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生物学(第二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经生物学(第二版)

图书皆为单本 套装勿拍

38.22 4.2折 90 八五品

库存2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鹰;陈鹏慧;周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30687586

上书时间2024-05-19

读友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鹰;陈鹏慧;周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6
  • 版次 2
  • ISBN 9787030687586
  • 定价 9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640.000千字
【内容简介】
尤其注意与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等内容的衔接和重复问题,在这些学科已经讲述的基本问题,在这本材将不再进行重点阐述,而是进行高度压缩或仅为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而简要介绍。重点编写其他学科不讲或者讲得很少,但又是神经生物学的重要和核心内容。同时对脑的高级功能如决策、动机、节律的神经机制和军事脑科学的神经基础也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另外,通过对神经信息学以及脑机接口等热点问题的专门阐述,拓展军事脑科学的相关知识和可能应用前景。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绪论1

一、神经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

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展望2

三、神经生物学的经典和前沿研究技术4

**篇神经细胞活动的基本机制

**章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和组织学结构10

**节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与分类10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与特性10

二、神经元的分类14

第二节突触14

一、化学性突触14

二、电突触17

三、混合性突触18

第三节神经胶质细胞18

一、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胶质细胞18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23

第四节大脑皮层与海马的组织学结构23

一、大脑皮层的组织学结构24

二、海马的组织学结构25

第五节小脑皮层的结构28

一、小脑的解剖学结构28

二、小脑皮层的组织学结构28

三、小脑的神经核团29

四、小脑的纤维联系29

第二章神经递质31

**节神经递质概述31

一、神经递质的概念和分类31

二、经典神经递质32

三、神经肽34

四、神经调质36

第二节重要的神经递质37

一、谷氨酸37

二、γ氨基丁酸39

三、乙酰胆碱41

四、多巴胺43

五、其他重要神经递质46

第三章神经营养因子54

**节神经营养因子概述54

一、靶源性学说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发现54

二、神经营养因子的概念和分类55

三、神经营养因子的主要作用方式56

第二节神经营养素58

一、神经营养素的共同特点58

二、神经营养素成员58

三、神经营养素受体及信号转导60

四、神经营养素的生物学作用62

第三节其他神经营养因子64

一、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64

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66

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7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69

