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菊与刀本尼迪克特9787513141949开明出版社2018-05-01
  • 【正版图书】菊与刀本尼迪克特9787513141949开明出版社2018-05-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菊与刀本尼迪克特9787513141949开明出版社2018-05-01

正版图书 书友可放心下单

4.83 1.0折 48 九品

库存1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尼迪克特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ISBN9787513141949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513141949

上书时间2024-05-20

百叶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人类学家,是20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女性学者之一,受到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同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早提出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

 

1887年6月6日,鲁思·本尼迪克特出生于纽约市,本名鲁思·富尔顿。父亲佛雷迪·富尔顿是名外科医生,母亲碧翠丝·夏塔克则受过高等教育。鲁思一岁时,父亲染上怪病,全家被迫迁往雪南哥山谷的农庄与祖父母居住。第二年,妹妹玛洁莉·富尔顿诞生,几星期后父亲病逝,全家顿时陷入贫困之中。

 

母亲为了养家,在鲁思五岁时便到附近的诺维镇上做了一名教师,并兼任图书馆员的工作。1894年,为了配合工作需要,母亲带着她和妹妹迁居到蒙大拿州、明尼苏达州和水牛城等地,暑假时又回到娘家与一位寡居的阿姨同住。高中时,鲁思开始从事写作。由于患有轻微的重听,小时候的鲁思反应有些迟钝,常被亲戚和其他人误认为有些痴呆,因而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也养成了她文静甚至孤僻的个性。

 

1905年,鲁思与妹妹一同就读于瓦萨学院,主修英国文学。1909年自学院毕业后,鲁思同母亲居住在水牛城,并在慈善组织会社工作一年,然后又前往洛杉矶的西湖女子学校任教一年,隔年又前往加州的帕萨迪纳教书。1913年,鲁思与康奈尔威尔医学院的生物化学家史坦利·本尼迪克特坠入情网,两人于1914年结婚。

 

1919年,在前往社会研究新学院旁听了人类学家艾尔丝·帕森思和亚历山大·戈登怀瑟的课程之后,鲁思·本尼迪克特对人类学产生了兴趣,因此1921年鲁思·本尼迪克特决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在法兰兹·鲍亚士指导下学习三个学期。由于当时已年满35岁,依校方规定无法领取奖学金,因此必须兼任编辑和教师职务才能维持生活,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大学附近租了一栋小房子住。192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她接任法兰兹·鲍亚士的助教,同时继续旁听鲍亚士的课程。 

 

1923年,鲁思·本尼迪克特担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讲师,并讲授了几门美术课程。1924年夏天,她首次到祖尼人部落进行田野调查,1925年夏天她到柯契地族和皮马族进行调查,1931年又带领学生到麦斯卡罗族进行研究。在这些短期田野调查之中,鲁思一方面纪录整理了大量即将消失的传说和仪式,另一方面又逐渐构思出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的想法。

 

1931年,鲁思·本尼迪克特正式与丈夫史坦利·本尼迪克特分居,同年接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的职位。

 

1932年,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出版。在著作中,鲁思描述了三个种族(普布罗族、多布族和夸奇乌托族国)不同的文化,并引用尼采的论述,以日神型、酒神型与夸大妄想型这三种人格特质分析三个民族的性格,并认为文化本身其实如同个人,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使文化产生不同的差异,也塑造出民族集体的性格。由此引申,她暗示出了强烈的文化相对论观点:每种文化各有自身的特性,因此不存在谁好谁坏,谁优谁劣的判别。另外,鲁思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的术语与观点描述文化,并首先把个人的文化适应与成长置入研究文化的项目之中。这在当时的人类学界引起相当大的讨论,也对鲁思·本尼迪克特之后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1939年暑假,鲁思·本尼迪克特带领学生到黑足族进行田野调查后,回到加州的姨妈家休假一年,同时专心撰写《种族:科学与政治》,希望透过该书表达反对纳粹种族中心论的立场。隔年秋天,她受布林茅尔学院邀请发表了以“和谐”(Synergy)为题的演讲,借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谐为促进人类进步之社会,与此相反者则为恶,应为人们所唾弃。

 

1941年,随着战事日渐升温,鲁思·本尼迪克特被邀请担任国家研究会饮食习惯委员会委员,开始研究文化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在这段时间内,她逐渐展开对国民性格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报告与摘要。1943年,鲁思开始接触各参战国的文化资料,并出版了一系列介绍罗马尼亚、泰国等国的著作,以及名为《人类的种族》的小册子。

 

由于遭到排挤,鲁思放弃欧洲文化的研究,转而投入研究日本文化的团队,由于她巧妙回避掉当时研究者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论战,使其成果远远比他人丰硕。1945年,她请假回到加州专心写作《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并于隔年完书付梓。

 

《菊与刀》是鲁思·本尼迪克特以文化遥距研究法做出来的成果:她从当时日本发布的宣传电影、集中营中的日裔美国人和战俘的访谈记录以及日本人的文学作品中收集资料,重新建构出日本文化以及对日本战后重建的期许。书中,她不但以文化形貌论谈论了日本文化的特质,还从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其细腻的描述摆脱了学术上的论战,开启了西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热潮,使得战前对日本一无所知的情形彻底扭转过来。《菊与刀》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接管政策,其中如保留日本天皇等建议都为当局所接受。

 

1946年6月,鲁思·本尼迪克特荣获美国大学妇女联会颁发的杰出女性奖,同年秋天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并被选为美国人类学学会主席,同时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当代文化研究”的研究计划。1947年7月1日,鲁思·本尼迪克特正式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教授。

 

由于计划庞大复杂,任职的系所又不支持,鲁思被迫整天忙于公务。1948年5月,在出席完联合国文教组织在捷克波德布拉迪举行的研讨会的第二天便罹患冠状血栓症。五天之后病逝于医院,享年61岁。1995年10月20日,美国邮政服务公司为了纪念她的贡献,发行了一套印有她头像图案的邮票。


【免费在线读】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有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20世纪初鲜有的女性学者。1887年出生于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1923年获博士学位。早年曾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在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与《菊与刀》为有名。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

目录
章 任务——研究日本 001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019

第三章 各得其所 039

第四章 明治维新 065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债者 083

第六章 报恩之万一 099

第七章 最难承受的情理 117

第八章 洗刷污名 129

第九章 人的感官世界 157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173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201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223

第十三章 投降以来的日本人 261

内容摘要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靠前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认可为历目前很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被认可为目前描写日本文化的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主编推荐
了解日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

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认可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

1944年,二战快要结束,日本败局已定。为了制定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大政方针,华盛顿委托本尼迪克特对日本进行研究。这本研究报告经过增添以后,于1946年公开出版,引起日本各界强烈震动和关注。
1951年《菊与刀》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36次。
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菊与刀》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