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损检测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损检测导论

0.32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纪真 著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06

忻源星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纪真 著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6035257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学科,无论在理论性、系统性和工艺性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涵盖了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测量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材料的每一种特性几乎都可以成为某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基础,几乎所有形式的能量都能被利用来确定材料的物理特性或用于缺陷检测。
【作者简介】
夏纪真,高级工程师,男,汉族,1947年生于广州市,祖籍江苏高邮。
1991年获得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2年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终身享受国务院的
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4月创建并主持无损检测技术专业综合资讯网站一无损检
测资讯网。
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附属小学,1965年毕业于广东省广雅中学,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飞机电器专业(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最后一期学员)。
从事过多种技术工作(锻造、电器、电子仪表、理化测试、无损检测、计算机等),曾长期在航空工业系统生产第一线(贵州安顺)工作,具有在高等院校(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无损检测教研室)从事大专、本科专业教学,科研与科技开发以及在广州某大型国企从事质量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工作等实践经历。
历任航空工业系统某锻造厂无损检测组组长、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无损检测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和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广州某大型国企集团公司的机械公司质量管理部副部长兼理化计量测试中心主任和集团公司计算机与信息中心主任等职,曾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会刊《无损检测》杂志编委,有航空航天工业部无损检测人员超声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的高级技术资格,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超声检测高级技术资格。自1982年起至今20多年来长期兼职从事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工作,1991~1993年期间还担任闽台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研讨班的主讲教师和考核工作。
专长于无损检测技术,尤其在超声波检测方面有较高造诣,在国际和全国性杂志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多篇、译文30多篇,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和专著10本,从事科研课题数十项,开发新产品9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航空工业部与国防工业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一、二等奖等。
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教育培训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理事长、辽宁省无损检测学会会刊《无损探伤》杂志特邀编委、香港荣格贸易出版有限公司《工业设备商隋》杂志顾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国联资源DM》杂志顾问。2009年3月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1978~2008年30周年学会优秀工作者荣誉。具有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2级人员技术资格。
自1996年起陆续被收入《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数风流人物一广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集》(广州市人事局)、《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国家级专家,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广州市科技专家库》(广州市科技局)等名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无损检测的概念与目的
1.1无损检测的概念
1.2无损检测的目的
1.2.1质量管理
1.2.2质量鉴定
1.2.3在役检测
1.2.4无损评价
1.3无损检测的本质
1.4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对象与应用范畴

第二章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2.1利用声学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
2.1.1超声波检测技术
2.1.2声发射检测技术
2.1.3声振检测技术
2.1.4声全息法
2.1.5强功率超声波应用
2.1.6超声频谱分析法
2.1.7超声波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
2.1.8激光超声检测
2.1.9利用振动波的残余应力测试
2.2利用电、磁和电磁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
2.2.1磁粉检测
2.2.2漏磁检测
2.2.3巴克豪森噪声分析
2.2.4涡流检测
2.2.5金属材料涡流分选技术
2.2.6金属材料电磁分选技术
2.2.7远场涡流检测技术
2.2.8涡流阵列检测技术
2.2.9脉冲涡流检测技术
2.2.10涡流法覆层厚度测量
2.2.11电流扰动检测技术
2.2.12磁光涡流成像检测
2.2.13磁性法覆层厚度测量
2.2.14磁测(应力)法
2.2.15电位法检测
2.2.16介电法
2.2.17电容法
2.2.18涡流一声(电磁-超声)检测技术
2.2.19微波检测
2.2.20探地雷达
2.2.21太赫兹波检测
2.2.22微波断层成像技术
2.2.23电磁层析成像
2.2.24金属探测器
2.2.25金属磁记忆检测
2.2.26核磁共振
2.2.27里氏硬度测量
2.2.28警惕无损检测工作中的电磁辐射污染
2.3利用放射性辐射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
2.3.1射线照相检测
2.3.2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
2.3.3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
2.3.4数字化x射线照相检测
2.3.5中子射线照相检测
2.3.6中子活化分析
2.3.7荧光X射线检测
2.3.8B射线反向散射法
2.3.9辐射测厚
2.3.10计算机辅助层析扫描射线检测技术
2.3.11放射性气体吸附检测
2.3.12穆斯堡尔谱分析
2.3.13正电子湮灭技术
2.3.14x射线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技术
2.3.15射线检测工作的辐射防护
2.4利用热学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
2.4.1热图像法(红外检测)
2.4.2热图法
2.4.3热电法
2.4.4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
2.4.5液晶无损检测
2.5利用渗透现象的无损检测技术
2.5.1着色渗透检验的基本检验程序
2.5.2荧光渗透检验的基本检验程序
2.5.3过滤微粒法检验
2.6利用光学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
2.6.1激光全息照相检测
2.6.2激光散斑干涉技术
2.6.3激光电子散斑剪切技术
2.6.4紫外成像技术
2.6.5目视检测
2.6.6荧光测温
2.7泄漏检测技术
2.8中国工业无损检测技术业界的现状
2.8.1关于中国无损检测技术业界的一些相关数字
2.8.2中国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业的基本状况

第三章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资格鉴定与认证
3.1对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与认证的条件
3.2对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与认证的要求
3.2.1分类与职责
3.2.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的报考条件
3.2.3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考试
3.2.4损检测人员资格的证书有效期

第四章无损检测技术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与技术经济分析
4.1无损检测技术的组织管理
4.2无损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4.2.1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
4.2.2实施无损检测的时机(检测工序)的选择
4.2.3损检测验收标准选用或制定的原则
4.2.4损检测技术的质量管理
4.3无损检测技术的经济管理
4.3.1损检测技术的经济意义
4.3.2无损检测技术费用的经济核算

第五章无损检测人员应掌握的金属材料与冶金工艺基础知识
5.1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5.1.1金属结构的基本知识
5.1.2金属材料的分类
5.2金属材料性能的基础知识
5.3金属冶炼工艺的基础知识
5.3.1钢的冶炼方法
5.3.2钢的冶炼缺陷(冶金缺陷)
5.4金属压力加工的基础知识
5.4.1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
5.4.2金属压力加工制件的缺陷
5.5金属铸造加工的基础知识
5.5.1金属铸造加工的方法
5:5.2铸件中的缺陷
5.6金属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5.6.1金属热处理的方法
5.6.2常见的热处理缺陷
5.7金属焊接工艺的基础知识
5.7.1金属焊接的方法
5.7.2常见的焊接缺陷
5.8粉末冶金
5.9金属材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基础知识
5.9.1疲劳损坏
5.9.2腐蚀损坏
5.9.3应力腐蚀损坏
5.9.4应力腐蚀疲劳破坏
5.10断裂力学与损伤容限设计概念的基础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