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威仪: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60周年纪实(彩图珍藏版) [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国威仪: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60周年纪实(彩图珍藏版) [精装]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2.47 4.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小晖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515102450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2822089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部全面、真实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官兵60年风雨历程的纪实作品。本书以普通仪仗兵成长和命运为主线,以纪实为主要创作手法,图文并茂,生动地描写了仪仗大队60年的事件、人物,以及艰苦的训练生活,反映了仪仗大队官兵时时刻刻践行“仪仗重于生命,事业高于青春”的誓言,展现走出国门一举一动彰显大国形象。



作者简介

        刘小晖笔名兰粟粟。北京人。资深编辑,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战舰史话》《齐鲁遥想》《我和我的兵》《幸福誓言》等,电视连续剧《葵花怒放的声响》原著作者。



目录

引 子  
方队从未走过这条路,究竟要走多远?到底还需要多长时间?种种细节,中方事先并未得到任何通知。
大队长刘士偦的心倏地一紧。

第一章 燃情岁月 
战斗,从上午九点一直打到天黑。鬼子一定有大部队增援,否则时间不会这么久。在将所剩无几的子弹推上膛时,王立堂在心里琢磨着……

第二章 亮剑 
李本涛略微顿了顿,神情不变,从容地抽回手,然后,一个标准的动作,转身面向全体记者敬礼。紧接着,“唰”!寒光一闪——拔刀、拖刀、立刀、撇刀、举刀——准备收刀,此刻,他举起刀的右臂,故意停顿了几秒……

第三章 光荣与梦想 
听了香港代表的话,刘士偦心里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一支代表军队和国家形象的部队,一支担负着军事外交任务的部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底应该向世界展示一个怎样的形象?

第四章 为了世界上最美的旗 
出了门,陈卫明和王敏一商量,不行,咱们得再去一次。这一次,对方仍是振振有词。陈卫明火了。“啪”地一声,他重重地拍了桌子……

第五章 沙场秋点兵 
明天早晨,必须让进驻的部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否则,我撤你的职!首长音调不高,但语气异常坚定。在魏晓龙看来,这无疑是下了死命令……

第六章 扬威 
由于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压力之中,每次下来之后,李强都会问战友:“我报的是总统吗?我报的是总理吗?我报的……”

尾 声  
此刻,李强撇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干净的弧线,而时刻关注着部队每一个细节的新任大队长李本涛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全面、真实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官兵60年风雨历程的纪实作品。本书以普通仪仗兵成长和命运为主线,以纪实为主要创作手法,图文并茂,生动地描写了仪仗大队60年的事件、人物,以及艰苦的训练生活,反映了仪仗大队官兵时时刻刻践行“仪仗重于生命,事业高于青春”的誓言,展现走出国门一举一动彰显大国形象。



主编推荐

        刘小晖笔名兰粟粟。北京人。资深编辑,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战舰史话》《齐鲁遥想》《我和我的兵》《幸福誓言》等,电视连续剧《葵花怒放的声响》原著作者。



