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俗论: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俗论: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下册)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32.91 6.7折 49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伏尔泰 著,谢戍申 等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7465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23352350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风俗论(下册)》所关注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同时也研究这些风俗后面隐藏的民族精神与心态,所以,这本史学著作就不是单纯的王朝史、政治史或事件史,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日后社会科学方法的萌芽。伏尔泰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我把历代国王继承的顺序视为撰写历史的指导线索而不是目的。”法律、艺术、风尚是这《风俗论(下册)》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它就不是一部严格的编年史和世系录,作为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教学方式,他甚至没有特意去参考大量书籍以弄清细节,而是试图对世界提供一个轮廓的认识。《风俗论(下册)》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他用相当的篇幅,而且往往以称赞的口吻谈到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尤其是在介绍中国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谈到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相当先进,但他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呢?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而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为什么在音乐方面他们还不知道半音?在他看来,这些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人,似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器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有所前进。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他推测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谈到日后学术界对于《风俗论》的批评,莫罗阿认为“可说是毁誉参半”。书中史实有误的地方还是不少,有些是作者难于辞其咎的,有些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事情的真相在那时还未大白。孟德斯鸠说伏尔泰写作历史的用意是显耀他自己的宗派,即宣传他非宗教的宗教。伏尔泰想证明鲍舒哀以上帝的意志解释世界的历史是错误的,认为历史不当用原始缘由解释,而当用许多小原因的盲目游戏来说明;他否认一切超自然的现象,应该说,划清这一界限对于史学的独立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他有时相信人类过去的历史是罪恶与苦难的连续,不久即可由理智来澄清混乱的局面则又未免对过去过于悲观,而对未来又过于乐观。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是可以引用《风俗论(下册)》的一句话来说这《风俗论(下册)》的,那就是:“用心思考的人,总是会启发他人思考的。”



作者简介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目录

四一章 葡萄牙人的几次地理发现

四二章 日本

四三章 恒河两岸的印度;不同的种族以及他们的习俗

四四章 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

四五章 哥伦布和美洲

四六章 无谓的争夺;美洲是怎么有人居住的;美洲与旧大陆的特别差异;

 宗教;食人肉者;新大陆居民何以比旧大陆少

四七章 费尔南德·科尔特斯

四八章 征服秘鲁

四九章 次环球航行

五0章 巴西

五一章 美洲的法国属地

五二章 法属美洲岛屿;美洲海盗

五三章 英国人和荷兰人在美洲的属地

五四章 巴拉圭;耶稣会教士在巴拉圭的统治;他们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争端

五五章 葡萄牙人发现新大陆时期的亚洲状况

五六章 鞑靼人

五七章 莫卧儿帝国

    ……



内容摘要

  
《风俗论(下册)》所关注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同时也研究这些风俗后面隐藏的民族精神与心态,所以,这本史学著作就不是单纯的王朝史、政治史或事件史,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日后社会科学方法的萌芽。伏尔泰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我把历代国王继承的顺序视为撰写历史的指导线索而不是目的。”法律、艺术、风尚是这《风俗论(下册)》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它就不是一部严格的编年史和世系录,作为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教学方式,他甚至没有特意去参考大量书籍以弄清细节,而是试图对世界提供一个轮廓的认识。《风俗论(下册)》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他用相当的篇幅,而且往往以称赞的口吻谈到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尤其是在介绍中国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谈到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相当先进,但他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呢?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而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为什么在音乐方面他们还不知道半音?在他看来,这些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人,似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器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有所前进。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他推测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谈到日后学术界对于《风俗论》的批评,莫罗阿认为“可说是毁誉参半”。书中史实有误的地方还是不少,有些是作者难于辞其咎的,有些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事情的真相在那时还未大白。孟德斯鸠说伏尔泰写作历史的用意是显耀他自己的宗派,即宣传他非宗教的宗教。伏尔泰想证明鲍舒哀以上帝的意志解释世界的历史是错误的,认为历史不当用原始缘由解释,而当用许多小原因的盲目游戏来说明;他否认一切超自然的现象,应该说,划清这一界限对于史学的独立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他有时相信人类过去的历史是罪恶与苦难的连续,不久即可由理智来澄清混乱的局面则又未免对过去过于悲观,而对未来又过于乐观。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是可以引用《风俗论(下册)》的一句话来说这《风俗论(下册)》的,那就是:“用心思考的人,总是会启发他人思考的。”



主编推荐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ois-Marie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精彩内容

