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2013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提问2013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 正版书 !!!

14.16 4.8折 29.8 全新

库存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振玺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25575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23195936

上书时间2024-10-18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如此,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样意义重大。
     从《提问2010》到《提问2011》,从《提问G20》到《提问“十二五”》,从《提问2012》到现在的《提问2013》,在与图书同名的电视栏目中,央视财经频道、浙报集团和红旗出版社以提问的姿态、从百姓的立场出发,不断探寻解读着我们时代的新问题、真问题,引发了千万网民参与热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些问题,既有农民兄弟对农业发展、农村改革与农民增收的朴实询问,也有城镇居民对上学难、房价高、物价贵的现实忧虑;既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透视,也有对未来5年“包容性增长”的热切向往,不仅展示了“反映民情、传达民意、汇聚民智、献策民生”的提问力量,也有效地推动着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正如*部长袁贵仁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政府和媒体的回答解答了百姓的疑问,而是百姓的提问帮助政府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曾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善于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把社会推向前进。三本图书的同名电视栏目之所以好评如潮,就在于它善于捕捉时代热点、倾听百姓心声,并独具匠心地搭建了一个普通百姓、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多方互动沟通的桥梁。在这种交流碰撞中,点燃了思想的火花,促进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在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否居安思危、见微知著,及时发现突出性问题、特别是那些尚处于萌芽或潜在状态的问题,将直接决定着我们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创造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在这个意义上,善于发挥“提问”的力量,不仅是普通百姓的权利,也是各级政府的义务;不仅是一种意识,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对群众麻木不仁、高高在上,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对时代变化感觉迟钝、判断乏力,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能否找到问题的根源要害,善于发挥“提问”的力量,直接检验着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检验着一级组织的群众路线和执政水平。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这样描述“提问”的意义。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现问题,我们的提问才能更加有力,国家的发展也才会更加给力。
     ——摘自《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



导语摘要

  《央视财经红旗书系:提问2013·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全面贯彻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集中体现广大网民和百姓的呼声,将党的方针和人民群众的主张、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真正对接,千万个网民提问,集中代表全国老百姓所关注的新一年的经济问题,归纳整理后交给30多位部长回答,又请150多位专家进一步权威解惑,力争打造成中国百姓2013年民生经济读本,也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民意参考,同时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手册。