精彩内容

  写在前面的话
  世界上,每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仪仗队:
  早在4000多年前的华夏部落,已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18世纪后,西欧各国均以仪仗队展示军威;
  200多年前,美国组建的仪仗队,由其在历史上战功卓著的陆军师团营担任;
  苏联仪仗队则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52年3月,中国仪仗队组建,60年来,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彰显国威、军威,象征和平、友谊。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出色的一个。在密集的行列中产生一种几乎使人认为行动受催眠影响的感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赞誉中国仪仗队为“世界一流”。
  日本明仁天皇在红地毯上向中国仪仗队鞠躬致谢。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感叹:中国仪仗队的严格纪律,是我随总统出访中印象深的……
  这支担负着司礼任务的特殊部队,是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是中国外交发展的见证人。
  赞誉与荣光,从未离开过他们,而我关注的,则是光环背后,仪仗兵如何百炼成钢。没有什么比一名普通士兵的成长与命运更能感染人。
  这支部队初的两任指挥官,是在炮火硝烟中流血、牺牲的战斗英雄。当我采访86岁的王立堂时,他至今仍念念不忘68年前牺牲的战友,从他的眼神里,我读懂了军人情怀。
  历史的每一次进程,都离不开无数的沉默英雄,再宏大的场景也皆因细节构成,也因此,书中的文字与照片反映的是他们生活、训练、任务中真实的镜头。我相信,当你看到他们身着汗迹斑斑的军装、略带稚气的面庞时,绝不会因此而降低仪仗兵的形象,一定会发现——他们是中国军队美的士兵。
  他们坚毅、笃定,从未懈怠,永不放弃,日复一日地在训练场上万次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压力,万无一失地完成了3368次任务,我对他们始终饱含敬意。
  “大国威仪”这四个字,正是他们铸就。
  著名作家王树增曾说:“士兵,战争中普通、重要、数量的人,他们成为我写作《朝鲜战争》的动因。”
  和平年代,写仪仗兵,不仅仅是写“这一个”,而是写“一代代”,只希望,在前行的路上,铭记灿烂的笑脸和真挚的情感;铭记曾在训练场上燃烧青春和激情的每一个身影。毕竟,生命需要温暖,时代更需精神。这也是我写这部书的动因。
  刘小晖
  2012年7月12日于北京
  引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坚持!坚持住!”
  “我们代表的是中国!”
  “一定要让墨西哥城,让墨西哥人民,让世界认识中国军队。我们必须提着一口气走到底,决不懈怠。”
  两小时十分钟。
  整整十公里。
  当阅兵方队到达目的地的一霎那,旗手朱振华已不会走路……
  
  墨西哥城宪法广场,是墨西哥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的主阅兵场。16个国家的阅兵方队在此集结,将依次受阅。方队的出发点与墨西哥总统、各国政要,仅隔三百米。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上午11时25分。
  蓝天。白云。阳光。微风。
  宪法广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媒体记者们蜂拥而至,他们骑着摩托车,在后座上扛着摄像机,时刻捕捉着阅兵方队的一举一动。
  突然,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闪耀在人们的视野里。
  挺拔的军姿,威整的军容,无可挑剔。黑色的马靴,直线般踢出正步,铿锵有力;每一步75厘米,不差分毫。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次成建制地,出现在异国的阅兵场上。
  出海的水兵们常说:军舰的甲板就是一块流动的国土,无论走到哪里,站在甲板上,我们就代表祖国。
  而走出国门的仪仗队方阵,无论行进在何方,每一个正步都代表着祖国,肩负着祖国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霎时间,欢呼声骤起,热烈,赞叹,惊奇。“齐纳!齐纳!(中国)”此起彼伏。
  与每一次执行任务一样,34名中国仪仗兵分秒不差地走过了这三百米,完美极致。
  方队在广场一角拐了个90度弯,步入改革大道。
  改革大道有“墨西哥香榭丽舍”之称,弯弯曲曲,由西南到东北斜穿过整座城市。方队从未走过这条路,究竟要走多远?到底还需要多长时间?种种细节,中方事先并未得到任何通知。
  大队长刘士偦的心倏地一紧。
  一旦方队需要领导,他必须时间出现;在尚未完全掌握该国安全状况的情态下,如遇突发事件,他必须个冲上去阻挡,绝不能让整个方队出现混乱。
  走!
  必须和战士们一起走!
  刻不容缓!
  刘士偦挤过水泄不通的人群,迅速地跟到了方队右侧。
  齐步、正步、齐步走,战士们听口令交替着动作。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管这条路有多长,一定要当作主阅兵场的三百米对待。
  此时,大道两边的人浪一层连一层,房顶上、窗户上趴满了人。方队每到一处,主持人便会向人群讲解中国以及中国仪仗队的情况。
  孩子们不懂汉语,会指着方队雀跃欢呼;成年人“齐纳!齐纳!”喊声不断。看到中国仪仗兵走过,一双双友好的手争先恐后地伸出来,刘士偦都会情不自禁地拍拍他们的手。
  当仪仗兵30年,他经历过无数激动人心的镜头,但,今天,对中国、对中国军人如此热烈的场面,还是次。
  眼泪,在刘士偦的人生字典里,是从不轻易翻开的词汇,此刻,却一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儿。他在这沸腾般的人群中,感受到了尊严。
  战士们穿着马靴,礼服早被汗水浸透,汗水成串成串地顺着头发往下淌。六七公里之后,连汗都流不出来……
  十公里,终于到达目的地!
  刘士偦的双腿已不属于自己。
  他抬头向四面望去,透过朦胧的视线,一瞬间,清楚地看到,从宪法广场一直追随着他们到改革大道的华侨们,手里挥舞着国旗,兴奋、自豪;他看见,在队伍里,那位怀抱幼子的女华侨,舒展的笑颜,是那么幸福、灿烂……
  在异国,在他乡,仪仗队员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泪水,终于抑制不住地落了下来。
  
