开忠,为区域平衡添筹码(2006) / 233


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降价的(2007) / 238


中国将成并购市场(2007) / 243


“第二波金融海啸”会来吗(2009) / 248


城市化,别走美国弯路(2011) / 252


十大趋势破解就业难题(2011) / 255


环保科技关键在人才(2011) / 259


新型农民是什么形象(2011) / 261


西部崛起需要15年(2011) /
263


中产阶级面临严峻考验(2011) / 266


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增长模式(2012) / 268


健康理性的辩论对于政策制定是好事(2012) / 273


盲目紧缩比通胀更可怕(2012) / 279


中国应尽量独立于美元和欧元体系(2013) / 284


中国不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2013) / 290


城镇化不是刺激经济发展的药(2013) / 295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心(2013) / 301


服务业是中国新富矿(2013) / 306


中国城镇化的四大风险(2014) / 310


花大钱拯救老产业,跑偏了(2014) / 315


2015经济关键词(2015) / 320


中国经济短期很痛苦,长期很乐观(2015) / 327


李扬:“新常态下,要有反危机准备”(2015) / 333


人民币贬值十问(2015) / 339


张晓晶:我为国家写账本(2015) / 343


中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不能让全世界为美国埋单(2007) / 351


亚太发展的钥匙在中日手中(2011) / 358


冷静对话更容易为邻国接受(2011) / 361


美国对中国崛起存在三大忧虑(2011) / 363


中国将成为核心技术输出国(2011) / 369


经济外交将起更多作用(2011) / 373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很荒唐”(2012) / 376


中国是美国的一面镜子(2012) / 383


美中必须互相补台(2013) / 390


“东北亚模式”更为成功(2014) / 396


中国梦是了解中国的密码(2014) / 401


日本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实力(2014) / 406


经济总量超美国没有意义(2015) / 410


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如何共处(2015) / 417


张维为: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2015) / 419


TPP,美国要取政治上的势(2015) / 426



内容摘要

  在本书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成思危、陈志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英国48 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诸多中外学界名家、政经领域精英、全球高端智库为中国经济进行集体把脉。他们的经济观点都是极具代表性,属于尖端前沿,也极具预见性的。


    他们以专业的研究与思考,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不仅从宏观方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与逻辑,解读了中国经济发展瓶颈与突破点以及从全球角度分析“中国模式”对于世界经济的权重和影响意义,而且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中国人财富增长与流失之谜、民生经济发展思路及困境。这使得本书可以说是拨开迷雾、看懂中国经济真相的一部无障碍读本。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总目


《国际政要秘闻》 


《百年政治家族》


《大国士》


《先生们》


《商道》


《中国经济十年观察》


《蒋氏家族百年秘档》


《另一只眼看国民党》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


《影响力:领航中国政治人物》


《中共人物的家国往事》



主编推荐

《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时政类期刊之一。杂志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高端人物为报道对象,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一系列重大选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

《环球人物》是中国邮政畅销报刊、全国“百强报刊”,也是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和达沃斯论坛入会重点阅读刊物。

 



精彩内容

名家精彩语录: 

我建议,要对国资体制进行改革,国资委不要直接管理企业,而应该组建若干个行业性或综合性的国有资本投资基金公司,哪个行业需要大发展,或者产能不足,就加大资本投入;哪个行业产能过剩,就抽回资本。(2013年)

——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

 

金融市场扭曲得很厉害。对于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非常少,从而导致借贷利息很高,于是资金持有者也就没有兴趣投资实业了。这也不能怪资金持有者贪婪,民间企业和个人有了钱之后,追求更高回报是他们应有的权利,也是人性本能所致,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身上。(2012年)

——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陈志武

 

 

现在中国很穷,我们必须给人民基本健康的保障。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除了政府没有谁可以承担。市场也没有办法把这件事做好,这一点美国就是证明。现在美国也在由政府调控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其实在全球范围内,也都是由政府主导医疗资源。(2006年)

——北大经济学教授、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成员 李玲

 

中国早就发现经济中存在大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准备纠正这些问题,只是在高增长下,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来调整,如今这个机会到了。所以中国提出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浴火重生。(2015年)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 李扬

 

 

 

未来10 年至20 年,中国经济要再发展,必须在世界尖端的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虚拟现实、清洁能源、自驾汽车、共享经济等方面。这些都是未来出万亿级富翁的行业,到那时候中国必须要有世界公认的领先产品与品牌。

——未来学家戴维·霍尔(2015)

 

 

中国政府必须警惕出现一个基于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社会。许多中国消费者过度追求奢侈品,热衷于超前消费。如果中国的年轻人受大众消费主义影响,盲目模仿西方,是很悲哀的。因为这不可持续,也会让中国没有未来。

——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查尔斯·德伯(2013)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他们谈论中国经济不平衡、房地产泡沫、银行坏账,但其中一些人甚至从未到过中国,他们是用长期以来审视西方经济体系的思维习惯看待中国,因而没有正确理解中国。例如,目前在中国经济中,投资占GDP的比重仍高达50%,但中国人均资本存量比日本小得多,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的投资资本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013)

——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

 

中国建立并运营大型服务产业的历史还很短,这包括批发、零售、物流、迎宾产业、金融企业后台服务、医疗等产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需要引进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帮助这一重要行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服务业中高达4万亿至6万亿美元的富矿可以对外资开放。这对中国和全世界的企业都意味着巨大的商机。(2013)

——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

 

 

中国已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甜椒、西红柿和木瓜的种植,核准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进口。由于其专利权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一旦商业化应用,就要交专利费和使用费,这有可能导致中国丧失对农业的控制权。(2013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 威廉·恩道尔