第四章离子通道和神经电信号的产生与传递71

**节神经电信号产生的离子基础71

一、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与静息电位71

二、离子通道与神经电信号72

第二节神经电信号的产生和传递79

一、神经电信号的产生79

二、神经电信号的传递81

第五章神经元化学信号转导84

**节细胞膜受体与信号转导84

一、G蛋白偶联受体与跨膜信号转导85

二、酶偶联受体与跨膜信号转导89

三、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90

第二节细胞质内受体与信号转导91

第三节细胞核内受体与信号转导91

一、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质92

二、NF-κB92

三、激活蛋白193

第六章神经干细胞94

**节神经干细胞概述94

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历史94

二、神经干细胞的存在位95

第二节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鉴定99

一、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99

二、影响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因素100

三、神经干细胞基本特性的鉴定103

四、神经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与永生化104

第三节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与挑战104

一、神经干细胞的潜在应用领域104

二、影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因素105

第七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108

**节神经管的发生及在解剖水平上的分化108

一、神经管的发生(神经胚形成)108

二、脊髓的发生109

三、脑的发生和发育109

第二节神经管在组织细胞水平上的分化111

一、神经管的组织发生111

二、脊髓的组织发生113

三、脑的组织发生115

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118

一、神经诱导118

二、神经细胞分化118

三、神经细胞迁移118

四、神经细胞的程序性死亡119

五、突触容量改变120

六、神经发育中的可塑性120

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与发育异常121

一、神经管形成期——神经管缺陷121

二、脑形成后——出生后脑发育的关键期与功能异常121

第二篇神经功能的处理及机制

第八章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124

**节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初步处理124

一、视网膜的结构124

二、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初步处理126

三、视网膜神经元的感受野128

第二节外膝核对视觉信息的中继处理130

一、外膝核的结构130

二、外膝核的神经回路130

三、外膝核神经元的感受野131

第三节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整合131

一、视皮层的结构131

二、视皮层的感受野133

三、视皮层的功能结构134

第四节视觉信息的中枢传导136

一、中枢视通路136

二、视觉信息的综合处理138

三、视觉假体的应用及挑战139

第九章听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143

**节声音的基本属性143

第二节耳的结构和功能144

一、外耳和中耳的结构及传音功能144

二、内耳的结构和感音功能145

第三节中枢听觉信息传导通路148

一、上行听觉通路149

二、下行听觉通路151

第四节中枢听觉信息处理和调控机制153

一、听神经元的类型和放电基本模式153

二、频率调谐曲线153

三、音频定位153

四、时间编码和空间编码153

五、双耳听觉信息整合154

六、复杂声和自然声信息的编码154

七、中枢听觉功能发育及可塑性154

第十章痛觉及调制156

**节痛觉的上行传导156

一、伤害性感受器与致痛因子156

二、痛觉的上行传导通路157

第二节痛觉的调制158

一、脊髓背角的痛觉调制158

二、脑干对痛觉的调制159

三、丘脑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160

四、大脑皮层对痛觉的调制160

五、痛觉的高级整合160

第三节镇痛的策略162

一、药物镇痛162

二、物理镇痛162

三、手术镇痛163

第四节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了研究痛觉机制的重要工具163

一、慢性痛行为及检测方法164

二、常用的疼痛实验动物模型164

第十一章运动的中枢机制166

**节运动中枢机制概述166

一、躯体运动的类型166

二、感觉信息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167

第二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67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168

二、脊髓中间神经元169

三、脊髓对躯体运动的控制169

第三节脑干对躯体运动的控制170

一、脑干网状结构171

二、前庭核复合体172

第四节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的控制172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定位和感觉传入173

二、初级运动皮层对简单运动的控制174

三、次级运动区在运动计划中的作用174

第五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175

一、小脑对运动的调节175

二、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176

第十二章学习记忆178

**节学习记忆的基本概念178

一、非联合型学习178

二、联合型学习179

三、记忆的形成和储存179

第二节学习记忆的解剖学基础180

一、记忆的脑功能定位180

二、记忆的神经回路181

第三节突触可塑性181

一、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182

二、突触传递的长时程抑制185

三、突触的刺激脉冲时序相关可塑性185

第四节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186

一、习惯化和敏感化的神经机制186

二、联合型学习的神经机制187

三、短时程记忆与长时程记忆189

四、参与学习记忆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190

五、学习记忆的基因调控190

第五节执行特殊记忆功能的细胞191

一、记忆印迹细胞与记忆的储存和提取191

二、位置细胞、网格细胞与空间记忆194

第十三章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197

**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特性198

第二节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199

一、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199

二、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201

第三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204

一、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204

二、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控206

三、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机制207

第四节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的调控208

一、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208

二、免疫应答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210

三、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211

第五节应激和帕金森病中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212

一、应激反应中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212

二、帕金森病中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213

第十四章神经信息处理与应用217

**节神经信息处理概述217

一、神经电信号217

二、神经活动相关信号218

第二节脑信号采集技术219

一、神经元动作电位采集技术219

二、脑电信号的特征和采集技术221

三、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222

四、其他脑功能记录技术222

第三节脑功能调控技术224

一、经颅电刺激技术224

二、经颅磁刺激技术225

三、脑深电刺激技术225

四、各类遗传调控技术225

第四节脑机接口技术226

一、脑机接口的基本结构226

二、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现状227

三、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227

第三篇主要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第十五章中枢神经的损伤与再生232

**节中枢神经损伤概述232

一、中枢神经损伤的类型233

二、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反应233

第二节中枢神经损伤235

一、中枢神经受损后的胞体反应235

二、中枢神经受损后的突起反应237

三、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的反应237

四、中枢神经损伤的特点239

第三节中枢神经损伤后再生240

一、神经元胞体及突起的再生反应240

二、胶质细胞对再生的影响241

第四节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策略242

一、神经营养因子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242

二、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243

三、组织工程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243

四、神经保护剂及生物材料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244

五、中医药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中的应用245

第十六章阿尔茨海默病246

**节阿尔茨海默病概述246

一、AD的发现历史246

二、AD与正常老化247

第二节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247

一、AD的病理特征247

二、A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249

三、AD的遗传学机制254

第三节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256

一、APP转基因小鼠模型256

二、PS1转基因模型256

三、ApoE转基因模型257

四、Tau蛋白转基因小鼠模型257

五、双重和多重转基因模型257

第四节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策略和面临的挑战257

第十七章帕金森病259

**节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259

一、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死亡259

二、Lewy小体与α突触核蛋白260

第二节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260

一、基底神经节回路异常导致PD260

二、代谢因素262

三、环境因素262

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