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踮脚张望的时光(闪亮90后超人气实力作者新作希望卷)祁定江9787511321329中国华侨2012-02-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踮脚张望的时光(闪亮90后超人气实力作者新作希望卷)祁定江9787511321329中国华侨2012-02-01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8.78 6.7折 2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祁定江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21329

出版时间2012-0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9787511321329

上书时间2024-06-04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他们出生于90年代后,他们个性张扬,自信又脆弱,敏感又好奇,他们是新一代作者。
他们是“90后”萌芽杂志历届“萌芽之星”超人气作者;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99杯”新小说家大赛全国15强获得者。
祁定江主编的这本《踮脚张望的时光》为他们的文学作品集。他们的作品充满奇思异想,注重个性,敢于与众不同,不受束缚,富有创造力。看他们成长路上留下怎么样的足迹。

目录
张牧笛
那些逝去的阅读时光
曾经,马不停蹄的忧伤
天空,有如一片羽毛

辜妤洁
彩虹年代
时光之殇

方慧
那些丢失在时光里的年少情事

王天宁
当烟花遍开天空

顾文艳
我和玛丽的爱情故事

明言
路上行人

陈胜
永不落幕的淮海路

何欣航
猪猪的家

慈琪
段吉吉和她的朋友们

陈诗羽
单车轨迹

风间
万里寻草记
800米爱情长跑
有一种公主

顾颜
桐城里岁月如歌流淌

迟小么
一朵周之谦给的安眠

占晖
流感时期的爱情

冰果柠檬
春与夏的诗篇

林为攀
爱情是一抹周式情歌的忧伤

贺伊曼
无爱纪

凉景
时光流不过景夏的伤

卡琪
触及不到的爱

曼珠沙华
断翅竹蜻蜓

董佳佳
龙舌兰的寂寞

内容摘要
 “90后”——自己做自己的偶像!充满奇思异想,注重个性,敢于与众不同,不受束缚,富有创造力,有时代赋予的使命感,有同情心,更能跟上科技时代大潮发展。独具个性的一代,看他们的故事在优美清新之外给读者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感觉。
祁定江主编的这本《踮脚张望的时光》为“90后”超人气实力作者作品
范本。
《踮脚张望的时光》收录了“那些逝去的阅读时光”、“彩虹年代”、
“当烟花遍开天空”、“永不落幕的淮海路”、“猪猪的家”、“桐城里岁
月如歌流淌”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精彩内容
 那些逝去的阅读时光/张牧笛书,生命的调色板如果《婴儿画报》可以算作是书的话,那么,我的阅读起始年龄就是1岁。
耳濡目染,还是天性有缘?从小,我对书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不仅喜欢看,还很懂得珍惜,从不撕页、折角或在书中信手涂鸦。偶尔从别人那里借来一本,更是加上几倍的小心,总要包上书皮洗干净手再去翻,唯恐弄脏弄皱弄散。
不到五岁我开始读字书。没有谁特意教过我识字,爸爸妈妈至今不明白我是如何“自学成才”的,我自己也不明白。幼儿阶段,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读书—读儿歌,读童话,读寓言。也许天性使然,我读书比较有定性,不容易受外界影响。上学前,我读了很多童话合集,故事合集以及连环画,大量的阅读,丰富了我幼小的心灵世界,也让我隐约意识到,人类想象的天空是多么的宽阔和自由。
对我来说,11岁是个值得纪念的年龄。之前,虽然我读了很多儿童小说和长篇童话,但我的作文并不出色。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是一本《作文描写词典》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当时只是信手一翻,就被震撼了!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词语和词汇,更多的是世界本来的面目。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精神深处,原来也有一座与大千世界相互对应并息息相关的家园,我只是还没有学会,如何把它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
11岁起,我的阅读变得丰富起来。我用了一个星期,读完了第一本“大部头”——《飘》,接着,又读了《荆棘鸟》和《简·爱》,读得懂和读不懂的部分,都保留在我的记忆里,我想,这就是世界在一个孩子心目中形成的最初的影像。也是从11岁起,我开始写阅读笔记,《生命无悔——读〈老
人与海〉》、《与青鸟幸福飞翔——读〈青鸟〉》、《永不停止的青春之歌——读〈青春之歌〉》、《夷佶的天堂——读〈荆轲〉》……这些文字都被完好地保留着,它们记录着一个孩子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最初的理解、
思考和感动。