  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墨西哥合众国正式建交38年。
  这一年,三军仪仗大队建队59年。
  30年前,他次踢正步,脚下是黄土飞扬的训练场。
  30年后,他率领仪仗队代表中国,踏上了异国的阅兵大道。
  他的青春,他全部的激情,如铁流般早已牢牢地铸入这支队伍。
  这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队伍,从1946年延安黄土地上的那个清晨开始,几经跌宕,正步走过60个春秋,一代一代的仪仗兵,在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上,燃烧了生命的璀璨。
  
  第四章 / 为了世界上美的旗
  
  正因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渴望圣洁光芒,所以你才想在尘世中创造不朽的奇迹。
  
  1
  
  2008年2月末的北京,春寒料峭。早晚的温差尤其大。
  这多多少少有些像干事李金柱的心情。
  白天,大队党委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落实安排奥运会支援任务到位,他跟着政委陈卫明、副政委王敏,负责奥运场馆,特别是鸟巢任务的所有协调工作。
  他,是大队援奥任务的协调员。
  从2007年8月3日,接到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协调任务,到现在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从那一天起,他的时间,仪仗队的时间便以分、秒来计算。
  这大半年,他的脚跑得已经快没了知觉;此外又添了一怕,就怕频繁联络的时候,电话占线,为此,特意准备了两部手机。常常,两部电话同时接通,一手一个,左右“开弓”。
  每每听到电话铃一响,他的心就会收紧。
  李金柱的前期协调主要是打前站,他要克服所有预想到的以及出乎意料的困难。
  仪仗队的兵,就没有怕困难的,可李金柱要克服的多是超出他可控范畴的突发和琐碎。
  像战争年代攻克高地一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也是李金柱完成任务的信念。
  今晚,李金柱一喜一忧。喜的是,妻子的预产期刚好是8月8号,正与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巧合;忧的是,在妻子孤身一人,需要体贴和照顾的怀孕期间,他这个做丈夫的将进入“消失”状态,到底把他们娘俩安排到哪家医院好呢?
  尽管,妻子就住在队里的家属房,离办公楼200米,可他仍是抽不出时间照顾妻子和没见过面的宝宝。
  已经是夜里的11点20分了,白天跑了一整天奥组委和水立方,刚刚向主管场馆工作的副政委王敏汇报完工作。此刻坐在办公桌前,上下眼皮间像涂了层胶水,眼睛睁不开,想想,也可能是饿的,晚上竟忘记了吃饭。
  不行,不能睡,他用力揉揉眼睛,在桌子上摊开工作日记。从去年8月3日起,这本日记就跟随着他,不论他有多疲倦,每天的工作细节都要被记录下来。
  李金柱起身跑到盥洗室,用冷水洗了把脸,醒醒神,脑子里忽然跳出来个念头:旗杆还没着落呢……看着镜子里自己这张面色灰暗的脸,除了消瘦之外,他李金柱还是李金柱。
  此刻,李金柱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全部援奥任务结束之后,镜子里的自己,将会有个很大的改变……
  
