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要静心:每天读点修心智慧石岩9787502841812地震出版社2013-06-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要静心:每天读点修心智慧石岩9787502841812地震出版社2013-06-01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图书都是8-9成新,少量笔记,不影响阅读使用!光盘、学习卡、附件等默认不带,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9.86 6.7折 29.8 全新

库存1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岩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41812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02841812

上书时间2024-06-04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要静心——每天读点修心智慧

 



导语摘要
 守住心灵的宁静,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宁静不但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安宁,更能让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壶浊酒在手,看世间荣华,阅人间沧桑,任人情冷暖。宁静是淡定超脱,是人生境界的极致。让我们铺开画卷,用宁静泼墨飘逸洒脱、释然淡定的人生吧!
《要静心--每天读点修心智慧》(作者石岩)讲述了关于人生哲学的故事。

商品简介

  本书从心静如水、人淡如菊,世上本来无事、庸人心自扰之,用宁静心过滤浮躁心,以平常心破执着心,以知足心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转化怒心,以智慧心转化愚痴心,放得下快乐自来等方面告诉读者只有心灵保持宁静,才能万事处之泰然。守住心灵的宁静,犹如品味深山间的一汪石潭,宁静而致远;守住心灵的宁静,犹如乡野里的一条小溪,悠然而自在。



目录
序:用宁静泼墨淡定人生/1
第1辑:心静如水,人淡如菊/1
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2
2.不是生活无奈多,而是心灵抱怨多/5
3.因为心太满,所以累太深/8
4.修行就是修炼你的心性/11
5.静心才能反省,静心才能修身/14
6.平淡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享受/17
7.以从容的心看生活,天地自宽/20
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23
9.要耐住诱惑,保留一颗淡定的心/25
10.“开”心是福,“关”心是魔/28
第2辑:世上本来无事,庸人心自扰之/31
1.境由心造,烦皆心生/32
2.做人不要自寻烦恼/35
3.痛苦是因为修为还不够/38
4.抱怨能改变你什么?/42
5.不要只看到坏的一面/45
6.不为小事生气/48
7.斗气易受损,争气益身心/50
8.别给心灵施压,让心轻起来/52
第3辑:沉淀你的深刻,用宁静心过滤浮躁心/55
1.世事多纷扰,看淡心自宁/56
2.赶走浮躁,认真做好每件事/59
3.别让杂念搅累了你的心/64
4.别急,放慢你的脚步/67
5.生命因寂寞而厚重/69
6.豁达大度是种智者情怀/72
7.静心反省,一日三省吾身/74
8.欣赏自己,幸福便触手可及/77
第4辑:不思虑,不计较,以平常心破执着心/79
1.最贵不过平常心/80
2.得与失,平常心面对就快乐/83
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86
4.学会破除执着心/89
5.走出偏激的陷阱/92
6.越不计较就越幸福/95
7.别在意太多,看轻你自己/98
第5辑:淡泊名利,以知足心转化贪欲心/101
1.富贵在知足,心安才是家/102
2.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106
3.生活,不要祈求太多/108
4.身外物,不奢恋/110
5.充实内心,看淡功名富贵/113
6.万物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115
7.生活承受不起太多的虚荣/118
第6辑:勤修戒定慧,以慈悲心转化怒心/121
1.控制情绪,不要轻易发怒/122
2.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125
3.忘记仇恨,冤冤相报终会了/129
4.学会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132
5.常思己之过,莫论他人非/136
6.少一份争执,多一份从容/140
7.人要常怀感恩之心/143
8.施比受有福,施恩不必图报/146
第7辑:心静则智生,以智慧心转化愚痴心/149
1.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是谁/150
2.失败,只是一种心灵状态/153
3.翻过不幸,幸运就照亮我们的脸/157
4.坚守无人喝彩的人生/160
5.拥有豁达心境,别患得患失/163
6.懂得低头,才能更好地抬头/165
7.临危不惧,以不变应万变/168
8.有点儿抵抗力,别迷失自我/171
第8辑:看得开烦恼即去,放得下快乐自来/177
1.放下顾虑,把心思放在当前/178
2.放下包袱,才能走得更远/183
3.给不了就放手,得不到就回头/187
4.学会让步,退而求其次/190
5.懂得舍弃,有舍自会有得/194
6.得之淡然,失之坦然/198
7.忘掉不快就是快乐/202
8.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205
9.把心放宽,就无怨了/207
第9辑:生活简单些,幸福就多一些/211
1.享受当下,幸福只在现在/212
2.顺其自然,则惬意自在/215
3.真正的富有是内心充满喜悦/219
4.让生活简单些,别让心太累/223
5.学会享受朴素的生活/227
6.接受必然的事,或许有好心情/230
7.尽人事,听天命/232
8.沉下心来,空想少点儿,实际多点儿/235
9.把握好人生中的“加”与“减”/240

内容摘要
 《要静心--每天读点修心智慧》(作者石岩)讲述了关于人生哲学的故事。
《要静心--每天读点修心智慧》收录了“失败,只是一种心灵状态”;“翻过不幸,幸运就照亮我们的脸”;“坚守无人喝彩的人生”;“拥有豁达心境,别患得患失”;“懂得低头,才能更好地抬头”;“临危不惧,以不变应万变”;“有点儿抵抗力,别迷失自我”等故事。

主编推荐
    静心带给人的力量,它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从。    拥有了这样的静,你就可以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上“采菊东篱”、“击节而歌”;    拥有了这样的静,你就可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拥有了这样的静,你就可以“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    拥有了这样的静,你就可以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静如水”的境界。    挑一盏孤灯,捧一卷闲书,端一杯酽酽的浓茶,嗅着书,品着茶,悠哉!    纵览古今,横历中外,文苑畅游,沉潜其中,感受唐诗格律,品味宋词韵致……乐哉!    守住心灵的宁静,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宁静不但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安宁,更能让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壶浊酒在手,看世间荣华,阅人间沧桑,任人情冷暖。宁静是淡定超脱,是人生境界的很好。让我们铺开画卷,用宁静泼墨飘逸洒脱、释然淡定的人生吧!