目录
代序:“提问”汇聚时代的声音第一章:2013,通胀能控制住吗?【百姓故事】物价上涨生活导致质量下降百姓消费被抑制【问题导读】2013年物价涨幅目标或下调至3.5%【部长答疑】张平: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专家解惑】高善文:2013年通胀不会系统性上升或下降【提问2013】2013,农产品还会涨价吗?2013,水电油气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能稳住吗?2013,国内成品油还会涨价吗?2013,银行利率会调整吗?2013,黄金价格还会上涨吗?第二章:2013,收入分配差距能缩小吗?【百姓故事】稳中求进期待蛇年多挣钱【问题导读】2013版《社会蓝皮书》: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继续提高,生活水平继续提升【部长答疑】谢旭人:要有效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专家解惑】杨宜勇:收入分配改革如何“切好蛋糕”【提问2013】2013,税负会减轻吗?2013,工资制度会改革吗?2013,城乡收入差距能缩小吗?2013,国家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会加大吗?2013,国家对低收入人群的扶持力度会加大吗?2013,我们的工资收入会增长吗?2013,农民的工资还会拖欠吗?第三章:2013,我能放心消费了吗?【百姓故事】邯郸“透明厨房”工程打造百姓放心消费环境【问题导读】扩大内需消费投资2013年经济或将转暖【部长答疑】张平:2013年将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专家观点】李雪松:城镇化可拉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提问2013】2013,我们的食品会更安全吗?2013,我们能安心地网上购物吗?2013,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会提高吗?2013,消费结构升级会加速吗?2013,绿色消费会越来越普及吗?2013,消费者的权益会受到保障吗?第四章:2013,我能住有所居吗?【百姓故事】举步维艰的房奴一族【问题导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3年房地产调控“不动摇”【部长答疑】齐骥:调控效果还待进一步巩固【专家解惑】社科院发布住房绿皮书预测2013楼市【提问2013】2013,调控能把房价控制住吗?2013,房产税会开征吗?2013,农民还会“被上楼”吗?2013,拆迁户的利益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吗?2013,银行房贷政策收紧的状况会延续吗?2013,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保障房能轮到我吗?2013,年轻人租房还是买房?第五章:2013,中国股市还有多少机会?【百姓故事】寄语2013:从股市中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问题导读】2013年股市希望与预期【部长答疑】郭树清:回应股市十年归零:市场是健康向上的【专家解惑】社科院:明年股市总体向上【提问2013】2013,股市能冲到3000点以上吗?2013,上市公司“铁公鸡”的形象会改变吗?2013,内幕交易能杜绝吗?2013,证券交易市场监管会更加系统而到位吗?2013,创业板将出现第一家退市公司吗?2013,国际板推出的步骤会不会放缓?第六章:2013,教育公平会更容易实现吗?【百姓故事】为学生开辟成长加油站【问题导读】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部长答疑】袁贵仁:不失时机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专家解惑】程方平: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教育需求【提问2013】2013,政府会进一步出台哪些政策促进教育发展?2013,如何进一步保障校园安全?2013,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2013,异地高考能实现吗?2013,为什么要重视素质建设?2013,学校还会乱收费吗?第七章:2013,就业还会那么难吗?【百姓故事】2013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专业不符”受打击【问题导读】经济日报:抓民生之本铸和谐之基【部委答疑】信长星:未来几年中国就业形势仍严峻【专家解惑】杨伟国:解决就业难题需实施结构性战略【提问2013】2013,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吗?2013,大学生就业前景会更乐观吗?2013,“公务员热”现象是否会有所变化?2013,农民工就业保障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吗?2013,怎样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3,为什么说就业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第八章:2013,看病还会那么难吗?【百姓故事】广西容县2013年实行一元钱看病【问题导读】新华网评:新医改三年交出一份惠民答卷【部长答疑】张茅:医改前三年完成全部五项重点任务【专家解惑】朱恒鹏: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会降低患者负担并缓解看病难【提问2013】2013,看病贵能缓解吗?2013,公益性医院会更多吗?2013,药品会更安全吗?2013,农村医疗条件会更好吗?2013,困难群体大病医疗救助措施会更多吗?2013,医患纠纷能减少吗?第九章:2013,社会保障网能更方便吗?【百姓故事】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迈向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问题导读】《京华时报》:弥补养老金缺口不是数学题【部长答疑】尹蔚民:全面做好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专家解惑】李迎生:十八大报告对社保建设提高目标城乡公平待遇成重点【提问2013】2013,国家对往保基金的投入和保障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吗?2013,城乡社保差距会缩小吗?2013,新农保政策有哪些?惠农程度如何?2013,养老保险缴费和发放金额会进一步提高吗?2013,各种社会保险跨省转移接续能实现吗?2012,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能够有效帮助事业困难群体吗?第十章:2013,交通会更便捷吗?【百姓故事】3公里跑了40分钟车祸重伤病人因延误治疗身亡【问题导读】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部长答疑】杨传堂: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提问2013】2013,交通拥堵会缓解吗?2013,出行会更方便吗?2013,高速路通行费、过桥过路费能免吗?2013,汽车价格会降吗?2013,高铁性价比与安全性会有更好的保障吗?2013,春运回家更容易吗?后记:追续提问的力量


内容摘要

  《央视财经红旗书系:提问2013·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全面贯彻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集中体现广大网民和百姓的呼声,将党的方针和人民群众的主张、将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真正对接,千万个网民提问,集中代表全国老百姓所关注的新一年的经济问题,归纳整理后交给30多位部长回答,又请150多位专家进一步权威解惑,力争打造成中国百姓2013年民生经济读本,也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民意参考,同时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手册。



