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权研究:从法学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权研究:从法学的视角

492.5 八五品

库存2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卫星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7

忻源星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卫星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77243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251千字
【内容简介】
综观全书,作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跃然纸上。我以为,与以往的环境权论著相比,本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第一,结构严谨、合理。本书开篇将生态危机与哲学上的异化理论、宪法学上的人性尊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宏大背景下引导出研究主题,这就提升了环境权研究的理论高度,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在对环境权立法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对环境权的含义作了详尽的分析,既有理论上的解构,也有积极的建构。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权与其他基本人权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对环境权的保障
  和救济作了比较法的考察和分析。最后,就中国环境权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全书以环境权为中心,条分缕析,层层推进,有很强的逻辑性。

  第二,研究视角和方法具有创新性。作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将环境法学与公法学的基本理论有机结合,在统一公法学的视角下系统地研究环境权。公法学的研究视角作为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全书。而在具体阐述时,作者综合运用历史考察、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批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较研究中,作者不囿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摒弃“欧美中心主义”,将自己的研究目光投向了亚洲、拉美和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视野的开阔性,加之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得本书在国内的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观点鲜明,新见迭出。学术怀疑和批判精神是学术进步的不二法门,胡适先生曾谓:“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环境法学作为一个年轻的法学部门,本身就是在怀疑、批判和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书作者秉承这一精神,不唯上,不畏权威,批判成见,阐述己说。这一点体现在本书的许多地方,例如作者在第二章全面地考察了环境权人宪的情形,不满足于美国著名国际法学家魏伊丝(E.dith Brown Weiss)教授的统计,指陈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第三章中, 作者对环境权的概念进行解构,在环境权的主体、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
【作者简介】
吴卫星,1974年12月生,江苏启东人,先后获法学学士(南京大学,1998年)、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南京大学,2003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武汉大学,2006年)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法与行政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等刊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生态危机与人性尊严:当代公法学的一个课题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第二节 生态危机与人性尊严

 第三节 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

第二章 从理论到实践:环境权立法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环境权理论经的形成

 第二节 国外环境权立法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环境权国际立法的一般考察

第三章 环境权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环境权主体之再思考

 第二节 环境权客体之再认识

 第三节 环境权内容的理性思辨

 第四节 环境权性质的追问

第四章 环境权与其他基本人权

 第一节 环境权与生存权

 第二节 环境权与平等权

 第三节 环境权与发展权

第五章 环境权的保障

 第一节 权利保障界说

 第二节 环境知情权

 第三节 环境公众参与权

第六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

 第一节 环境权可司法性的障碍分析

 第二节 超越两分法:环境权可司法性的证成

 第三节 环境权司法救济的路径

 第四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第七章 中国环境权法律制度之构建:现状、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中国环境权入宪之论证

 第二节 相关制度的完善与环境执法方式的改进

结语:对21世纪环境国家的展望

附录:部分国家宪法中的环境权条款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