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路与电。子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路与电。子技术?

1.1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枣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伟兴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A10-108

上书时间2024-01-13

期茂文化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伟兴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2
  • ISBN 9787040429534
  • 定价 46.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9页
  • 字数 6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1第二版)》是“电工学”课程的基础篇,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的瞬态过程、交流电路分析、三相交流电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工测量等。《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1第二版)》尽量精简传统内容,加强工程基础和新技术的引入,以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真正体验到“电工学”课程的可用性和有用性。
  《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1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建设教材。《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1第二版)》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电工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教育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1第二版)》为“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编号:2013-1-135)。
【作者简介】
  朱伟兴,男,江苏省苏州市人。1957年9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副院长,江苏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朱伟兴教授长期承担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工作,曾任江苏大学电工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自1995年起连续三届担任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兼任电工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现担任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镇江市政协委员。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4—2005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做访问教授,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进行短期学术访问和交流。近年来,主持江苏省重点和一般教改项目2项,主持或参加江苏省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九五”和”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已获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江苏省教学质量二等奖1项。主编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Ⅸ电路与电子技术》和《电工电子应用技术》,2011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主编《电工学》多媒体电子课件,2011年获江苏省教育厅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50多篇被SCI、E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已授权10项。
  朱伟兴教授目前从事智能检测与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两个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本章导读
1.1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1.1.2电路模型
1.2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
1.2.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2.2电压和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
1.2.3电功率
1.3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
1.3.1电阻元件
1.3.2电感元件
1.3.3电容元件
1.3.4电容、电感的串、并联
1.4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1.4.1电压源模型
1.4.2电流源模型
1.4.3受控电源
1.5电路的工作状态
1.5.1有载状态
1.5.2开路状态
1.5.3短路状态
1.6基尔霍夫定律
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小结
习题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导读
2.1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
2.2支路电流法
2.3结点电压法
2.4叠加定理
2.5戴维宁定理
2.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7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2.7.1图解法
2.7.2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
小结
习题

第3章电路的瞬态过程
本章导读
3.1概述
3.1.1电路的稳态和瞬态
3.1.2瞬态过程产生的原因
3.1.3换路定律与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3.1.4研究瞬态过程的意义及方法
3.2RC电路的瞬态过程
3.2.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2.2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2.3RC电路的全响应
3.3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3.4RL电路的瞬态过程
3.4.1R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
第4章交流电路分析
第5章三相交流电路
第6章半导体器件
第7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9章集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第10章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第11章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12章电工测量
附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