陈志武:追求回报是民间资本的权利(2012)

 

曾经有人调侃:“谁能总是假设一些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条件,却得出一些应用于现实的理论?”答案是经济学家。

陈志武对此说法不以为然:“假设的意义非常大。经济学家与非经济学家的差别,就是我们有一个框架,把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现象放进去分析。尽管经济学模型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毕竟人的大脑所能理解的复杂程度是有限的,通过简化的经济学模型我们才能知道,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然后与现实对比,从而让实际的经济体向着效率更高、分配更公正的方向转移、调整。”

2012年4月1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见到了陈志武。这位50岁的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内地赴美留学,没考GRE、没考托福,却拿到了耶鲁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个小概率事件,”陈志武笑言,“那个年代,美国大学与中国学生打交道的经验是非常少的,有一些空子可钻。现在可是很难了。”

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陈志武,近年来在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对于社会经济所发表的见解常常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他用历史文化分析金融问题的著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这位经济学家聊天是很件愉快的事,因为即使是一些高深的理论,他也能讲得有趣易懂。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这是陈志武写的一本书的书名,也是他为人津津乐道的观点。“为何中国人比世界其他民族都要勤奋,但他们的生活却并不富足?因为中国缺少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的缺失,只能通过大量劳动力辛勤工作来弥补,以此实现经济增长。”

 

“让民间借贷得到合法身份”

 

在博鳌,民间借贷成了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大家都在议论这个话题。对其内在原因的一个共识是:金融业对内开放程度过低,一方面会使民间资本以非正规金融形式存在,形成体外循环,蕴藏着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更多、更方便的融资途径,才能减少对非正规渠道的依赖。

温州改革试验区的出现让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但既有的问题依然存在,“符合条件的企业”方能获得小额贷款,条件是什么,由谁来决定?何时才能允许民间资本组建小型银行?突破与悬念并存。

环球人物杂志:近期民间集资案件频发,江浙地区大量中小企业老板借高利贷周转资金,又因为还不起债而破产“跑路”,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陈志武: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年一直由国有银行、国有金融机构垄断中国金融行业和市场,让民间金融无法合法存在和发展。近几年推出了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但其业务拓展空间受到非常大的制约。

其实民间借贷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直存在的,但这些年在温州却无法得到合法身份,只能以地下钱庄的形式存在。这一方面造成中国的金融资源大部分都为国有企业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是地下交易得不到保障,也为操办地下钱庄的人提供了携款潜逃的机会,因此带来的社会问题非常多。

我觉得根本办法就是要让地下钱庄合法化,与其禁止它们存在,不如让它们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监管上面。

环球人物杂志:国内民间资本为什么大多走了放高利贷这条路,或者炒房、炒股,而不能通过天使投资等实业形式发展呢?

陈志武:这不能怪民间资本持有者。我看到很多人把指责的言论投向放贷的企业和个人,而不是把矛头指向制定规则、监管过度的机构以及规则本身,我想他们指责的方向是错的。政府对民间投资管得那么死,给他们的空间和选择范围这么小,必然会造成这种单一局面。

以温州的金融市场为例,一方面是那么多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资金,另一方面是那么多家庭和个人有大量资金无处投资。这说明市场没有给民间资本创造健康流通的环境,民间投资受到的抑制太大。如果市场机制健全,其本身的作用就足以把需要钱的一方和有兴趣投资的一方撮合到一起,互通有无、发生交易。

去年国内一方面通货膨胀、资金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却是那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因为无处借钱,只能借高利贷。金融市场扭曲得很厉害。对于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非常少,从而导致借贷利息很高,于是资金持有者也就没有兴趣投资实业了,天使投资怎么可能发展起来呢?这也不能怪资金持有者贪婪,民间企业和个人有了钱之后,追求更高回报是他们应有的权利,也是人性本能所致,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身上。

环球人物杂志:你对民间资本持有者的态度似乎是比较肯定的。

陈志武:是的。这些做金融投资、放贷的人表面上看是钻了制度的空子,实际上弥补了一些社会空缺,提供了社会需要,保障了就业,实际上是在给企业做贡献。所以解决问题简单的办法,就是放松管制,把一些不必要的门槛取消掉。

 

“对虚拟经济存在误解”

 

环球人物杂志:有观点认为,民间借贷的现状说明了中国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应重新大力发展工业等实体经济,挤出第三产业和虚拟经济的泡沫,你怎么看?

陈志武:讲这些话的人实际上是不理解现代经济的本质,这些话表面上听起来很过瘾,但实际上带有很大的误导性。,之所以虚拟经济的投资回报可以比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更高,正是因为金融管制过度,制造了太多的金融短缺,使得资金变得更值钱。而很多高利润的实体经济行业,又限制民营资本进入。所以与其说中国经济盲目地往虚拟经济转移,不如说是监管过度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第二,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是,在出口增长很难的前提下,整个中国经济的产能,特别是工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解决的办法是增加国内的消费需求,消化掉这些过剩的产能,而不是所谓的回到实体经济、做更多的投资。

比如美国,经济就是由消费带动的,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71%,这与中国经济由投资带动的情况正好相反。现在都在强调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但在通货膨胀率这么高的情况下,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这样再增加工业生产,会使得市场本来就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问题更加严重。

第三个方面是,持有你所说观点的人还没有走出物质短缺的思维方式,因为以前一讲到发展经济,国人就会马上与增加物质生产能力联系起来,认为就是要让整个社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缓解压力。但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的时代,物质生产出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