主编推荐

  《央视财经红旗书系:提问2013·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提问聚焦了百姓的民意,提问汇集了专家的智慧;提问推动了政府的决策,提问展现了巨大的力量。



精彩内容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尹蔚民说,“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二要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研究建立工资调查比较制度,继续做好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试调查。
    三要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成果,继续做好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应将公务员工资透明化人社部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介绍,与时下热议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思路有所契合,人社部提出的2013年工资制度改革思路,体现了有关部门进一步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的决心。而包括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科学合理的收入决定机制,则是尹蔚民报告的核心所在。
    他认为,公务员工资的多寡,通常是国企和事业单位人员制定工资的重要依据之一,部分民营企业也会予以参考。因此,尹蔚民报告特别提出要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研究建立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做好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试调查。吴江分析,这一调查可以找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底数,为其工资增长找到依据,更重要的则是使这种增长变得科学起来。
    针对加快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发布重点行业工资指导线的问题,吴江建议,更重要的是将公务员工资透明化,并建立相关信息发布制度,也公布类似企业的指导线。这样,也有助于一些收入较低行业的工资能够逐步向公务员“看齐”。人民日报海外版:垄断业靠国家获暴利 凭啥旱涝保收拿高薪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3年将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专家认为,垄断行业薪酬水平增长过快,不仅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阻碍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要通过双重调控政策,利用税收手段限制垄断行业高薪。
     凭啥旱涝保收拿高薪近年来,垄断行业的高薪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行业背后拥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资源,依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在公共服务上的垄断地位获取暴利,获得了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薪酬。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工资分配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部分行业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水平过高,拉大了社会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例如,2010年,上海浦发银行员工工资及奖金人均为29.66万元,员工的其他福利人均6.08万元,两者合计人均35.74万元,是当年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企业高管收入增长偏快,部分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由2005年的29.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6.8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8.1%。部分行业企业高管年薪已经上千万元,2007年时平安公司总经理年薪即为6616万元,是当年全国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751倍,相当于农民工平均工资的4553倍。
    “中国国企高管薪酬不但在值上偏高,而且薪酬构成也极不合理。”媒体评论员刘植荣认为,这主要体现在高管对企业的责任缺失,因为薪酬与绩效几乎没任何联系,高管几乎是“旱涝保收”,即使企业亏损也照样领取高薪。例如,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1年的净利润比2010年下滑了26个百分点,可高管薪酬总额却比2010年上涨了22%。
     打破垄断并用高征税调节长久以来,垄断行业高薪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要打破垄断行业高薪首先应该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所控制的资源和市场中,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提倡多劳多得的格局。但是,要打破垄断行业的利益格局还有许多的功课要做,如果资源性行业对民企和市场不开放,想要打破这种格局还很困难。
    此外,孙立坚认为,还可以通过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群体增加高税额来补贴缺乏资源、需要发展的企业或个人,这有利于中国投资的转型,也有利于消费的增长。不过,对于高收入的标准定义则还需要论证和讨论,如果定得水平过低,这个税收政策可能会影响到消费动力和投资动力,但是如果定得太高,会影响到收入分配实际的财政再转移效果。
    孙玉栋认为,应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实行双重调控政策:一是在初次调节下,对工资进行限制,可以出台工资的倍数;二重调节是再分配,主要是通过税收调节,对高工资收入的税收征收应更严格。
    新浪网网友“风飘飘”:我觉得工资改革应该与企业收入、利润、行业平均工资、地方平均工资以及具体岗位利润贡献率大小等因素考虑。
     人民网网友“白天不懂夜的黑”:工资制度快速改革吧,现在贫富差距太大了!网易网友“花开花落”:不管任何行业、工种,都应该实行统一的工资标准,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奖励,比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种工资应该一样,可以适当根据企业赢利进行工资外奖励,但不能过多。应尽快全面利用“赢利税”进行收入分配调节。P35-3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