还是11岁。我读了《汪国真诗集》之后,对诗歌突然萌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写的第一首诗歌——《人不长大该多好》,就是从这本诗集中扒出来的题目,这首诗后来被选入北京少儿社出版的《感动孩子的一百首童诗》。那时没有想到,几年之后,我能写邮件给汪国真老师,向他直接表达我对他的感谢和尊敬。
读书是一种兴趣我一直向往传统的书斋生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坐在素洁的窗下,读一本素净的书。身下是素朴的竹椅,窗外是随风轻摇的素枝。如果手中的书,又刚好符合自己的心境和精神气质,读书是件多么赏心悦目的事啊。
每次走在大街上,我最抵挡不住的,就是书店的诱惑;而一旦走进去,十有八九会徜徉书间,指间满是油墨的香气。我的零用钱基本上都用来买书。我不喜欢读借来的书,它会让我有种紧迫仓促之感,读时便很少能从容踏实地摩挲思想,妙悟人生。当然,买书是很破费的,时常要牺牲掉其它一些美好的欲望。
家里的大部分空间都让给了书籍,就像梁实秋老先生所言: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作家,一年四季地排起队来立在书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其实这个不断膨胀的空间是永远也不会被占满的,因为,被我阅读过的书在尘世间是懂得隐缩的——当其精华已经遁入并滋养于我的心灵。
我的读书无计划,也无规则。无论经典著作还是畅销书籍,我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正书也罢,闲书也罢,或动容,或垂泪,或慨叹,对我来说,感
动就是感动,没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分。虽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唯有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打动人心的艺术往往是因为它的质朴而不是艳丽,如同世间最清澈的,永远是孩子的眼睛。
读书是我身心最为宁静的时候,常常物我两忘,与一本书相看两不厌以至通宵达旦的事间或有之。至于我在书中得到了怎样的震撼或者感动,却很少和别人说,仿佛这是我的一笔财富,珍贵得不愿拿出来与人共享。
因为有了兴趣,读书所给予我的,才不仅仅只是一种缤纷的色彩,而是生活中铿锵作响的快乐的质地。每当柔和的灯光浸润四壁,一卷在握,那读书的感觉便一点点地美妙起来,像是品茶,精致而富于悠长的韵味。
想象不出,没有书相伴的日子,会是怎样的了无生趣。
书之味我从没把读书当成是一件苦差事。书的馈赠,得于眼,而感于心。以至每次我从这个精神花园归来时,别人常常会惊异于我突然间的成长。
当然,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周国平曾经说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精神行为。所以,读书,总是要选择纯正的、有深度的、有品味的名家经典,才会陶情怡性,启迪心灵,开阔胸襟和视野,才会有益于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态度。读书,要力拒肤浅、庸俗、低级趣味和哗众取宠。阅读的质量,直接关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质;阅读的风尚,更是关乎整个社会对文化价值的传承程度。
现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太多的被当成教材的书,也有着太多阅读教材的孩子。但我怀疑,一旦阅读被绑附了功利的行为,一旦好端端的人文读本被涂染了应试色彩,那么,“悦读”便成了“苦读”,极品也淡化为快餐。
有一句名言概括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存在的遗忘。小报杂志取代了经典名著;看电视上网取代了听海赏月;缆车取代了真正的攀爬;游乐设施的刺激取代了精神上的冒险和愉悦。于是,经典文献有了“绘画”本、“漫画”本、“简缩”本以及多媒体,“视书”、“翻书”、“听书”取代了传统
意义上的“读书”,浅学辄止取代了精细和深入,消遣取代了思考。这样一
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一个繁杂浮躁的时代,注定了踏踏实实求知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正在慢慢地离自然而去,离人文思想而去,离精神上的高度和要求而去。
我有个酷爱雨果的好朋友,曾经捧着一本《九三年》对我讲:“我真想去为雨果守墓!”多么天真的愿望,充满孩子气的真诚和敬重。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读《聊斋》,是一定要搬个小板凳坐到阳光下读,因为,阳光下只有故事,没有鬼气。
我曾经从书架的最底层翻出几本80年代出版的安徒生童话的小册子,薄薄的,淡绿色的封面,繁体字,插图非常的古典,只是纸张都泛了黄,散着
潮湿的味道。但不知为什么,比起簇新华美的精装本,这样的小册子更能给我的阅读带来一种奇妙的期待和激动。《小鬼和太太》、《踩着面包走的女孩》、《沙丘的故事》……我一本接一本地读,发现它们距离完整差得很远。有一天,爸爸从旧书摊淘回一本皱巴巴的《曾祖父》,同样淡绿色的封面,同样泛了黄,散着潮湿的味道,对我来说,却是意外的财富,甚至爱惜到了舍不得去读。那个晚上,我像守财奴一样的开心。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