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人生当如是9787547026472
¥
13.57
4.2折
¥
32
九品
仅1件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万卷
ISBN9787547026472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47026472
上书时间2024-11-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套林语堂集有三本优秀的散文集,选入了林语堂最具代表性、最有思想性,同时也最有文字美的散文。《人生当如是》是散文集中的一本,着重体现了林语堂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林语堂是一代文学大师,也是文化大师,他的一生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风范与性情。而他的作品正是对此最好的呈现,阅读本书,是对大师人生的观照,更是对自己当下人生最好的思考与启迪。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目录
第一章
华韶之年尚自然
童年及少年时代
圣约翰大学
我的婚姻
阿芳
记春园琐事
有不为斋解
买鸟
我怎样买牙刷
我搬家的原因
我所欲
爱美的投资
身心的健康
爱好人生者:陶渊明
归去来辞
第二章
花开倾国两相欢
心灵之美
岂可妄加论断
莫以貌取人
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
你与他
夫妇应是最好的战友
婚后的期待
女人应该统治世界吗
家庭与办公室
婚嫁与女子职业
女论语
红颜佳人并非快乐之身
别使爱情变桎梏
不是必然而是偶然
出轨与顺应
让痛苦升华
不是命运
说青楼
第三章
为人为事惜秒阴
我的图书室
论恶性读书
著作和读书
我办《论语》
编辑滋味
积极工作
吸烟与教育
孟子说才志气欲
一点浩然气
做文与做人
论有闲阶级与文学
论现代批评的职务
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
国语文法的建设
整理汉字草案
中国报业协会推行常用字运动
谈计算机
中文电子字码机
第四章
一程山水一程歌
论游览
山居日记
说北平
老北京的精神
动人的北京
上海颂
春日游杭记
游杭再记
安徽之行
记游台南
抵美印象
说纽约的饮食起居
记纽约钓鱼
谈海外钓鱼之乐
伦敦的乞丐
谈牛津
瑞士风光
说斐尼斯
可蘑途中
杂谈奥国
第五章
春去秋来老将至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
秋天的况味
说避暑之益
孤崖一枝花
坐在椅中
论躺在床上
大暑养生
乡情
车行记
记元旦
新年恭喜
论买东西
我的戒烟
记身体总检查
记鸟语
冬至之晨杀人记
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内容摘要
一人一世界,一岁一乾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人生有着不同的感触,但当品读林语堂的文章,领略他的一生时,我们不禁同声感叹:人生当如是!《人生当如是》以“人生”为主题,按照华韶之年、婚娶相欢、惜秒工作、游览四海、年老闲适的顺序编排,呈现了林语堂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行为与思想。阅读《人生当如是》,恍若与大师并肩同行于人生大道之上,看着他前行的足迹,感受着他不断提升的思想境界,一幅“诗意栖居”的画卷尽显脑海。
主编推荐
本套林语堂集有三本很好的散文集,选入了林语堂拥有代表性、很有思想性,同时也很有文字美的散文。本书是散文集中的一本,着重体现了林语堂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林语堂是一代文学大师,也是文化大师,他的一生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风范与性情。而他的作品正是对此优选的呈现,阅读本书,是对大师人生的观照,更是对自己当下人生优选的思考与启迪。
精彩内容
爱好人生者:陶渊明所以我们已经晓得,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合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
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还有一种结果更加重要,就是这两种不同观念相混合后,和谐的人格也随之产生;这种和谐的人格
也就是那一切文化和教育所欲达到的目的,我们即从这种和谐的人格中看见人生的欢乐和爱好。这是值得加以注意的。
要描写这种爱好人生的性质是极困难的;如用譬喻,或叙述一位爱好人生者的真事实物,那就比较容易。在这里,陶渊明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不期然而然地浮上我的心头。陶渊明也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吧。他没有做过大官,很少权力,也没有什么勋绩,除了本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零星的散文外,在文学遗产上也不曾留下什
么了不得的著作。但至今还是照彻古今的炬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的生活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自然敬畏,会使那些较聪明与熟识的人自惭形秽。他是今日真正爱好人生者的模范,因为他心中虽有反抗尘世的欲望,但并不沦于彻底逃避人世,而反使他和七情生活洽调起来。文学的浪漫主义和对道家闲散生活的崇尚以及对儒家教义的反抗,在那时的中国已活动了两百多年,这种种和前世纪的儒家哲学配合起来,就产生了这么一种和谐的人格。以陶渊明为例,我们看见积极人生观已经丧失了愚蠢的自满心,玩世哲学已经丧失了尖锐的叛逆性,在梭罗(Thoreau)身上还可找出这种特质—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标志,而人类的智慧第一
