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别莱利曼的趣味力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译者:文丽9787518315697石油工业2017-04-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别莱利曼的趣味力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译者:文丽9787518315697石油工业2017-04-01

正版图书 书友可放心下单

19.86 6.7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译者:文丽

出版社石油工业

ISBN9787518315697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18315697

上书时间2024-05-22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号”无人月球探测器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图,其中拍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就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科普大师。
别莱利曼从17岁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从1916年开始,他用了3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其代表作《趣味物理学》,为以后一系列趣味科普读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别莱利曼一生共创作了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普读物。他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了非凡贡献。
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丛书既妙趣横生又立论缜密,是受欢迎、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一些在学校里让学生感到难懂枯燥的科学问题,在别莱利曼的笔下,都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

目录
第一章  力学的基本定律
  1.1  从鸡蛋到宇宙的相对论
  1.2  在原地飞驰的木马
  1.3  和常识看似相悖的力学
  1.4  船上的相对论
  1.5  被广泛运用的风洞
  1.6  运动的水
  1.7  牛顿三定律中的惯性定律
  1.8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9  马德堡半球
  1.10  哪艘游艇先靠岸
  1.11  行走的秘密
  1.12  铅笔的奇怪运动
  1.13  物体运动为什么要“克服惯性”
  1.14  难以启动的火车
第二章  力和运动
  2.1  力学公式知多少
  2.2  后坐力现象
  2.3  科学和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
  2.4  在月球上发射炮弹
  2.5  海下射击
  2.6  我们能使地球移动吗
  2.7  发明家错误的设想
  2.8  火箭的重心在哪里
第三章  重力
  3.1  用悬锤和摆能做什么
  3.2  水中的摆锤
  3.3  在斜面上
  3.4  水平线何时不“水平”
  3.5  有吸引力的山
  3.6  流去山里的小河
  3.7  平衡的铁棒
第四章  抛掷运动
  4.1  跳球
  4.2  人肉炮弹
  4.3  飞速过危桥
  4.4  三条路线
  4.5  四决石头的问题
  4.6  两块石头的问题
  4.7  掷球问题
第五章  圆周运动
  5.1  向心力
  5.2第一宇宙速度
  5.3  增加体重的简便方法
  5.4  无法实现的旋转飞机
  5.5  铁路的转弯处
  5.6  站不住的弯道
  5.7  倾斜的地面
  5.8  河流弯曲的原因
第六章  碰撞
  6.1  碰撞研究的重要性
  6.2  碰撞当中的力学
  6.3  皮球当中的学问
  6.4  木槌球的碰撞
  6.5  “力量来自于速度”
  6.6  不怕铁锤砸的人
第七章  略谈强度
  7.1  怎样测量海洋深度
  7.2  最长的悬垂线
  7.3  最强韧的材料
  7.4  比头发更强韧的是什么
  7.5  为什么自行车架由管子构成
  7.6  七根树枝的故事
第八章  摩擦力和阻力
  8.1  雪橇能滑多远
  8.2  刹车以后
  8.3  不一样大的前后轮
  8.4  大部分能量用在了哪儿
  8.5  流水的力量
  8.6  下落的雨滴
  8.7  物体的下落问题
  8.8  顺水漂流的小艇
  8.9  神奇的舵
  8.10  站着还是奔跑
第九章  生命环境中的力学
  9.1  格列佛和巨人的力量
  9.2  笨重的河马
  9.3  陆生动物
  9.4  灭绝的巨大动物
  9.5  谁的跳跃能力强
  9.6  谁的飞行能力强
  9.7  毫发无伤的昆虫
  9.8  树木的高度
  9.9  伽利略的著作

内容摘要
 由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的《别莱利曼的趣味力学》基本涵盖了力学的所有概念,但概
念只是一笔带过。作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某些引人入胜的力学题目进行分析,帮助读者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引起读者研究力学的兴趣,探索书中未提及的力学知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