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喜欢的人应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简短一句话,先生追求的是古人所说的“知音”。
季羡林著作的《君子如玉》收录了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其中师友中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茫然相对。但先生说了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本书很好地展现了他的品格,先生的品格就像是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商品简介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
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靠前有名东方学大师,中国有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精于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享年98岁。
目录
第一辑 君子隆师而亲友
忆章用
西谛先生
我和济南——怀鞠思敏先生
忆念胡也频先生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记周培源先生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
我的朋友臧克家
回忆陈寅恪先生
《胡适全集》序——还胡适以本来面目
胡适在中国近百年来学术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作为学者的胡适
作为思想家的胡适
作为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胡适
作为人,作为“朋友”的胡适
忆念张天麟
第二辑 留得枯荷听雨声
春城忆广田
怀念衍梁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寿作人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我眼中的张中行
我的第一位老师
回忆汤用彤先生
悼念邓广铭先生
忆念郑毅生先生
《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序
追忆李长之
第三辑 平生风义兼师友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悼念曹老
悼念姜椿芳同志
悼念沈从文先生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哭冯至先生
怀念乔木
悼组缃
悼许国璋先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扫傅斯年先生墓
悼念赵朴老
悼念马石江同志
悼念周一良
痛悼钟敬文先生
痛悼克家
悼巴老
内容摘要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
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著作的《君子如玉》扑面而来。
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主编推荐
★ 一代学宗季羡林的传世经典力作
★ 宁静淡泊,朴素优雅,珍藏典范
★ 图文并茂,做工精良
相关推荐:季羡林:花雨满天(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
季羡林:人生十讲(人生智慧)
季羡林:真话无价(谈论言行品格、处世之道)
精彩内容
西谛先生不幸逝世,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时,我正在莫斯科。我仿佛当头挨了一棒,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我是震惊多于哀悼,惋惜胜过忆念,而且还有点儿惴惴不安。当我登上飞机回国时,同一架飞机中就放着西谛先生等六人的骨灰盒。我百感交集。当时我的心情之错综复杂可想而知。从那以后,在这样漫长的时间内,我不时想到西谛先生。每一想到,都不禁悲从中来。到了今天,震惊、惋惜之情已逝,而哀悼之意弥增。这哀悼,像烈酒,像火焰,燃烧着我的灵魂。
倘若论资排辈的话,西谛先生是我的老师。30年代初期,我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系。但是从小学起,我对中国文学就有浓厚的兴趣。西谛先生是燕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教授,在清华兼课。我曾旁听过他的课。在课堂上,西谛先生是一个渊博的学者,掌握大量的资料,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泻水,滔滔不绝。他那透过高度的近视眼镜从讲台上向下看挤满了教室的学生的神态,至今仍宛然如在目前。
当时的教授一般都有一点儿所谓“教授架子”。
在中国话里,“架子”这个词儿同“面子”一样,是难以捉摸、难以形容描绘的,好像非常虚无缥缈,但它又确实存在。有极少数教授自命清高,但精神和物质待遇却非常优厚。在他们心里,在别人眼中,他们好像是高人一等,不食人间烟火,而实则饱餍粱肉,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其中有人确实也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成了令人羡慕的对象。存在决定意识,因此就产生了架子。
这些教授的对立面就是我们学生。我们的经济情况有好有坏,但是不富裕的占大多数,然而也不至于挨饿。我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处境相同,容易引起类似同病相怜的感情;爱好相同,又容易同声相求
。因此,我就有了几个都是爱好文学的伙伴,经常在一起,其中有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等等。虽然我们所在的系不同,但却常常会面,有时在工字厅大厅中,有时在大礼堂里,有时又在荷花池旁“水木清华”的匾下。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20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我们经常高谈阔论,臧否天下人物,特别是古今文学家,直抒胸臆,全无顾忌。幼稚恐怕是难免的,但是没有一点儿框框,却也有可爱之处。我们好像是《世说新语》中的人物,任性纵情,毫不矫饰。我们谈论《红楼梦》,我们谈论《水浒》,我们谈论《儒林外史》,每个人都努力发一些怪论,“语不惊人死不休”。记得茅盾的《子夜》出版时,我们间曾掀起一场颇为热烈的大辩论,我们辩论的声音在工字厅大厅中回荡。但事过之后,谁也不再介意。我们有时候也把自己写的东西,什么诗歌之类,拿给大家看,而且自己夸耀哪句是神来之笔,一点儿也不脸红。现在想来,好像是别人干的事,然而确实是自己干的事,这样的率真只在那时候能有,以后只能追忆珍惜了。
在当时的社会上,封建思想弥漫,论资排辈好像是天经地义。一个青年要想出头,那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没有奥援,不走门子,除了极个别的奇才异能之士外,谁也别想往上爬。那些少数出身于名门贵阀的子弟,他们丝毫也不担心,毕业后爷老子有的是钱,可以送他出洋镀金,回国后优缺美差在等待着他们。
而绝大多数的青年经常为所谓“饭碗问题”担忧,我们也曾为“毕业即失业”这一句话吓得发抖。我们的一线希望就寄托在教授身上。在我们眼中,教授简直如神仙中人,高不可攀。教授们自然也是感觉到这一
点的,他们之所以有架子,同这种情况是分不开的。
我们对这种架子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了。(P13-14)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