   书摘波斯在巴比伦的东边。当柯勒施(我们称为居鲁士)在波斯北面的米地人①协助下夺取巴比伦时,波斯人把他们的军队和宗教带到了这个城市。关于居鲁士,有两个主要的神话,一个是希罗多德所写,另一个是色诺芬所写,两者在各方面互有出入,但许多作家却都不加区别地照抄不误。希罗多德设想有一个米地国王,即邻近希尔卡尼亚②地方的一个国王,他称之为阿斯蒂雅日L这是个希腊人名。这个希尔卡尼亚人阿斯蒂雅日下令将自己的外孙居鲁士溺死在襁褓中,因为他梦见自己的女儿“居鲁士的母亲曼达娜撒一泡尿淹没了整个亚洲。”神话的其余部分也大致与此同一格调,正而巴经地写出来的卡冈都亚④的故事就本于此。这一切就像是希罗多德的故事以及其他同样的无稽之谈。也许更有可能的是,这些民族相继前来掠夺。罗马人曾经抢掠各民族,哥特人和匈奴人又来抢掠罗马人。但是为什么罗马人不像马略消灭森布里人那样消灭他们?因为当时没有马略,因为风尚已经改变,因为帝国已分裂为阿里安教派和阿塔那修教派。人们只关心两件事:竞技场的角逐和上帝的三位③。当时罗马帝国僧侣多于士兵,这些僧侣成群结队,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城市去支持或者反对圣子的同性同体。在埃及,便有72万名僧侣。基督教打开天国的大门,但却丧失了帝国;因为不仅基督教内部各教派以神学论争的狂热性互相攻讦,而且这些教派又一起共同反对帝国的旧宗教。旧宗教无疑是谬妄的、可笑的,然而在这种宗教信仰下,罗马从胜利走向胜利,历时10个世纪。科尔多瓦是块乐土,瓜达尔基维尔河流贯其间,茂密的柠檬树、柑桔树、石榴树香飘四野,一切都令人沉醉。奢侈与逸乐终于腐蚀了穆斯林国王。他们统治的地区在10世纪时就像几乎所有的基督徒君主一样,分成许多小国。托莱多、穆尔西亚、巴伦西亚,甚至胡韦斯卡①,都有自己的国王。这正是击败这个分崩离析的强国的好时机。然而西班牙的基督徒却更加分裂。他们彼此争战不休,今朝联合,明日叛离,而且经常与穆斯林沆瀣一气。莱昂国王阿尔丰沙五世。甚至把妹妹泰蕾丝嫁给托莱多国王阿卜杜拉苏丹(1010)。小国王侯之间的嫉妒比大国君主之间的嫉妒会产生更多的罪恶。大国的命运只能靠战争来解决;然而在相邻的敌对者之间,更常用的是突然袭击、背信弃义、行刺、毒杀,因为他们野心勃勃,而实力不强,于是只好不择手段以补力量的不足。10世纪末,卡斯蒂利亚伯爵加尔西亚毒死他的母亲,他的儿子堂·加尔西亚③在即将结婚时被国内3个领主用匕首刺死。书摘1智慧的发展如此缓慢,眼睛的错觉如此强烈,先人之见如此顽固,因此一个只有1900年历史的民族不可能达到那样高度的认识水平,因为这种认识推翻了肉眼所见的现象,它要求有深的理论。所以,迦勒底人应有47万年历史,不过这种对宇宙真实体系的认识,在迦勒底人中也还只是极少数哲学家的事。这是一切伟大真理的命运。后来的希腊人则只是采用了一般的体系,即妇孺皆知的体系罢厂。47万年①,在我们这些出生不久的人看来很悠久,但就整个宇宙来说,则址微不足道的。我知道,我们不能这样计算,西赛罗对此曾嘲笑过,这样计算是过分厂,因此,我们尤其应当相信《摩西五经》,而不要相信桑科尼雅松②和贝罗萨斯③的说法。但是,我再说一遍,人类(就常人而言)在1900年内推断出如此惊人的真理是不可能的。首先要能够维持生活,在古代,这件事对人类来说要比兽类难得多;其次要会创造语言,这肯定需要极长的时间;第三要会搭盖茅屋;第四要会缝制衣服。后来为了炼铁,或者为了用别的东西来代替铁,需要碰上多少机遇,运用多少技能,花费多少年月,以至于我们想象不出人类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这种状况到天文学,这是多大的飞跃!在很长时期中,迦勒底人把他们的观测结果和他们的法律用象形文字刻在砖坯上。象形文字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埃及人在若干世纪之后才学会使用。用字母表达思想的技术,大概是很晚以后才在亚洲的这个地区发明出来的。可以认为,迦勒底人是在建造城市时开始使用字母的。在这以前,他们怎么办?人们可以说,就像我们的村庄和世界卜千千万万个其他村庄那样,那里虽无人会读会写,可是大家能很好地:互相了解,必需的技能也能培养,而且有时做得很巧。巴比伦在成为一座美丽的大城市之前,可能是个很古老的小城镇。但是,谁建造了这个城市?我对此一无所知。是赛米拉米斯①?是贝卢斯②?是纳博纳萨尔③?也许亚洲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名叫赛米拉米斯,也没有一个男人名叫贝卢斯。