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 18.74 4.9折 ¥ 3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常万生 著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47210673
出版时间201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2822641
上书时间2024-10-18
常万生编著的《咀嚼岁月》内容介绍:本书是作者积累多年写作和学术研究素材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和历史性文集,全书分为“嚼书”、“嚼今”、“嚼古”三部分,追述了其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在文学和史学创作上的轶闻和生活中的趣事。
常万生编著的《咀嚼岁月》内容介绍:本书是作者积累多年写作和学术研究素材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和历史性文集,全书分为“嚼书”、“嚼今”、“嚼古”三部分,追述了其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在文学和史学创作上的轶闻和生活中的趣事。
卷首语收藏岁月
上卷“嚼”书
一、我与书
二、酒与书
三、“吃”来的书
四、小平同志的书
五、我的香港版书
六、名人书与人名书
七、婚礼赠书小记
八、赵匡胤与书
九、赵匡胤与读书人
十、赵普为相而后读书
十一、乾隆皇帝与书
十二、我写赵飞燕
十三、为女皇作传
十四、书屋石趣
十五、换笔
十六、藤趣
十七、固守童心
十八、忆是《海燕》
十九、一个字
二十、说“信”、“达”、“雅”
二十一、戏说、水煮、麻辣之后
二十二、随笔之“随”
二十三、鹰目犬鼻猪腹
二十四、“自圆其说”
中卷“嚼”今
二十五、我的河北老家
二十六、我的女人
二十七、教妈学步
二十八、难为人父
二十九、做婚被
三十、又见琥珀
三十一、贴春联
三十二、玩泥巴
三十三、挨饿的日子
三十四、亲近森林
三十五、初入军营
三十六、我的大学
三十七、雾走黄山
三十八、蠼山柏
三十九、海誓
四十、斥羊
四十一、米黄色夹克衫
四十二、平静的巨人
四十三、燕窝岭伴师记
四十四、梁静枝的精神
四十五、老实人自白
四十六、“大山管家”
四十七、口哨的魅力
四十八、艺术家的胡子
四十九、大项之大
五十、左氏搏克
五十一、刘哥的老屋
下卷 “嚼”古
五十二、寻找喧嚣
五十三、这条江,那座楼
五十四、名缰利索话“鼠相”
五十五、燕飞未央宫
五十六、“相砍书”后治世篇
五十七、卢舍那无字碑
五十八、漫话口蜜腹剑
五十九、断狱如神侃狄公
六十、御座黄袍金匮
六十一、聚焦于王朝废墟
六十二、美与美的代价
六十三、美的绽放与凋谢
六十四、“以史为鉴”
六十五、邹忌之思
六十六、“枕头风”
六十七、游访赵王都
六十八、黑龙泉涌
六十九、插箭岭遐思
七十、唐都观石马
七十一、城濮之战的谋略竞赛
七十二、大黑山古战场
七十三、项羽之死
七十四、谏官魏徵
七十五、“盛世”之乱
七十六、唐贞观年间的节俭之风
七十七、唐王朝的开放政策
七十八、也说武则天与男宠
七十九、苻坚兵败淝水
八十、武则天的政治权术
八十一、看《大明宫词》,说太平公主
八十二、杂说老子与函谷关’
常万生编著的《咀嚼岁月》内容介绍:本书是作者积累多年写作和学术研究素材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和历史性文集,全书分为“嚼书”、“嚼今”、“嚼古”三部分,追述了其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在文学和史学创作上的轶闻和生活中的趣事。
我们下榻和工作的地方是南昌陆军学院,房子是刚刚腾出的,且重新粉刷过,舒适得很。这里的环境也美极了,四周都被松树、棕榈等常绿乔木围绕着,满眼都是红的、粉的、黄的花,白玉兰花和茶花更是开成花树,和山寒水瘦的北方初春完全是两种情景。
我生性喜欢大自然,一到此地就兴奋得不得了,每得闲暇便到校园里串游,尽情地享受着一片葱绿,一片绚丽。我常去的地方是一栋家居式二层青砖小楼,它在南昌陆院楼房序列中编为号,称作“一号楼”,更多人叫它“小平楼”,因为它是“文革”期间小平同志的流放蒙难之地,在那个是非混淆、人妖颠倒的年月,小平同志和家人曾在这里被“保护”起来,远离了他本不该远离的革命工作。
这座小楼看上去挺久远了,四周围着围墙,庭院中有很多树,惹眼的是楼前甬道两侧比肩而立的两棵青松,它们躯干挺直,傲然向上,使人油然想起重压不弯、一身正气的小平夫妇。庭院中还有好些茶花树,花朵有拳头大。听说当年院中还辟有菜地,小平同志劳作一天归来总要在院中留连好一阵子,浇浇菜,看看花,绕着小楼一圈一圈地散步,天长日久,小楼围墙下踩出一条小道,后来,人们把这条小道和通向他做工的那工厂的小道同称“邓小平小道”。如今,这条小道还清晰地留存着,或许是前来参观的人都要循着它走几圈的缘故吧。
“小平楼”是作为“邓小平同志故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正门房厅是展厅,墙壁上是小平同志一家生活和工作的照片。紧靠北墙有一展柜,里面陈列着小平同志做工的工具和读过的书。这是几本漆布封面已显破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有一本打开着,上面画着红的蓝的杠杠,写着一行行眉批小字,足见当年小平同志深钻细研的认真劲儿。听人介绍,那时候,小平同志二楼居室内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他每天从那家工厂劳作归来照例要读两个小时的书,读书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完全可以想象,在那个岁月、那种情境之下,小平同志是不可能有更多的读书时间的,而政治上的沉重打击、极不公正的生活待遇更是对他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严重摧残。然而,他却时刻未忘读书,不是为了消遣,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使然,是不可或缺的需要。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