次在宽容和嘲弄的精神中达到成熟的时期。
在我看来,陶渊明代表一种中国文化的奇怪特质,即一种耽于肉欲和灵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一种不流于制欲的精神生活和耽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灵始终是和谐的。所
谓理想的哲学家即是一个能领会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爱好人生而不过度,能够察觉到尘世间成功
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生活于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视人生的人。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
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之,他的生活也像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
陶渊明生于第四世纪的末叶,是一位著名学者兼
贵官的曾孙。这位学者在州无事,常于早上搬运一百块甓到斋外,至薄暮又搬运回斋内。陶渊明幼时,因家贫亲老,任为州祭酒,但不久即辞了官职去过他的耕种生活,因此得了一种疾病。有一天,他对亲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有一个朋友听了这句话,便荐他去做彭泽令。他因为喜欢喝酒,所
以命令县里都种秣谷,可是他的妻子不以为善,固请种粳,才使一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粳。后因郡里的督邮将到,县吏说他应该束带相见,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官也不愿做了,写了《归去来辞》这首名赋。此后,他就过着农夫的生活,好几次有人请他做官,他一概拒绝。他家里本穷,故和穷人一起生活,在给他儿子的一封信里,曾慨叹他们的衣服褴褛,做着贱工。有一次他送一个农家的孩子到他的儿子那里去,帮做挑水取柴等事,在给他儿子的信里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他唯一的弱点就是喜欢喝酒。他平常过着孤独的生活,很少和宾客接触,可是一看见酒,纵使他不认识主人,也会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喝酒。有时他做主人的时候,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且去。”他有一张无弦的琴,这种古代的乐器,只能在心情很平静的时候,慢慢地弹起来才有意思。他和朋友喝酒时,或是有兴致想玩玩音乐时,便抚抚这张无弦的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心地谦逊,生活简朴,且极自负,交友尤慎。
判史王弘很钦仰他,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无从谋面。
他曾很自然地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洁
志慕声。”王弘只好和一个朋友用计骗他,由这个朋友去邀他喝酒,走到半路停下来,在一个凉亭里歇脚,那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真的欣欣然就坐下来喝酒,那时王弘早已隐身在附近的地方,这时候便走出来和他相见。他非常高兴,于是欢宴终日,连朋友那里也忘记去了。王弘见陶渊明无履,就叫他的左右为他造履。当请他量履的时候,陶渊明便把脚伸出来。此后,凡是王弘要和他见面时,总是在林泽间等候他。有一次,他的朋友们在煮酒,就把他头戴的葛巾来漉酒,用过了还他,他又把葛巾戴在头上了。
他那时的住处,位于庐山之麓,当时庐山有一个闻名的禅宗,叫作白莲社,是由一位大学者所主持。
这位学者想邀他入社。有一天便请他赴宴,请他加入。他提出的条件是在席上可以喝酒。本来这种行为是违犯佛门戒条的,可是主人却答应他。当他正要签名入社时,却又“攒眉而去”。另外一个大诗人谢灵运很想加入这个白莲社,可是不得其门而入。后来那位方丈想跟陶渊明做个朋友,所以他便请了另一位道人和他一起喝酒。他们三个人,那个方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那个朋友代表道家。那位方丈曾立誓说终生不再走过某一座桥,可是有一天,当他和他的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他们谈得非常高兴,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走过了那桥。当三人明白过来时,不禁大笑。这三位大笑的老人,后来便成为中国绘画上常用的题材,这个故事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欢乐,象征着三个宗教的代表人物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欢乐。
他就是这样地过他的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
心地坦白的、谦逊简朴的乡间诗人,一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他那本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小诗集,三四篇偶然冲动而写出来的文章,一封给他儿子的信,三篇祭文(一篇是自祭文)和遗留给子孙的一些话里,我们看出一种造成那和谐生活的情感和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更卓越。他在《归去来辞》那首赋里所表现的就是这种爱好人生的情感。这篇名作在公元四〇五年十
一月,就是在决定辞去那县令的时候写的。
P46-4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