  凌晨四点。
  副大队长李本涛的房间还亮着灯。
  他睡意全无。
  激动、焦虑……种种思绪纠结成一团。
  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国旗、会旗升旗重任,落在了他的肩上。
  奥运会,中国人一百年的梦想,将在2008年的8月8日实现。中国次承办奥运会,他李本涛也是次当旗手。次,对国家,对仪仗队,对他个人……
  从1989年他17岁当仪仗兵起,便在仪仗队屡创,21岁时他就成为仪仗队年轻的执行队长,也是执行司礼任务次数多的执行队长,在诸多的媒体报道中,光环和美誉几乎没有离开过他,比如,“军中刀”“军旅嗓”“军官明星”等等,而他也早已与手中的指挥刀浑然一体。
  现在,那些美誉与他肩上的重任无关,他,要在36岁的时候,由一名指挥官转型为升旗手。从“人刀合一”转为“人旗合一”。
  在一般人看来,像他这样经过几百次重大任务的锤炼,做个升旗手,完全不在话下,可李本涛心里清楚,说什么胜券在握,那叫“吹”。
  其实,百年不遇,他已亲身经历过两次。
  一次是1997年香港回归,一次是1999年澳门回归。
  香港回归时,他与英国皇家卫队执行队长“交锋”。第二天,报纸刊登的标题:“中国的指挥官战胜了英国的指挥官。”那是缘于他创造了出奇制胜的绝技。
  奥运会与香港回归的背景不同。届时,全世界的眼睛,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他怀里的五星红旗,这面世界上美的旗。
  李本涛从不缺乏勇气,但仅有勇气是不够的,在仪仗队历次执行重大任务前,无一不被验证,这已成为一条铁的定律,
  智慧,创新,科学,预案……重要的是思路。
  可,思来想去,心里剩下两个字:没底。
  白天,在训练场上选拔升旗手时,规定的几个条件和动作考核他都名列前茅。大队长刘士偦从他面前走过,停了下来,盯着他的脸看了半晌,又把目光抛远,慢悠悠地:“本涛,你看看你当升旗手怎么样?”语调一如他往日的平静。
  可与他工作生活近20年的李本涛清楚这句话的分量。
  “能行。保证完成任务。”没有一丝犹豫,回答脱口而出。
  百年奥运,为洗刷申奥只差一票的耻辱,每一个中国人都憋着一口气。他也一样。
  刘士偦又端详起他的脸。
  李本涛被他看毛了。
  “好,就是你了。不过,有两个要求?”
  “什么要求?”
  没想到,刘士偦说:“一个是你要减肥。另一个呢,还要美容。”说完,转了身。
  乖乖,还美容!
  任务如此神圣,一旦接受,他不吃不喝不睡,非要把它完成好不可。
  李本涛不仅担负着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升、降旗任务,还担负着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升、降旗任务,不但要练习升降中国国旗、奥林匹克会旗,还要练习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首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地)和英国(下一届奥运会主办国)国旗的升降。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升、降旗仪式的方案却始终未被确定。
  旗到底该怎么升?历届奥运会,其他国家是怎样的升旗动作?又是什么样的礼仪?
  他要不要穿军服?
  怎样才能体现国家威仪?同时,既符合国情,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又符合世界的礼仪?
  旗到底升多高?
  旗杆的底座又是什么样的呢?
  ……
  李本涛恨不得把自己改名叫“十万个为什么”。
  对了,还有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那可是全场各国运动员的焦点。
  其实历届奥运会的整体开幕式,李本涛已逐一观摩。他边观摩边研究分析人家的升旗方式。
  还是那句话,若想超越别人,除了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一定要出奇制胜。
  可职业预感偏偏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捣乱:会歌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国歌咱从小就熟悉啊,这会歌到底是用希腊语,还是用英语演唱的呢?是音乐版的,还是清唱版的呢……
  坐在写字台前,李本涛竟发起了呆。
  这一夜,难以入睡的又何止他和李金柱呢?
  