精彩内容
 所谓“活得真累”,其实是心累。累,是精神的压力太大;是心灵的负担太重。累与不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想不累,就要
学会走出心灵的抱怨,以一种宽厚的心去看待事物,也许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抱怨的危害,就是心灵的负累。有时,心累不是因为生活本身的无奈,而是心灵的抱怨太多!
生活中,我们的心灵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抱怨的声音:抱怨妻子丈夫不体贴,抱怨孩子不上进,抱怨付出多收获少,抱怨工作不称心,抱怨薪水低,抱怨人生不如意……有的抱怨是因为内心愿望的破灭造成的,有的抱怨是因为心灵的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造成的。但是,几乎没有人问过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抱怨呢?
这些对工作、对生活、对他人的抱怨与指责,源于内心的不平衡感,仿佛天下人皆负之,皆与之作对一般,于是抱怨变成了心灵的一种习惯。其实,要知道,天下人谁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时候,谁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时候?而无休止的抱怨,只能让心灵在困顿之余承受更多的负累与伤害。
当抱怨成为一种心灵模式后,人的眼睛就会盯着生活中消极的负面事物,并加以无限扩大,产生悲观的情绪,让自己的心灵失去轻松的状态,于是,便有了“我总是心太累”的症结。
很多时候,过度抱怨不仅让自己的心灵备感疲惫,而且也会把这种情绪带给周围的人。比如:晚上下班回家,如果带着一脸的抱怨向家人倾诉自己一天工作中遇到什么烦心的事、糟心的入等等,那家人的情绪也许都会随着
你而陷入烦恼中,整晚的心情都可能受此影响。心怀
抱怨的人会使身边的人对他敬而远之,大大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就像小时候故事里常喊“狼来了”的孩子那样,当他真的有事情需要帮助时,也许就没人再愿意聆听他的倾诉了,他也很难真正获得自己心灵深处最需要的情感慰藉。
有一项调查表明,很多心理不健康,甚至变态的入,都是因为心灵深处的抱怨而迷失了自己。一位颇懂养生的老先生曾说过,要想活得不累,丢弃抱怨的心是很重要的,心里要长存感激;整天心灰意冷、
胡思乱想的人肯定短寿。
他强调的是心灵的释然。如果你将抱怨常常挂在嘴边,坏情绪就会变成煎熬,心就只能在黑暗的日子里挣扎。要知道,每一个人的生活差距其实都不大,遇到的事情也都差不多,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倒霉,关键是你怎样用心去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
消灭抱怨,先要扼住抱怨的源头。
究其抱怨的根源,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源于心灵对事物的不满,好像这世间的一切就应该围着自己转,任何事都应该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实现,而当理想和现实稍有偏差,心灵自然就无法接受当前的生活境况。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候,心里总是“对自己要求的少,对别人要求的多”?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所有的错误都在别人身上,如果一颗心总是以自己为中心,那么任何不和自己心意的东西都能成为抱怨的对象。
一个人住在马尔代夫海岸附近,这里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很多人都慕名远道而来,就为了一睹它的“芳容”。于是大家都羡慕他,睁眼闭眼间,就能看见人们为之久久向往
的美丽海滩。
有人问他:“住在海边,还能经常观看潮涨潮落,日出日没,一定非常有意思吧?”他说:“我从来都不去海边,我甚至懒得迈出家门去看海边的远帆。”人们很惊讶,“不会吧,为什么?”他淡淡地说:“太熟悉的东西,你会在意吗?”这个故事娓娓道出了抱怨的另一个根源,那就是:生活中,我们的心总是会因为身边有太多我们熟悉和亲近的人,我们天天与之生活在一起,当我们再看着他们的时候,心就会慢慢地忽略他们。当我们忽略他们的时候,心里就少了很多欣赏的情愫,当我们不再去欣赏他们的时候,心里的那份感恩就越来越稀薄了;当感恩的心不复存在的时候,抱怨也就接踵而至了。
没错,抱怨常常仿佛瘟疫一般,一旦在心里爆发,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一种惯有的心态在生活中保留下来,影响一个人一
生的心态,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那么要远离抱怨,该怎么做呢?
当现代人面对蜂拥而至的重重压力、当抱怨成了心灵的负累时,到底该如何摆脱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灵重负,到底该如何去找到适当的解脱之法,是心灵需要马上去寻找的答案。
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说过:“真正的心灵是我们自己营造的,我知道七大洲但我却没有真正去看过,而我却可以走过属于我自己的第八大洲。”就像费尔南多说的那样,心灵属于自己,而不累的心灵也在于自己的营造。
如果希望自己的心灵轻松平稳,不被扰乱,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然,管理并不是刻意的克制,是要用心灵和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要
知道,快乐不是别人赠与的,而是用自己的心酿造出来的。
所以,先为自己创造一个好心境吧。很多时候,我们活得累,是因为心灵总希望别人来迁就自己,指望改变别人。要知道,我们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心累的状态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心里不够开阔。让心变得轻松的砝码不在别人手里,就在自己心里,只要你懂得放弃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近在咫尺。P5-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