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应用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应用

图书皆为单本 套装勿拍

2 八五品

库存4件

山东滨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滨川圭弘 著;张红梅、崔晓华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30224880

上书时间2024-05-19

读友图书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滨川圭弘 著;张红梅、崔晓华 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2488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4页
  • 字数 28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能源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实际应用,包括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装置物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及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CIS以及CIGS系太阳能电池、Ⅲ-Ⅴ族太阳能电池、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住宅用太阳光发电系统、楼房用太阳光发电模板及其系统、空间太阳能发电所,等等。
  本书可供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光伏发电系统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等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滨川圭弘,1958年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1958年大阪大学助教,1962年大阪大学讲师,1964年大阪大学工学博士,1964年大阪大学助教授,1965~1967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客座教授,1976年大阪大学教授,1992年大阪大学极限物质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大阪大学名誉教授,1996年立命馆大学教授,1998年学校法人立命馆副总长,立命馆大学副学长,2003年至今学校法人立命馆总长顾问,教授。
【目录】
1总论
1.1引言
1.2能源革命与文明的进步
1.3能量的需求预测与能源资源
1.43E的三重矛盾与解决策略
1.5太阳能的质和量
1.6太阳能发电的独特特点
引用·参考文献
2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装置物性
2.1引言
2.2半导体的光吸收和光传导效率
2.3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2.4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能量转换效率
2.5理论极限效率和太阳能电池的损失
2.6高效率化技术及其装置物性
引用·参考文献
3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板
3.1引言
3.2单晶硅太阳能硅片的制造方法
3.2.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3.2.2单晶硅铸模的制造
3.2.3单晶硅硅片的制造
3.2.4电池片的形成
3.2.5电池片高效率化的技术
3.3HIT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造方法
3.3.1HIT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3.3.2HIT太阳能电池片的特点
3.4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模板
3.4.1太阳能电池模板的种类
3.4.2太阳能电池模板的制造过程
3.4.3太阳能电池模板的评价
3.5采光型太阳能电池模板
3.6超高效率太阳能电池
3.6.1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3.6.2电池片制造方法的进展
引用·参考文献
4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4.1引言
4.2多晶硅铸模的制造技术
4.3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率化技术
4.4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开发
4.5结束语
引用·参考文献
5非晶硅及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5.1引言
5.2Si系薄膜的制作、基础物性和太阳能电池的装置
5.2.1Si系薄膜的制作
5.2.2Si系薄膜的基础物性
5.2.3Si系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装置
5.3无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能
5.3.1a-SiC/a-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5.3.2a-Si太阳能电池大面积模板的制造及其高效率化
5.3.3a-Si太阳能电池的可靠性
5.4薄膜微晶硅(μc-Si)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能
5.5非晶硅/微晶硅型串联太阳能电池
引用·参考文献
6CIS以及CIGS系太阳能电池
6.1引言
6.2CIS以及CIGS系半导体的基础物性及其特性
6.2.1CIGS系半导体的特点
6.2.2禁带宽度控制
6.2.3多样的结晶相和固有缺陷
6.3CIS以及CIGS系太阳能电池的结合形式与制法
6.3.1CIGS系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
6.3.2组成比和电池片特性
6.3.3Na的添加效果
6.3.4蒸镀法
6.3.5硒化法
6.4模板制造法及其规模生产技术
6.4.1集成化技术
6.4.2提高效率的技术
6.4.3可靠性评价
6.5R&D领域的新进展
6.5.1Cd自由缓冲层
6.5.2柔性基片
6.5.3S系、A1系等新材料
6.5.4聚光电池片
6.5.5宇宙空间应用
6.5.64端子串联的高效率化
6.6结束语
引用·参考文献
7Ⅲ-Ⅴ族太阳能电池
7.1引言
7.2Ⅲ-Ⅴ族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所用材料的特点
7.2.1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基础物性和光电特性
7.2.2Ⅲ-Ⅴ族系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7.3GaAs系太阳能电池片的结构及其制法
7.3.1GaAs系太阳能电池
7.3.2InP系太阳能电池
7.3.3新型太阳能电池——量子阱结构太阳能电池
7.3.4薄膜太阳能电池
7.3.5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7.4超高效率多结太阳能电池及其构成
7.5聚光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其现状
7.6R&D领域的新进展
引用·参考文献
8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
8.1引言
8.2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的特征
8.3基本原理和理论可达到的效率
8.3.1基本原理和已报道的太阳能电池性能
8.3.2理论可达到的效率
8.4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制造方法
8.4.1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8.4.2GraetzelCell的制作方法
8.5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现状和性能
8.5.1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性能发展
8.5.2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8.6R&D领域的新进展
8.6.1新型高性能增感色素的开发
8.6.2新型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光电极
8.6.3电解质溶液的固体化.拟固体化
8.6.4塑料太阳能电池
引用·参考文献
9太阳能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9.1引言
9.2太阳能计算器
9.3太阳能手表
9.4其他应用
9.5交通系统的应用
9.6受灾、求助体系的应用
9.7日常生活应用的新展望
10住宅用太阳光发电系统
10.1引言
10.2住宅用太阳光发电系统设置方法的种类
1O.3独立型系统和联系型系统
10.4动力调节器
10.4.1系统联系技术
10.4.2与屋顶形状对应的设置多样化的组合技术
10.5导入实例
10.6今后的努力
10.6.1原材料价格的下降
10.6.2通过商品开发扩大市场
10.6.3具备集体联系的课题的解决
10.6.4由于再循环和再利用产生的长寿命化
10.6.5可靠性和认证制度
10.7结束语
引用·参考文献
11楼房用太阳光发电模板及其系统
11.1引言
11.2楼房用建材一体型太阳光发电系统的特点
11.3实用例子介绍
11.4进一步提高采光型模板价值的方法
11.5楼房用建材一体化型太阳能电池
11.6今后的展望
12空间太阳光发电所
12.1引言
12.2空间开发的历史
12.3宇宙空间的特征和魅力
12.4宇宙太阳光发电所SPS和其关键技术
12.5SPS用太阳能电池及其特殊性
12.6微波发送接受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12.7太阳能繁殖器的设想
引用·参考文献
13太阳光发电的展望
13.1日本的能源政策和新阳光计划
13.2太阳光发电技术开发项目及其现状
13.2.1太阳光发电技术的开发
13.2.2集中联系型太阳光发电系统的实证研究
13.321世纪太阳光发电技术的展望
13.3.1能源政策和太阳光发电
13.3.2太阳光普及与扩大的课题
13.3.321世纪的太阳光发电技术
13.3.421世纪的太阳光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
13.4太阳光发电的新作用和将来的展望
引用·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