就像我们把希腊一些城市称为阿尔玛尼亚克和阿布维尔④一样,希腊人把所有蛮族语言的词尾希腊化,结果把所有亚洲的名字弄得面目全非。另外,赛米拉米斯的历史完全像是东方的故事。可能是纳博纳萨尔,或纳邦一阿索尔装点了和加固了巴比伦37城并后把它建成一座如此美丽的城市。此人是真正的君主,在亚洲以纳博纳萨尔纪元而为人所知。但这个无可争议的纪元只是从公元前.747年开始的,而要能建成强大的统治则需要许多世纪,所以相比之下,这个时代是太晚了。从巴比伦这个名字来看,似乎此城在纳博纳萨尔以前很久便已存在,这便是巴贝尔城。正像埃尔伯洛①所说的,迦勒底的“巴”(Bah)是“神父”(Pere)之意,“贝尔”(Bel)是天主之名。东方人只知道这个城名叫“巴贝尔”(Babel),即“天主之城”、“上帝之城”,或者,按其他一些人的说法,称“上帝之门”。可能既不存在建造宁瓦(Ni—vah)——我们称为尼尼微(Ninive)的尼努斯(Ninus)②,也不存在建造巴比伦的贝卢斯。没有一个亚洲君主的名字是以“US"结尾的。巴比伦城的周边可能有我们的平均古法里24里长,要说有一个名叫尼努斯的人,在底格里斯河岸离巴比伦这么近的地方,建造一座跟巴比伦一样大的叫尼尼微的城市,这似乎并不可信。有人说,古代曾同时存在过三个强大帝国:巴比伦帝国、亚述或尼尼微帝国和叙利亚或大马士革帝国。此事不太可能。这就犹如说,在高卢的一部分地方曾同时存在过三个帝国,它们的首都巴黎、苏瓦松、奥尔良三城的周边各有24古法里一样。我承认我对巴比伦和亚述这两个帝国毫不了解。有几位学者想弄明白这些模糊不清的问题,他们断言迦勒底和亚述是同一个帝国,但有时由两个国王治理,一个住在巴比伦,一个住在尼尼微。在找到更为合理的解释之前,这种言之成理的见解是可以接受的。可使我们认为迦勒底这个民族确实极为古老的旁证是那座有3名的、为观察星象而建造的高塔。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无法否认这一宏伟建筑的存在,因而不得不假设这是往昔人们想把它一直修筑到天上的巴别塔①的残余。我们不太清楚,这些评论家所谓的“天”是指什么。是指月亮?还是指金星?从地球到那里可远啦。或者他们只不过想盖一座比较高的塔?这没有什么坏处,也没有什么难处,只要有大的人力、齐备的工具和充足的食物就行。我们知道,巴别塔、各民族的分散、语言的混乱,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事情,我们不想讨论。这里我们只谈谈天文台,这是跟犹太人的历史毫无共同之处的。如果纳博纳萨尔确曾修造过这一建筑物,那至少要承认迦勒底人比我们早2400多年便有了天文台。然后我们可以设想,发展缓慢的人类智慧要建成这么一座科学建筑物,需要多少世纪的时间!黄道带的发现是在迦勒底而不是在埃及,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有三个相当有力的证据:、在常被尼罗河淹没的埃及成为可以居住的地方之前,迦勒底人已是一个民智开通的民族;第二、黄道十二宫符合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而不符合埃及地区的情况。埃及人不可能用金牛宫表示4月,因为他们不是在这个季节耕地;他们不可能用扛着麦穗的少女象征室女宫来指我们称为8月的月份,因为他们不是8月收获。他们也不可能以宝瓶宫代表1月份,因为埃及极少下雨,而!月份更从不下雨。第三、迦勒底人的古老的黄道十二宫是他们的宗教信条之一。西西里的狄奥多尔①在其所著《世界史》第二卷中告诉我们,迦勒底人受十二个副神即居间神管辖,每个副神主宰一个星座。占代迦勒底人的宗教是拜星教,即在礼拜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同时,还礼拜星宿和掌管星宿的天神。他们祈祷时,面向北方之星,他们的宗教信仰同天文学有着如此密切联系。维特吕夫②在其所著《建筑十书》第9卷中论述日晷、太阳的高度、日影的长度、月亮的反射光时,总是引证古迦勒底人而不是引证埃及人。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有力的证据,说明古人是把迦勒底而不是把埃及视为天文学这门科学的摇篮,因此古代拉丁文有一条谚语“TradiditAEgyptis Babylon, AEyptus Achivis”③,这真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