  政委陈卫明办公室的灯也未熄灭。
  灯光下,他翻看着白天派人找来的各种任务资料,然后,在十几套由他牵头制定的研究方案中,抽出了一套,仔细地分析起来。
  对于他这个非土生土长的仪仗兵来说,这一次的援奥任务,压力格外大。
  去年下半年,他从特警团政委的位置上到仪仗队报到。虽然都是当政委,角色的内涵没有转换,但彼政委和此政委的概念外延则截然不同。
  专业不同,专业的技术含量也各异。
  如果客观分析,从事不同专业的人,思想、逻辑、行为、方法以及结果也都会不尽相同。
  在特警团,一支处置突发事件的反恐精英部队,陈卫明熟悉的场景莫过于战士们攀登快如猿、越障轻如燕、腾空像猛虎、出击似闪电;耳熟能详的是训练场上强化演练时的杀声震天。特警团的战士个个以单兵灵活作战的高素质著称,仪仗队则恰恰相反。
  报到前,陈卫明特意观看了一套仪仗队的汇报片《军旅标兵》。
  在片中,仪仗队两名普通士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在1986年10月的上海,克服游艇晃动与呕吐感,纹丝不动伫立在豪华游轮浮码头上近七个小时,被英国女王赞誉为“举世无双”的解绿江;另一个战士,则在全队执行大型任务,听到“坐下”口令时,突然发现身后没有座椅,而以半蹲姿态保持“坐姿”整整两个小时。
  陈卫明原以为,仪仗队的任务很单一,执行任务的场地也就那几个。可没想到,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与战士们形影不离,随队执行过几次任务之后,才发觉,仪仗队确实有着其他部队不具备的特点:在管理上,严、细、勤、恒。比如,营区的小路上,总有歌声和番号声;部队的吃苦性特别强,荣誉感比其他部队更强。
  只有真正走进仪仗队的人,才能真实地了解仪仗队,也才会深深地体会到外人无从了解的种种压力。
  仪仗司礼工作,是军事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军事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一个补充部分,又是体现国威军威的重要内容。肩负使命的高度与深度,令他不敢懈怠。
  凡事,陈卫明想得多,想得细,这种思维模式完全缘于他寻求极致和完美的个性。这一夜,他更是任凭思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此次援奥任务,缺乏完成任务的经验。正因为任务中数个“次”,才没有经验可循。全大队官兵担负着如此重要任务,要求极高,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
  在压力面前,大队班子只能在摸索中,做出更多的工作预案,尽可能地找出有关资料和光盘,反复看,反复推敲、总结,反复修订预案。
  比如,队里的官兵不是专职的文艺工作者,在开幕式中推龙柱的表演缺乏素养和技巧。在正式表演时到底能达到怎样的艺术水准,他心里没底,应该请军艺、战友歌舞团的专业人员来辅导;再比如,这种大型的中华礼乐表演,要理解其中的知识和历史,只有吃透内涵才能在外在形式上恰当表现。
  谁说形式不重要?没有恰当的形式,内涵又如何体现。此外,很多外国的国旗战士们还都不认识;我们国家的升旗要求的则是完美……
  实际上,接到任务后,大队马上就搭建班子,做出具体分工,每个中队都要出一名主官专门负责工作。“一人参加奥运全家都光荣”,全部援奥人员都是从全大队挑选出的,素质、思想必须过硬,要热爱奥运,当然,长相必须五官端正。
  对选拔出来的人员,大队实行了全部函调。几百名战士的家乡,涉及全国12个省70多个地区。有的地方一次发函不见回函,大队会发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直至回函全部到位为止。
  而初他看《军旅标兵》汇报片时的感受,与此时相比,仅仅是管中窥豹。
  
  刘士偦睡不着,不仅仅是因为世界上美的旗,他的心情更为复杂。
  夜已经很深了,站在办公室的窗台前,他随手在摊开的一本书法字贴上写写停停,停停,写写。
  他这本书法练习模子有点意思,毛笔可以蘸水写,写上一个字,干了,还可以重新写另外一个字。
  奇妙的地方在于,同样是一张字模,却可以描画出形态迥异的字。
  纵使胸中已是铁甲隆隆、万马呼啸,但他的表现却始终是云淡风轻。
  援奥任务,对于国家的意义自不必说,对仪仗队来说前所未有。
  仪仗队需要完成的四大项任务分别是:,残奥会和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升降旗任务;第二,开幕式第四个节目,中华礼乐表演,就在院子里训练三四个月;第三,运动员入村,开村升旗仪式;第四,两个奥运会所有场馆的运动员,所有场馆获奖运动员的奏国歌、升国旗的任务。
  当天大队党委就对各项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陈卫明、王敏负责场馆援奥任务,李本涛负责鸟巢的开、闭幕式任务。
  此次仪仗队需派出330多名官兵支援。
  如此多的官兵执行大项任务,对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