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全新插图本)9787545531688
¥
19.26
2.8折
¥
69
九品
仅1件
作者梅毅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31688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9787545531688
上书时间2024-11-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梅毅著的《宋辽金夏》介绍:梅毅的书比较可贵的地方在于,在整个的叙事过程中,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成败得失,是在历史的叙述中一环环展现出来,没有马上就进入一种历史判断。……按照历史情景的本身来展现双方的对垒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可以说是相对平实地去展示历史。这样出来的效果,相对来说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作者简介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男,天津人,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自1993年起至今,一直任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靠前部。在很物质的城市深圳,在资本市场很前沿,闲暇之余,他一直奋力笔耕,著有《赫尔辛基的逃亡》《失重岁月》等多部中长篇小说,并获“鲁迅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2005年开始,他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在中国互联网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华丽血时代》《刀锋上的文明》《纵欲时代》《亡天下》《极乐诱惑》等多达五百万字的作品,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之称,是IP时代全国性知名历史作家。同时,他又是中央电视台十套《百家讲坛》“梅毅话英雄”系列主讲人,中央电视台四套《文明之旅》常驻主讲嘉宾。
目录
导读 不朽的斑斓回忆
说不尽的两宋文明
不老实的“厚道人”
宋太祖化家为国的事迹
雄龙雌凤相对决
宋太宗的北伐与萧太后的南征
懦弱与妥协:一种心理距离
“澶渊之盟”前后的宋辽两国
过于严肃的滑稽剧
宋真宗君臣的“天书降神”及泰山封禅
贺兰铁马彻地来
狼子野心的西夏“开国者”们
一个人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
皇后“偷汉”的政治性后果
辽国皇后萧观音“通奸案”始末
浪子皇帝流氓臣
宋徽宗与他的宠臣们
残山剩水留半壁
南宋初立的艰难时局
奸帝奸臣“二人转”
赵构与秦桧共位的时代
大柄若在手 清风遍天下
有雄才而无大略的完颜亮
太师飞头去和戎
韩侂胄“开禧北伐”前后事
塞马一声嘶 百年又轮回
金朝的灭亡
“亡天下时代”的关键词
钓鱼城·鄂州和·贾似道·襄樊失·临安降
鼙鼓扬天繁华歇 丹心万古名不灭
李庭芝·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
宋辽金夏史大事记
内容摘要
梅毅著的《宋辽金夏》介绍:宋辽金夏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最激烈的时期。中原文明与周边的游牧文明在一次次碰撞中互相吸收,经历矛盾、冲突、血与火的淬炼带来的阵痛,最终顽强不屈地发展着。在这三百余年里,华夏人民以充满激情的创造力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
在这个文明灿烂的伟大时代,纷争迭起,战火连绵,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
赵匡胤继五代之乱而起,南征北伐,建立赫赫大宋;萧太后巾帼不让须眉,稳定国政,促进契丹壮大;元昊野心勃勃,开疆辟土,终成西夏霸业;完颜亮文才武略,改制迁都,推动金国汉化。更有文臣忠义,武将忠勇——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辛弃疾、文天祥,不以生死贫富移其志;杨业、狄青、韩世忠、岳飞、李庭芝、张世杰,不以成败利害动其心——共谱一段悲怆壮阔、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精彩内容
兵权释于杯酒宋太祖“一手硬、一手软”的对内统治方针登基不久,赵匡胤两次亲征,干掉和他叫板的两个人:镇守泽潞的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驻地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本来先送李筠和李重进一人一顶“中书令”的高帽子,就怕他们两个首先捣乱。
封官的使臣到了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根本不见,马上要起兵。李筠左右切谏,这些人倒不是害怕主公“造反”,五代时换“皇帝”如走马灯一样,一家换予另一家并不稀奇,参谋们的本意是让他缓缓神再观察一下,不要轻举妄动。
李筠之子李守节泣谏父亲不要给“大宋”添乱,新君即位,最恨的就是首先出头的前朝“忠臣”。起先,李筠听劝,置酒张乐,大摆宴席,请宋朝使臣相见。但双方刚刚落座,李筠忽然命人于壁上高悬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并亲到像前下拜,悲不自胜,泪下如雨。
如此,李筠左右谋士一时皆惶恐不安,忙向赵匡胤的来使解释:“李令公饮酒过多,表现失常,请勿怪罪。”宋使也不好说什么,本来太监就胆小,特别是出使到“敌营”的太监,自然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赵匡胤听得使臣回来一五一十地禀报,仍不想直接兴兵,亲自写诏“慰抚”,并召李筠之子李守节为皇城使(寄禄官,类似内务部管事的虚衔),以示对李氏父子的“无猜”。
李筠得诏,即遣其子李守节入朝,本意实为派儿子入朝侦伺情报。此招甚怪,既然反心已定,何苦要
搭上儿子一条性命,亲送其人虎口?
得知李守节入朝,赵匡胤也出乎意料,迎头就问:“太子,你怎么来了!”李守节大惊失色,忙跪地叩头,哭诉道:“陛下您怎么这样称呼我,朝中肯定有人讲我父子的坏话!
”赵匡胤倒有帝王气度,徐徐言日:“我听闻你数次劝谏你父亲,皆不为其所听。你父亲遗你来京,是想让我杀掉你,彰显我的不仁,他也好有借口起兵。
你回去吧,转告你父亲:我未为天子的时候,你父亲想做就做;既然现在我已为天子,他何不为了我而做出小小的退让呢?”赵皇帝此语,语重心长,既无威胁,也无要挟,甚至有些哀求的意味在里面。
当时,北汉“皇帝”是刘钧,他家的“后汉”天下原为“后周”所夺,因此一直与中原政权为敌。听闻李筠要造反,他马上派人秘密联系,相约共同举兵。
再说李筠听了儿子回来后的一番汇报,又知北汉将派兵马来援,遂下决心,马上命幕府文士书写檄文,四处散发,历数赵匡胤“篡位罪状”,同时遣人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